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看著瑾哥兒和瑞哥兒越發的懂事了, 明明兄弟倆個都愛吃圓子,可看見碟子里只剩下最后一個了,瑾哥兒謙讓,瑞哥兒也不好意思吃獨食,姜錦魚正笑瞇瞇看著倆人商量呢,一眨眼的功夫,兄弟倆似乎商量好了。 瑾哥兒用勺子舀了最后一個圓子,往姜錦魚碗里一放, 瑞哥兒小可愛還托著小肥臉甜蜜蜜道, “娘吃!” 姜錦魚感動于兒子們的孝順,笑瞇瞇一口把圓子吃了, 揉揉小家伙們的臉蛋, 一時沒忍住, 捧著小肥臉,一人臉上親了一口。 瑾哥兒平日自詡長大了,連抱都有點不愛讓抱了,忽然給娘這么一親, 臉一下子紅得跟蘋果似的,還要故作鎮定,心里明明美滋滋的,又有點覺得不太好意思。 倒是瑞哥兒, 他平常時候就最粘人,尤其黏著姜錦魚,笑得甜蜜蜜的,捧著小肥臉道,“娘抱?!?/br> 然后。 剛伸出手,后領子被人一提,整個人懸空了。 瑞哥兒扭著脖子回頭看,就見自家爹爹冷著一張臉,好生嚇人。 顧衍看著蠢兒子,挑眉,“多大了,還要娘抱?” 瑞哥兒:……好像也不是很大吧……掰著指頭算算,也就兩歲啊。 可是看自家爹爹神情那么嚴肅,瑞哥兒還是有點怕的,小孩子也是知道趨利避害的,誰面前可以撒嬌,誰面前得老老實實的,在這一點上,瑞哥兒打小就無師自通。 家里顧嬤嬤福嬤嬤小桃jiejie秋霞jiejie面前,什么都不用顧忌,反正大家都最最喜歡他和哥哥了。 娘面前呢,可以撒嬌要抱抱要親親,但是不可以沒規矩、不講理,要做娘的乖孩子,娘才會笑得暖暖的。 至于爹爹面前,瑞哥兒可不敢放肆,爹雖然也疼他們,從來沒動手打過他們,但是他和哥哥就是最怕爹爹。 于是,瑞哥兒學著哥哥平日說話的正經樣子,果斷認錯,態度特別積極誠懇,“孩兒錯了?!?/br> 雖然也不知道自己錯哪了,反正認錯就對了。 顧衍的城府之深,如何看不透自己生的兒子心里那點小九九,也懶得與口不對心的小兒子計較,伸手給把瑞哥兒放到一邊,拍拍小家伙的腦袋,“跟哥哥玩去?!?/br> 瑾哥兒瑞哥兒兩個小家伙老老實實在一邊玩兒,家里就這么兩個小少爺,從上到下就沒有不寵著的,什么玩的耍的,樣樣都不少。 姜錦魚也不擔心兩個小的無聊,索性托腮打量著旁邊坐著的相公,見他慢條斯理夾菜,動作十分優雅,雖說都成了一州的通判了,可身上卻沒有半分官場老油條那種油膩,怎么看怎么舒服,實在賞心悅目。 大約是她的目光太直接了,顧衍放下筷子,扭頭看了看姜錦魚。 姜錦魚眉眼彎彎,眸中盛滿了笑意,喜滋滋道,“我感覺我賺大了!嫁了這么厲害的相公,還是個美男子,生的兒子也像你,往后不知有多少人羨慕我!” 姜錦魚說這話的時候,就像偷了魚的貓似的,明亮的眼里透著狡黠,顧衍看著她,一時竟有些想不起來,自己什么時候開始越陷越深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覺得沒滋沒味的生活,也開始變得令人期待起來。 好像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還覺得姜錦魚只是個有些甜甜的小姑娘,有些胖,但挺招人疼的。 那時的他,真的沒想過,初見那個傻乎乎的小姑娘,日后會成為他的妻子,會為他生兒育女,會陪著他從盛京來到遼州,會陪著他度過那么那么漫長的歲月。 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個被繼母想方設法趕出家中的小少年,她也只是普通的農家小女孩兒。 