第111節
孩子帶回來后,商云兒的父母果真無二話可說了,見了那孩子,便不再逼著商云兒再嫁了。 …… 比起從前,商云兒的眉眼多了幾分沉靜,不像在孟府時候的易怒感傷,似乎離開孟旭后,她反倒活出滋味來了。 姜錦魚笑看著她,道,“好些日子沒見你了,又去哪游山玩水去了?” 商云兒托著腮,笑瞇瞇道,“去爬峨眉山了,你都不曉得,峨眉山上那群小猴子多惹人喜歡,跟孩子似的,也不怕人?!?/br> 她眉開眼笑描述著那毛茸茸的小猴子,一副恨不得帶回家養一般。 姜錦魚替她高興,笑著道,“你可比我們瀟灑多了?!?/br> 商云兒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神情中多了分感激,道,“若非當時有你支持我,我也未必能過上這樣瀟灑快活的日子。你別看我過的灑脫,其實我有時候挺羨慕你的,你看你家顧大人對你多好,放個仙女在他跟前,也不見他多看一眼的。我呢,就孤家寡人一個了。不過啊,羨慕歸羨慕,其實我是真的不適合做人\妻子?!?/br> 姜錦魚溫溫柔柔的笑,兩人際遇和經歷都相差甚遠,但感情卻一直莫名的不錯。況且商云兒過得好,也有她的一份力,自然令人高興。 忽的,想起了近日聽來的一樁事,抬眼道,“我聽說孟家在給孟旭找繼室?!?/br> 商云兒撇撇嘴,“連你也知道了?!?/br> 姜錦魚聞弦音而知雅意,“找到你府上去了?” 商云兒也不瞞著,索性攤開了說,“是啊,孟夫人還同我說什么破鏡重圓,我與孟旭是天定姻緣。說倘若我進門,讓盛哥兒也入族譜。我才不稀罕給盛哥兒找個爹呢?!?/br> 那個瑚娘是內jian的事情,后來商云兒也知曉了真相,還是姜錦魚告訴她的。 不過,對那時的商云兒而言,真相不真相的,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同孟旭知曉真相后,悔不當初相比,商云兒的傷口早就愈合了,頂多留下了一個疤,是磨滅不去的一段記憶,但早已不疼。 見商云兒對孟家之事這般不上心,姜錦魚便也不提了,她不說了,反倒把商云兒的話給勾了起來。 “你還記得我那個尤表姐麼?就是嫁給侯府做妾的那個?!?/br> 商云兒忽的一問,姜錦魚勉勉強強想起來了,點點頭,道,“怎么了?她不是留在遼州麼?” 那時候尤倩的夫君趙林摻和到遼州那樁事里,后來周文帝看在老侯爺的份上,顧念老侯爺就這么一個兒子了,倒沒趕盡殺絕,只是把人丟在那邊,降了幾級,便不去理會了。 姜錦魚還記得,自己離開遼州的時候,尤倩是同趙林留在遼州的,倒是那個孩子,按照老侯爺的意思,親自讓人帶回了盛京,還是與姜錦魚他們同路的。 那時候,她見那孩子怪可憐的,還讓秋霞幫忙看著些,缺什么少什么,便送去給人用。 商云兒點點頭,道,“起初是留在遼州,后來待不住了,那窮鄉僻壤的,趙林的官位又著實不起眼,還是戴罪之身,擺明了陛下不待見的那種,在那兒自然少不了受氣。我聽我娘說,尤表姐是年初回來侯府的,起先還安分了些日子,后來便哄著那孩子同侯府小世子爭寵,惹得老侯爺發了好大的脾氣?!?/br> “你說,她在想什么???小世子是嫡長孫,怎么樣都輪不到她尤倩的兒子來繼承世子的位置。再者,做娘的也不替自家兒子考慮考慮,老侯爺將那孩子同小世子像親兄弟一樣養在一處,怎么樣都養出感情來了,日后小世子襲了爵位,如何會虧待了自己的兄弟?” 