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 另一輛車上,被警察心中感慨“心理素質太好了”的兩個年輕人,心里卻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 從那兩個警官下了車后,就再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他們說過話。 車里身著便衣看守著他們的幾個警方人員,幾乎可以和“剛毅、堅守、沉著”等一切你能想到有關警察的特質劃上等號。 他們不動如山的坐在那里,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所坐的位置也不露聲色地堵住了他們所有能離開車子的路線。 他們周身的氣質,與兩個年輕人以前在街頭巷尾見過的尋常警察完全不同,甚至與剛剛來問訊的江警官和杜警官都不同,那是一種經歷過豐富的應對經驗而洗練出的從容。 小哥曾擠出個笑容想跟他們攀談,被對方淡淡地一句“不要說話,有話到警局里說”給打斷了,他們完全沒有給對方任何一點“設法得到情報”的機會。 這對他們的信心打擊太大了,車里的空氣猶如實物一般凝滯,這讓兩個年輕人連呼吸都感到沉重。 半途中,小哥覺得臉上和鏡框接觸的地方有點癢,便想搔搔臉上的癢處,然而他剛一抬手,幾道警惕的目光就齊齊凝望了過來。 那些充滿戒備的目光像是一把把鋼錐,寒光刺人心脾。 在這樣的目光下,肖鶴云動作僵硬地放下了右手,哪怕對方沒有說過一句威脅的話,之后他也再沒敢動彈過。 如果說這種“沉默”和“緊迫盯人”也是一種讓人感受到壓力和敬畏的辦法,那毫無疑問,警官們的技巧對他已經奏效了。 倒是李詩情,或許是女人的抗壓能力更強點,被緊緊盯著的她乖巧地坐在原處沒怎么動,腦子里卻已經在反復推演著兩人剛剛商議好的計劃。 仿佛只有用這種方法轉移注意力,才能暫時緩解她的忐忑,還有那些即將到來的未知。 所有人就這么沉默著抵達了他們的目的地。 李詩情和肖鶴云都沒有來過本市的刑偵大隊,甚至都不知道這個地方究竟在哪個方位。兩人表情倉惶的被后面下車的江警官和杜警官分別帶走,心底冰涼一片,哪里還有之前坐在快餐店里“指點激昂”、“ 揮斥方遒”的樣子? 因為是傳喚而不是逮捕,兩個人并未被手銬拷上,只是被分別帶進了不同的問訊室。每間問詢室里都有一個做筆錄的書記,和一個做見證的警官。 即使面對的只是個年輕女孩,江警官也完全沒有放松的樣子,問訊一開始,就單刀直入地質問李詩情: “今天下午13點37分時,你和另一位乘客肖鶴云,在一輛45路公交車里未等靠站便臨時下車,情況可屬實?” “屬實?!?/br> 李詩情態度順從地回答。 “你為什么會臨時下車?” 江警官又追問。 這個差點曾差點逼瘋了她的問題,如今已經有了“合適”的答案。 “因為那個乘客在車上摸了我的胸,我很生氣,我要求司機讓我下車報警?!?/br> 李詩情咬了咬下唇,有些難為情地說。 這種情緒不需要偽裝,只要一想到小哥當時沒料到她已經恢復了記憶就摸了她的胸,她的臉立刻就燒了起來。 另一間審訊室里,面對同樣的問題,肖鶴云則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因為那個女孩非說我摸了她的胸,還說要報警,車上的人都把我當流氓,把我轟下了車?!?/br> 他回答著。 江警官和杜警官通過各自耳機里的傳聲知道對方的回答,有些意外。 竟然口供不一致。 “那你知不知道,你們的公交車在你們下車后沒多久,就撞上一輛油罐車爆炸了?” 杜警官眼睛盯著肖鶴云,一字一字著重地說下去。 “你們下車的時機,未免也太湊巧了?” “這你就要問那個李詩情了,我發現車子爆炸的時候,也嚇了一跳?!?/br> 肖鶴云將所有責任都推到李詩情身上,一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樣子。 “一開始我還生氣,被這么個破事連累下了車?!?/br> “后來看到車炸了,我慶幸過后,就只有后怕。被污蔑成色狼,總比死了好吧?” 和李詩情一樣,他也不需要偽裝,只要一想想第一次被李詩情莫名其妙誣陷是“色狼”而拽下車時的委屈,他的臉上就自然而然地露出那種神情來。 至于在現場發現車子爆炸時的驚慌,以及受傷被送醫不能動彈的絕望,他更是只要一回想,臉色就漸漸變得蒼白、心臟也隨之狂跳。 另一邊,李詩情聽到同樣的質問,直接哭了出來。 “那你們不應該去問那個男人嗎?