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姜錦魚哭笑不得,哪有男人嫌棄兒子多的?再說了,瑾哥兒瑞哥兒都還小,有時候的確會粘著她一點,但也不至于到礙眼的程度吧? “別胡說……兒子聽見了,該不高興了。方才在馬車上,你就訓了瑞哥兒,還好瑞哥兒性子好,從來不記仇?!?/br> 顧衍挑眉,“誰讓他橫沖直撞的?讓長輩先行,這不是規矩嗎?我訓他不得?” 他明明是來接妻子的,一撩簾子,懷里沖進了一個蠢兒子,訓幾句怎么了? 姜錦魚忍不住扶額的沖動,“瑞哥兒還是孩子么,車上又沒有外人,都是自家人,干嘛弄得那么拘束。我可不希望瑾哥兒瑞哥兒長大了,對著我們做爹娘的,也死守規矩,拘謹客套,那多不好!” 姜錦魚說的很認真,可惜聽她說話的顧衍可不想討論兒子的教育問題,邊拉著她往外走,邊道,“帶你去騎馬?!?/br> 姜錦魚:?大冷天騎馬? 顧衍卻以為她太高興了,面上溫然笑意,“方才見你往外撩簾子,便知道你眼饞了。不過這會兒天太冷了,帶你兜一圈過過癮。等開春了,我讓人給你挑匹溫順的母馬來,到時候帶你去打獵?!?/br> 第104章 施粥 兩人兜了一圈, 灌得一肚子冷風,姜錦魚本來還覺得自己這是找罪受, 大冷天出來騎馬, 結果等一圈兜風下來,倒是有點不樂意下馬了。 她笑盈盈賴在馬上,望著顧衍,伸出一根手指乞求,“再騎一圈吧。就一圈?!?/br> 屋子里悶了這么久,策馬奔騰的時候,就跟把什么負擔都甩開了一樣,渾身輕松的不像話, 感覺下一刻就要融入到風里一樣。 顧衍搖頭, “不行,太冷了。下回開春了再帶你來?!?/br> 姜錦魚不樂意了, 仰頭望望天, 好像沒聽到一樣, 指了指前面,興致盎然道,“我剛聽他們說,前頭有個水潭。譚里特別多魚, 又肥美,又鮮嫩?!?/br> 顧衍看著忽然幼稚起來的姜錦魚,忍不住失笑了一下,心道:果然是在屋里悶得久了, 成天管著家里那些事,且剛來遼州,又要為了他能順利融入遼州,忙著與遼州本地官員的家眷交際。他便知道,自家妻子雖說做得好,但卻并不是那種汲汲于交際經營的人。 本性如此,一到外頭,便露了餡了。 不過身為人夫,他很樂意哄著妻子有時候的這點小幼稚和小脾氣。 顧衍也不生氣,只好脾氣道,“真的不行,下回帶你來好不好?下回教你騎馬?!?/br> 兩人好歹夫妻這么些年,姜錦魚雖耍賴,但也知道,什么時候耍賴能成功,什么時候不行。反正只要涉及她身子的,多半就不成。 “唔,那還好吧?!?/br> 姜錦魚答應道,然后學著顧衍下馬的樣子,準備翻身下馬。 還來不及動作,便感覺到身子一輕,片刻的功夫,人已經被顧衍穩穩的抱下馬了。 明明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但姜錦魚還是沒忍住,臉上紅了一下。 再扭頭一看旁邊伺候的幾個下人,全都偷笑著轉開了臉,姜錦魚頓時臉上熱得更厲害了,揪了一下顧衍的衣裳,“放我下去,都讓人瞧見了……” 顧衍渾不在意,眼神掃過周圍眾人,不必他開口,一個個全都躲開了,溜得比雪地里的兔子還快。 “行了,現在沒人看著了?!鳖櫻芎谜韵镜?。 姜錦魚羞的臉上都要冒煙了,這叫什么,這就叫此地無銀三百兩??! 顧衍一邊抱著她往屋里走,一邊道,“最近是不是清減了些?不習慣遼州的菜?” 姜錦魚也臉皮厚了,一路上都沒半個人影,也不管是真的這么好運,還是方才被打發走的下人提前清場了,反正沒看見就當沒發生,她也難得自欺欺人了一回。 “還好?!?