同商云兒的不解不同,姜錦魚倒不意外尤倩會這么做,她一直是這樣不肯服輸的人,但凡還有一絲機會,她都不會放棄往上爬。 姜錦魚只替那孩子感到惋惜,“可憐了那孩子了?!?/br> 想了想,又道,“其實小世子身世也可憐,自小又體弱,幸好老侯爺身子骨還利索。有老侯爺在,尤倩翻不出什么水花。再者,趙林是在陛下那掛了號的人,跟陛下做對的人,怎會有好下場?” 一個是嫡長孫,一個是庶出的孫子,一個的父親是戰死沙場的英雄,一個的父親是犯了錯的罪臣,不用腦子想,也曉得陛下會讓誰襲爵,尤倩壓根沒必要爭,也爭不來。 旁人家的事情,聽一聽便也罷了,姜錦魚倒不如太過上心,她自己膝下兩兒一女,要cao心的事情實在不少,擺在眼前的一樁,便是自家女兒到了入學的年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商云兒和孟旭沒有復合的必要~ 第152章 完結 顧安安最小,又是嬌嬌的女孩兒, 且與姜錦魚生得最像, 鼻子眼睛猶如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完全是個幼年版的姜錦魚。因而在家中被寵得厲害,連一向教子甚嚴的顧衍,對這女兒都多幾分縱容。 小姑娘要入學, 不算件大事,卻把兩個哥哥外加舅舅家的敬表哥都惹來了。 三個已有幾分風采的少年圍坐在一處, 認真商量著, 該讓自家小meimei去哪個女學堂。 姜敬對姑姑很親,連帶著對姑姑家的小表妹, 也是十分上心,思索一番后,道, “安安表妹年幼, 不如去芳儀書院, 那里離家里近些?!?/br> 顧瑾和顧瑞兩人不約而同搖起了頭,顧瑾道, “不成,芳儀書院聽說管教十分嚴厲,去年還曾有小娘子被師長罰的不敢去書院了?!?/br> 姜錦魚見表兄弟三人聊得一本正經的樣子, 沒好意思同他們說,顧安安的爹爹早把書院定下了,實在用不著幾人這樣大張旗鼓的商討。 …… 春去秋來, 眨眼間又是幾載。 這一年恰是姜老太的大壽辰,因著他們二房常年在外,不常在二老跟前孝敬,雖禮送的再多,仍是覺得做得不夠。幾番商議之下,眾人決定回鄉給老太太過壽。 姜錦魚同顧衍提了這事,顧衍第二日便進宮告假去了,他為官十數載,一直極為勤勉,交給他的事務,從未有過差錯,因而周文帝十分看重他,定了日子,便爽快允了假。 回鄉途中,姜錦魚同阿娘乘同一輛馬車,娘倆難得有時間這樣坐在一處,有一搭沒一搭聊著。 瑾哥兒、瑞哥兒和敬哥兒兄弟三個打從馬車旁騎馬而過,瑞哥兒是個嘴甜的,也不知哪個樹梢摘來的一簇桃花,掀開簾子,隔著窗,便笑嘻嘻道,“娘,給你?!?/br> 姜錦魚含笑接過那花,囑咐了兄弟三人幾句,要他們騎馬小心些,累了便回馬車歇歇,別貪玩。 兄弟三人皆恭恭敬敬的應下來,又策馬騎到前頭去了。 回過頭,姜錦魚將那桃花放在矮桌的竹籃里,隱隱的香氣倒是極好聞。 何氏看了看那香白的花,忍不住笑道,“這幾個孩子里,就數瑞哥兒嘴最甜。他的媳婦啊,我看你這個做娘的,不用太cao心了?!?/br> 姜錦魚抿唇笑,“都是好孩子,娶媳婦還早呢?!?/br> 兄弟三人大約都是前后腳出生的,最大的姜敬,也才十四歲,的確也還早了些。 何氏倒有些感慨了,看著青蔥少年郎們,不由得便想起了綿綿十三四歲的時候,搖著頭道,“你現下覺得還早,可幾年的功夫,一下子就過去了。我看著他們兄弟幾個,就想起你們兄妹小時候,真真是一眨眼的功夫,你都當娘了,我都當祖母了?!?