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古明妍聽著自家老爸老媽又給她造出了一對兒雙胞胎弟弟/meimei來,也是不知道該說啥好了。 在后世見慣了周圍同學朋友們想要個孩子有多么的不容易,各種做檢查鍛煉身體,吃各種進口的營養品,早早的就要開始備孕,孕期更是要注意,什么輻射啦、霧霾啊,反正就是不論是想要懷上孩子還是順利生下個健康的寶寶,都好像是一件特別艱難的事情。怎么這到了物質更加匱乏的六十年代了,自家這對恩愛父母生孩子就生的這么簡單吶,而且這都是第二對兒雙胞胎了,就算是有古建國這邊的基因遺傳,也不至于中獎率這么高吧。 再想到外婆退休了還要給自家帶孩子,古明妍覺得這奉獻精神也是沒誰了??粗习掷蠇屵€有爺爺奶奶都是一副覺得對不起外婆的表情,古明妍不禁想,干脆讓外婆直接搬來自家一塊兒住著好了,到時候房子蓋得大一點兒應該也夠住。 想到這一點也是考慮到實際情況,主要就是舅舅舅媽的工作性質,他們兩人不能經?;丶?,外婆退休后就是自己在家照顧兩個孫子,如今再加上自家未來的兩個。再過不久不太平的日子就要開始了,讓外婆一個退休的老人帶著孫子們單獨住在外面也多有不便,生活上要是需要買個糧食什么的,一個人也沒個幫手。而且跟自家住在一起,古建國和寧榮薇兩人也能幫著照看老人和舅舅家的孩子,不然放老人和小孩單獨出去誰都不能放心。 想到這里,古明妍就拉起古建國的袖子,給她爸露出了個笑臉兒,看他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了,她這才說道:“要外婆,要跟外婆一起住大房子,讓外婆跟爸爸mama還有弟弟一起住大房子?!惫琶麇M力把自己裝作小孩子,努力表達自己的意思。 古建國自打上次被女兒的話提醒,想出了自己出錢蓋房這個好主意之后,對自家閨女兒說出的話的聽從程度就又多加了兩分,這會兒估計只差是沒當圣旨聽了。 聽到閨女兒的要求,古建國自己也在心里琢磨了琢磨,想想這也不是不可以。 之前他一直就說要孝順丈母娘,可其實自家也沒什么能孝敬的。白敬齡一個主任級別的醫生,退休自是有單位給退休工資什么的,也用不著自己再給什么。 但是要是把老人接來跟他們住一塊兒的話,說不準還真是個好想法。老人家最需要陪伴了,以后二舅子不能常在家,自家兩口子陪伴老人也是一樣的,起碼生活上采買糧油rou蛋的也不用老人家自己再去排隊的了 。 古建國覺得自己這想法不錯,就跟妻子商量:“小薇啊,你說咱們就照妍妍說的,干脆讓媽退休后搬過來跟我們一起住好不好?對外就說是為了照顧外孫。二舅子在單位上幾個月的才能回來一趟,老人家又要退休了,跟咱們住在一塊也能相互有個照應,以后兩個小的出生了,媽也能就近幫著照顧?!?/br> 寧榮薇聽得一愣,這年頭可沒有丈母娘跟女兒女婿住的道理,何況自家還有哥哥嫂子呢,母親能愿意嗎? 接著她又想到什么,趕緊抬頭看向公婆,害怕他們會以為這是自己的主意,故意讓丈夫提出來的。 哎呀,寧榮薇覺得丈夫這個人就是討厭,有什么想法私下里跟自己商量不好嗎,萬一公婆真的誤會了自己多不好啊。 “媽這么多年一個人都習慣了,再說了,還有哥哥嫂子呢。哪有跟女兒女婿住一塊的道理?!睂帢s薇趕緊解釋。 古老頭和老太太聽著孫女兒和兒子的提議,倒也沒有覺得這是兒媳婦的意思,用眼神安撫了有點兒不安的寧榮薇后,老兩口也不禁開始往這方面想了,兩人就問兒子是怎么打算的。 古建國:“我這也就是聽妍妍一說才剛想到的。不過我覺得這確實可行啊?!?/br> “這不是我打算開春要建房嘛,到時候可以建個大點的,中間用墻隔開,從外邊看是一家,里面其實是兩家。這樣既給了丈母娘獨立的空間,以后二舅子兩口子放假也可以直接回這邊的房子。而且因著是兩家分開的,也不用顧忌我們兩口子了,只當是丈母娘自己的家就好了。大家住在一起近便,孩子外婆照看孩子也可以不用讓我和小薇離孩子太遠,有時間都得為了看孩子跑來跑去的花在路上。