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不過,因為古家的寧榮薇、白敬齡甚至包括畢老太太在內的幾人,嚴格來說都能算得上是職業女性了。 她們條件也好,基本也都是買成衣穿的,算起來除了家里的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們做做衣服之外,幾人也是很久都沒有自己動手做衣服了。 所以要古明妍跟著家里的這些長輩們學,她們到底也只能教給她一些基本的東西,再深入點兒的技巧,幾人自己都說不上有多會了。 而且古明妍一個小小孩兒,動心思那會兒也就才五歲多,還遠談不上要出嫁這種事兒。加上她自己的衣服也都是在商店里買回來的成衣,這要是突然的向長輩們提起對這事兒感興趣想要學習,也不是很合適,所以她也就一直沒露出這意思出來。 之前說過,古明妍這輩子別的沒有,就是這向學之心還是很堅定的。 也不拘于學習書本知識的范圍吧,只要是她感興趣的,想要學的,那就一定得學起來才行。 不過,在古明妍動了想要學習剪裁和刺繡相關技術的腦子后,這三年的時間里,她一直都沒能找到合適的老師,也沒有適當的機會向家人提出這樣的請求,所以一直也沒能成事兒。不過這心思到底是種下了,倒一直也沒忘了有這么個事兒。 三年很快的就過去了,就在古明妍現在都只是偶爾才會想起自己的這個想法,想著還能不能遇上合適的師傅的時候,向來老師運就很好的她,終于是得償所愿了。 要說起來,古明妍覺得自家爸媽在紡織廠的這個單位工作就是好,整個一個大廠子這么多的職工,牽牽連連的什么樣的人都能接觸認識的到。 這次古明妍瞧上的老師目標,就是古建國主管的保衛科里新調來的一名職工的母親。 這個職工跟古建國一樣,也是從部隊上轉業來的紡織廠。 小伙子也就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大家都叫他小鄭。他還沒結婚成家,家中也沒別人了,就有個寡母,大家都因著他姓鄭的緣故,直接喊他母親鄭大娘的。 這位大娘早年喪夫,一個人靠著家傳的裁縫手藝把兒子養大,還給送到了部隊去當兵。 鄭大娘有一手很好的裁縫手藝,而且她還會刺繡,據說這都是從她那曾經在大戶人家做過繡娘的母親那里繼承下來的手藝。 鄭大娘憑借著這份手藝嫁給了安城城里人的丈夫,后來也是靠著這手藝獨立撫養了兒子長大成人。 這么多年來,她一直在城西的一家老牌裁縫鋪子里工作,說來因為后來鋪子被收歸國有了,她也能算得上是一名正式的工人,領著國家給的工資的。 這次,因為兒子工作被安排在了離家較遠的城東,鄭大娘不想跟兒子分開,就申請了也調到城東這邊的鋪子里來了。 鄭大娘調過來這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她的好手藝就被傳揚了出來。 原本距離紡織廠最近的那家裁縫鋪,因為手藝一般,鮮少有人光顧的,這下子也因為鄭大娘的加入,一下子又火了起來。 廠里的職工們一傳十十傳百的,短短時間內大家就都知道了鄭大娘的好手藝了。 這起頭就是因為鄭大娘給一家的姑娘做了一身中山裝,人家姑娘結婚的時候穿出來了,叫在場的賓客們一看就開始打聽了。 原還想著估摸著這是人家花了大價錢從大城市里買回來的成衣呢,沒成想這樣筆挺修身的衣裳竟是家門口裁縫鋪大娘的手藝。 這不,不消幾天下來,鄭大娘的訂單就都被排的滿滿的了。 古明妍也是聽寧榮薇說起了這事兒,才知道家附近來了這樣一位手藝人的。 寧榮薇還在跟古建國說呢,她去的時候都已經晚了。她是見了人家大娘的手藝著實不錯,想著也去給自家人定上幾套衣服的,沒成想壓根兒就排不上號。 古明妍見自家老媽這種被老爸的糖衣炮彈多年培養下來了的高眼光,都認可了這個大娘的手藝,不禁就有點兒心動了。 她自己趁著家里人都上班上學的時候,跑到了離家不遠的那間裁縫鋪子里觀察了一下,發現鋪子里掛出來的衣服的確跟以往的很不一樣。 說來也都是大眾的款式,但就是看著比從前的要好看很多。 