/br> 兩人進了屋,迎面便瞧見了聽見動靜跑過來的瑞哥兒,眨巴著圓圓的眼睛,“唔”地思考了一下,仰頭神色篤定道,“娘撒嬌了!” 他平時跟娘撒嬌要抱抱,娘就會抱他;所以娘一定是跟爹撒嬌了,所以爹爹抱娘了。 不過小家伙心里挺佩服自家娘的,他可不敢跟爹爹撒嬌,娘就是娘啊,果然比他們厲害好多! 瑞哥兒敬佩地看著娘,眼睛亮亮的,純真無邪的眼神,看得姜錦魚待不住了,拍拍顧衍的手,示意他放自己下來。 倒是瑾哥兒,打量了一眼爹爹娘親,立馬伸手拉著弟弟,板著圓圓小臉道,“跟哥哥走……” 中午的時候,上的都是這邊的農家菜,遼州的菜有個特點,做的比較粗糙,不愛在擺盤配菜上費太多心思,也不像盛京那樣,一道菜四五十道程序,看上去是粗糙了些,但卻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府里的吃食都精致講究,難得見到這種頗具野趣的吃食,鍋邊貼的玉米餅子,香噴噴又酥脆脆,滿口的玉米甜香。雞子燒板栗,板栗悶得爛熟軟糯,一口咬下去香軟甜糯。還有秋天那會兒存放在地窖里的冬菜,拿豬油那么一炒,綠油油的,又嫩又脆口…… 瑾哥兒和瑞哥兒吃的抱著碗不撒手,尤其愛那道栗子燒雞,吃成個花貓臉了。 吃過飯,姜錦魚不敢讓兒子們坐下,怕他們積食,又帶著在屋里逛了個十來圈。 底下農戶送來一只小兔子,便索性把那兔子放在屋里,讓兩個小的追著兔子玩會兒。 可惜玄玉大概是看不過小主子們追著只蠢兔子跑,一會兒就便那兔子攆得四腳朝天,然后眼神睥睨看著小主子們,仿佛在說,給你們逮住了,果然玩! 小眼神實在霸氣外露,惹得最喜歡玄玉的瑞哥兒抱住它一個勁兒的摸,摸得一身光滑的黑毛都亂糟糟的,配著那霸氣睥睨的眼神,頗有些不搭。 姜錦魚在一邊看著兩個小的玩的開心,忽然想起什么,對顧衍道,“對了,有件事我忘了跟你說。上回去了壽王府,壽王妃問我,孩子啟蒙老師可給找好了?若是沒找著合適的,不妨送到王府去,讓王府給世子啟蒙的夫子一塊教便是。不過,我沒一口答應下來?!?/br> 顧衍笑望著長子次子,見兩人兄友弟恭的模樣,心中很是滿意,道,“瑾哥兒和瑞哥兒的夫子,我早就相好了。只等過了年,便讓他們拜師傅。王府的夫子,自然是先緊著世子的進度,咱家兩個又比世子小了一歲,胡亂放在一起啟蒙,沒什么必要?!?/br> 當然,還有個原因,顧衍沒直說。 他也好,還是岳父大舅子也好,走的都是忠臣的路線,跟王爺走的太近,對他沒什么好處。尤其是小孩子最容易出處交情來,壽王妃會這么說,只怕也是受了壽王的授意,想著提前把下一代的關系給處好了。 不說顧衍沒必要拿兒子去做人情,便是真的要讓兒子去和誰處好關系,去抱誰的大腿,那也輪不到世子,沒看太子年紀也不大麼。 姜錦魚聽了也覺得有道理,慶幸道,“幸好我當時沒有一口答應下來。是這個道理,咱家瑾哥兒和瑞哥兒年紀比世子小,真要一起學,反倒還要耽誤了世子的進度,欠了人情不說,瑾哥兒和瑞哥兒還不一定能學得到什么東西?!?/br> 顧衍是從來不怕妻子自作主張的,他素來很放心,壽王妃就是說的天花亂墜,妻子也不會隨口答應下來,尤其是涉及兒子,更不可能一個人便做了主。 在別莊玩了兩天,再回到城里的時候,姜錦魚還有點不太適應,覺得還是那沒什么下人,只有他們一家人的簡陋莊子自在些。 不過日子還是要過的,尤其是他們這樣的人家,更不可能關起門來過日子,該來往還是得來往。 大約是顧衍接手了遼州事務的緣故,顧府的門庭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甭管是跟著他們一起來遼州的,還是遼州當地的官員,都愛時不時請她一請。 