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節
一時之間, 原本無人問津的荒地, 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糧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開荒本就是利國利民之事, 無非是以前開荒還不如種自己那幾畝地劃算, 所以才無人主動去開墾, 如今一看有利可圖,便個個都十分積極。 尤其北地無論男女老少,皆身形壯碩高大,開墾荒地不過是小菜一碟。政令之下, 遼州底下的縣府皆顯露出欣欣向榮之態。 除開荒新政外,遼州的商業也漸漸繁榮起來。 原本州衙之中有個精于商道的小吏,先前與薛功曹不合,遂一直得不到重視, 郁郁不得志之下,只做了一寂寂無名之小吏。這回壽王走了之后,顧衍推行開荒新政,這小吏大約是覺得新州牧有開拓之意,且看他用人不拘一格,遂主動尋上門來。 顧衍素來用人不問出身,更不看聲名顯赫與否,聽了這小吏自薦之語,索性給他一個機會,將人給了主管民生之事的通判。 哪曉得還真讓這小吏弄出點名堂來了,一番政令下去,愣是把遼州通商的名聲給打響了,雖說比不上那些有名有號的,但遼州的山參、皮毛、鹿茸……這一套的山珍,也吸引來了不少外地商人。 顧衍推行的這些政令,效果都是看得著的,切切實實給了百姓們實惠,讓老百姓吃飽了,穿暖了,日子過得舒坦了,誰還去計較那些有的沒的? 遼州本地有些尚武的風氣,為了抵御入侵的外敵,鄉里的百姓們時常會抄起家伙反抗。長久下來,便形成了尚武的風氣,鄉里鬧了什么矛盾,第一個想法既不是找里正,也不是報官,先兩家子打了再說,誰輸了誰就低頭。 衙門去鄉里收田畝稅,都是帶著刀、五六七個壯漢一起去的,也是因為鄉民兇悍好斗的緣故,鎮不住場子,糧食收不回來,交不了差。 可自打開荒和通商的政令推行之后,家家戶戶日子都過的好起來了,那些逞兇斗勇的漢子們,也都知道怕了,都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以前是光腳的,大不了就去牢里,牢里還管飯?,F在他們都成了穿鞋的了,在家里有地有糧,有媳婦有兒女,傻子才有這樣的好日子不過,自己跑去牢里找罪受! 顧衍這幾日都在鄉下巡查,這日走到的這個百里鄉,便是最明顯的一個例子。 先前百里鄉窮,十里八鄉出了名的窮鄉僻壤,單身漢幾十個,個個都游手好閑,成日在鄉里惹事生非。如今有的開了荒地,老老實實做莊稼漢了,有的膽子大的,索性出去跑商了,眼下媳婦也娶了,一年的功夫,百里鄉多了三十來個男娃娃女娃娃。 里正感慨得不得了,指著前頭的一間瓦屋道,“就前頭那戶,原本戶主是個瞎眼的寡婦,嫁到外鄉去,被男人打得瞎了一只眼,實在受不了了,帶著兒子逃回來的。咱們鄉里人見孤兒寡母的,實在可憐,便留下了母子倆,當時那沒有這瓦屋呢,只有間廢棄了的舊屋,還是我帶著人修了修,勉強讓母子倆住了的。后來這寡婦兒子長大了,可他不是咱們百里鄉人,名下沒有地,有力氣也只能去給地主做工,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別說娶媳婦了,就連飽肚子都難?,F在好了,去年縣里傳了消息來,說讓開荒地,還免三年的稅,她兒子別的沒有,就是一身的力氣,一個人熬了幾個月,弄出來七八畝地,現在媳婦也娶了,也有錢給寡婦治眼睛了。