這衣服掛起來看都覺得不錯,想必上身效果一定更好吧。 古明妍知道,這就是版型和剪裁的問題了。同樣的衣服,一點點剪裁制版的不同,就能讓服裝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才是真正的技術所在。 探查了一番情況后,古明妍就決定要拜這位大娘為師了。 不說傳言中說的鄭大娘還會刺繡的事兒是不是真的,單就人家這剪裁手藝,甚至都能看得出有點兒設計的味道在里面了,這就足夠值得古明妍跟著學習的了。 不過,令古明妍沒有想到的是,她這次拜師學藝的想法卻沒那么容易實現。首先,她就受到了來自家人的反對。 古明妍早就習慣了自己提出的任何事情家人都會無條件支持的情形了。 這回她看上了人家大娘的手藝想要跟著學了,就很自然的跟老爸老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著叫他們大人出面,尤其是從老爸的下屬,那位鄭叔叔那里入手,想辦法說服大娘,讓人家肯傳授手藝給她。 畢竟這年頭再是不講究老傳統里的師承了,但在這種學習技術的方面,還是講究師傅帶徒弟的。 古明妍也就是出于個人的興趣想學些東西罷了,也沒想著以后就干這一行,更不會跟大娘搶飯碗。所以她覺得讓父母出面幫著她把事情給說清楚,這事兒成功的幾率還是挺大的。 只是她沒想到的是,還沒到人家鄭大娘那兒答不答應呢,自家老爸老媽這兒就先不同意上了。 他們給出的理由倒也簡單,就是覺得自家孩子完全沒有必要學這個,沒必要沒事兒給自己找個受累的活兒干。 不得不說,在老一輩兒的思想里面,對于行業之間的三六九等還是有一定的固有觀念的。他們倒不一定是覺得裁縫這活兒不如別的職業,只是到底覺得這工作挺辛苦挺累的罷了。自家也不是穿不起衣服扯不起布,更不打算用這個掙錢,那一個好好的小姑娘,嬌嬌氣氣的養在家里彈彈琴寫寫字看看書多好,沒事兒去學這個干什么呢。 古明妍被自家爹媽的理論驚得有點兒不知道該說什么了。不過仔細想想,他們要是抱有這樣的想法的話好像也確實沒什么錯。 畢竟這服裝的剪裁什么的,說白了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學著給人做衣服穿罷了,不像后世大學里還有專門的設計專業,專門學習研究這一塊兒的。 現在在父母的眼里,就是自己和家里人明明都有足夠的衣服穿,自己以后也沒想著做裁縫,現在還偏要去學這些沒用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這對于小小年紀的她來說,就是沒事兒自討苦吃,沒什么必要的行為。 古明妍算是知道彼此的矛盾點所在了。為了達成目的,古明妍只好耐下心來跟他們解釋: “爸爸mama,你們都誤會了。我想跟人家鄭大娘學這個,不是要去做學徒工啊什么的。只是我覺得現在我的好多衣服都可以更好看而已??墒俏夷芟氲牡皆趺礃拥囊路每?,但是我自己卻不會做。所以就想著既然大娘手藝好,我就跟人家學學罷了,就跟我跟著mama你學針線是一樣的。只是因為人家大娘專門做這個的,我想跟做的好的人學而已啦。而且我這么聰明,跟著學一段時間肯定就能學會的,肯定不會累到的啦,你們就答應了我吧?!?/br> 寧榮薇和古建國被自家這個小磨人精纏得不行,他們也不知道這個從沒有在吃穿上被虧待過的小女兒,怎么的就突然想起了學這女紅裁剪做衣服這些子東西了。 你說你愛學習愛看書,甚至是想要學樂器吧,作為父母的都能理解和支持。這么半大點兒的孩子,好好的不缺吃少穿的,又不是到了要嫁人的時候了,必須要學會點兒縫縫補補的技能啥的,干什么非要在該好好去學校讀書的時候,要跟著人家裁縫鋪的師傅學這手藝呢?這要是被外人知道了,少不得還得瞎猜測,以為自家這是要把孩子送著去當學徒工以后做裁縫呢,不像話啊是不是。 古明妍看著父母難得的堅持,也是沒辦法了。 眼看著說是說不通了,古明妍就開始想別的辦法了。 撒潑打滾鬧脾氣甚至絕食這種事情,古明妍是絕對不會做的,沒得傷了父女母女之間的感情。 