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忙又補充:“也不是馬上就好,起碼得養幾天?!?/br> 這么久嗎? 不是說不重么? 楚玥補充得有點快了,傅縉有點懷疑地看了她一眼,她抿唇蹙眉,一臉認真。 “那好吧,歇幾日也是好的?!?/br> 傅縉怏怏,摟著她躺下,沒辦法,只能蓋被子純睡覺了。 楚玥剛松了一口氣,忽聽他說:“要不,我給你瞧瞧?” 他想著,一來可以看看傷勢,二來也能估摸一下,下回掌控好力道。 可惜,楚玥死活不答應,大有你要是硬來就一定翻臉意思,傅縉只好算了。 “不看就不看?!?/br> 他有些惋惜,吹熄了燭火,放下綃紗帳,連人帶被摟進懷里,“那睡罷?!?/br> …… 接下來的這小半個月,楚玥過得頗舒心,休戰幾日后,傅縉有分寸了很多,再不干殺雞取卵的事了。 呸,她不是雞! 公務上沒有煩惱,外面雖風雨動蕩,卻與她無甚干系。 生活節奏比之前放緩了許多,偶爾聽聽好消息,自己人借機挪到哪個合適位置。 她還新接到了一封娘家的信。 趙氏懷孕進入八月了,肚皮尖尖,有經驗的婆子都說是男孩。她年紀有些偏大,孕前期吃了不少苦頭,不過隨著月份漸大就慢慢好起來了,如今能吃能睡,就等著小家伙足月出生了。 楚玥喜滋滋,她要當jiejie了。 趙氏的信噓寒問暖,除了說小家伙就是關心她的,讓她夏天勿貪涼,冰盆不許多放,諸如此類的種種。 她提筆,細細回了信。 除此之外,父親還私下另給她另寫了一封信,說是家中風平浪靜,一切皆好,讓她勿憂心。 這信箋寫得隱晦,楚玥自然看得懂的,那就好。 她舒了一口氣。 話說其實這次軍餉案銷贓點所在的安州,距離娘家鄧州也就百余里,還挺近的?,F鬧得這么大,好在這糧商和官家不沾邊,不用擔心什么。 但誰知她剛這般想罷,次日就得了一側新消息。 …… 這日傅縉突然回來了。 是上午,楚玥起得稍晚,正梳妝妥當要出門,卻聽到一熟悉的腳步聲,踏踏而行,重而有力。 是軍靴。 會穿軍靴出入禧和居的,也就傅縉一人而已,她詫異回頭,卻見他一身玄黑鎧甲,腰懸佩劍,正大踏步進門。 甲胄冷光映照,為了他英俊的面龐平添上冷硬之色,溫潤全褪,凜然肅殺,所過之處侍女無不噤若寒蟬。 楚玥詫異:“生了什么是嗎?” 這才半上午的,怎么突然就回來了? “我要出一趟門?!?/br> 傅縉言簡意賅,聲音沉穩,涉及外事公務,他一貫嚴肅正經,“安州,是公務?!?/br> 他這模樣顯然是領著皇差,這是要率軍前往安州了?楚玥驚訝:“什么事?怎么這么突然?!?/br> 軍餉銷贓不是核查過半了嗎?難道有什么新的幺蛾子? 如何是,那就非常大,畢竟軍餉案都沒出動京軍壓場。 果然,傅縉揮退仆婦:“查出新案子了?!?/br> 他凝眉:“稅銀?!?/br> 什么?! 楚玥大驚失色,稅銀何其要緊!尤其江南一片的稅銀,占據國庫收入近一半,誰敢往太歲頭上動土? 明目張膽自然沒人敢的,但這其中,卻有些空隙可以鉆。 “是火耗?!?/br> 說起這火耗,不得不先提一下官銀和普通紋銀的區別。 封建社會階級分明,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銀子。官銀是上流社會,有一定官身的人才能使用的,民間最多只能使用紋銀。 官銀和紋銀有什么區別? 除了純度和分量以為,最大的差別就是會在底部鑄上官銀二字,如果偽造的話先想想全族吃飯的家伙。@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稅銀入國庫,當然得是官銀,那這中間就會出現一個重新熔煉鑄造的過程。只是這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損耗,這個就叫火耗。 本朝在這方面還不錯的,沒有將所有火耗都歸到老百姓頭上,而是一人一半。 只可惜再好初衷,也耐不過人性多變,這么一個空子,膽子大的往里頭鉆一鉆,大肆斂財不在話下。 安州袁濟這端倪,其實最開始是趙禹等人無意發現的,嗅到一絲不對,他們立即細細追查分辨,誰知發現了這么一個驚天隱蔽。 