我和小薇本來就忙,空出功夫了還要回村子看妍妍呢,能省一點兒就省一點兒吧。到時候把二舅子家的兩個小子也接過來,幾個孩子一處長著,感情也好,彼此之間也能做玩伴不是?!?/br> 聽著丈夫的打算,寧榮薇也不由得開始認真盤算起來。 要照著丈夫的安排,那這也不算是跟著女兒養老,畢竟母親有省醫院給她分的房子,跟自家住完全就是為了老人和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顧罷了。 要是真能把家里院墻什么的隔開來,弄出兩個獨立的房子的樣子,想來哥哥嫂子和母親就算最開始會拒絕,等住上一陣子應該也是會愿意的。畢竟哥哥平時上班去就格外擔心母親一個人在外居住,只不過家里就剩他們兩兄妹了,哥哥自然不會提出讓母親跟自己住的事兒,估計都不會想到這事兒上。就算古建國這人再好,在現在的大環境下作為兒子的哥哥也沒得把母親拜托給女婿家的。 那不如剛好借著這次懷孕,母親要幫自己照顧孩子的由頭,先讓母親在自家住著,等母親和侄兒們都住習慣了,到時候再提出長期的住在一塊兒,想來應該能被同意的。 想著到時候就能跟自己母親住在一起了,寧榮薇一個已經是四個孩子,哦,不,即將升級為六個孩子媽的人,也不禁開始期待了起來。 不過寧榮薇自己到底是不好表態的,但她的態度很明顯是十分樂意且期待的。這下只剩下二老的意思了。 古家二老想想兒子的提議,再看看兒媳婦兒挺著的大肚子,即便畢老太太心里有些些微的不情愿,也知道這件事兒這么做對大家是最好的。自家那親家一個人過了這么些年也不容易,退休養老了兒子也不在身邊,算了,反正一個女婿半個兒,自家老三也是有義務照顧自己丈母娘的。 想通了的畢老太太看了眼自家老伴,知道他必然也是同意的,于是她便交代兒子道:“這事兒我和你爸這兒都是贊成的,親家母幫著你們帶孩子,你們自然合該好好孝順她老人家。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啊,她是個要強的人,你直接說住在一起想來妍妍外婆可能是不會同意的,這事兒啊還是得你們兩口子自己商量著給辦好了?!?/br> “還有就是,以后你們即便是住在一起了,也得記得每周都要回來看看我們妍妍和倆老的,可不能把我們給忘了,是不是啊小妍妍?” 古明妍被點名,只能猛點頭表示奏是奏是,木有錯,表忘記我們哦! 看著事情被商量著定好,古建國也是覺得滿意?;仡^看到妻子看向自己那溫油的小眼神兒,嗯,古建國可以確定自己這波表現拿到滿分了! 古建國深深的覺得,自己寵愛小女兒那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嘛,看看這每次都能把他犯愁的事情用一兩句話給他提出解決辦法的實力,簡直就是家有一女,如有一寶啊。 雖然事情算是定下來了,但是還是要跟白敬齡以及寧榮臻兩夫妻商量商量,得到他們的同意才行的。 不過在此之前嘛,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得先把自家蓋房子這一攤子事兒給規劃好了。 古建國參考了紡織廠里的建房規劃,根據廠里安排的家屬院位置,決定把自家的房子安排在靠著家屬院最里面一棟樓的邊上。 這個位置可以說是整個家屬院兒區內最偏最深的地方了,而且再往后頭幾十米的距離就是山坡,可以說要是把房子建在這里,不但不會讓自家的平房小院兒影響到別人,影響整體的美觀,反而可能會讓大部分人同情自家住在山腳下,說起來是城里人,吃商品糧拿雙份工資的,結果住房跟在農村一樣,不像他們都能住樓房的。 古建國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最好是能被大家都抱著同情的心態看這件事。而且離的遠一點,上下班的人連路過都很少能路過自家這邊的,這也就能少了很多可能的窺視了。 