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他坐下了,又小心翼翼地繼續問著:“有個事兒,我一直吃不準,沒敢問小丫。您看,我倆這也快一年了,但是平時就看見哥你和我嫂子多一點。我家里頭情況你也知道,沒有別人了,我琢磨著想去咱家里頭見見阿姨,不知道現在方便不方便呢?” 沈寅初心里頭順得多了,這妹夫上道,有些話就好說了。不然,他身為女方的哥哥,怎么也不能把話說得太上趕著是不是? 妹夫表示出來這么一個態度,他接下來說話就容易多了。 “都挺方便的,你最近哪個周末有空,就哪天上門,提前問問我,我開車帶你過去?!?/br> 他又多暗示了幾句:“你跟我妹子處了快一年了,也知道小丫是啥樣人??粗Υ蟠筮诌值?,其實是個老實孩子,她自己學歷不高,怕有人說是高攀了你……” 話說到這就差不多了,沈寅初拎著茶葉回了家。 不過,聶凡的手腳的確是快,周六的時候,他給沈寅初打電話,說買了點東西準備上門看看兩位老人家。 今天就沈寅初自己在店里頭這邊,家里頭說要包鲅魚餡兒餃子,蘇鯉帶著倆閨女早就過去了,不光是小丫在家幫忙,連二柱子都過去了。 沈寅初開車到宿舍樓下接了聶凡,又叮囑李青在家里頭注意安全,倆人一路到了家里頭。 “沈哥,等下我直接上樓行嗎?小丫會不會生氣?” 沈寅初心道,你不上去小丫才生氣呢!也不知道那丫頭怎么談個戀愛突然變成傲嬌了……也可能是跟聶凡的差距太大? “沒事兒,有事兒就說我領你來家吃頓餃子,多大點事?都處了一年了,也該叫家里頭人見見了?!?/br> 硬著頭皮把準妹夫拉上了樓,沈寅初先敲了敲門,自己進去,看一下家里頭女孩子穿著都整齊,這才把聶凡領進來了。 小丫先震驚了一下:“你……你咋來了?哥,你咋把聶凡帶來了?” 沈寅初偷偷白了她一眼,不是準妹夫在,肯定給這丫頭一個栗鑿。之前特地跑他家說那么多,不就是叫他助攻的嗎? 好在,聶凡這小子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他還不說,聶凡先把自己送的東西拎過來,放到茶幾上,對著沙發上兩個老太太行了禮。 “阿姨,阿婆,”聶凡今天穿了一套西裝,真的是一表人才,“我叫聶凡,跟沈萍處朋友處了有一年了,今天買了點東西來看看兩位老人,希望不要覺得我太唐突?!?/br> 這小子開了個頭,后頭說出來也順溜多了:“我今年三十,之前沒交過女朋友,在理工大做個副教授?!?/br> “哎呀你說這些個干啥??!” 小丫臉都紅爆炸了,看著像是能滴下血來,走過去要拽聶凡捂他嘴,倒叫聶凡一把拽過去摟在懷里頭,理直氣壯道:“我非常喜歡萍萍,也有信心以后能照顧好她,希望阿姨能接納我以后成為您家的一員?!?/br> 沈寅初在一邊又是震驚又是想笑。 哎喲,沒看出來,這聶凡還是個霸總的料子! 作者有話要說:啊啊啊又晚了…… 不過是個肥章! 第97章 全家所有的女人都對聶凡投了贊成票,連周翠萍都沒不愿意的:“那可是大學老師,咱家祖墳冒青煙兒了,才叫小丫找著個這樣的對象?!?/br> “聶老師是真挺好的,看著有擔當,又闖蕩,”老太太也很滿意,“小丫那孩子看著平時小嘴兒叭叭叭的,其實是個老實芯子。得找個有主見的,這聶老師不正好么?” “就是可惜家里頭太慘了,”周翠萍嘆了口氣,“聶老師家里頭那個外甥,將來是不是也得小丫帶著?還沒生孩子先當媽……” “帶個外甥咋了,”老太太不覺得有什么不好,哪里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好事情,“誰家沒兩個親戚?那小孩也挺慘,回頭等聶老師跟小丫定下來之后,接咱家來住兩天?!?/br> 聶凡來沈家搞定了一切,私底下跟小丫卻又是另一套說辭了。 “他說了,現在先定下來就行,結婚的事兒不著急。