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對,賣面條!還是烤的面條!” 烤冷面一開始確實有烤制和油炸的,所以名字叫烤冷面。但是現在沈寅初直接推出了鐵板的,仍然打算叫烤冷面這個名字。 “一塊五一份,加一個蛋一個腸,胃口小的姑娘能吃飽,”沈寅初把各式各樣的調味料都擺好,“加蛋加腸加面都另算錢,五毛一份,有沒有人來嘗嘗!” 昨天他才喊了小舅子來改造過了灶臺,把煎餅果子的鍋單獨做了個圓形的,原來的鐵板鍋單獨做烤冷面,一次能做三份一起。 “我!給我來一份!” 如果是別的小攤子,上個新品可能大家會不敢嘗試,但是在沈寅初這兒可沒這說法。 第一天沒勇于嘗試醬香餅的,后來可都只能排隊看別人吃了! “我也來一份!” “我那煎餅果子不要了,給我來個豪華新品,加蛋加腸!” 沈寅初抬頭一看,要豪華新品的還是個熟人,是每次攤煎餅果子都得多加半勺面糊的高中生。 “行了,來,吃烤冷面的這邊排隊,”沈寅初琢磨著,得找小舅子給這窗戶上多開個窗口才行,他問排第一的顧客,“蔥花香菜吃不吃?” 這月份圓蔥暫時還沒上市,大棚扣出來的實在是太貴,好在東北大蔥倒是不缺。 “味道能選酸甜辣咸,吃哪種口味兒?嫩一點老一點?” 他這一串問法,把第一個排的小姑娘問得有點暈。 怎么辦,不管哪種味道都想吃!老沈家小吃攤也推出過這么多新品了,可是每一種都叫人饞得流口水。 沈寅初看了一眼小姑娘頭上別致的滿頭小辮兒,想起來了,這不是那個炸鮮奶吃了三塊錢的老妹兒嗎? “我給你推薦個口味,酸甜少放辣,咋樣?”沈寅初一邊利落地從桶里頭撈出來分好份的冷面,先往鍋上刷了一層油,把幾根火腿腸剝好皮均勻放在一邊慢慢煎著,“蔥花香菜吃不吃?你要是還得上班就別吃蔥花了,少來點香菜末借借味兒?” “行!不要蔥花了,按老板你說的做!” 滿頭小辮的妹子點了點頭,眼不錯地看著沈寅初動作干凈利落地開始做烤冷面。 “好嘞,不要蔥花就多給你放點香菜!” 刷好油,一把整齊的冷面均勻地排列整齊放上去,在燒熱的油鍋上迅速地散發出一股面粉的香味兒。沈寅初用鏟刀按壓幾下,等到面餅稍稍成型,趕緊磕開一個雞蛋打上去。 用鏟刀隨便那么攪合幾下,金銀相間的蛋液立刻就沾滿了冷面面條,在鐵板上發出“茲拉”的聲音,微微帶著一絲焦香的雞蛋香氣從小攤子里沖了出來。 一邊用鏟子整形,沈寅初大致估算著火候,兩把鏟刀齊下一翻,正好把冷面和雞蛋凝結成的面片完完整整地翻過來。 這種用冷面做的烤冷面自然是不如后世用面皮做的方便,但是卻也有個明顯的優點——成型面皮做的烤冷面,可是做不到雞蛋和冷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在一起絕對比那種雞蛋光貼在面皮上的好吃! 這么一翻過來,屬于烤冷面那股子香味兒可就出來了! 嫩生生的雞蛋被煎得微微有點焦,冷面條夾雜在其中看著嫩生生的,沈寅初邊整理烤冷面的形狀,邊噴一些水上去,防止面條變干。等到他又撒了糖噴了白醋上去,混合了雞蛋香和酸甜的味道,別提多饞人了! 這一份冷面條,估摸著有后世兩張面皮的量,沈寅初迅速把旁邊表皮微焦香腸放在冷面中間,灑上香菜末,刷上醬汁,卷好在外層再刷兩下醬汁,用鏟刀幾下子切成段。 “好嘞!”小姑娘不要蔥花,他又最后在頂上多灑了點香菜,不叫顧客吃虧,“酸甜少辣烤冷面一份!” 為了這烤冷面,沈寅初特地去定做了紙做的小碗。這種高端包裝現在還不多,光是成本就要三分一個!碗上印著沈記小吃幾個大字,還標注了正店和分店的地址。 用鏟刀幾下把烤冷面裝進去,沈寅初插了兩根竹簽上去,伸手從窗口里頭遞出去。 “老妹兒,嘗嘗!” 烤冷面這東西可不怕熱,做的時候就用鏟刀翻來翻去,等到切好盛到小碗里,正正好好是方便入口的溫度。 拿竹簽子叉起一塊,有雞蛋有冷面有香腸,放在嘴巴里頭,先吃到的是酸酸甜甜的醬汁味道。