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安國公夫人神情柔和,“等以后四郎娶了妻,也會如女兒般孝敬你的?!?/br> 四夫人嘆一聲,“本來我也想著,讓他先成家,再安心謀事,夫妻倆好好過日子。如今卻又逢多事之秋,眼看著婚期大底就要拖到明年去了?!?/br> “這有什么。我家非煙的婚事不也得往后拖?她還是女兒家呢,我都不著急,你著什么急?” 安國公夫人如斯安慰。 四夫人無言以對。 第220章 求助毓寧公主(一更) “你啊,也別太擔心,只是駐守邊境,不一定會開戰?!?/br> 四夫人苦笑,“大嫂,你就別安慰我了,我雖沒什么太大的見識,卻也知道,北狄向來不安分,屢屢進犯邊關。這次大燕馬上又起內亂,北狄收到消息后還不得聞風而動?聽說北狄人好勇斗狠,殺氣人來簡直不見血。老爺都遠離戰場二十年了,這些年也疏于練武,如何再上戰殺敵?” 她說得也不是沒道理。 但男人之間的事,女人要怎么摻和?安國公呆在北地的時間比在京城多,每次打仗,作為妻子的安國公夫人也不是不擔心。但陸家是武將世家,嫁過來的時候她就知道,所以即便再不舍,也只能任由他去。這些年,她也習慣了。 “四弟既有這個心,當不是沖動而為。不過我會和國公爺說的,能不能勸得動四弟,我就不能保證了?!?/br> 四夫人感激涕零,“多謝大嫂?!?/br> 得了準話,四夫人便走了。 安國公夫人嘆息一聲,看向兒媳婦,“昨晚三郎也都與你說了吧?你四嬸子的心情,想必你能感同身受。做陸家的媳婦,就是要比別人承擔得多一些。當年我出閣的時候,我母親便是這么對我說的。我嫁過來的第二年,你父親便奉命出征,我本來是想跟著去的,卻診出了喜脈。等孩子滿月,他才回來?!?/br> 提起往事,安國公夫人神情有著淡淡懷念和悵惘。 “你和三郎是新婚,他便要遠赴戰場,我知你心中必是擔驚受怕。同是女人,你的心情,我懂?!?/br> 季菀垂眸,“三郎是武將,保家衛國本是職責所在,兒媳都懂得。只是我頭一回經歷這個,總有些忐忑恐慌。只恨自己生做了女兒身,不能與他并肩作戰,只能呆在這宅子里,安享男人們用鮮血拼殺出來的富貴鄉,心中也甚是慚愧?!?/br> “阿菀,你能這么想,母親很欣慰?!卑矅蛉撕軡M意自己當初挑兒媳婦的眼光,“你有這份心,便勝過所有?!?/br> “母親言重了?!奔据倚π?,“昨晚三郎與我說了,我會和他一起去北地,正好那也是我的家鄉,我也可回去看看?!?/br> 安國公夫人點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打仗非一朝一夕的事兒,他也不是天天都呆在軍營里。延城有國公府,你住在那,也能照顧他。我這個兒子,最不會照顧自己,早些年一個人帶著百十來個兵去繳水匪滅賊窩,在外吃了不少苦頭,餓極了能把有毒的蘑菇當飯吃?!?/br> 陸非離從未對季菀說過這些事,或許覺得不值得一說,也或者覺得丟人。此時聽婆母說起,她既想笑又覺得心酸。仿佛看見十五六歲的少年,渾身狼狽,在叢林中尋覓食物的場景。 她由此想起了自己。 剛穿過來那會兒,為了覓食,不也是大冬天往深山老林里竄么? 怪不得他每次見她眼神里總有淡淡憐惜和不忍,總是會出手相幫。合著這是惺惺相惜? 安國公夫人說了很多陸非離年少的事情,季菀認真聽著,對陸非離的了解又深了幾分。到巳時三刻,她才離開。剛進院子,古嬤嬤就迎了過來,道:“大少夫人來了?!?/br> 季菀有些意外,隨后帶著丫鬟去了會客的花廳。 竇氏挺直腰板坐著,桌子上擺放的四碟點心絲毫未動,茶杯剛見了底,伺候在旁的丫鬟給她添茶的空檔,季菀的聲音響了起來。 “方才在母親那聊家常,不妨時間久了些,讓大嫂久等了,真是抱歉?!?/br> 有求于人,竇氏也沒端著,起身道:“三弟妹客氣,我不請自來,三弟妹不嫌我叨擾就好?!?