她現在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古建國和寧榮薇證明,她這是真的出于興趣才想學的。 接下來的幾天里,古明妍算是費心費力,絞盡腦汁了。 她把記憶中能想到的所有適合這年代的衣服款式都畫了出來,各種類型的衣服,各種款式的都有。大致都是借鑒了后世的一些經典款式,配合著當下比較保守的風氣進行了些改動,不過也是能看出些許特別和不同出來的。 衣服設計的倒是不錯,只不過古明妍這繪畫水平就很令人呵呵噠了。 作為一個兩輩子都完全沒有繪畫天賦的手殘黨,她能畫到這一步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 拿著這些厚厚的衣服樣式的圖紙,古明妍又再次開展了她的說服爸媽的活動。 古建國兩口子看著這孩子不但沒有放棄,還一下子拿出了這么多衣服的圖紙出來,也是被孩子的這股子韌勁兒給打敗了。 古建國一個鋼鐵直男自是看不出這些設計圖有什么特別的。 不過寧榮薇和白敬齡兩人,作為這時代算得上是高收入高生活水平的職業女性,對于什么是美啊還是有幾分自己的判別能力的。 看著自家寶貝孩子畫出來的一張張圖紙,尤其是里面那些大裙擺的裙子,還有設計的非常立體修身的風衣,倆人這會兒都有點兒心動了。 就跟所有女人看到好看的衣服就都想要得到一樣,兩人現在恨不能這些圖紙上的衣服都能立馬被做出來,叫她們給穿到身上才好呢。 這下子,也不由得他們不相信自家姑娘的確是對這方面有興趣了。而且,看著這么多的衣服設計圖,有男裝有女裝甚至連童裝都有,就能知道自己閨女兒在這方面還是很有天賦的,腦子里也是有實在東西的。這不光是有沒有審美的問題,關鍵是她還能把腦子里的她覺得美的東西給實體化下來,這就很是難得了。 怪不得孩子想要學會做衣服了,如果是她們自己,腦子里有這么多的想法,在市面上又都找不到類似成衣的情況下,估計她們也會想要自己動手做出這些衣服的吧。 看著自家老媽的表情,古明妍就知道這事兒十有**的能成功了。 結果果然不出她所料,經過一番討論商議后,最后以全家三位家長兩票贊成,一票棄權的結果,古明妍的學手藝提案被多數表決通過。 看著家里的女人們在一邊兒興奮的討論什么樣的衣服最好看,那個被逼無奈只能投出棄權票表達自己的反對,卻被無情的忽視了的古建國,此時就只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他內心深處不禁在想——難道自己這輩子面對自家女兒的時候,真的就不能成功的說出一次“不”嗎? 雖然這只是他自己內心的發問,也沒誰能回答他。但不知為何,古建國總有一種自己好像明知道這問題的答案似的。 這種面對自家女兒的時候就無力反抗的感覺,真是太讓老父親感到心酸了…… 被妻子三百六十度態度大轉彎兒氣的不行的古建國是既無奈又拿家里的這些個女人們沒辦法。 她們這會兒自己個兒商量好了,就在那里興奮的討論著以后能做出多少好看的衣服來穿,然后轉臉就直接把這找老師的任務交給他了。 明明他是那個一直不贊成這事兒的人,這到最后了,還得自己出面幫著促成這事兒。你說說這都是什么事兒??! 古建國做這事兒都是做熟了的。他現在對于自家閨女兒什么時候就突然有了個什么想法,然后就要找個老師來學習學習都習慣了。 面對女兒這學無止境,永遠保持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的這個狀態,古建國這個當人爸爸的,就只能在后頭跟著給送禮找老師,給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罷了。 這次也是這樣,古建國從保衛科的小鄭那里入手,先是把人家請到家里來,好酒好菜的一番招待,接著就進入正題了。 他說自家女兒年齡小身體弱,除了天氣好的春秋季之外,不好總去學校,在家里待的時間長了,無聊了就想學點兒東西。