一來二去的,各家便都很快熟悉了起來,官夫人們在一塊兒,無非便是聊些家長里短的,誰家娶媳婦了,誰家嫁女兒了,都能當成新鮮事兒拿來議論議論。 最近臨近年關,官夫人們間倒是有了件新鮮事,還是陳夫人起的頭,她笑瞇瞇道,“往常到年關的時候啊,我們這些子府上,便會出個百十兩銀錢,做些施粥送糧的事。不過今年王妃娘娘在,那看不如由王妃娘娘來主持?” 這話陳氏也不是瞎說的,以往都是她牽頭,如今王妃在,她當然不好再做這個牽頭人。不用別個提,她自己就先把位置給讓了出來,就連壽王妃都不得不受她這個好。 壽王妃含笑道,“這可是好事,還是陳夫人你想的周道?!?/br> 陳夫人立馬笑瞇瞇的,絲毫不攬功勞,謙虛道,“不敢當,這有什么周道不周道的,便是我不提,王妃娘娘菩薩心腸,也是愛做這善事的?!?/br> 施粥是件能博美名的好事,壽王妃記下了陳夫人給的這個好,也投桃報李道,“茲事體大,我想著,這施粥是件好事,今年不如便多弄些粥鋪,那些子偏遠的鄉下,也讓人去送糧。我初來乍到,之前也未做過,不如便由陳夫人、姜夫人跟我一同來主持這事。在座的諸位呢,也都替我參謀參謀,有什么好主意啊,盡管來同我說?!?/br> 陳夫人一聽喜滋滋的答應下來,“蒙王妃瞧得上,我必定全力以赴?!?/br> 其余諸位夫人也明白過來了,王妃這是還陳氏一個人情,都很知情識趣,沒人真來出主意。 這施粥是好事,可搶功勞也要看有沒有那個本事搶。再說了,王妃也樂意帶著大家一起施粥,沒必要找死跳出去。 “王妃真是菩薩心腸……” “有王妃在,咱們遼州的百姓今年能過一個好年了,多虧了王妃……” 一句句應和聲中,突然冒出一句不大和諧的聲音。 尤倩笑瞇瞇站起身來,道,“我倒是有個主意,王妃聽聽可行不可行?!?/br> 壽王妃臉上的笑都沒變,倒是諸位夫人們心里念叨上了:這是哪里來的傻大姐?缺根筋嗎? 尤倩是打定主意要一鳴驚人,微微頓了一下,便侃侃而談起來。 “這施粥是一直以來便施行的,今年王爺王妃初來,自是要做出個新鮮的來,也好讓百姓知道,王爺王妃都惦記著咱們遼州的百姓。施粥之外,不如再設一施衣的攤子,遼州嚴寒,冬日最是難熬,有了王妃施的粥,再穿著王妃贈的棉衣,百姓們定會感激涕零?!?/br> 尤倩的話一說完,就等著眾人對她這主意交口稱贊,這還是她方才靈機一動,才冒出來的好想法。既然是要收買人心,當然是收買得越徹底越好。 可她這主意一出,結結實實把屋里的人得罪了一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191219 23:25:30~20191221 22:30: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魚非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5章 蠢 頭一個得罪的便是陳夫人, 這事向來都是陳家和薛家帶頭主持的,這番她雖把事兒給讓了出去, 但總歸是念著, 壽王一行人遲早是要走的,等他們走了之后,這事還得陳家和薛家來。 那尤倩出了這么個主意,一來是搶了她的風頭,二來呢,也很明顯,有句老話叫“斗米恩升米仇”。真要讓王妃起了這么個頭,贈棉衣物, 那往后等王妃他們一走, 他們再施粥時,不免要多費老些銀錢。 雖說都是做善事, 但誰愿意給自己找事? 再一個便是在座的諸位夫人, 尤其是遼州本地的官員的家眷, 心里都把尤倩罵得狗血淋頭了! 