/br> 聽著何氏回憶了一下往昔,兩人又聊到了現實,姜錦魚問,“嫂子怎么沒一起來?” 何氏不怎的在意,道,“她不大想來,我就沒提。反正你阿弟也成親了,要爭還是要吵的,隨她們妯娌兩人罷了,總還有你阿兄鎮著場子,出不了什么大事?!?/br> 也就是今年的時候,姜仲行便致仕了,他年紀還不算大的,比起朝中一把年紀,還賴著不肯走、倚老賣老的老臣子們,姜仲行身子骨還硬朗的很。 但大兒子姜宣已在朝中站穩了腳跟,且頗受帝王愛重,小兒子那邊又有當大將軍的老丈人幫襯著,姜仲行自覺離鄉多年,未曾好好孝敬過雙親同岳父岳母,妻子跟著自己也是cao勞半生,便同何氏兩人商量了后,主動上書致仕了。 姜仲行要回鄉,何氏自然也是要跟著走的,反正小兒子媳婦都娶了,又用不著她帶孫兒。 姜錦魚倒很支持阿爹致仕這個決定,她是一直覺得,自家阿爹為他們這個家付出太多了,若沒有他當時拼了命的考出去,他們姜家哪會有如今的日子。況且家里阿兄和阿弟都能獨當一面了,也是阿爹休息的時候了。 她點點頭,道,“阿兄一向是很有主見的,嫂子近年來性子是偏頗了些,但有阿兄看著,想來也不會有什么事。娘您放心,還有我呢,我替您看著?!?/br> 他們兄妹三人自小感情很深,長大了雖各自成了家,聚少離多,但骨血親情不是輕易能夠疏遠的。便是阿娘什么都不說,姜錦魚也不會全然不顧娘家的。 何氏點點頭,倒不是很在意,笑著道,“隨他們去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和你阿爹能做的,也就僅限于此了,往后姜家如何,還是要看你們兄妹。便是你阿爹不提致仕,我也打算不管事了?!?/br> 馬車走的不算快,慢悠悠的行了一路,幾個小甚至還策馬騎到途經的鎮子上,買了好些地方上的特產小食來。 回鄉的車隊到雙溪村時,整個雙溪村都沸騰了。整個村子都曉得,姜家那個出息的姜二郎帶著媳婦兒子們回來了,都來看熱鬧。 以前姜仲行雖然也回來過,但只是探親,遠沒有這樣大的陣仗,這回卻是打算回來安家了,且周文帝見他一心要走,還給他賜了個縣里的虛職,品階頗高,平日也不用管事,但真要論起來,便是縣令也要在他跟前低一頭。 姜家雖發達了,但姜老太和姜老爺子不喜歡城里,覺得鄉下日子過得舒坦,便也一直住在雙溪村。 姜家的院子早是一修再修了,極為寬敞,倒不見得多奢華金碧輝煌,但里頭住著卻不比城里的宅子差。 進了屋,家人們見了面,姜老太當真是老淚縱橫了,年過古稀,自己也曉得,剩下的日子都是數著過的,老了兒子媳婦能陪在身邊,怎的不值得哭一場。 倒是姜老爺子,捋著花白胡子,勸道,“老婆子,你可別哭了!老二這不是回來了?往后都在家里陪咱們了?!?/br> 姜老太不服輸,瞪了老伴兒一眼,“又不是你身上掉下來的一塊rou,你當然不心疼不想了!” 姜老爺子一下子叫屈了,“我什么時候說過不想了?我親兒子,我能不想?!” 見二老又要斗嘴,姜仲行忙雙手托住二老的手,安撫道,“爹、娘,我跟孩兒他娘,往后便留在家里,不走了,好好孝敬孝敬你們二老?!?/br> 姜老太年紀大了,人卻比以前還要明事理些,除開跟老伴兒斗斗嘴,其余時候皆是個好脾氣的老太太,疊聲應道,“好好。你啊,也要多陪陪親家們,你媳婦跟著你四處跑,親家們不比我們想的少?!?/br> 姜仲行好脾氣道,“是,都孝敬?!?/br> 老太太的壽辰還未到日子,幾個小的倒是半點不嫌棄鄉里偏僻無聊,帶著小安安滿村子的跑,跑得小安安都曬黑了些。 