上個月家里女人給生了個閨女,把那小子給樂得,成天地里活兒一忙活,就急急忙忙趕回家抱閨女去了?!?/br> 說話間,那瓦屋出來個年輕婦人,望見這邊,打了招呼,“叔,您來坐一坐?家里剛蒸了餃子,給您弄幾個嘗嘗,還是嬸子教我的手藝?!?/br> 里正忙擺手,“不來了,不來了,你忙?!?/br> 那年輕婦人不同意,十分熱情,走到跟前,本來想招呼里正的,看到明顯穿著精致的顧衍一行人,倒沒被嚇到,扭頭問里正,“叔,你家來客人了???” 里正笑呵呵道,“我家哪來的貴客,這是州牧大人,來咱們鄉里看看。我剛跟大人說到你家那口子?!?/br> 年輕婦人一聽,嚇了一跳,抬眼打量了一眼里正口中的州牧大人,很是驚訝,管著這么大一個遼州的州牧,居然這么年輕,跟她家漢子差不多年輕一樣。 而且,她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就是縣令家的管家,還是跟著自家漢子去送山貨時見到的,連一句話都沒說上呢?,F在居然見到了州牧大人,那可是縣太爺看了都要磕頭的人??! 想到這里,年輕婦人一下子猶豫了,也不知道自己是跪,還是不跪。 她正遲疑的時候,屋里的婆婆等久了,拄著拐杖顫巍巍出來喊人,“桂花,怎么去了那么久???灶里沒柴了……” 走到外頭,瞇著那只好的眼睛看了看,見屋外這么多人,老婆婆倒比兒媳婦會做人得多,也穩當的多,說了兒媳婦一句,“有客人怎么讓人在門外站著,也不知道請人進去做。我家桂花嘴笨啊,你們都進來坐?!?/br> 一行人進了這寡婦家,那里正才把顧衍的身份又介紹了一遍,這下子可把那老婆婆給驚到了,睜著那只好的眼睛看了又看,“果真是州牧大人?就是那個準咱們開荒地,還不收糧的那個?” 里正哭笑不得,“我還能騙你不成?” 老婆婆一聽,立馬哎呦呦上來了,眾人都沒攔住,她就上去抓住了顧衍的手,激動的直掉眼淚,“州牧大人啊,您可是咱家的大恩人??!老婆子給您磕頭了喲!多虧了有您,您真是活神仙??!” 老婆子這么大把年紀了,同行的又都是男子,壓根不好上手,只能眼睜睜看著那老婆子,抓著自家端方清冷的州牧大人的手,這場面怎么看怎么有點怪怪的,把那里正急得抓耳撓腮的,恨不得沖上去“解救”州牧大人。 最后還是同行的姜錦魚上前,輕輕扶起那一直要往地上跪的老婦人,道,“婆婆您別客氣,起來說話?!?/br> 那老婆子一轉頭,猝不及防看見了含著笑意的姜錦魚,頓時拍了下大腿,誒呦一句,“桂花,我見著仙女了!” 這話一出口,把眾人惹得哭笑不得,氣氛倒是一下子融洽了許多。 連那著急的里正都抹了把汗。 兒媳婦桂花也是愣了一下,道,“娘,這是州牧夫人?!?/br> 老婆子噢了一下,“那就是州牧大人的媳婦?生得真俊啊,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俊的媳婦!” 姜錦魚哭笑不得,說話間,老婆婆的兒子回來了,她便示意小桃扶著老婆婆進里間說話,把堂屋留給男人們。 踏進里間,便聽到嬰兒軟軟的啼哭聲,姜錦魚聞聲看過去,道,“快去哄哄孩子吧?!?/br> 兒媳婦桂花立馬就過去了,三兩下就把女嬰給哄好了。 老婆子則忙讓兒媳婦把孩子抱過來,踮著腳往姜錦魚懷里送,還道,“州牧夫人這么年輕,一定還沒生娃娃吧?來,抱抱我家孫女,這孩子啊,會給孩子引路,保準給你帶個白白胖胖的兒子?!?/br> 面對這么淳樸的鄉民,姜錦魚失笑,也不好拂了老婆婆的好意,接過那女嬰抱了一會兒,小家伙白白嫩嫩的,抿著小嘴睡得正香,被奶“送”出去了,也沒哭沒鬧,跟只小豬似的。 