顧衍年幼時曾聽到家中下人說他的閑話,面上帶著嫌棄和忌諱的神色,說著“大少爺是個喪門星,連夫人都被克死了,所以老爺才那么不喜歡大少爺”。 他當時聽了只覺得可笑,他前半生從未信過命,二十幾歲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的現在,日子過得順順利利,沒有半點不如意的時候,反倒開始有點相信命了。 說來可笑,他信命的原因,僅僅只是希望諸天神佛各方菩薩,能護著他的妻兒,護住這份寧靜和美好。 過年的日子總是很快的,等過了初七,顧衍便又開始日日上府衙了。 家中倒是發生了些變化,一個便是小桃的婚事定下來了,顧嬤嬤對這事十分上心,費了不少功夫,為小桃選了個如意郎君。 這人也不別處尋來的,正是顧衍手底下一個護衛。 顧嬤嬤對這護衛贊不絕口,道,“這梁永吶,過了年剛好二十三了,也是從盛京跟著一起過來的,跟著主子也有七八年了,算是主子最早選的那批里頭的。他吶,性子好,知道疼人,而且會過日子,我一去打聽他,他同屋的就說他,每回領了月銀,從沒見他隨意出去花的,都是攢著,都寄給他老家的老娘了。他老娘就他一個兒子,連個閨女都沒有的,全都給他攢著,說給他娶媳婦用?!?/br> 姜錦魚聽下來,沒急著點頭,問,“嬤嬤可打聽過了,梁護衛緣何耽誤了終身大事?按說男子二十有余,一般連孩子都有了?!?/br> 顧嬤嬤說的天花亂墜的,處處都好,可這么好的,怎么就耽擱了呢?這也讓人有些費解。 顧嬤嬤倒不在意,顯然是早就打聽清楚了,心里很有底氣,道,“老奴打聽過了。前些年呢,是他家里窮,一個窮小子麼,那會兒咱家少爺也沒當官呢,梁小子又是個舞刀弄槍的,聽著也不太讓人放心,老家的姑娘說了好幾個,都沒成,人家姑娘瞧不上他。后來呢,梁永的情況好了些,可家里老爹去了,這孩子也孝順,守了三年的孝,這么一來,就給耽擱了。再一個呢,這梁小子性子忠厚,可生得高大壯實,一張臉不怒自威,尋常姑娘都有些怕他?!?/br> 姜錦魚聽了這話,倒是放心了。男人的相貌沒那么重要,這么看下來,這梁護衛還是挺適合小桃的。 她點點頭,“那行,嬤嬤你替我把把關,梁護衛的母親在老家,看到時候是把老太太請過來,還是遞個消息回去。小桃的嫁妝,你讓她別擔心,我來出。你也跟梁護衛說清楚,小桃不是什么沒娘家的小丫鬟,受了氣也沒人做主,讓他好好待小桃?!?/br> 顧嬤嬤聽了就點頭。 隨后,梁永寫了一封信回老家,梁母知道兒子總算要成親了,喜得不得了,當即收拾了行禮,家里的雞鴨也都送人了,要跟著送信的一塊到遼州來。 這么一來,小桃的婚事基本就算是定了。 只等著梁母一來,梁永和小桃便可以直接辦親事了。 出了小桃的婚事之外,再一件便是瑾哥兒和瑞哥兒正式跟著呂老先生啟蒙了。 說實話,姜錦魚不是很愿意讓兒子們這么早就啟蒙,可是想到孩子的爹是探花郎,舅舅是狀元郎,等日后入了學,若是稍微表現尋常些,只怕都要被說三道四。 索性便聽從相公的安排,總歸每日只讀半日的書,其余時候,還是該玩玩該鬧鬧。 初春時候,遼州縮了一個冬日的嫩芽,從逐漸被春水濕潤的土壤中鉆了出來,綠意蓬勃,光禿禿的樹枝上也冒出了綠芽。 冰河解凍,天氣變得溫暖了起來。 然而正是這樣的好時節,遼州邊境突然起了戰事。 一小撮歷經寒冬、饑腸轆轆的胡人,屠戮了邊境的一個小村莊,整個村子幾乎死絕,若非有個四五歲的小孩兒被孩子母親藏進地窖中,死里逃生,帶著消息到了縣里,只怕那些胡人的惡行還沒被揭發。 遼州從上至下,全都對胡人極其厭惡,李家莊的慘案一出,立即引起了遼州城內百姓的憤慨,當然,還有邊境小村子的警惕和畏懼。 