姜錦魚本還想說幾句,但看小女兒樂在其中,抓著把狗尾巴草都能當寶的小土鱉樣子,也不去說教了,姑娘養得太嬌氣了,也不大好。 晚間用了晚膳,顧衍陪著老丈人喝了點酒,帶著醉意回了房。 姜錦魚這時正隨手做護膝,見相公醉醺醺進來,忙起身去扶他,“怎么喝了這么多?秋霞,去膳房弄點醒酒茶,給我爹那里也送一份過去?!?/br> 秋霞應聲出去了。 見屋里沒人了,顧衍不再收斂自己的動作,靠著妻子的肩,喟嘆了一聲,“爹開心,我陪他多喝了幾杯?!?/br> 然后又抓著姜錦魚的手,凝視著她的眼睛,語速有點慢吞吞的,大約是酒喝多了,唔了一句,道,“我覺得你比在盛京要自在許多,其實我也是,我也不喜歡盛京。等瑾哥兒瑞哥兒能當家做主了,我便致仕陪你游山玩水去?!?/br> 姜錦魚抿著嘴兒輕笑,抬眼看顧衍,見他一雙眼亮晶晶的望著自己,仿佛看星星似的,便好聲好氣的順著他說,“好啊,那我可等著了?!?/br> 顧衍細細盯著燈下的妻子,只覺得她身上依稀還有初見那年那個胖丫頭的影子,她打小便心善,見他落在后頭,怕他孤單,還悄悄伸手來拉他。小姑娘時的妻子脾氣軟,現在卻是個很有威嚴的主母了,府里府外哪還有人敢冒犯她,但顧衍心里就是覺得,他家妻子脾氣同從前一樣軟,心地同從前一樣善良,還是讓他喜歡到骨子里。 他知道,府里府外有很多傳言,說顧尚書極疼妻子,但其實要讓顧衍來說,分明是他家綿綿更疼他。 就是到現在,府里那么多的繡娘,他貼身穿的里衣,都還是妻子親手做的。 他疼她,不過是給她地位、金銀首飾這等俗物,但綿綿給他的,卻是他暗暗期待已久的一個家。 顧衍拽著姜錦魚的手不放,姜錦魚也任由他拽著自己,等醒酒茶來了,也好脾氣的喂他喝了,而后輕輕拍他的手臂,“去榻上歇會兒吧,我把剩下的做完了,就來陪你?!?/br> 顧衍雖醉的不輕,但腦子倒還清明,聽了卻不起身,有點貪慕妻子身上那種令人心安的氣息。 姜錦魚拿他沒辦法,便陪他一道躺下,吹了燭,屋里很黑,窗外卻有燈籠亮著,乎乎的風刮著,吹得窗欞窸窣作響。 兩人躺榻上了,都沒睡意,姜錦魚側身,兩人面對著,在黑夜中望著彼此的亮亮的眼睛。 姜錦魚忽的忍不住一笑,抿著嘴兒道,“醉貓似的,下回不許喝這樣多了,可不是年輕時候了,要好生保重身子了?!?/br> 顧衍臉黑了黑,什么叫不年輕了,他分明還年輕得很,雖比綿綿大了幾歲,但那點年歲算個屁!這可不能讓綿綿誤會了去。 遂翻身,壓到又軟又香的妻子身上,決定讓妻子親身感受一下,他到底老沒老?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就寫到這里了! 這篇文沒有太多的沖突矛盾,更多的溫馨的日常,我想寫的也都寫完了,就這樣結尾吧。我相信,在另一個世界里,我的顧衍和綿綿一定過著很溫馨的生活,我的瑾哥兒瑞哥兒還有小安安,也一定會好好的長大。大約寫文最快樂的地方就是這里,能看著那些由我筆下產生的人物,我愛的那些角色,有一個超級超級美好的結局。 感謝親愛的讀者們陪我走過的那些時光,感恩遇見,也希望下次能在**茫茫文海中再次相遇,希望下次遇見的我們,都是更好的我們【捧花花~】 最后,還是為又完結了一篇古言的阿白白撒花花~~ 接下來還有幾個番外,不長~~撒點糖嘻嘻 隔壁的新文《女配她福運綿綿》也打算最近開更,期待的讀者們也可以收藏一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