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節
安國公夫人御下甚嚴,所以陸少穎回歸一事,倒也沒什么人私底下偷偷議論。至于心里會怎么想,就不好說了。陸少穎那般性子,定是受不得旁人異樣的目光的,所以才想著搬出去住??少即缶┏?,世家遍布。她若出去了,沒了安國公府的庇護,別人只會說得更難聽。 所以二夫人堅決不允許她辟府獨居。 陸少穎也沒與母親爭執,暫時住了下來。 這是二房的私事,其他人是不好過多干涉的,反正將來都要分家。再則,陸家的女兒都已經全數出嫁,有陸家這顆大樹庇護著,也不會受到多少影響。 至于陸家兒郎嘛,三房的陸八郎已定親,陸九郎是長房嫡子,身份擺在那,旁人更不會說什么。 長嫂竇氏性子不拘小節,素來厭煩那些個禮教,自然不會對小姑子有什么看法。五少夫人段氏,也不是狹隘之人。這些事,自有長輩安排做主,她只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當然,沒事兒也不會去打擾陸少穎。 二夫人因此稍微松了口氣??煽粗找婀蜒猿聊呐畠?,心中總是放心不下。 “少穎啊?!?/br> 她看著面前的女兒,斟酌了下,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就說出來,以后娘再也不逼你了…” 二夫人眼中滿是悲戚心疼之色。 陸少穎笑了笑,“娘,您不必自責,當初是我不懂事,辜負了您的良苦用心。如今落得這般下場,也是我自作自受?!?/br> 二夫人更是心痛得不能自已。 “少穎…” 陸少穎微搖頭,“娘,您不必為我cao心了。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早些年我恨,我怨。到頭來才發現,其實沒人欠我,反倒是我,虧欠了別人太多?!?/br> 二夫人魏愕。 “少穎,你在說什么?” 陸少穎眼中游離之色漸漸散去,道:“娘,我聽您的,就住在國公府,但我也不會再改嫁。這些年,我累了,想好好休息休息。您將我院子里伺候的下人,撤去一部分吧。然后幫我打一尊佛,我要修心養性?!?/br> 二夫人怔怔的望著女兒,半天說不出話來。 陸少穎神色如常,繼續說:“三哥答應我了,以后就讓荀哥兒和芹姐兒和府里的孩子們一起聽學。等他們長大,再送回顧家。我做的孽,不能讓兩個孩子來替我還?!?/br> 一陣沉默。 半晌,二夫人才艱澀道:“少穎,你怎么了?你別嚇娘啊…” 女兒變化太大,二夫人顯然有點接受無能。 陸少穎淡淡一笑,“娘,您放心,我沒事,我只是想通了,突然發現這些年自己錯得有多離譜。開弓沒有回頭箭,我自己選的路,只能一個人走下去?!?/br> 確定女兒不是在說笑,二夫人慌張以后,漸漸鎮定下來,心中卻生出另一重擔憂。 “可是…可是你還年輕,還有大半輩子要過,你這樣一個人…” “一個人也沒什么不好的?!?/br> 陸少穎又是一笑,有些微的恍惚。 其實這些年,她何嘗不是一個人? 獨木橋,也不是那么難走的。 二夫人知道自己的女兒,性子倔強如頑石,但有決定,旁人是怎么勸都不會聽的。否則當年,她也不會逼著女兒上花轎了。 見她這般模樣,二夫人也只得作罷。過了些日子,真的按照陸少穎的要求,給她置辦了一樽佛。 陸少穎從前最愛鮮艷亮眼的顏色,尤其是大紅色。嫁人以后,依舊如此。如今大底是因要吃齋念佛,便改為素淡裝束,喜著一身白。至于那些寶石翡翠瑪瑙,也都通通卸了下來,連銀簪都不戴了,換做了佛主。 二夫人原本還擔心女兒是受了刺激,心如死灰,可見她的確潛心修佛,性子也沉穩了,倒是放心了下來。至于女兒要不要改嫁,她也覺得沒那么重要了。二嫁的女人,哪怕是有娘家庇護,總還是會受一些委屈的。