作為州牧,這事壽王不能不管,當即派了孟旭領兵三千出征。 孟旭出征后兩三日,王妃請眾人過府飲春茶。 春茶宴上,商云兒顯得很是擔憂,連上首王妃說話時,都在走神,姜錦魚看出來了她的心不在焉,趁著壽王妃與陳夫人說話時,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輕聲提醒了一下她。 等到眾人散去,商云兒還是沒什么精神,跟只無精打采的兔子似的。 姜錦魚見狀,倒不擔心商云兒的情況,顧衍同她說過,別看孟參事這回只帶了三千人去,可那一小撮胡人不過幾百,孟旭的贏面很大,這回讓他去,也是給他個機會練練兵。 另一個便是,兵營不似官場,官場上要收服人心,用的是軟手段,可軍營之中,要想讓將士們折服,只能真刀真槍的露一手。 自打他們來遼州起,孟旭還未將本地的遼州將士盡數收服,這一回恰恰是這個好主意。 思及此,姜錦魚拍了拍商云兒的肩膀,“怎么?擔心孟參事?” 商云兒臉一紅,卻沒想以前那樣矢口否認,而是渾身不自在的默認了。 一向大大咧咧的商云兒也有這模樣,姜錦魚看得稀奇,心里倒是替孟旭感慨一句,總算是熬出頭了??瓷淘苾哼@模樣,之前興許還對自己的感情稀里糊涂的,這回孟旭一走,她估計是認清了。 因此,她也沒急著勸她安心,而是道,“擔心也無用,不如給自己找點事做。做點針線打發打發時間,像孟參事這樣的武將,衣裳鞋子應該磨損得很快?!?/br> 商云兒這回倒是不傻乎乎了,一聽就心動了,回到家中,就嚷嚷著要嬤嬤去裁料子,說她要給相公做鞋子,惹得嬤嬤使勁兒掏了掏耳朵,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第108章 李家兒 幾百胡人果然不堪一擊, 遼州軍隊到了那李家莊后,不過一日半的功夫, 便把李家莊內那些胡人盡數砍去一般, 剩下投降的便捉了,用麻繩捆得嚴嚴實實。 這些胡人個個手上沾滿了李家莊村民的鮮血,□□擄掠,十惡不赦,孟旭沒講什么狗屁的君子道義,第一件事便是親自下馬,廢去那些壯漢持刀的右手,然后回身上馬, 揚聲道, “傷我大周百姓者,必讓他血債血償。然大周自有律法, 孟某不敢獨斷, 今日暫廢胡賊一手, 待回城之后,必要他血債血償?!?/br> 本來殺紅了眼、幾欲手刃胡賊的遼州將士們,被這一番話說的熱血沸騰,舉起手中沾了血的刀, 連吼數聲,“血債血償!血債血償!” 三千將士的吼聲氣勢恢宏,傳出很遠,引得李家莊周邊村落的百姓們都為之落下眼淚。 那已成俘虜的胡人, 也都兩股戰戰,自知死期將至,后悔不迭。 待將士們安靜下來后,孟旭才揮手下令,“下馬,掘坑立墓,讓李家莊村民入土為安?!?/br> 遼州將士回城那一日,街上擠得滿滿當當的都是人,雖是中午時候,本該在家中圍作一團用飯之時,可眾人寧愿餓肚子,也要看著將士們押送胡人進城的場面。 胡人sao擾遼州百姓,在以往可是說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更有甚者,胡人兵力最強盛之時,曾攻進遼州城內。 因此看到那些曾經揮舞著屠刀的猙獰壯漢,猶如待宰的牲畜一樣被捆得嚴嚴實實,跟在遼州將士的馬后,步履蹣跚,不著鞋履,每走過一步,便留下一個血腳印。 百姓們心里沒有半分同情憐憫之意,連已經知事的孩子,都覺得內心暢快。 有個頭發花白的老婦猛的從人群中沖了出來,撲到其中一個俘虜身邊,狠狠一口咬了上去,那胡人失聲痛呼,仔細一看,老婦竟是活生生咬下了那胡人的一塊rou。 “就是你,你欺我女,殺我子,老婆子恨不得生吃你的rou,喝你的血!