/br> 她是剛烈的性子,天生就說不來太軟的話,只是態度比從前好了許多。 季菀不動聲色的坐下,“大嫂難得來我這,我高興都來不及,怎會嫌棄?正巧,也快午時了,大嫂不妨就在我這兒用午膳吧,省得我一個人也不熱鬧?!?/br> 竇氏沒拒絕。 她是直腸子,不會拐彎抹角,直接便道:“實不相瞞,我今日登門,是有事相求?!?/br> 季菀揚眉。 “大嫂言重了,你我妯娌,本就是一家人,何來求不求的?有事但說無妨,只要我力所能及,必不推辭?!?/br> 竇氏倒是有些意外。 她自小好強,喜歡舞刀弄劍,最瞧不上那些嬌滴滴的千金大小姐,對季菀便有些不假辭色。今天她做好了被刁難的準備,卻沒想到季菀如此和顏悅色,倒讓她為自己的小人之心有些羞慚。 “我想勞煩三弟妹,幫我一個忙?!?/br> 她將自己的請求說了。 季菀微怔,目光里現出幾分欽佩。從前只覺得這個大嫂高傲到有些目中無人,卻不想她竟有此胸襟。讓同為女人的季菀生出敬意與崇拜。 “大嫂赤誠之心,小妹佩服感慕,自當盡力而為?!?/br> 竇氏目光一亮,站起身來,對著她鞠了個躬,“多謝三弟妹?!?/br> 季菀忙起身攙扶,“大嫂這是做什么?我剛才已經說了,咱們妯娌之間,本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氣?” 竇氏誠懇道:“我從前不知三弟妹為人,多有怠慢冒犯,三弟妹卻不計前嫌大力援手,我感激不盡。日后若有吩咐,我必當萬死不辭?!?/br> 竇氏百折不彎,內宅里只會用強硬的手段,半點不懂得迂回婉轉循序漸進,這與她的性情有莫大關聯。恩怨分明,有仇必報,有恩必也還。 妯娌倆之間那些微的嫌隙,盡數消散。 當天下午,季菀便去了公主府。毓寧公主懷著孩子,嫌府里太吵雜,便搬去了自己的公主府養胎。 以前就是因為有婦科病,才影響了生育。季菀治好了她的病,她才有了這個孩子,所以對季菀便越發熱情。聽說她來了,忙親自去二門迎接。 “這兩日京城鬧哄哄的,我想著你心中定是不平,可惜我懷著孩子,不宜車馬勞頓,不然早就去看你了。走,咱們進屋去,慢慢說?!?/br> 第221章 竇氏出征(二更) 季菀簡單的說明了來意。 毓寧公主驚訝之后也是一臉欽佩,“女子能有如此豪情,真是讓我等汗顏。你放心吧,這事兒包在我身上?!?/br> “那我就代大嫂謝謝公…不,表姐了?!?/br> 兩人相視一笑。 讓竇氏加入平亂的禁軍,對于毓寧公主來說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事。她還在安胎中,也不便舟車勞行,所以派了心腹嬤嬤入宮見皇后。 明德帝也不是迂腐不化的人,聽完皇后的轉述后,倒是感嘆了一句,‘陸家兒郎鐵血風骨,沒想到陸家婦也如此巾幗不讓須眉,實乃我大燕之福?!?/br> 隨后便批準了。 竇氏臨行前還特意去褚玉苑向季菀道謝,她換下了平日里的綾羅綢緞,卸掉滿頭的金簪玉飾,著一身銀甲戰袍,眉間一股英氣,眼中如灼灼烈火,腰間佩劍仿佛頃刻便要出鞘,取敵首級。 季菀看得目光一亮,道:“大嫂穿這一身,甚是英武,若身為男兒,怕是要叫這半個京城閨秀都要患相思病了?!?/br> 竇氏爽朗一笑,“其實我最討厭穿那些錦衣羅裙,戴那些釵嬛首飾,走起路來總覺得要摔跟頭。還是這么穿輕便些?!?/br> 季菀失笑,低聲道:“不怕我跟二嬸子告狀?說你不懂女子閨儀?” 竇氏揚眉,“我在家練習弓箭的時候就常被母親訓誡,左右不過就是說我不懂矜持,不知規矩禮儀,這些話我都聽出繭子來了。你盡管去,便是要挨訓,也得等我凱旋歸來。說不定那時候,婆母會以我為傲?!?/br> 季菀深以為然,“屆時整個陸家都會以你為傲?!?/br> 陸家的男人大部分都有點大男子主義,覺得女人就該呆在內宅里享清福,外面的血雨腥風,都由男人來抗。