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
太監唱完圣旨,還沒走出宮門,新上任的吏部尚書就被眾人圍了個團團轉,這個請他去喝酒,那個請他去鑒賞自己的畫作。 新上任的尹尚書是個老頭兒了,在朝里資歷挺老的,可以往不怎的起眼。本來原禮部尚書致仕,幾個有希望的官員都“上竄下跳”,四處找門路,想接老尚書的班,可沒曾想,竟是讓尹尚書給撿了個便宜。 眾人也想不明白,尹大人怎么就入了陛下的眼了,可想不通歸想不通,又不影響他們巴結套近乎。 唯獨被眾人圍著的尹尚書自己心里有數,自己又無大功績,背后也無派系,這回能坐上尚書的位置,純屬陛下一時“善心大發”,可天下之主會善心大發麼,這話誰都不信,尹尚書也不信。 自己年紀這么大,就算是坐上了這位置,也只想著不出錯就好,坐不了幾年,就得致仕。到時候上來的,才是陛下心里真正屬意的吏部尚書。 想到這回跟著升了官的安江,尹尚書感覺自己猜到了點陛下的意思,拒絕了眾人邀約,往朝外走了出去,心里已經打定主意了,自己這個尚書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 周文帝此時還不知道,自己挑中的這個尚書,這么有眼力見兒,還在跟自己的心腹解釋,“本來是想直接給你尚書之位,你的位置就讓你手底下挑個人接手,可你畢竟資歷淺,真要坐上那位置,只怕朝里那幾個老頭兒要鬧翻天了?!?/br> 一向正經的陛下喊丞相御史老頭兒,安江仿佛沒聽見似的,躬身道,“陛下思慮周全,微臣不及。侍郎之位足以,微臣感念陛下厚愛?!?/br> 其實他這個年紀,能做得了吏部侍郎,已經算是很難得了。 見安江沒有芥蒂,周文帝又道,“你上回給朕舉薦的那個姜仲行,的確是不錯,是個能干實事的官員,又不是那等只知道干實事的。這回朕也提拔了,朝中官員多,可能干事的卻少之又少,朕也是舉步維艱啊……” 安江沉聲道,“陛下不必擔憂。俗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這天底下的有才之人,個個都希望得到陛下的賞識。陛下何愁無人可用?” 周文帝龍顏大悅,撫掌道,“愛卿說的極是,待殿試一過,又有諸多人才從文昌門魚貫而入。十年之后,朝中盡是有用之才,朕何愁無人可用!” 君臣相談甚歡,甚至已經把這回會試中幾個出色的拿出來一一點評了,而宮外的人,自然不知道,皇帝已經缺人用到了這樣的地步。 六品官員之上才可上朝,姜仲行剛好卡在七品的品階上,自然不知道早朝時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升官了。 升官的圣旨來的很快,沒去姜家,直接到了吏部來,姜仲行彼時正在整理西南地區官員的考核結果,青色的官袍也沾了灰,還沒來得及整理,就被滿臉喜色的同僚給拉了出去。 來傳圣旨的公公見狀,權當沒瞧見,嚴肅唱完圣旨,便瞬間變了臉色,笑瞇瞇道,“姜主事,姜大人,接旨吧!” 吏部最高長官是尚書(正二品),其下便是侍郎二名(正三品),又設副職員外郎數名,乃從四品。再往下便是主事數名,乃從五品官員。 就是說,姜仲行這一下子就從正七品,一躍至從五品,在滿地三四品的盛京,這品級不算什么,可吏部的從五品主事,實權大過官階??! 姜仲行早知年后估計會升遷,可沒想到連升三級,心中雖喜悅,可面上卻是一派沉靜,接過圣旨,道,“多謝這位公公走這一趟?!?