你不過是在這兒待個幾年,我們可是祖祖輩輩都在這里扎根的。你嘴一張,好似心腸良善似菩薩,風頭也出了, 名聲也掙了,到時候拍屁股走人了,倒霉的還不是留下的我們? 能參與到施粥這件事來的,基本都還是有些善心的, 只是做善事歸做善事,每年多捐幾十兩一百兩銀子的,大家伙兒也能承受的過來,可真要豁出家產去行善,那也委實太為難人了些。 尤倩尚且還不知自己,一張嘴便得罪了這么些人,還在振振有詞道,“相信諸位都是菩薩般的人物,這施粥是救濟百姓的大好事,meimei在這里先拋磚引玉,捐五百兩!” 遼州當地的一位夫人嗤了一句,意有所指嘲諷道,“好大的口氣,我還以為要捐多少呢。好歹也是侯府,總不能比我們這小門小戶捐的還少吧?” 旁邊立馬就有人同仇敵愾,煽風點火道,“宋夫人去年可是捐了六百兩吧?還是宋夫人大氣!” 這宋夫人娘家也是個有錢的,自己帶來的嫁妝便很有排場,雖說夫家官職不高,但每回募捐施粥的時候,宋夫人也都很是大氣,很支持陳薛兩家,在官夫人中也很有人緣,所以才敢當這個出頭鳥,嘲諷尤倩。 人家心里一點不慌麼! 尤倩被臊得滿臉通紅,人家雖然沒指名道姓,可這暗示都不用指名道姓,光是侯府二字,便跟一巴掌似的,直接呼她臉上了。 偏偏她喊了五百兩,人家宋夫人卻是去年便捐了六百兩,一開始就失了先機,現在就是把善款漲到七百兩,也無濟于事,這個臉都已經丟了個徹底了。 見這邊針尖對麥芒,壽王妃雖嫌棄尤倩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可她到底是盛京來的,自己不得不開口替她解圍,遂不冷不熱道,“都是行善,各府量力而為便是,都是菩薩心腸,倒不必去那些個高低?!?/br> 宋夫人倒也能伸能縮,見王妃一開口,立馬應和道,“王妃說的是,量力而為便是,還是王妃有見地?!?/br> 宋夫人不把矛頭直指尤倩了,可尤倩的處境也沒好多少,大家伙兒都不太樂意搭理她。 可贈棉衣這事,卻是沒人開口應和了,遼州本地的家眷是不樂意給自己增加這么大的負擔,至于盛京來的官夫人們呢,則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大想出這個風頭。 姜錦魚見壽王妃面上也露出為難之色,顯然有些心動,但也知道陳夫人等人的不樂意,一時之間做不出個決定來。 “我有個主意,想說來各位聽聽,若是覺得不合適,便也直說無妨,不需介懷?!苯\魚淡笑著開口,道,“若是贈棉衣,眼看臨近年底,一時之間未必能做得出那般多的棉衣。且棉衣不像粥,粥是男女老少都能喝,糧食也是男女老少都能吃,可棉衣卻是款式大小皆不一,做起來更是麻煩。倘若送了不合適的,豈不是好心辦了壞事?既如此,不如便只做孩童的棉衣,皆做的寬大些,小孩子正是長身子的時候,農戶家里一件棉衣穿個五六年也不罕見。這樣一來也來得及準備,二來么,誰家都是緊著孩子的,這棉衣雖穿在孩子們身上,可暖的卻是父母的心?!?/br> 她剛說完,陳夫人立刻道,“顧夫人這話說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們啊,也不是怕多出那么點銀子,這么些年都下來了,還差那三瓜兩棗的?實在是真正做起來太難了,只怕最后明明是一番好心,卻把好事給辦砸了?!?/br> 見陳夫人表態,其余遼州本地的官眷也都陸陸續續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