所以竇氏要隨軍平亂這一舉動,并未得到太多人支持。 在男人們眼里,女人練過幾天武也就只是花拳繡腿。戰場殺伐,那是白骨如山,血rou模糊的場景,嬌滴滴的女人,怎生受得了? 竇氏的婆母意見最大。 “大郎是去建功立業的,你一個女兒家,跟著去湊什么熱鬧?到時候大郎還得兼顧著你,若是傷了個一星半點的,總歸不好看?!?/br> 女子身上若留了疤,即便不是在臉上,也丑陋不堪。 大夫人嘴上責備,心中卻是擔憂。兒子本身就和兒媳感情不睦,竇氏又這般的爭強好勝,若在戰場上有個什么閃失,添了亂子,兒子怕是更不待見她了。大夫人雖不喜兒媳婦的霸道,但也知道竇氏只是脾氣剛硬了些,沒什么心眼兒,對長輩也孝順。 對比犯了大過鬧回娘家最后和陸二郎和離的樊氏,大夫人便覺得,自己的兒媳婦縱有千般不好,但還是識大體的。 這人嘛,難免都有些缺點。左右不是原則問題,她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了。 她這個做婆母的,總歸還是希望兒子和兒媳恩愛和睦的。 竇氏看著大大咧咧,其實心細,也看出婆母刀子嘴豆腐心,并未出言頂撞。二夫人抱怨了幾句,見她沒反應,又氣又無奈,只好認了。 四房那邊鬧得最兇。 一心想上戰場卻被妻子百般阻擾的四老爺見侄媳婦都如此大義凜然披甲上陣,對妻子的不明事理就更為不滿。 “你看看,連大郎媳婦都知曉家國大義,以女子之身上陣殺敵,我一個大男人,學得一身武藝,卻只能整天窩在家里無所事事,真是羞慚我也?!彼睦蠣數芍拮?,冷聲道:“我已經決定了,只要皇上下旨讓大哥和三郎去北境,我便請纓跟隨?!?/br> “不行…” 四夫人反對的話還未說完,四老爺板下臉,呵斥道:“由不得你不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旦大燕陷入內憂外患之中,所有將士都有保家衛國的責任。我陸家蒙受天恩,得以如今的榮華,身為陸家男兒,怎可在此時貪生怕死高居廟堂?便是天年永享,死后也無顏去見陸家列祖列宗?!?/br> 他這次下定了決心,堅決不被妻子眼淚所阻。 “如今你腳下這片地,頭頂這片天,以及這京城的繁榮,都是無數將士沙場浴血搏來的。同為陸家男兒,大哥多年鎮守北境,身上不知傷痕幾許,二哥更是身先士卒。就連三郎,年紀輕輕便已歷經無數戰事。如今大郎夫妻和二郎也加入了平亂軍中。其他人我不管,但我不能就這么心安理得的踏著那些將士們的尸骨鮮血安享榮華?!?/br> 四老爺說得大義凜然擲地有聲,“你再哭鬧,我就休了你!” 放下狠話后,四老爺便拂袖而去。 四夫人眼淚掛在眼睫上,要掉不掉,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四夫人才趴在榻上,嚶嚶的哭起來。 …… 季菀本來想給竇氏送行的,竇氏婉拒了。 “三軍開拔,刻不容緩,我先走了。等我凱旋回歸,再與你敘舊?!?/br> 明德帝撥給她兩千步兵,加入西路軍。 “好?!?/br> 季菀點頭,“那我就預祝你一路順風,旗開得勝?!?/br> “一定!” 浩浩大軍從西城門而出,消失于官道茫茫塵煙之中。 季菀頗有些感觸。 晚上陸非離告訴了她一個好消息,“二皇子逃走的路線查到了,姚相這個老狐貍,居然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挖通地道,直通東城門。他逃得倉促,地道未能及時填堵。我讓人分別在四門外荒郊小路勘察,終于查到蛛絲馬跡?!?/br> “怪不得…”季菀喃喃自語,而后目光一亮,“既是從地道逃走,就與我父親無關了?” “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