/br> 然后,將袖里的暖爐取出來,含笑遞過去,“天寒,公公路上帶著?!?/br> 姜仲行不是那等隨時等著拍馬屁的人,身上是帶了賞錢,可那是賞給下人的,要是給傳旨公公,那就不是討好人,而是得罪人了。 暖爐價值不高,可模樣精致,且內有乾坤,送給這公公,既不顯得阿諛奉承,還不得罪人。 做官也不是稀里糊涂瞎做的,姜仲行是干實事的人,可該知道的人情世故,他樣樣都不少,對著兒子姜宣,他也是這樣教他的。 傳旨公公笑瞇瞇接了暖爐,剛接到手里,便聞到清淡的藥香味,細細那么一瞧,這暖爐雖小如橘,但格外精致,上下兩層,上頭一層薄,下頭寬,而上面那層則放了中藥,底下碳一熱,中藥被烘烤,藥香便散出來了。 這小玩意兒,還是姜錦魚折騰了鐵匠許久,才折騰出來的。 傳旨公公心里一喜,他們都是伺候人的,自然不能帶了異味,否則就是對主子不敬,有了這小暖爐,冬日里塞些味道淡的香料,可解決了他的大難題。這玩意兒不算貴重,可太監出一次宮不容易,這樣精巧又趁手的,卻是不容易得的。 公公面上笑容濃了些,回到宮里,正趕上周文帝心情好,公公便也識趣多說上幾句,“姜主事還真是個干實事的官兒,奴才傳旨的時候,姜大人還在忙活兒呢,被吏部其他幾位大人匆匆拉出來,渾身都是灰?!?/br> 周文帝本就覺得姜仲行是個可用的人才,一聽也有些興趣,笑道,“朕有時也這樣,批奏折入神了,袖子沾了墨,也沒察覺?!?/br> 公公一聽,心里頓時有了計較,又把姜仲行的地位看得重了些,能讓陛下說出“朕也是如此”,說明陛下很是欣賞。 興許用不了幾年,這位姜主事,便能在早朝上占得一席之位了。 宮中諸事,外人自然不得而知,而此時的姜家,卻是人人臉上帶著笑。 姜仲行那邊圣旨一到手,立馬就有小廝跑回來報喜了,何氏大喜,立馬給家中奴仆發了賞錢,但同時又吩咐錢mama,讓她和石叔務必約束好家中下人,若是鬧出那等仗勢欺人的丑事,立馬便遣出府去。 下人們個個都老老實實的,高興歸高興,可不敢犯了主子的忌諱。 姜家待下人寬厚,真要被趕出去了,哪里還找得到這么好的主家?! 顧衍上門來給丈人丈母娘道喜的時候,見到的便是這幅畫面,本來就守規矩的下人們,越發恭敬謙卑,絲毫不似旁的府上那些下人那樣,一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得意之色。 見此情景,顧衍還沒多什么感慨,他身邊跟著來的書童卻是念叨上了。 姜家可真是不一般! 這樣的人家出來的姑娘,往后也定是個賢良守禮的,自家大少爺這門親事,定的還真是賺了! 作者有話要說: 嘻嘻嘻嘻,我們姜爹爹升官了、、 撒花花(學你們噠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peggyou2000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啦啦啦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4章 氣不順 顧衍算是姜家的準女婿了, 他來道喜,也屬于人之常情。 何氏見了他, 嘴上沒說什么, 可心里卻是愈發的滿意?!皝肀銇砹?,怎的還帶了禮?下回不許這樣了?!?/br> 顧衍微微頷首,笑著答應下來,他在岳父岳母面前,一向好說話的很,做事穩妥,舉止恰當。