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她真是白活了! 她又想到來將軍府之前,還誓言跟夫婿保證,說和羅文茵是手帕交,這頭關系只要再聯系上了,以后在京城但凡有事,羅文茵看在舊日情份,定會提攜一把。 如今好了,自己酒后失言,怕羅文茵再不肯跟自己交心,可怎么挽回呢? 她愁得想扯頭發,又問丫頭道:“你們老夫人歇午一般歇到什么時辰?” 丫頭笑答道:“我們將軍府事多人雜,老夫人掌著府中事,就是歇午,也歇不得許久,一般就歇半個時辰。這會子應該醒了?!?/br> 程慕雪問道:“午后是不是很忙?” 丫頭點頭道:“午后府中各個管事和婆子媳婦,都要跟老夫人稟事,請著決斷的。再有這陣二爺生病,大夫人懷孕,請醫問孕諸事,更是忙亂?!?/br> 程慕雪便道:“既這樣,我便在會客廳中候一候,你跟你們老夫人稟一聲,我跟她面辭?!?/br> 待程慕雪到了會客廳中,便見唐夫人也在了,兩人小聲說幾句話,等著羅文茵出來。 候了一會兒,還不見人影,唐夫人便笑著代為解釋道:“想來是事多,一下走不開?!?/br> 程慕雪半咬了牙,低聲朝唐夫人道:“適才午宴,我喝多了一杯,說的那些是醉話,卻怕將軍夫人因此惱了我呢!” 唐夫人拍拍她的手道:“將軍夫人是一個大度的,若真是醉話,當不會計較?!?/br> 此時,田mama進內稟羅文茵道:“老夫人,唐夫人和吳夫人醒了,在會客廳候著?!?/br> 羅文茵“嗯”一聲道:“她們也該告辭了?!?/br> 田mama斟酌言詞道:“吳夫人一臉慚愧,想來不單要告辭,還要跟老夫人告罪的?!?/br> 羅文茵嘆口氣道:“我從前年輕不懂事,才把她當了知心人,之后通書信,也沒察覺人心,是我錯了?!?/br> 吳mama和田mama一聽,知道羅文茵這是要和程慕雪撇清,以后不會認她是手帕交了。 吳mama更是大大松口氣,她從前也勸過羅文茵,說程慕雪心術不正,不必深交,但那時羅文茵被程慕雪哄得心熱,并不以為然。 現在好了,這個“門不當戶不對”的手帕交,終于要從老夫人閨蜜名單上刪除了。 稍遲,羅文茵領著婆子丫頭過去會客廳,一邊喊丫頭上茶,一邊笑道:“今個午覺醒來,有一堆事要及時處理,卻是來遲了,這廂怠慢你們,還請見諒!” 唐夫人道:“不礙事,我們也才醒?!?/br> 程慕雪則趕緊當眾道:“文茵,你們府的酒太好,我禁不住貪杯,多喝了些,因說了醉話,這廂特意給你賠個禮,還請不要怪罪我!” 各位各位,我說的是醉話,你們千萬不要當真! 見程慕雪急急分辯,羅文茵輕笑道:“倒也不能怪你,要怪我們府里的酒了?!?/br> 唐夫人也趕緊打圓場道:“正是,不怪你們府里的酒太好,卻又要怪哪個?” 三人說笑著,恢復了表面上的友好。 看著時辰差不多了,唐夫人率先站起來道:“我們叨擾這許久,也該走了?!?/br> 羅文茵也不留,笑著親送到大門外,另有吳mama等人拿了回禮放到唐夫人和程慕雪來時的馬車上。 唐夫人坐馬車到半路,卻是令車夫停了,又喊停程慕雪的馬車,自己擠上去和程慕雪共車說話。 唐夫人想從程慕雪嘴里探聽醉話的真相,程慕雪這回倒是閉緊了嘴,一意說自己當時醉了,說的便是醉話。 唐夫人見問不出來,卻是自己腦補了一些,笑道:“其實你不說我也是知道的,將軍出戰八年未歸,現皇上突然再三再四發詔令,要求夫婿已亡,年未滿三十八歲的婦女再嫁,這個事兒就……” “你想想,以前若有這等詔令,都是要求年不上二十八歲的婦女再嫁,若超過二十八,已有子女,則不強求?,F下竟然要求年不滿三十八的再嫁!” “詔令婦女再嫁是為了人口繁殖,三十八的哪還生得出來?” 