我好好的坐車,遇到這么個事,我想讓司機幫我把車開去派出所,他不愿意!我想車上的人幫我做個證,也沒有人愿意!他們還嫌我耽誤他們的時間,叫我們下車自己解決這種‘私事’,我不下車能怎么辦?” 她曾直接面對過車上乘客不信任又不愿多事的質疑,這一刻的委屈和不甘情真意切。 “你問我為什么時機太巧,你們為什么不查一查那個男人為什么早不摸我、晚不摸我,偏偏那個時候摸我?是他逼得我那個時候下車的!” 她帶著哭腔向警官控訴。 計劃a: ——互相指認。 執行。 第11章 第九次循環(五) 從李詩情和肖鶴云的表現和對問題的反饋上,杜警官沒有看出太大破綻,因為他們的情緒太真實了。 互相推諉和逃脫責任,也符合兩個之前不認識的年輕人面對警官質詢時的應有態度。 可辦案多年的直覺和經驗,讓他依然覺得哪里有不對勁。 實際上,在傳喚他們的這段時間里,他們從小到大所有的求學、工作經歷,包括家庭成員的組成等資料,早就已經放在了案頭。 所有的資料都被審核過,沒有任何問題,兩個年輕人既沒有憤世嫉俗,也沒有家庭不幸,求學、工作道路也都一帆風水,并且之前從未有過直接和間接的接觸。 但就是這樣“干凈”的兩個人,如此湊巧的,從剛剛發現了“爆炸物”的公交車里提前下車了。 “你們當時知道是你們坐的那路公交車出事了嗎?” 杜警官和江警官分別詢問。 “先開始不知道,后來才知道?!?/br> 兩個人回答的內容一樣。 “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江警官不肯遺漏一處紕漏,“即使是公交車出事,也未必就是你們坐的那一班吧?這輛車來往的公交車不少?!?/br> 這個問題已經超過了兩人之前“對答案”的范圍。 “我后來聽人說是剛過去的45路公交車撞了油罐車,我剛從45路公交車下來啊?!?/br> 李詩情按捺住內心的不安。 “我是看網上曝光的那個公交車司機照片確定的?!?/br> 肖鶴云反應還算快,“我對公交車司機的臉有印象?!?/br> “在車上時,你們有察覺哪里不對勁嗎?” 杜警官問。 “譬如司機有沒有被人挾持?” “絕對沒有?!?/br> 李詩情想也不想地說,“司機大叔一直在開車,旁邊沒人?!?/br> 在這一點上,肖鶴云最有發言權。 “沒有,我之前還坐在他身后過,沒有人和他交流過?!?/br> “既然不知道公交車要出事,那你們下車時,為什么要一起跑?” 這完全不是在車上有矛盾的兩個人該有的反應吧? “他一下車就想跑,我就拉著他不讓走要去報警,結果他跑起來了,我就跟著跑了?!?/br> 李詩情回答。 “我下了車覺得今天是遇到瘋子了,就想離她遠一點。誰知道她拽著我不給我走,我一想現在這些瘋子什么事都做得出來,就想跑……” 另一間問訊室的小哥則回答,“哪知道她那么能跑,我都跑不過她?!?/br> “你們為什么要一起去超市?” 杜警官的眉頭越皺越深。 “我們才跑沒多久,后面就炸了。所有人都嚇死了,拼命往前跑,我們只是恰好被裹挾在人群里往前跑的?!?/br> 李詩情回想著當時的情景,對公交車爆炸后發生的sao動還心有余悸,“當時那情況,不跟著往超市跑,萬一被推倒了,說不定還要被踩?!?/br> “因為大家都往那里跑?!?/br> 肖鶴云回答的更簡單干脆,“我是外地人,對附近有什么避難的地方不熟悉,當然是跟著本地人跑?!?/br> “那你們為什么一直留在超市里?正常情況下,出了這種事難道不該立刻回去嗎?” “我們當時不知道是公交車爆炸了,只知道發生了爆炸,誰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萬一是恐怖襲擊呢?怎么看都是超市更安全,人也更多?!?/br> 李詩情回答,“我手機在車上就沒電了,我想在超市里找個充電的地方,好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事?!?/br> “那時候肖鶴云和你在一起嗎?” 江警官緊接著問。 “不在一起,他一進超市就不見了?!?/br> 她回答。 “我后來是在快餐店門口偶然遇見他的?!?/br> 另一邊,肖鶴云的回答更是簡單,也符合一個程序員的行事風格。 “去江北的路被封了,我不認識路,去了超市就在查該怎么去江北,后來發現過江的橋封了可能過不去,就開始查發生了什么事?!?/br> 他無奈地說,“這手機一拿起來都放不下了,坐在超市里刷了好長時間有關這次事件的新聞和報道什么的。一直到手機都沒電了,我才準備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