婆媳倆個都十分熱情好客,姜錦魚也坐下與她們閑聊,聊家里的收成、平時的生活開銷、孩子……桂花本來還有點放不開,聊著聊著,也徹底被姜錦魚溫和的語氣給歇下了心防,甚至還把自己的難處都說了。 “以前日子跟現在可沒法比,我這有吃有住的,家里還養了只豬,早該知足了。就是鄉里的孩子沒地兒念書,我家閨女還小麼,說不定等大一些,鄉里也有私塾了,到時候我就攢銀子送她認字去,別學她爹娘做個睜眼瞎?!?/br> 桂花說的有點不好意思,鄉里都不興讓女娃娃念書,她這話要是讓那些長舌婦聽見了,就得諷刺她送女兒識字,是活生生把銀子往水里丟了。但對著溫柔高貴的州牧夫人,桂花總覺得對方就是聽了,也不會嘲笑她的,所以就鼓足勇氣說了。 女孩兒念書是好事,姜錦魚也含笑點頭,“識字是好事,不管男孩兒還是女孩兒,能識字都是好事。你這事我給你記下了,你放心,往后都會好的?!?/br> 桂花一聽,喜滋滋的,忙謝過她。 從百里鄉回來之后,姜錦魚便把孩子念書的事情和相公說了,顧衍聽了亦很重視。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要改變遼州逞兇斗勇的風氣,開荒通商,讓家家戶戶吃飽肚子,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還要讓鄉里那些孩子們念書識字,懂得多了,才會徹徹底底,從根源上把這股風氣給遏制了。 另一個便是,遼州讀書風氣委實差了些,一連十幾年都沒出過一個舉子,偌大的遼州,何至于淪落到這等地步。 還不等顧衍有什么動作,一封來自盛京的家書,倒是帶來了一個說好也不好,說壞也不壞的消息。 第126章 落日斜下, 斜陽溫柔地照在緩緩前進著的車隊,以及漫延平坦的官道上。 梁永心里盤算著距離, 回到車隊中間那輛最大的馬車邊。 咳了一句, 恭敬拱手道,“夫人,過了此地,便是靈水鎮了。天色漸暗,今晚到靈水鎮,再加上安置車隊,只怕有些匆忙。還請夫人定奪,加快趕路還是歇一夜再走?!?/br> 姜錦魚坐在車里, 上個月家中來了一封家書, 說的倒也不是別的事情。 阿爹姜仲行做官多年,鮮少歸家, 又適逢高堂大壽, 這回便告了假, 歸鄉探親。阿娘何氏和弟弟姜硯亦跟著一起回鄉,同行還有侄兒姜敬。 阿娘寫信來問她,要不要也回一趟雙溪村。 姜錦魚得了信,自是惦記家里, 她在雙溪村只度過一段短暫的童年,幼年起便隨著阿爹做官四處奔波,但提起家鄉,還是雙溪村是她心里的家。 她與顧衍商量了幾日, 便帶著兒子們回鄉探親了。 …… 姜錦魚心里著急回家,惦念爹娘阿弟,但到底是穩妥慣了的,這么一車隊的人,自然不好胡來,急也不急在這一時。 她想了想,吩咐小桃道,“還是在此處歇一夜,明日早些上路便是。你去替我與梁護衛說一句,約束好手下,莫要與本地老百姓起了沖突。等到了靈水鎮,再放他們松松弦?!?/br> 她帶著兒子們出門,又是那么遠的地方,顧衍自是不放心,愣是弄了好些護衛來。 顧府的護衛自是有些本事的,且規矩也好,這么些天,樣樣事都安排得極為妥當。 只是到底是一堆年輕氣盛的小伙子,起了沖突,起了口角,也是指不定的。姜錦魚不放心,到底囑咐了一句。 小桃得了話,立即放下手中的茶壺,道,“唉,奴婢這就去傳話?!?/br> 姜錦魚又道,“顧嬤嬤年紀大,腿腳不方便了,這回跟著我們出門也是受累了,等會兒投宿的時候,記得照拂著些?!?