若是讓顧忠青看到了,指不定都要懷疑, 兒子究竟是顧家的, 還是他們姜家的。 本來兩家也還沒正式走定親禮,不應當讓兩人單獨見面, 可看顧衍這樣眼巴巴上門來, 分明是盼著見自家女兒一面。 何氏也不是那等迂腐之人, 規矩自然要守,但也不必死守,她是一心盼著女兒日后夫妻二人和和美美的,當即便也松了口, 朝錢mama使了個眼色。 錢mama也很識趣,立馬就明白了,出門去請姜錦魚了。 姜錦魚邁過臺階進門,便看到長身而立的男子, 靛藍的袍子,袖口一圈玄色,見到她的那一瞬,眸中冰雪化盡,面上帶了溫然的笑意。 顧衍頷首,不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喊她,“綿綿?!?/br> 見一旁站著的娘面上帶著溫和的笑意,姜錦魚也明白過來了,娘這是給自己和顧衍培養感情的機會。 便也壓住心里的羞意,面上露出溫柔的笑,眼眸明亮,抬起一雙美目,稍有些緊張的抿抿唇,可眼神卻沒躲開,“顧公子?!?/br> 何氏適時走了出去,給兩人留了見面的機會,可又讓錢mama在門外的院子里站著,也算是個提醒。 顧衍低頭看他的小姑娘,眼眸明亮,笑容溫暖,眼里雖含了絲羞意,但并不顯得局促僵硬,反而多了絲女兒家的嬌態。 她在慢慢接受自己,像一只家養的嬌氣貓兒,爪子是粉的,毛發是柔軟的,正小心翼翼試探著、試探著,伸出爪子往前走幾步,試探著面前喂食的人值不值得托付信任。這個發現,讓顧衍很愉悅,從心底流淌出滿滿的愉悅。 “長安街新開了一家首飾鋪子,你哪日得了空,我帶你去看看,可好?” 顧衍尋思著,這樣年紀的姑娘都愛美,對首飾什么的,總是有興趣的。他也沒哄過姑娘,頗有點無師自通的意思。 姜錦魚側頭想了想,估摸著是小桃念叨了好幾日的那個,“嗯”了一句,笑了一下,慢吞吞道,“好啊?!?/br> 得了準話,顧衍便也沒久留,他倒是想久留,可岳母安排的嬤嬤還在門口守著,給人留下“急色”的壞印象便不好了。 往后進門,還得指望著岳母呢。 在這一點上,顧衍深有感觸。以前姜叔分明也很欣賞自己,但自從他與綿綿要定親后,小姑娘的爹便怎么看他怎么不順眼,眼神里的挑剔,都快滿出來了。 倒是岳母何氏,待他反倒比以前親近了不少。 顧衍沒久留,片刻便主動告辭了,只不過臨走前還把兩人下回見面的事情給敲定了。 回到顧家,才回到自己的院子,便見到父親顧忠青過來了,身后還追著繼母胡氏。 胡氏匆匆而至,追得上氣不接下氣,來了便先暗暗狠狠瞪了一眼繼子,隨后擺出一副慈母訓話的樣子道,“老爺別氣了,大少爺也真是的。岳父升官便升官,何必藏著掖著,我知道大少爺一向不親近我這個繼母,可老爺總是你的親爹了,難不成還會害你不成?” 顧忠青本來挺高興的,一回來便把姜仲行升官的事情說了,在他看來,他和長子不親近,可長子身上流的是他顧家的血,長子能有個好岳家,他面上也有光。 可等妻子胡氏那么一說,他便覺得不對勁了。 難道顧衍真的早就知道升官的事情,只不過是像胡氏說的那樣,忌憚繼母,把他這個爹也當成外人來瞞著。再想到祖孫倆對這樁婚事這么堅持,也頓時覺得找到了理由。分明是長子沒瞞著老太太,只瞞著他這個爹了。 顧忠青痛心疾首道,“我看分明就像你母親說的那樣,你心里壓根沒有我這個爹!” 顧衍面無表情,忽然覺得有些荒唐:究竟是什么讓顧忠青有這樣的錯覺,覺得他還可以在他面前擺父親的架子?