還不如留在自己身邊,陸家不會嫌棄和離的女兒,兩個兒媳也不是愛嚼舌根的,女兒后半生無憂,才是最重要的。 …… 陸非離回來了,和他一起去北境的陸六郎卻沒回來,甘氏帶著女兒來褚玉苑看季菀,有意無意的問了兩句。 季菀便笑,“你放心吧。三郎說,頂多三五個月,就會歸京了,到時候弟妹便可與六弟夫妻團聚了?!?/br> 甘氏難得有些囧態。 季菀也便不再繼續調侃她了。 說起來,甘氏也難得來她這兒一趟。從前曦姐兒倒是老喜歡往三房跑,盼著瓊姐兒早日學會說話叫她jiejie??森偨銉赫鏁f話了,她反倒是不去了。 原因說起來也簡單。 甘氏恪守禮儀教條,對女兒也是這般要求。她自己是個才女,便希望將女兒也培養成和自己一般。瓊姐兒才一歲,她就日日撫琴,想讓女兒熟悉音律,為將來學古琴做準備。去年有一次,曦姐兒剛好碰上了。她是個好動的性子,見甘氏彈完了,就跑去玩兒那把七弦琴。丫鬟一時沒攔住,她就把自個兒手指割破了,當場痛得哇哇大哭。 為此,老太君還斥責了甘氏,說她不懂相夫教子,卻整日里就喜歡擺弄那些個附庸風雅的東西。琴棋書畫學得再精有什么用?討男人歡心嗎?那是妾才會玩兒的手段。作為一個正室,就該有正室的氣度。 從那以后,曦姐兒就再不去找瓊姐兒了。 ------題外話------ 明天開始走新的劇情。 第379章 元芳蕤 六月初,蕭安大婚。 他早已定親,不過因著戰事,婚期才拖延到了現在。 季菀明面上是蕭家的姑娘,算是蕭安的堂姐,他大婚,季菀自是要去道賀的。曦姐兒最愛熱鬧,自然是纏著要跟著去的。 當年余氏的事,隨著時間漸漸淹沒,現在也沒什么人再提了。蕭安到底是蕭三爺的嫡長子,與之婚配的,也是名門閨秀,不過也是庶嫡女,姓孟。 這門婚事,是蕭老夫人為他定的,家世人品自是經過一番嚴厲挑選考察的。三房那邊沒有嫡母,新娘子過門還是要以掌著中饋的周氏為長。 別的季菀不關心,唯獨在意這一點。便委婉的向崔心嬙打聽了兩句,崔心嬙是見過孟氏的,對孟氏印象極好,言語中也大多都是夸贊,讓季菀稍稍放了心。 繼室掌家,總是會聽到各種各樣不平的言論,好在蕭老夫人是個明事理的人,對母親也極為信任。母親入蕭府十年,早已根基穩固不可動搖。但遇上些槽心事兒,也是夠讓人心煩的。 崔心嬙突然又說起了另一件事,“這個月十五榮國侯老夫人七十大壽,母親已收到了請帖,國公府也收到了吧?” 季菀嗯了聲。 前兩日,婆母就與她說了這事兒。自從柔嘉郡主誕下嫡子正是冊封世子后,榮國侯府關于爵位硝煙戰火漸消,這兩年倒是漸漸安寧了??礃幼?,榮國侯老夫人是真認命了?;蛘哒f,她老了,再也爭不動,索性聽之任之。 “我聽說,外嫁的那位榮國侯府嫡幺女,也會回京?!?/br> 她口中的榮國侯府嫡幺女,便是榮國侯老夫人最小的女兒,當年還被安國公夫人相中,差點娶回家做兒媳婦。 季菀聽出了些微不對味,疑問的看向崔心嬙。 “怎么了?” 崔心嬙輕咳一聲,猶疑道:“我也是聽說的。當年這位元姑娘相中一位寒門進士,而這位進士在鳳陽家鄉早有未婚妻。榮國侯老夫人很是反對,可長公主偏偏伸出援手,促成了這門親事?!?/br> 季菀了悟。 當年長公主為了爵位正和婆母爭斗得厲害,生怕這個小姑子聯姻高門來給自己添堵,誰知這姑娘放著那么多世家子弟不要,非要挑個寒門庶子,豈非正中她下懷?當然要幫一把。只怕這事兒,也激化了婆媳倆的矛盾。 “元姑娘是低嫁,按理說夫家的人應該將她供起來當寶貝才對,然而她的夫君對未婚妻念念不忘,聽說還一度鬧著要娶平妻。但為了前程著想,只得放棄。對方也是清白人家出身,自不能給他為妾。一對有情人,被逼拆散,心中自是怨懟。所以元姑娘在夫家,過得并不如意?!?/br> 崔心嬙小聲說道:“若非鳳陽距離京城數百里之遙,元姑娘怕是得日日回娘家告狀。