等我愿意了再結婚也行,”小丫臉上帶著兩朵小紅暈,得意洋洋地跟她哥嘚瑟,“他還說,得抓緊買房子裝修了,不能叫我職工宿舍里頭跟他結婚?!?/br> 沈寅初白了一眼他妹子,這會兒可不是先前那個發愁的樣了。 “這會兒又高興了,你不說不結婚嗎?不是說光談戀愛不結婚嗎?” “哥!” 小丫正拿抹布擦著燒烤店里頭的新桌子,看她哥不愛搭理她,趕緊轉移話題:“明天就開業?不挑個良辰吉日啥的了?” “明天還不夠良辰吉日?明兒二十七號中秋節,然后周六周日,三十號上一天班,一號又是國慶節了,”這時候國慶節還不是后來的長假,只放假一天,“正好五天開業大酬賓,外加中秋活動和為祖國慶生?!?/br> 這條街上的飯店頗為不少,沈寅初買的門市之前就是開自助餐的。 這時候自助餐剛剛火到北方,花錢進去一次性吃個夠,對很多客人都是新奇又吸引的東西。不過,再好的店也得看怎么開,這家自助餐開了半年,生意越來越差,不得不關了門。正好趕上房東出國,門市才賣給了沈寅初。 眼看著這燒烤店的裝修要完成了,旁邊的幾個老板也都過來看熱鬧。 “裝了挺長時間,我還以為能裝得豪華點呢,看起來也就那樣???” “一個開小攤的,瞎貓碰上死耗子掙了倆錢,也過來開飯店,以為自己能掙錢,”開餃子館的用力抽了一口煙,輕蔑地吐了一口煙圈過去,“這么大個店面賣燒烤,房租能掙回來嗎?” 銅鍋涮rou的老板比他消息要靈通許多:“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這門市是買的。原來房東老王頭出國找兒子去了,嘖嘖,擺小攤真掙錢,我聽說還不是咱盛城本地人,是個鄉下土老冒?” “上岡來的,”旁邊要新開個這么大的燒烤店,附近幾個老板都如臨大敵地打聽了不少,“上岡人有錢,那邊可是煤礦啊。怎么可能是靠擺小攤掙的錢……等著看吧,之前那個自助餐不就不到半年就黃了?” “就是,一個開小攤的,他懂怎么開這么大店嗎?服務員一口氣雇了十個,還天天培訓,也不怕賠死……我估摸著,這土老冒連促銷都不懂?!?/br> 幾個人正預言著,燒烤店突然冒出來幾個員工,從二樓的窗戶探出身子來掛了幾個豎著的促銷條幅。 “中秋好禮第一重,進店用餐即送月餅!” “開業大吉,全店用餐滿三十即打八折!” “尋找盛城最能吃的美食老餮,大胃王活動每晚七點準時開啟!” 剛剛還說土老冒不會促銷的餃子館老板默默地閉上了嘴,幾個人有點尷尬地湊在一起又聊了幾句。 “看起來有兩把刷子?” “哎呀,這才哪到哪,看起來也沒啥出奇的啊?!?/br> “就是,不用太當回事,活動能怎么地?不就是個八折嗎?能吸引幾個人?” 幾個店老板嘻嘻哈哈地又說了幾句,做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各自散開,回到自家店里頭趕緊叫吩咐服務員。訂月餅的訂月餅、趕制條幅的趕制條幅,還有專門吩咐服務員打電話過去問大胃王活動具體怎么回事的。 當天晚上,沈寅初瞅著附近幾家飯店也都著急地豎起了就餐送月餅的活動標語,心里頭渾沒當回事。 他可不是就這兩把刷子! 第二天,中秋節中午,老沈家大排檔正式開業了。 畢竟是燒烤店,白天的生意相對清淡,小丫也沒在家里頭待著,跑過來跟她哥一起看店。 看著店里頭半天不來客人,小丫有點著急了:“哥,今天咋這么長時間都沒來人呢?” “別著急,著啥急?咱這是燒烤店,白天人少很正常,晚上人才多呢。你要是待不住,去后廚看著點兒人去?!?/br> 除了正式的服務員和廚子之外,燒烤店還少不了穿串的臨時工,穿串工工資不高,按照小時算錢,一小時一塊錢。 這活計看起來誰都能干,不過沈寅初這幾天發現,其實學問也大著呢。他剛剛去后廚看了一圈,發現有個穿串穿得十分利索,但是廚子一上手就搖搖頭,叫沈寅初把她打發了。 “老板,你看她穿這雞胗,現在生的時候能穿住,但是一烤這雞胗片一收縮,絕對噼里啪啦往下掉,”他舉起雞胗串給沈寅初看,“老板,你看這兒,看著沒?