十幾年的熟視無睹,在他取的功名后,一下子成了慈父,還要他跟著一起上演父慈子孝的戲碼,不覺得很荒唐嗎? 說到底,顧忠青心里還是覺得,自己的確對長子有虧欠,可自己對顧衍有養育之恩,他都放下架子了,顧衍就應該立馬釋懷才是! 可他不明白,養育之恩是什么? 養,一衣一食,養大成人;育,教書育人,培育成才。這兩件事,顧忠青一件也沒做到,顧衍有生母的嫁妝,早幾年就不從公中領銀子了。至于育,顧忠青更是直接缺席了個徹底。 所以,何來他口口聲聲的養育之恩? 胡氏還在一邊挑撥離間,顧忠青則是暴跳如雷,唯獨顧衍站在一邊,看著夫妻倆的丑態,心里忽然冒出了個想法:其實,胡氏和顧忠青挺配的。 一個蠢,一個自以為是。 顧忠青正氣得跳腳的時候,被匆匆趕來的顧老夫人劈頭蓋臉一頓訓,老太太手里拎了根棍子,上去便是一頓抽,不光抽兒子,連胡氏一起跟著挨打。 顧忠青年輕時還扛得住,可養尊處優這么些年,不說肥頭大耳,至少也是個很普通的中年男子了,疼得唉唉直叫,連聲道,“娘,您這是干什么??!” 顧老太太沒留情面,一邊抽一邊道,“我教兒子??!我兒子不聽話,我這個做娘的,還不能打了麼?!我讓你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人!我讓你受人挑撥,不信自己兒子!我讓你有眼無珠!” 罵一句,抽一棍子。 光是看棍子的力道,老太太的身子骨可結實得很。 還是顧衍怕祖母把自己給累著了,上去攔了一手,“祖母歇歇,別氣壞了身子?!?/br> 顧老太太這才收手,對著顧忠青和胡氏,那叫一個疾風暴雨,可轉頭沖顧衍的時候,立馬變了個表情,慈祥和藹得不得了,“還是衍哥兒孝順?!?/br> 這態度的轉變,看得顧忠青和胡氏都傻眼了。 顧忠青一邊嘶嘶著喊疼,一邊道,“娘,您這是做什么??!兒子都這么大了,您好歹給兒子留些臉面??!” 顧老太太年輕時也是個能言善道的爽利婦人,不過是守寡多年,不大管事了,可真要理論起來,那也不能小瞧她。 “哼?!鳖櫪咸淅湟宦?,“臉面是別人留的麼?你自己都快把臉丟盡了,現在來跟我說臉面?!那我問你,是你不分青紅皂白,跑來冤枉衍哥兒吧?我倒要問問,胡氏給你灌了什么迷魂湯了,讓你連親生兒子都不要了!” 胡氏立馬委屈道,“婆母,您這是什么話,兒媳……” “你給我閉嘴!”顧老太太一個眼刀甩過去,她以前忌憚胡氏,是因為顧衍那時還小,還立不住,自己兒子又是個沒腦子的,她只能忍著,等著。如今孫兒都大了,她一個老太太,還怕什么? 胡氏噤聲,顧忠青卻還要據理力爭一句,“娘,您不能偏心衍哥兒,就覺得都是我的錯。他同姜家那樣親密,跟姜家長子稱兄道弟,能不事先知情?若是不知情,又怎的會一心要娶那姜家女兒?虧我這個當爹的,當時還苦口婆心的勸他,他倒好,什么都瞞著我這個當爹的!” “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存著那些見不得人的心思?!”顧老太太橫眉怒道,“你少拿你那些齷齪心思來揣測旁人!” 顧忠青有口難言,干脆也懶得說了,只是心里還是一心認定,顧衍必是像胡氏所言,事先知道姜仲行升官的事情,否則怎么可能愿意娶一個小官之女? 讓他相信,顧衍就是走了好運,命里該有個好岳家,比讓他承認自己錯了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