不得不說當過兵的古建國對于別人對自己的關注還是格外敏感的。 這么些年在筒子樓里住著,自家但凡吃點兒好吃的,他那幾天里都能感覺到落在自家身上的打量都能多出許多,這種感覺他到底是十分不喜歡的。 不像這個時代大多數同事鄰居相處的主旋律是恨不得你家我家的不分彼此,有個什么吃的都要互相打探一番,古建國還是對私人領地有很強的保護和占有意識的。之前是沒那個條件,這會兒有機會了,還不趕緊的把自己老婆孩子劃到自家圈兒里,隔開外界的打探,這樣他才能更有安全感。 其實吧,這地方說起來離熱鬧的地方遠,但也不是完全的就離群索居里。真要是有個什么事情了,旁邊和前面有好幾棟樓的鄰里鄰居住著呢,大家又都是同事,也能互相的給搭把手。只是若是自家不主動找人,單就正常人家的活動動線上來講,都應當是朝前面和西邊的路離開或是回家來,是不會經過自家的,所以要是有人時不時的出現在自家附近,也能夠很容易的被發現的。 領導看著古建國遞交上來的申請,也很是滿意他的知趣兒。選了這樣一片地方,的確是家屬區建房規劃完全用不到的一片地方,所以大筆一揮就簽字同意了。 古建國也不傻,知道這年頭要是自己獨立蓋房,在農村興許還行,能叫相熟的人家來幫忙,而且農村的房子到底跟城里不一樣,都是按照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方法蓋的,有時候下雨的時候會漏雨,房頂什么的不那么結實,下個雪都有被壓塌了的風險。 這輪到自家要蓋房了,那這標準肯定就得按照城里的來,因此這就沒辦法自己找村民幫忙了。一個是離的遠,自家這邊也沒辦法提供住宿,每天來回的話既辛苦還耽誤人家上工賺工分。最最重要的是村里的工匠泥瓦匠什么的也不會蓋城里的這種房子。 給城里這些單位建房的人雖然大多也是農村出身的,但都是公家的建筑單位從農村招工,找來的原來的手藝人或是工匠的,這些人在被建筑單位招工后就有了編制,以后都算是城里的工人了,也就不再能在農村見到了。 所以,古建國這會兒就跟領導打開商量了,想要讓廠里開工動土的時候也把自家一并地給帶上。 古建國這邊跟領導那是好一頓掰扯,什么擺事實講困難啦,最后直接都扯出來“領導你就好人做到底吧,橫不能看著一片漂亮整齊的家屬樓后面墜著我家一個土坯磚瓦房吧……” 領導也是被他磨得沒辦法了,只好答應了他??蛇@大事兒上一松口吧,后面的諸如一塊兒湊著買材料啊,還要給自家通暖氣,水電啦種種的口子,就都被古建國厚著臉皮給撕開了。 領導最后都要生氣了,合著你說自己蓋房呢,最后就錢是自個兒出了,其他的還是得廠里給你出力??! 古建國也是無賴,直接就說了,這房以后也是單位的房,自家只當是出錢交租金暫時住在這兒了,領導你怎么能看著單位的福利房沒有水電暖氣呢,這讓以后住進去的職工怎么想啊是不是。 領導……我說不過你,我不跟你掰扯歪理。 總之,古建國這么一鼓作氣的把領導給忽悠瘸了,雖然可能要付出比簡單只蓋個宅院多出許多的金錢為代價,但看著手里的一沓批條,古建國就覺得這錢花了也就花了,自家住著舒坦不比啥都強是不是。 不用自己到處找材料和人力,古建國還是比較滿意的。就單這一項,能省了他多少功夫去。剩下的除了準備好錢,就是跟人打好交道了,不管是蓋房的還是水電暖氣上的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可不能給掉了鏈子的。 古建國一邊回憶著自己的人脈,一邊計劃著這幾天該去把各個廟門都拜拜了。 就這些單位吧,要是能搭上人家領導的邊兒,給底下干活的人交代一句,到時候能起大作用。別看自家廠領導給了自己批條,但這東西管不到對方單位人身上去,人家要是到時候不認你的,你都沒處說理去。畢竟這事兒上算是自家沾了公家的光,哪有到處宣揚出去的道理啊。 古建國覺得領導估計也是今天被自己給磨煩了才同意的,到時候人家施工單位的人來了,要真是不給自己家干活,或是通這些水電啥的,那自己就是叫來領導評理,那領導頂多也就是勸個一兩句的,有沒有效果就未可知了。