剛好家里有縫紉機,孩子最近就對這比較有興趣。就想著請鄭大娘給孩子指導指導。 保衛科小鄭是壓根兒沒想到這個主管他們部門的副廠長找他竟然是為了這個事兒。 剛要驚訝于為什么副廠長家的女兒要學裁縫手藝呢,就聽古建國又接著道:“這孩子有了興趣,就跟那女孩子玩過家家似的,想自己學著做衣服玩兒呢。我家里你嫂子是忙的沒這時間教她的。再加上在這方面,大娘那才是老經驗了,這廠里現在誰不知道大娘手藝好啊,都排著隊找大娘做衣服呢吧。要是這孩子能得大娘指點一二的,她也能學到更多是不是?!?/br> 頓了一下,跟小鄭又碰了次杯,古建國接著說:“不過小鄭啊,你盡管放心,我們這學這手藝絕對不是想著以后叫孩子做這一行的,不會影響到大娘的工作的。你就當是我家里沒人會這個,給孩子找個長輩學習一二了。畢竟這姑娘家家的,學些女紅上的手藝也總是出不了大差子的不是?!?/br> 這一番話又是捧人夸人,又是各種解釋的,把小鄭心里的疑惑和擔心都給解釋了個清楚。 在現在的小鄭看來,那就是副廠長家里的嫂子工作忙,沒時間教導女兒女紅手藝,剛好自家老娘在這方面擅長,現在還出了名兒了,就讓人家給看中了,想叫孩子跟著學些基本的手藝罷了。 他倒是不擔心把手藝教會了人家孩子會影響到自家老娘的飯碗。畢竟他可不認為這副廠長家的女兒長大了能去做個裁縫的。 只是他沒想到這古副廠長為人還挺保守的,家里的女孩子這么小的年齡就開始安排學女紅了啊,現在好些城里的姑娘都是在結婚前才被娘家mama拉著突擊一番的,看來這是人家廠長想早早就培養女兒這方面的能力呢。 古建國這是不知道自己的下屬在心里是怎么猜想他的,這要是知道了,他非得覺得被冤枉死了不可。 明明他才是那個不想叫孩子學這東西的人??! 他一個以女兒奴自居的老爸,恨不能自家閨女兒啥都不用學,啥都不會,以后他這個當老爸的肯定能把她生活的方方面面給照顧安排得合合適適的,半點兒都不用她自己cao心的。 別說是做衣服了,他古建國的女兒,就是連個針都不會穿,那這一輩子也不會少衣服穿的,他這個當老爸的愿意給女兒買一輩子的新衣服穿! 只可惜他這一腔愛女的情懷沒人能理解,只能自我感動了,現在還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下屬誤會成保守的老頭子,想想也是很慘的了。 小鄭被自家副廠長一頓酒菜招待下來,覺得自己都跟人家親近了不少。加上二人又都當過兵,本就有很多共同話題,之前古建國又很照顧這個新來的同事,這下古建國都把事情說到這份兒上了,小鄭想了想這事兒對自家也并沒有什么妨礙,也就替老娘把這事兒給答應了下來。 古建國看著這小鄭這么痛快的就答應了,他心里還有點兒不甘。覺得還能再搶救一下的古建國又跟人家說,他答應的不算數,還是要回去跟鄭大娘好好商量商量才行,要尊重老人家的意思的嘛。 一心想讓鄭大娘拒絕然后這事兒就黃了的古建國,到底最后事情也沒能如他所愿的發展。 鄭大娘在聽說了這事兒之后,很是干脆的就答應了下來。 不說別的什么原因理由的了,就單是這事兒是兒子的上級領導提出來的,那她這個向來把兒子的事情看的大過天的當母親的,就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轉眼,古明妍已經在鄭大娘的裁縫鋪子里學習了兩個多禮拜了。 沒錯,現在大家都稱呼這個早已存在,但曾經卻并不怎么受歡迎的裁縫鋪為鄭大娘的裁縫鋪子了,畢竟人家現在是那里的一把手,手藝能力放在那里,口碑很容易的就建立了起來。 古明妍平時都是趁著大家上班和上學的時間去鄭大娘那里的,周末大家都休假了的時候,她就不去了。 這一點也是當初她就跟寧榮薇商量約定好了的。 主要是寧榮薇怕那鋪子太多人去,看見自家閨女兒在那兒學藝,會傳出什么不好的話來。 畢竟現在古建國也算是廠里挺大一領導了,他家里唯一的女兒沒事兒跑到裁縫鋪子當學徒工,說出來總是不好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