因為距離所限,時機稍縱即逝,趙禹當機立斷,已先把核查軍餉案的欽差引過去了,而后再飛速傳信回京。 欽差傳信晚了一天,但走的卻是六百里加急,幾乎同時抵達。 傅縉接訊的時候,圣旨后腳抵達京營,刑部尚書再任欽差,率三部足足十多名官吏,五千京營精兵,再配二千羽林衛,即日赴安州。@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皇帝驚駭,雷霆大怒,嚴令務必徹查清楚,否則提頭來見。 “可能有諸多地方官吏參與?!?/br> 這么大的動靜,其實很明顯了,楚玥想起鄧州,有些緊張。 不過轉念一想,楚家非常富足,她祖父為官謹慎,單純為了銀子行這鋌而走險的族誅大事,他肯定不會干。 這么一想,心才定了定。 但誰知傅縉又說:“趙禹傳信,這里頭還有第三方勢力插了手?!?/br> 甚至這次事發,都有對方推波助瀾,至于這勢力是誰,傅縉已有了判斷:“必是西河王?!?/br> 官場大動蕩,能做的動作非常之多,可以事后安插些人手,更能借機接觸諸刺史府尹,趁良機大肆拉攏。 江南乃至中州一片極富庶繁華,若能借機在關鍵城池換上自己人當一把手,后續事半功倍。 楚玥眉心一跳,鄧州距離安州也就百里,說到要沖繁華之地,也算一個。 她定了定神,問:“西河王要拉攏人,想必也不易吧?” 畢竟眼下再怎么黨爭劇烈,天下看著還是太平的,皇帝壯年,押注還是冒險了,雖說富貴險中求,但也有很多人認為沒必要。 這就得靠里應外合,施加壓力了,這賊船一旦上了,就下不去。 傅縉道:“西河王肯定在京城放有人,且位置不會低?!?/br> 不做足準備,怎好白用功? 第51章 與此同時的吳王府。 “殿下, 這如何是好?” 議事大殿, 一眾心腹謀臣,還有好些避人入府的重要朝黨, 個個面露焦色。向來持重的三皇妃之父陳國公都有些坐不住了,眉心緊蹙。 “陛下已再遣欽差赴南了,隨行還有五千京軍及三千羽林衛?!?/br> 上一次出動羽林衛, 還是席卷朝野的靖王謀逆案, 而且還有沒有京軍。 此次三皇子真狂風暴雨加身, 一旦處理不好,難保不會步靖王后塵。 在座的諸人,都是三皇子的心腹股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何能不驚懼? “諸位莫慌?!?/br> 危機迫在眉睫, 三皇子卻未見慌怒, 他端坐上首,那年輕清俊的面龐端凝肅穆,環視一圈:“這么些年, 我等歷過多少大事,俱安然至如今,此時豈可自亂陣腳?” 沒錯, 十年間起伏浮沉,多少風雨, 甚至有靖王謀逆那一次的驚濤駭浪,都有驚無險過來了。 章夙擊案而起:“殿下所言不假,此次必也如此!” 擲地有聲, 三皇子章夙都極之鎮定,諸人焦色漸漸就褪了,沒錯,他們確實經歷了不少大風浪。 陣腳穩住了,三皇子立即道:“此事緊急,我們馬上加派人手往江南?!?/br> 恢復鎮定的所有人,當即火速商議人手及對策。至午間,初步定下。眾人也不敢久留,皇帝只怕已命人監視各黨了,立即散了,先安排著悄悄離開。 “章先生,稅銀一事只怕捂不住了?!?/br> 最不愿看到的情況出現了。 諸人退散,偌大的外書房僅剩二人,三皇子面色陰沉如雨。 他行奪嫡之事,少不得財力支撐,雖底下有巨賈支持,但所耗極巨,終有欠缺,機緣巧合之下,就觸及火耗。 有些東西,不能開頭,一旦開了頭,不管是利益鏈條,還是嘗到甜頭,就沒有說抽身而出的。 三皇子也知道這是一個什么行當,歷來他慎之又慎,不想今日,卻毀在底下人貪婪的另一樁事上。 始料未及,驟不及防,此刻恨不得將譚肅陳度二人千刀萬剮了,但事情揭開卻再無法挽回。 這么一樁大案,三皇子想像軍餉一事那般斷尾拋開,根本不可能。哪怕一絲證據俱無,有一句話叫簡在帝心。 皇帝認為你做了,你就逃不過去。 另外,個中千絲萬縷的關系,怎么能一點痕跡不留。 三皇子知道,自己正面臨入朝以來的最大危機,一個不妥,莫說奪嫡,身家性命都保不住。 “殿下,某以為,如今必須避重就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