這次借著榮國侯老夫人七十大壽回京,八成又會起風波。咱們這些內眷,多少也會受到波及。長姐,你小心些,我聽說這位元姑娘,脾氣不大好。若是遇到了,千萬別跟她起爭執?!?/br> 季菀則問道:“元姑娘是哪年出嫁的?” “十年前?!贝扌膵缘溃骸拔疫€和母親一起去參加了她的婚宴,十里紅妝,風光大嫁,好長一段時間都在為人津津樂道呢?!?/br> “十年?!?/br> 那正好是季菀入京的那年,卻對這事兒沒太大印象。她想了想,當時她正忙,又初來京城,對什么都不了解,也沒去參加別家的宴會詩會什么的。只隱約記得,似乎是聽到過哪家姑娘出閣,極其奢華隆重。不過京城遍地名門閨秀,所以她也沒放在心上。卻沒想到,竟是榮國侯府。 進士,任地方官,又有榮國侯府這樣的妻族做靠山,竟十年都還未熬出頭,至今未能升遷入京。不用問,定是長公主的手段。 前腳將礙眼的小姑子遠嫁了,為避免榮國侯府培養出個有能耐的女婿為己用,干脆就不讓這對夫妻入京。 釜底抽薪。 “元姑娘的夫君,是不是要升遷入京了?” 長公主心愿得償,榮國侯老夫人也消停了,她自然不會再咄咄逼人。只怕這夫妻倆,這次就是借著拜壽的名義,提前入京赴任。 “是的?!?/br> 崔心嬙點頭,“聽說調去了宗正寺,為從三品宗正寺卿?!?/br> 果然。 就是不知道這位據說脾氣不大好的元姑娘,闊別十年后回京,是否還對長嫂心存怨恨。若真如此,榮國侯老夫人的壽宴,怕是就要熱鬧了。 得知榮國侯府老夫人的喜宴后,季菀就將此事告知了陸非離,陸非離則是早就忘記榮國侯府小女兒是哪號人物。只說雖然榮國侯府這兩年消停了,但未免波折,去了以后就安靜的呆在會客廳,什么也別管。 季菀本來也不是愛多管閑事的人,聞言嗯了聲。 …… 榮國侯府這幾年喜事少,上次辦得這般聲勢浩大的,還是柔嘉郡主兒子的周歲宴。這次又是老夫人整壽,但凡是和榮國侯府沾親帶故的,或者排得上號的世家,都去了。 門前車馬林立,衣衫鬢影,那叫一個熱鬧。 季菀隨婆母一起入了大門,去往后院。這幾年,她也常出門應酬,京城世家大族的那些當家夫人或者少夫人什么的,也見了不少。這樣的場合,早已習以為常。見了誰,都能從容對上號。遇上熟悉的,還能搭幾句話。 長公主一直是住在自己的公主府的,婆母大壽,她還是很給面子的來了。 會客廳里坐著的都是長輩,季菀沒有去,而是由榮國侯府的下人帶去了花園,那里人更多。崔心嬙,蕭雯,阮未凝這些都在。 幾人正從水榭走出,踏著鵝卵石,沿著那條池塘慢慢走著。正說著笑,忽聽身后不遠處有人壓低了嗓音道:“咦,那是誰?” “你不知道啊,榮國侯老夫人的小女兒,前兒個才隨夫入京的?!?/br> “原來就是她啊?!?/br> 一女子恍然大悟,又低低道:“她不是特意回來給榮國侯老夫人拜壽的么,不陪在自個兒母親身邊,來這園子做什么?這若算起來,她可是長輩?!?/br> 還真是,雖說這位榮國侯府小女兒年紀不算大,可在她們一群少婦中,還真的算是長輩了。 她和長公主是姑嫂,相當于比太子還高一輩,陸非離又和太子平輩。當年若真娶了過來,這輩分還真有些亂。不過轉念一想,氏族聯姻看的是門第,輩分什么的,都不重要。 昔年‘情敵’馬上就要來到跟前,季菀卻還在天馬行空思考這些有的沒的,自己都覺得滑稽。 一個念頭剛轉完,元姑娘,哦不,現在應該稱云夫人了。 她出嫁后沒過兩年,上頭婆母就病故,所以她現在是云家的當家主母。 云夫人閨名元芳蕤,生得花容月貌,只是目光有些冷傲,目中無人的樣子不太討人喜歡。許多少婦貴女們,看見她,都遠遠避了開去。實在避不過,便微微頷首以示禮貌。元芳蕤仍舊目光冷淡,不屑一顧,徑自朝著…季菀的方向走來。 她沒見過季菀,卻自有人給她介紹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