就搭上一點兒,烤熟了肯定都掉下去!” “行,謝謝老劉你提醒了啊,我這就去把人開了換個,”沈寅初真沒想到就一個穿串就這么大學問,趕緊去后廚處理,“下次雇人我還是得好好看著點?!?/br> 燒烤店的廚子姓劉,沈寅初面試了十來個廚子才留了這么一個,手藝沒得說,做燒烤的腌料都一套一套的。 沈寅初有點感慨,他這算不算是給穿越者丟人?都穿過來三年了,才總算把自己從后廚解救出來,到前臺當老板了。 不過,就算是當老板也不輕松。從店子裝修雇人到正式開業,這一個月的功夫,他可是下大力氣培訓了這批服務員的。 工資也比隔壁高兩成! 小丫都有點不服氣:“哥,人家飯店雇的服務員都挑好看的小姑娘,給點化妝費什么的也就罷了,你雇的都是小伙兒,還費這么大勁兒培訓,能好使嗎?” “有啥不好使的?” 雇男服務生而不是女服務員,這是沈寅初一開始就決定好的。 第一,這年頭年輕好看的女服務員實在是太難找,工資又高,又不穩定。 第二,他這是燒烤店,大晚上的都是吃串喝酒吹牛的大老爺們兒,雇女孩子實在是有點增高風險。他雖然不能叫女孩子挨欺負,但是能少點事兒還是少點事兒。 況且,燒烤店開得好,那正經得后半夜才能關門呢,還是雇男服務生放心。沈寅初按照海底撈的標準培訓了快一個月,又特地定制了統一的制服。 “行吧,反正雇都雇了,”小丫扁扁嘴,“我就在前臺收銀就行了唄?” “對,我跟你說,態度好一點兒啊?!?/br> “知道了!” 現在正是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時候,沈寅初在開這家燒烤店之前,到幾個鄰居家考察了一下。 還真別說,服務態度好的真的太少了! 雖然不至于像國營大飯店一樣的給客人甩臉子,有些飯店也雇了看起來漂亮有氣質的小姑娘,但是服務態度跟后世比絕對是比不了的。 沈寅初準備先做一段時間燒烤店,等到十一月燒烤旺季過去之后再加上烤rou,燒烤店倒還罷了,對于烤rou店來說服務員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不過,打發了小丫去后廚,沈寅初的心里頭也有點忐忑。 雖然知道燒烤店下午客人少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真的沒人來的時候,他心里頭也不住地打鼓。 直到下午三點多,第一撥客人進了門,他這心思才放下來。 進門的這幾位客人明顯是趁著中秋節出來聚餐的,被沈寅初cao練了半個多月的服務員趕緊先迎上去。 “顧客您好,中秋節快樂!一共四位是嗎?是中秋節聚餐?樓下是大廳、坐著熱鬧寬敞,樓上有小包間,安靜密封,您想坐哪?” 崔家新搬過來不久,因為一家之主的工作調動,索性全家人都搬過來了盛城。 正因為這樣,中秋節暫時不回老家,出來找家店隨便聚個餐,小孩子嚷嚷著要吃燒烤,就進來了。 “樓上吧,來個包間?!?/br> 一家人跟著服務生上去了,沈寅初卻看著人總覺得有些眼熟似的。不過,隨著崔家一家子的到來,晚飯飯點兒也開始了,燒烤店開始逐漸上客人,他也忙活了起來。 “二樓還有包間嗎?” “一樓大廳安排著點!” “拖地!拖地!” 他聲音盡量壓低些指揮服務員,小丫也跟著忙前忙后。好在之前的培訓很有效果,很快服務生就開始熟練起來了。 老沈家燒烤店不是盛城的第一家燒烤店了,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家燒烤店開了又黃。 東北人,誰不愛擼個串喝一瓶老雪?燒烤店去多了,慢慢地印象都固定下來了。 油漬麻花的飯桌、又是老板娘又是收銀又負責上菜的漂亮少婦,店里頭點個菜就要大喊一嗓子、隔壁桌高談闊論分不清是吹牛還是侃大山的東北爺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