/br> 小桃笑盈盈,“奴婢記下了?!?/br> 晚上一行人便在此地投宿了一夜,一夜無事,第二日又遇上天朗氣清的好天氣,還沒到午時,便到了靈水鎮。 到了這兒,便是到了家了。 姜家原本在縣里有房子,當年是說要典出去的,后來家中日子越過越紅火了,那么點出典的房錢也不算什么了,遂又留了下來。 雇了對老夫妻看著房子。 房子的是,阿娘何氏寫信來時,便在信里說了。 姜錦魚便吩咐去了老宅子,一敲門,出來個老婆婆,一見姜錦魚,便笑瞇瞇道,“是綿綿小姐吧?快進來快進來?!?/br> 姜錦魚也笑了,眼中帶著懷念,“李阿婆,是您???是阿娘和您說了,我要來嗎?” 李阿婆笑瞇瞇,一邊把人往里迎,一邊喊自家老頭子,“老頭兒!小姐回來了,來幫忙搬行李?!?/br> 李老頭匆匆出來,忠厚老實的面相,要替顧府下人搬行李。 眾人推搡之間,李阿婆又道,“可不是么。夫人吩咐我,說讓我和我家老頭兒提前把屋子給拾掇出來,說您指不定要在府上住一夜?!?/br> 進了屋子坐下,沒一會兒,梁永便把車隊下人安置好了。 雙溪村太小,姜錦魚不可能把人都帶過去,家里也住不下,貼身伺候的只打算帶了小桃秋霞去,再另外就是讓梁永點幾個護衛跟著去。 梁永點了幾個護衛,馬車也拾掇出來了,要帶回家的禮物也搬上了馬車,便來了堂屋稟告。 李阿婆不妨她這么急要走,問,“怎么這么著急?不在這兒住一晚?” 姜錦魚思鄉心切,明知爹娘爺奶就在不遠的村里,如何能住的下,道,“阿婆,我就不住了。我帶回來這些人,還要麻煩您幫忙安頓一二?!?/br> 與李阿婆交代了后。姜錦魚便帶著兒子們上了回雙溪村的馬車。 瑾哥兒和瑞哥兒很小就跟著去遼州,對姜三郎和何氏都沒什么印象,但也知道這是娘親的阿爹阿娘,是外祖家,他們兄弟倆自是要和外祖外祖母親近的,遂都仔細問阿娘。 瑞哥兒藏不住事,先問,“娘,外祖父外祖母是什么樣的???他們喜歡什么樣的小孩兒???” 姜錦魚要被眨巴著大眼睛的兒子萌壞了,摸摸兒子們的小腦袋,“你們外祖父外祖母都是很好相處的人,喜歡什么樣的小孩兒呢?你們都是娘的寶貝,外祖父外祖母最疼娘了,肯定也會喜歡你們的。你們小的時候,外祖父外祖母抱過你們呢,只是你們那時候還小,記不得了?!?/br> 瑞哥兒有些失望道,“我要是記得就好了,外祖父外祖母要是知道我們不記得他們,會難過的?!?/br> 一旁的瑾哥兒搖搖頭,摸摸自家弟弟的腦袋,“不會的。外祖父外祖母不會怪我們的,我們那時候小,怎么可能記得住人?!?/br> 瑞哥兒最聽哥哥的話,握了握拳頭,滿臉自信道,“是噢。馬上就要見到外祖父外祖母了,我跟阿兄一定會讓他們喜歡的!” 他跟阿兄可是阿娘的小寶貝! 一定要和外祖家的人相處和睦,讓外祖父外祖母喜歡他們,不可以讓阿娘難做,要讓阿娘高高興興的回娘家! 兄弟倆彼此對視了一眼,再看了一眼旁邊正帶著溫柔笑意,托腮說著外祖父外祖母舊事的阿娘,兩人俱更加堅定了想法。 馬車行到雙溪村,便有些孩童追著馬車走,還時不時傳來一句稚嫩的童言稚語。 “好漂亮的大馬車!阿娘,等我長大了,要讓你也坐這么漂亮的大馬車!到時候我騎大馬!娘坐大馬車!” 孩子的母親大約是被逗笑了,好氣又好笑來了一句,“你明天開始不尿床,我就知足了,還大馬車!” 姜錦魚聽得好笑,又怕孩子們追著馬車跌了,便讓秋霞拿了馬車里的幾盒糕點,下去分給小孩子們。 果然就沒人追著馬車跑了。 終于到了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