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打開來,第一份兒卻是北地受災省份巡撫,寫的一封奏折,上面詳細的記述了北地從災情爆發到最后平穩落幕的具體情形,個中艱辛,不言而喻: “……四皇子晝夜不休,天不明而起,夜已深不眠……受累過度,曾兩次暈倒……” 相較于往前同樣的災情,死傷慘重,甚至有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形,這次北地災情更重,死去的人數卻是不足其他年份的五成,更沒有一地發生災民暴動…… 這樣的手腕和能力,看的德宗眼中異彩連連。 巡撫的奏折下,還有一份北地災民聯名簽署送交玄玨的萬人傘,最下面則同樣是一個卷軸,上面是北地八十以上的耆老,共九百九十九人的簽名,上面歪歪斜斜的寫滿了北地百姓劫后余生對皇上讓他們得以活命的感激之詞…… “好好好!”德宗激動至極,不覺擊節贊嘆,連說了三個“好”字,當即頒下旨意,“……加封四皇子為親王……” 玄玨怎么也沒有想到榮寵來的這般快。 要知道玄禎可是成婚后,足足到了去年二十一歲時,才封王。而玄玨今年才剛挪出宮,連親還沒成呢。 說句不客氣的話,玄玨分明是烈國歷史上年紀最小就封王的人。 這樣的殊榮,是上一世的玄玨也沒有過的。 便是玄玨這會兒也激動起來—— 這么好的開端,是不是預示著這一世登基為帝后,就不會再面對暴民作亂自己被殺這樣的結局了? 畢竟,可能會帶來這些隱患的葉庭芳這一世九成九應該不會和自己扯上什么瓜葛了。 轉而又想到一點—— 皇子賀壽之后,就該是皇后領著內外命婦過來朝賀了,想來這會兒漓兒已經得了皇后青眼,至于葉庭芳,也應該如上一世一般,被趕出宮了吧? 猶記得當時齊皇后對秦漓尤其欣賞,竟是給了秦漓和她一起獻上壽禮的殊榮…… 正自胡思亂想,玄瑱的聲音跟著響起: “……兒臣祝父皇萬壽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本來是一句眾人都說俗了的大白話,玄瑱講來,卻是情深義重。 玄玨的視線在玄瑱手中蒙了紅布的托盤上頓了頓,旋即挪開——玄瑱這會兒依舊養在宮中,壽禮百分百還是手寫的一篇大字。 年年都是如此,也算中規中矩,卻是并沒有多少驚喜可言。 玄玨深信,今年眾皇子的壽禮,注定是自己力拔頭籌。 心里雖是不在意,臉上卻完全是一副寬厚慈愛的好哥哥樂見其成的模樣。 旁邊的玄禎也是興味盎然—— 方才玄瑱因為壽禮得了偌大彩頭,可不是把玄禎氣的不輕。倒是真心希望小六能獻上一份更厲害的壽禮,把老四給壓下去才好。 轉而一想,又有些泄氣——小六這么小,能拿出什么樣的好東西?明顯也和玄玨一樣,認定也就是一篇大字罷了。 “好好好,借我兒吉言?!钡伦诿黠@也是這么想的,當下只笑著點頭,“父皇倒要看看,瑱兒今日的字可是有了長進?!?/br> “孩兒遵命!”玄瑱笑著應了下來,卻是沖身后一擊掌。 旋即有兩個宮人抬著一個刷了黑漆的木板過來。 “咦?”德宗就有些奇怪—— 卻是黑色的木板上明顯寫著一首祝壽詞。 木板上有字不奇怪,奇怪的是寫字的墨竟然是白色的,而且也不知那筆怎么做的,竟是每一筆每一劃,大小粗細不是一般的均勻。 還有這上面的字,雖然中規中矩,卻明顯不是玄瑱手筆。 “這是什么筆?” “啟稟父皇,這是粉筆?!