老天有眼,天理昭昭,你的報應來了!”老嫗狠狠啐了胡人一口,恨意難消。 本來要來攔她的將士見狀,不由得偏心眼按住那俘虜,任由老嫗對他拳打腳踢,以消心頭之恨。 待捶過數拳之后,老嫗熱淚兩行,仰面長哭,“老天有眼??!我的兒啊,我的姚姐兒啊,害了你們的胡賊,就要去給你們磕頭了!” 老嫗之聲雖沙啞,卻猶如一道利劍一般,直直刺到圍觀百姓心中那隱秘的傷口上,忽然之間,路邊圍觀的百姓全都涌了上來,發泄著自己內心的仇恨。 將士們一開始還未動手阻攔,直至見俘虜呼痛聲減低,才費力撥開百姓,將俘虜帶離人群,關進死牢之中。 這恨不得生啖其rou、生飲其血的場面,直接把今日來迎將士的文官給嚇了個好歹,有的冷汗直流,后背汗涔涔的,不由得想到自己,若是哪一日因著自己往日做過的那些事下了大獄,只怕也會落得與這俘虜一般下場。 沒做過虧心事的尚且還好些,那些做過虧心事的,卻是扎扎實實嚇破了膽子,自此之后不敢再犯。 金銀財寶也要有命花,美人嬌娘也要有命享受,端看剛剛百姓那嫉惡如仇的模樣,州牧、通判、參事任其發泄的態度,這些官員們就打定主意了,小命要緊! 于是,接下來的幾年,遼州百姓發現,遼州上下魚rou百姓的官居然一個都不剩了。 當然,這是后話。眼下擺在顧通判和孟參事面前的,不是如何處置俘虜,俘虜難逃一死,不過是看什么時候死罷了,讓他們為難的,是李家莊唯一剩下的那李家稚兒的去處。 孟旭從李家莊離開之前,去了一趟縣衙,見到了那刀下逃生、出來報訊的李家稚兒,看上去瘦巴巴的,很黑,看上去就更瘦了,本以為至多不過五歲,哪曉得問了知情的人,才知道這孩子竟有七歲了。 大概是嚇到了,從被送到縣衙的那一天起,這孩子除了說了李家莊被胡人屠了之外,將近兩個月,再沒人見他說過第二句。若非那日他開了口,只怕眾人都要懷疑他是啞巴了。 想想也是,親眼看著親人慘死,目睹全村慘死,不過一個稚兒,還能跑了幾十里路報訊,已經稱得上一句有勇有謀了,萬幸這孩子半路沒凍死了去。 孟旭一心軟,想到這孩子再無半個親人,便把人帶了回來,想著能安頓好這孩子。 可帶回來了,他便也愁上了。 他想過帶回自己家,可妻子商云兒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如何能照顧一個孩子,還是個性子執拗、不肯開口的孩子。 想來想去,他就盯上了顧衍,在他心里,顧衍的妻子姜氏可算得上是難得的賢妻良母,顧府還有兩位小少爺,這李家稚兒最是要與同齡的孩子玩在一塊兒,才能解開他的心防。 孟旭滿含期待看著自己的同僚,語氣誠懇道,“顧兄,這孩子要拜托你了?!?/br> 顧衍什么時候大發善心過,他很懷疑,孟旭對他有什么誤解,把他當成大善人了嗎?他輕挑眉頭,剛要開口,卻瞥見自顧自站在一邊、一言不發的李家兒,黑黑瘦瘦的模樣,讓人懷疑一陣風便能吹跑了,和自己家里那兩個小崽子相差太大了。 一開口,話已經變成了,“他叫什么名字?” 孟旭見他沒拒絕,便知道有戲,忙道,“我也不知道,我問了一路,這孩子愣是沒開口。李家莊所屬的那縣里的縣令說,孩子還小,家里沒給上戶籍,所以縣里也沒弄清楚,他叫什么?!?/br> 顧衍微默一刻,開口道,“替他找好人家后,便來府上領?!?/br> 孟旭愣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顧衍這是答應了,忙不迭道,“你放心。我一回去就去找!” 于是,就這樣,顧衍回府的時候,領了個黑黑瘦瘦的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