所以這些工作都得他提前鋪墊好了才行。 因此這段時間,古建國簡直可以算的上是上躥下跳了,甚至連有個周的周末都沒顧得上回村看他寶貝閨女兒。最后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把他自己在安城的人脈總動員了一遍,終于把事情都給辦妥了。給他累得啊,有的半天找不上關系的,煩的他都想用老爺子的名號了。幸虧最后結果不錯,靠著他自己這么些年的經營,也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古建國在內心里悄悄地給自己點了個贊。 想著上周沒去看閨女兒,這可是除了自己出差在外沒辦法之外的第一次,還不知道閨女兒會不會生氣呢。古建國二話不說,趕緊地就收拾了東西,帶上禮物,上趕著給他閨女兒送孝敬去了。 古明妍對自家老爸的這一通cao作表示很是滿意,只是怕他驕傲,只在心里給他打了九十九分,留一分是給他留出進步的余地的。 手里翻著老爸給買的連環畫,窩在古建國懷里邊看邊接受投喂,小腳一翹一翹的,古明妍這小日子別提多美了。 這時候天氣還比較冷,家里冬天存的凍柿子還剩下了點兒,家里人不敢叫她直接吃,古明妍也不敢吃這么涼的東西。她上輩子就有很嚴重的痛經,這輩子要從小保養好,堅決不碰涼水、吃涼的東西。 所以這會兒古明妍吃的就是已經放了一陣子,不涼了的柿子?;说氖磷拥蔚未鸫鸬乃訔壟檬峙K,就叫古建國一勺一勺的挖著喂給她吃。 吃完了水果還有人給擦擦嘴,古明妍覺得自家老爸偶爾一次缺席也不錯,看著這事后的補救,態度就很好嘛,頗有幾分女兒奴的架勢了。古建國同志,你要繼續加油哦! 古建國看自家女兒吃的香,高興地跟自己吃了似的。 他想起閨女兒之前說的想把房子蓋成奶奶家這樣的,想著女兒雖然還小,但不一定就沒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新房肯定得給閨女兒單獨空出來一間,幾個臭小子們還可以湊活湊活擠一擠,自家就這么一個閨女兒,那是一定要給單獨分出來的。 于是古建國就問她閨女兒,自己的房間想要個什么樣的,爸爸一定滿足你的所有要求巴拉巴拉的。 古建國到是不用給自家閨女兒特意解釋這是在問她以后要跟著爸爸mama回家住的房間想要什么樣的,主要是他們兩口子為了怕女兒誤會是把她一個人丟在奶奶家不要了的意思,每次回來都會跟她念叨,等她再長大一些了就接她回自己家,住自己的房間什么的,所以這會兒不用特意的說,古明妍也能知道是什么意思。 聽古建國這樣問她,古明妍覺得自己可以提的夸張一些,反正只是想法嘛,又不是一定要實現的。再說了,考慮到她爸的實力,古明妍覺得說不定一不小心就給她實現了呢對吧。 當下也不再猶豫,小嘴兒巴巴的,說著自己的要求:“我自己的房間嗎?要大大的床,軟軟的;要奶奶那樣大大的箱子,要把小馬和小猴裝進去;還要有爺爺寫字的大桌桌,恩,大大的,能放下好多小人兒書的那種架子;還有還有,要有mama的大柜子;妍妍還要養花花,還有兔兔;還有妍妍要睡那種熱熱的床……” 古明妍盡量裝出幼稚的語氣和口吻描述自己的想法,她也是木有辦法啊,橫不能直接跟她爸說:“爸,你最好給我弄個套間,自帶臥室、書房、飄窗、戶外陽臺的那種,各色家具你都給我置辦齊全了,空間要大,朝向要好,恩,最好是能在床之外單獨給我盤個炕,省的到時候暖氣不夠熱再把你姑娘我給凍著了?!?/br> 古明妍能這樣說嗎,她不能,所以為了不把她爸用這些新鮮詞兒給嚇到,只能這么化簡為繁,希望她爸能理解她的意思,并盡量給她滿足了。 古建國…… 好吧,雖然閨女兒說的顛三倒四的,但是大致的需求他還是理解了的。古建國決定回去他就找人給弄設計圖去! 想著閨女兒這些要求要是自己都能給她滿足了的話,那以后估計孩子住著應該會很舒服了吧,要不回去給自己和小薇也設計成類似的? 