唐夫人說著,眨眨眼睛,意諭剩下的你自己體會,我可不會再明說了。 程慕雪嚇一跳,心道:天啊,莫非皇上發這條詔令,意在羅文茵?這么多年過去了,皇下還沒忘情羅文茵,還要設法子名正言順把她弄進宮去? 不會的不會的,這太荒唐了! 她尋思著,一個不提防,脫口道:“文茵雖美,到底年已三十五歲,且育了兩子兩女,又當了祖母,皇上不會真個為她如此罷?” 唐夫人一聽這話,便知道自己所猜不差,一下含笑道:“難說!我們皇上呀,勵精圖治,開啟盛世,是不世出的賢明君主,但同時,也是一個念舊情的多情種子?!?/br> 唐夫人是一個慣于從別人嘴里套八卦的,當下三言兩語,就顯示出自己像也知道了羅文茵和皇帝那樁舊事一樣,左征右引的,又引出程慕雪一些話來。 馬車一路行走,待到程慕雪住處,唐夫人已探聽了七八分前情。 待程慕雪下了馬車,著婆子搬了羅文茵給的回禮后,唐夫人這才回自己馬車上。 馬車一路走,唐夫人一路思想,自己一個小官兒的夫人,出身不高,靠著拉媒幫纖,奉承各府夫人,這才能得各府夫人多看一眼,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若皇上真個鐘情羅文茵…… 哪自己幫皇上達成心愿,做成這樁大事,豈不是會平步青云? 第22章 一大早的,眾人來請安,依然不見李飛墨。 羅文茵皺眉問李飛白道:“飛墨那個咳疾,還是沒好么?” 李飛白躬身道:“二弟退了燒,本來咳疾也好轉了,偏生他不安份,嫌嘴淡,不肯聽大夫的話忌口,偷偷吃了重口味的魚蝦,這幾日咳疾就加重了,再如何服藥也止不下去,聽聞夜里咳得睡不著,因不敢過來給母親請安,怕過了病氣?!?/br> 羅文茵搖頭道:“他這是活該??!你且著人看住他,這回定要好好忌口,萬不能再亂吃東西了,咳的時間長了,傷了肺那可不得了?!?/br> 旁邊站著的林修雅聞言,略一猶豫,到底是上前道:“母親,我聽聞白馬觀新來的飛塵子道長私制的止咳膏最是靈驗,要不然,著人到白馬觀求一瓶?二弟咳疾早些好,母親也少些憂心?!?/br> 羅文茵聞言道:“你也知道飛塵子道長?我倒是聽唐夫人提過,也說這位道長擅長醫術?!?/br> 林修雅笑道:“媳婦本來不知道他的,還是娘家舅母得了咳疾,遍請名醫皆止不住咳,家人怕她再咳下去沒得醫,因聽得飛塵子道長私制止咳膏靈驗,便去白馬觀求了一瓶,再想不到,喝了一瓶下去,咳疾果然止住了。且那止咳膏雖有一股藥味,并不難喝,說是除枇杷葉和川貝諸藥材之外,還加了陳皮和蜂蜜等,非但不苦,反而甜絲絲的?!?/br> 羅文茵一聽,咦,這聽起來極像現代的止咳川貝枇杷膏了。 那時候自己加班熬夜,常常因不夠睡而喉嚨痛,也經常買了枇杷膏喝一喝,以防因喉嚨痛變化成咳嗽。 不得不說,一勺子枇杷膏下去,喉嚨馬上就舒服許多。 她心生好奇,便問道:“可知道這位道長的來歷?” 聽得羅文茵詢問,林修雅笑答道:“我舅舅去求止咳膏之前,是先打聽了飛塵子道長來歷的,這一打聽還唬了一跳,飛塵子道長竟然出身不凡呢!” 飛塵子道長原名趙灝然,是世家公卿之子,少年時曾是當今皇上伴讀。 據聞他出生時,他父親夢見窗外傳來絲竹之聲,有仙人立在窗邊,說道這孩子將來是要成仙的,宜早早送到道觀修道云云。 他父親在夢中聽聞修道諸話,心下郁惱,拿鞋子擲仙人,窗子一響,卻是醒了。 一醒就聽聞妻子生了一個男孩兒。 這個男孩兒被命名趙灝然。 