毙櫟纳袂椴皇且话愕呐d奮,甚至還拿了個小匣子,也不交給宮人,而是寶貝似的親手送到德宗面前,“父皇您看,還可以做成好多種顏色……” 德宗低頭看去,果然見盒子里,整整齊齊的排列著好幾層筆,第一層白色,然后下面有紅色,藍色,黃色……不一而足。 “這也是,筆?”德宗明顯大感興趣,畢竟,常見的筆多為羊毫,想要寫字的話,更要備好墨寶和紙張,眼下兒子拿來的明顯不一樣…… “是?!毙欬c頭,“兒臣給父皇演示一番?!?/br> 說著讓宮人把黑板翻轉,熟練的用彩筆很快在背面畫出了一副花開富貴、貓蝶嬉戲,寓意吉祥的畫來。 “……粉筆制作簡單,私塾里可做老師講解知識之用……只要拿毛巾一擦,就可以拭去,黑板可以重新使用……” “我朝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富族也就罷了,寒門之士往往為筆墨太貴所苦……這粉筆價格低廉,黑板又可重復利用,用來練字、書寫文章再簡便不過……” “不瞞父皇說,黑板上的字,便是郊外七歲的寒門子弟周瀟練習一月的結果……” “……兒臣攢的那些體己銀子,全都做了這樣的黑板和大量粉筆,如今已經在京城眾多寒門士子求學的私塾中試用,效果都是極好……” 如果說一開始聽到玄瑱說起粉筆時,德宗還只是覺得新奇,卻是越聽越震驚—— 讀書人自來都是國家命脈,可雖然國家定了士農工商這樣幾個等級,把士族推得極高,可奈筆墨紙硯委實太貴,再有不菲的束脩錢,依舊讓很多有天分的寒門子弟被拒之于門外。 眼下玄瑱所為,往小里說,是改變了眾多寒門士子的命運,往大了說,棟梁之才多了,必然能令烈國國運綿長! 第101章 玄瑱一番話,不但德宗震驚不已,就是其他大臣,也都眼睛發光—— 眾人心目中,六皇子分明早就是未來儲君。所缺的,不過是那一道圣旨罷了。 烈國已是第四代君王,所謂馬背上得天下卻不能馬背上治天下。 眼下四海升平,正需要在此基礎上富國強民、發展文治。整個王朝需要的不是一位能開疆拓土的未來儲君,而是目光長遠、能以民為本的仁君。 而玄瑱此時所為,無疑最大限度的契合了朝野上下的訴求,尤其是朝堂上有不少寒門出身的士子,深知當初節衣縮食買來筆墨紙張以供科舉之苦。 而眼下,六皇子年方十歲,卻已經能有如此眼光不說,更是能把寒門學子放在心上,拿出自己積攢的銀兩加以推行實施,還不驕不躁,等有了成效后才稟明皇上,如此心胸和氣魄,分明還遠在成年人之上,當真是讓人佩服之至。 被這么多雙灼灼的眼睛盯著,玄瑱無疑就有些不好意思: “發明粉筆的人本是大儒周璞先生的二公子,兒臣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適逢盛會……” “我兒謙虛了?!钡伦谇浦?,只覺就和吃了人參果之般,從內到外,那叫一個暢快—— 有玄瑱這么優秀的兒子,烈國無憂矣。 竟是轉過龍案,親自把玄瑱給扶了起來,又解下隨身佩戴的一枚上好的玉佩,交到玄瑱手里: “瑱兒真是我玄家的千里駒,有兒如此,夫復何憾!” 這一番話,尤其是那枚交到玄瑱手里的玉佩,登時讓所有人看向玄瑱的表情越發狂熱—— 要知道德宗這枚玉佩,可是正位儲君之時,太上皇親自賞賜。 自來就有非同一般的意義?,F在皇上卻是交到玄瑱手中,分明是昭告天下,將來儲君之位非玄瑱莫屬。 眾大臣都能理解的意思,二皇子玄禎和四皇子玄玨何嘗不明白? 