這股濃郁的味道先在嘴里頭打個鋪墊,然后才是又嫩又香的雞蛋和冷面。 連香腸都是煎出一點脆皮的,別提多香了! 如果說煎餅果子和飯包更像是主食的話,烤冷面可就是更接近零食小吃了。冷面面條帶來的是和煎餅完全不同的體驗,又軟嫩又彈牙,就算是只吃沾滿醬汁的冷面條都叫人有種無限滿足的感覺。 吃到這,妹子又有點后悔,剛剛要是加了點蔥花,那得多香??! 可惜下午要上班,等到晚上再來吃一份好了! 后面的人早已經等不及了,看了半天,對自己要什么口味也已經想好了。 “多加一根香腸,蔥花香菜都要!不要酸甜,多刷醬汁!” “好嘞!”沈寅初一邊貼心道,“不要酸甜口味那就不怕混氣了,大哥,咱再給你來點孜然咋樣?” “行!蔥花多整點!”大哥看著烤冷面,想了想又加了一句,“火候老一點,我愛吃有咬頭的?!?/br> 剛剛吃完的妹子有點后悔了,這個口味她也想要!酸甜的很好吃,可是咸辣味加孜然的肯定也很好吃! 沈寅初一邊做著,一邊問后頭的高中生:“你要啥口味的?咱這鐵板長,一次做兩份一點問題沒有?!?/br> “加倆蛋加倆腸再加面條!蔥花香菜都要,多刷醬汁,我也要孜然!” 一口氣要了一個豪華版烤冷面,沈寅初記住了兩人的口味,干凈利索地拿了三份面條分成兩份放在鐵板上。 冷面面條剛挨上刷好油的鐵板,立刻發出一股讓人渾身舒爽的滋滋聲,沈寅初拿了兩把大鏟刀,飛快地把兩邊的烤冷面都壓制成型,兩只手分別拿起雞蛋單手磕開,放在壓制好的冷面餅上。 從頭到尾都是雙手一起cao作,把兩份烤冷面都做好裝進小碗里,甚至還有喝彩。 “行啊小老板,挺多天沒攤煎餅果子,這活計可沒落下??!” “那是啊,”沈寅初一邊灑孜然,一邊利索地接話,“不練好了,哪敢出來丟人現眼吶,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難得的,這次居然沒有人接沈寅初的話,一只只手握著零錢遞了過來。 “老板,來一個烤冷面!” “加蛋加腸不要蔥花,我也吃酸甜口的!” “我要個加醬汁孜然的!” 作者有話要說:烤冷面一開始確實是散面條的~有些地方現在還做這種,叫“烤散面”,我個人覺得比面皮的好吃。 啊啊啊抱歉昨天三點多才寫完沒注意到復制多了! 第47章 雖然技術沒落下,但是賣了一天烤冷面之后,沈寅初發現,體力落下了。 在家待了幾天之后,早上起不來了,胳膊也抬不動了。他決定接下來先不去分店那邊,在小廣場這連續賣上幾天烤冷面再說。 一中午加上一下午,一桶泡好了冷面賣了個干干凈凈,后面排隊的還想買,調侃沈寅初:“小老板,我剛剛可聽見你嚷嚷胳膊疼了,是不是不想賣了?” 沈寅初索性把桶都舉起來:“來瞅瞅,這里頭還能找到一根面條我就賣你!” 后面幾個顧客還真的都伸著脖子看,看到里頭干干凈凈什么都沒有,這才不甘心地縮回了頭。 “小老板,這回新品準備得太少了,上次雞架可一直賣到晚上呢!” 高中生的同學們剛剛放學,有個手里頭還是湊了十張積分卡準備兌換,也失望地看著比臉都干凈的塑料桶:“小老板,不能再整點兒嗎?” “整不了啊,”沈寅初看著幾個學生感覺不太好意思,“這烤冷面費老勁兒了,得先泡幾個點兒才能開始做,現在現做不趕趟了,明天我多準備點,明天晚上你們來一準兒有,行不行?” 幾個學生點點頭,沈寅初又一人送了一張積分卡當補償?,F在的高中還沒有晚自習,這些學生背著大書包過來也夠辛苦了,算得上是沈記小吃的忠實粉絲。 一張積分卡把幾個學生高興壞了,瘋狂跟沈寅初揮手道別:“老板你放心吧,雞排雞架咱都只吃你家的!” “好好好,行行行,”沈寅初也被幾個小子的熱情感染了,“煎餅果子也得吃咱家的!” 送走了這波高中生,又抱歉地送走了幾個中午聽到消息晚上特地來買烤冷面的老顧客,沈寅初把這幾天都時而傻笑時而悵惘的大丫打發回去了,自己炸雞架跟小丫作伴。 “咱媽這幾天咋樣?沒瞎搞吧?”沈寅初炸好一塊雞排,利索地切了兩刀,給小丫嘴里頭塞了一塊,“我在分店那頭這幾天都顧不上,還給你吃大蘿卜不?” 