趙灝然打小便極聰慧,讀書過目不忘,但常常坐不住,只讀一會兒就在夫子眼皮下偷偷溜走。 稍大幾歲,又帶著書僮在外百般胡鬧玩耍,極其頑劣不聽教。 后來自己在外淘了幾本據說是修仙的書,在家中日夜頌讀,自認為有心得,又買了丹爐在家中煉丹,說要煉出仙丹給父母吃,讓父母長命百歲。 仙丹沒有煉出來,家里的丹爐卻炸了,死了幾個家仆。 他父親氣惱之下,重重責罰了他,禁足了幾個月。 待得放出來,他又變成溫文有禮一個讀書人,一副會好好讀書上進的樣子。 父親見此,請了名師教導他。 他本聰慧,即肯好好讀書,一下子又成為家中最博學的人。 不久后,便成了太子伴讀,深得太子喜愛。 又幾年,父母去世,他便辭了伴讀之職,跟兄長說了一聲,帶著書僮云游四方去了。 他整十年沒有消息,家中兄長以為他遭遇不測了,沒想到他再出現,卻成了道士,道號飛塵子。 他到白馬觀掛單,因其一手好醫術,又擅長煉丹制藥,私制的止咳膏和養血丸極其靈驗,一下子名聲大振。 林修雅說到這里,另又補充道:“據說飛塵子道長所屬這一支道教,最擅長煉丹制藥,出過許多名醫,還聽說這支道教除了要守一些門派規矩之外,也能和常人一樣吃rou并娶妻生子。只這支道教的道長多數癡迷各種物事,極少有娶妻生子的?!?/br> 聽著還挺傳奇,羅文茵轉頭朝李飛白道:“既然如此,你明兒早上去白馬觀求一瓶止咳膏罷!” 李飛靈突然插話道:“母親,您上回帶我們去慈云廟上香后,隔這么長時間了,再沒帶我們出過門。那白馬觀香火鼎盛,且觀前建了一個池子,養了一池錦鯉,煞是有趣味。母親不若帶我們到白馬觀上香,看看錦鯉,再給二哥求一瓶止咳膏?” 羅文茵這才想起,自己這陣忙于府務,確是好一段時間沒有出過門子了。 她瞧了過去,見李飛鳳和李飛華也是一臉期待出門的樣子,便一笑道:“既是靈兒相求,母親就答應了?!?/br> “謝過母親!”李飛靈大喜,又悄悄遞個眼色給李飛鳳,瞧,能出門了! 李飛鳳嘴角噙了笑,掃一眼李飛靈,就你機靈好吧? 李飛華聽得能出門,一顆心也活泛了起來,開始思考明兒早上穿什么衣裳。 待請安畢出來,李飛靈也不回自己房中,直接跟著李飛鳳到她的院子。 在李飛鳳房中用了早膳,漱口畢,兩姐妹說了一會兒閑話,支開丫頭,這才說起私己話。 李飛靈托腮看李飛鳳,小聲問道:“大姐,你決定了么?” 李飛鳳微微紅著臉道:“只是決定見見,瞧你問的,像是我要決定終身大事一樣?!?/br> 李飛靈笑道:“你都肯見他了,那終身大事,也是指日可待?!?/br> 李飛鳳搖頭道:“沒那么容易的。母親向來不喜祖母那邊的親戚,若被母親知道我見他,怕是……” 李飛靈也沉默了一下,復又道:“自來知心人難得,大姐你總要爭取一下的?!?/br> 李飛鳳道:“我也是這樣想的,才答應在白馬觀見見他,看他有什么說頭,有什么法子?” 姐妹倆嘴里那個他,是她們祖母葉太君娘家那邊一個親戚的兒子,名喚葉正毅。 葉太君在世時,和娘家親戚來往密切,葉正毅常隨祖母過來拜訪葉太君,當時李飛鳳養在葉太君膝下,便和葉正毅熟悉了。 待得葉太君過世,葉正毅隨大人過來吊唁,借著機會極力安慰了李飛鳳一番,喪期過后,他又常常找著機會來表達關心。 待得李飛鳳出了孝,葉正毅便寫信,言明想托人上李府提親。 李飛鳳見了信,忙回信阻止了,說道若這樣上門,母親定會把人打出去。 葉正毅又苦求相見,想當面商量。 李飛鳳便說道若要相見,得待隨母親出門上香時,方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