玄禎情緒雖然有些復雜,可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從小六出生,宮內外就知道,沒有意外的話,玄瑱必然就是烈國下一任帝王,備位儲君只是早晚罷了。 這也是玄禎把更多精力放在詩詞歌賦上的重要原因—— 反正怎么蹦跶,帝位都和自己無緣,倒不如活的輕松些。 倒是自己這個四弟…… 這么想著,下意識的看過去,果然瞧見玄玨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上一世父皇的壽宴上固然沒有自己封王的喜事,卻也更沒有父皇親自解下那枚意義非同一般的玉佩送給玄瑱這樣的事。 這枚玉佩離開父皇身邊,分明是在自己得封儲君的大典上。 而且看父皇和眾位大臣的反應,明顯是對玄瑱此舉更為推崇。 本來得封親王,玄玨以為已經是最大的榮耀,可和玄瑱這會兒引起的反響比起來,無疑還是相形遜色。 方才有多得意,這會兒就有多失落。 一想到自己在北地時櫛風沐雨,生生瘦了十多斤,才換來今日這份榮耀,而玄瑱不過是運氣好,認識了發明粉筆的人,稍加運作,就舉世矚目,玄瑱說不失落是假的。 更想不通的是,明明是自己先去找的周子岳,怎么那人拒絕了自己,兜兜轉轉之下,竟然投到了玄瑱麾下? 而且上一世,玄玨可不記得有“粉筆”這回事! 一時暗暗咬牙——好一個周子岳,這是看不上自己這個皇子啊。等將來自己登基,定要讓周子岳知道“悔不當初”幾個字怎么寫! 好在他神情很快恢復正?!?/br> 就是這會兒被玄瑱搶了風頭又如何?沒有人知道,玄瑱的壽命現在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再過兩年,就會走完他短暫的一生,如一顆流星消失在烈國的歷史之上…… 注意到玄禎的視線,玄玨微微抬了抬下頜,一副同喜的模樣。 玄禎撇了撇嘴,別看老四年紀小,卻是越來越虛偽了。當下主動上前湊趣道: “別看六弟年紀小,目光之長遠,遠非我這個做哥哥的能比,哥哥佩服之至……” 就是讓小六把風頭都給搶了,也比輸給老四那個虛偽的家伙強。 玄玨也笑著上前,恭賀玄瑱,大殿里父慈子孝,瞧著真是其樂融融。 一邊兒說著,一邊兒有些心思不屬—— 都這個點了,皇后也該過來了吧? 畢竟玄玨的計劃里,除了他自己在宴席上出風頭之外,還有不可或缺的一環,那就是秦漓和皇后的友好關系的肇始。 眼下自己得封親王,秦漓再得了皇上另眼相看…… 正自暢想未來,就瞧見有宮人一路小跑著過來: “皇上,娘娘領著內外命婦到了?!?/br> “母后來了?”玄瑱頓時開心不已,仰頭瞧著德宗道,“父皇,兒臣想要去接一下母后……” 德宗這會兒當真是怎么瞧自己兒子怎么順眼,當然毫不猶豫的點頭。 玄瑱疾步出了大殿,瞧著不是一般的急切。 玄玨的視線隨著追了過去—— 上一世皇后和秦漓一見如故,一直讓秦漓跟在她身側。 父皇對皇后一向敬重,看她如此重視秦漓,宴席上也對秦漓多有夸贊之語…… 正自浮想聯翩,外面有節奏短促、風格明快的音樂聲響起,伴著音樂聲,首先映入眼簾的卻是一個足足九層的散發著奇香的物事。 那物事第一層是一個碩大的壽桃,粉白相間,瞧著簡直和真的一般,即便離的還遠,卻好像能嗅得見蟠桃的香甜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