小丫的臉皺成一團:“咋不做?蘿卜白菜土豆子,這馬上五月份了,給整點生菜蘸醬吃也行啊?!?/br> 她一邊熟練地做著煎餅果子,一邊熟練地吐槽:“前幾天,我看咱媽想看了,買了一箱子小蘋果。我還尋思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結果是人家低價處理的?!?/br> “低價處理就處理吧,國光蘋果疤瘌多也沒事兒,味兒正??!結果倒好,天天給我挑壞了的吃,要不是有蟲子眼兒的,要不就是爛了一塊削削再吃?!?/br> 一段時間沒看見沈寅初,小丫也憋壞了,她總不能跟大興嫂吐槽自個親媽吧?跟大丫吐槽,最近她姐也不知道干啥去了,要不就不在家,在家也直愣神兒。 好容易她哥不在分店那頭盯著了,逮著人使勁兒嘮叨:“今天把昨兒爛的吃了,明兒再把今兒爛的吃了,從頭吃到尾,我一個光溜蘋果都沒吃著!買了一箱蘋果壞了那么幾個,結果每天吃的都是爛的,不壞的蘋果那絕對是放在那舍不得吃!” 等著買煎餅果子的客人差點噴了,多虧有窗子隔著,后面排隊的幾個顧客都嘿嘿直樂,有人調侃小丫:“這閨女去說相聲那也能成角兒??!” 小丫現在比剛從村里頭出來的時候,那可是皮實多了,過去叫人調侃只能聽著,現在就能笑呵呵地接下去:“行啊,等會兒給你做的時候我先練練手,加個塊八毛兒的當門票錢?” 來人大笑:“得了,那我還是光吃個煎餅果子吧?!?/br> 沈寅初炸好了五個雞架,又炸了兩個雞排切開預備著萬一有人要加煎餅果子里頭。趁著做完一個煎餅果子,他把小丫拉開:“小丫,去歇會兒,哥攤煎餅?!?/br> 他順手指了旁邊的小桌子:“哥給你留了個烤冷面,你不吃香菜就沒放,你再拿塊雞排吃,茶缸子里頭水也差不多涼了?!?/br> 小丫把鏟刀和勺子交給她哥,從善如流地坐到一邊去,把雞排切成塊放進碗里頭,看著她哥動作利索地招呼著客人。 想起來前幾天沈寅初問她大丫處沒處對象,小丫突然想到自己。 如果是她,她肯定得找一個她哥這樣的!以前還在村里頭沒出來的時候,就覺得斌子哥賊好,現在天天看著她哥,小丫簡直覺得自己過去是眼瞎了! 等到收了攤,她看見他哥習慣性地拿起錢開始數,小丫一把搶過來:“哥,你剛就吃了倆果篦兒,你先去吃飯!我來算賬!” “行啊,我妹子現在啥活兒都一把抓啊?!?/br> 沈寅初剛去接了孩子送回家,又折回來跟小丫一起收攤,實在是有點累了。小丫雖然只是初中畢業,但是算個賬還是沒啥問題的。 他盛了一碗飯,把老沈太太做的沒什么油水的白菜豆腐盛出來半碗,又去廚房拿了今天剩下的半塊雞排吃了。 老沈太太還跟大興嫂在屋里頭聽著收音機嘮嗑,最近上岡市開始流行自己用鉤針在鞋底兒上鉤拖鞋,倆人都鉤得上癮,拿出去一雙能賣八塊錢。 小丫算了半天,眉頭都皺起來了。沈寅初去旁邊的水果箱子一看,果然只剩下兩三個帶黑點的小蘋果了。他索性不吃,回身問他妹子:“咋了?賬對不上?” “不是,”小丫抓耳撓腮地,抬頭看了一眼她哥,“哥,這烤冷面價格是不是定低了?這么看,好像也掙不著啥錢啊?!?/br> 沈寅初端著大茶缸子走過去,看他妹子算賬。 小丫還有點不敢相信,她哥這么能耐、推出了這么多吃食,哪有一種是不掙錢的? “是不是我算錯了?我再算算!” “沒算錯?!?/br> 不用小丫算賬,沈寅初也知道,這烤冷面雖然有利潤,但是遠遠不如其他幾樣吃食賺錢。 他也考慮過,最后發現,或許是因為雞蛋的成本問題。雖然因為宏大rou禽廠投產,本地雞蛋價格有所下降,但是雞蛋仍然算得上是比較貴的東西。 現在的雞蛋三塊錢一斤,沈寅初可記得,他穿回來之前的2019年,雞蛋還偶爾是這個價格呢! 這么些年沒漲價過,也就意味著在早年的時候雞蛋相當貴。很多農村人家都開玩笑說母雞是銀行,就是因為雞蛋實在是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