正在腦中努力記憶她家姑娘住房要求的古建國,沒成想她姑娘又有附加要求了——就聽古明妍突然想起了什么,接著道:“還有還有,妍妍在奶奶家出去便便太難受了,還有妍妍不想洗澡的時候在院子里,都被人看到了呢!” 古明妍不能直接說讓她爸給她弄室內的衛浴設備,估計這年頭也沒有。但是筒子樓里的廁所都是每層樓都有的,想來在自己家里,做成筒子樓里那樣的衛生間應該也不太難吧。 不過洗澡的話估計還得麻煩點。古建國就是再有本事也沒辦法給她造出熱水器出來,所以估摸著冬天里她還是得跟著大部隊去廠里的澡堂洗澡的。 不過要是衛生間能好好設計一下的話,夏天沖涼什么的完全可以燒點水自己在家解決,畢竟自來水是通的嘛。 古明妍不知道自己這種‘我想要這樣和這樣’和‘我不想要那樣和那樣’的提要求方式,簡直要把古建國給逼瘋。 她是按照后世現有的東西提出來的,但是這些東西在古建國腦子里是沒什么特別具體明晰的概念的??v使他走南闖北的也見識過一些海市有錢人家家里的馬桶啊浴缸什么的,但是卻也沒關注過那究竟是個什么原理,更是沒想到自家有一天能跟那樣的生活沾上什么邊兒的。在他的概念里,筒子樓的條件除了太擁擠,跟人打交道太多之外,其他的都挺好的。 但這下給閨女兒都許下諾言了,雖然他著實沒想到自家閨女兒的小腦瓜里,還裝著這么些他想都想不到的東西呢。但??诙家呀浛湎铝?,說什么都要努力努力試試吧。 于是,在古明妍的壓迫下,將壓力轉化為動力的古建國同志,最終也沒讓女兒失望。 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古家小院最終成為了一個外表普通,但內里另有乾坤的,這時代高級住宅。里面的規劃格局非常合理,各種功能齊全,能夠滿足老中青三代人對住房的各種需求。 可以說這座房子,是在各色家電還沒能普及進入千家萬戶,幫助減少主婦的工作量和時間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因生活瑣事給生活造成的不便,算得上是理念超前型住房了,估計即使再過去個二三十年,那也能算得上是挺不錯的好房子了。 第29章 入v第三彈(三合一大章) 古建國家新房的動工跟隨著春天的腳步一起到來, 與紡織總廠建新家屬院兒的節奏一同開始進行。 古建國根據自家閨女兒的要求,結合了自己和妻子商量的結果, 多方打探和咨詢,終于確定了最后的房屋設計方案。 這次古建國可以算是下定了決心要把這房子蓋好。這次建房, 他不光是注重房屋本身的建造, 屋子內部格局的規劃,就連院墻和地窖都叫他好好的規劃了一番呢。 與此同時,為了讓自家能在房子蓋好后盡快的入住, 畢竟到時候孩子可能也快要出生了,要趕在那之前勸白敬齡住進自家, 也得先給丈母娘把地方準備好不是。 所以,在規劃建設房子的時候, 古建國也在熟悉的木匠朋友的幫助下確定好了家具的數量和尺寸, 預定好了全套的新家具, 準備房子建好之后就直接把家具搬進去, 晾上一段時間后便能直接入住了。 說起來看似好像是多大的工程似的,但是因為前期都規劃的挺好的了, 實際實行cao作起來倒沒什么多大的困難。古建國估計,讓要蓋全家屬院兒也不過三四個月的建筑單位工程隊來干自家這點兒活, 估摸著加上后面鋪設管道和擺放家具, 搬家整理的時間, 一個半月也就足夠了。所以認真算下來的話,四月底左右趕五一前,自家應該就能住上新房了。 古建國的計劃不錯, 家里的房子也差不多是按著計劃每天都有新的變化的。 當然了,古家其他人也沒少幫忙。家里的家具用的木料,就是老爺子用了自己的名義跟古家村生產隊批下來的。 因為樹木公有,這時候家里蓋房做家具需要的木料都得跟生產隊申請,隊上批下來了,才能允許個人上山砍木料的。 古建國嚴格來說算不上古家村生產隊的人,但是古老爺子算。當初古家老宅蓋房的時候比較早,那時候三大改造還沒完成,這些樹還都算是私人的。老爺子蓋房用的就是他爹娘在世的時候給兄弟三人種下的樹。因為當時家里窮,周圍近處的山地都被地主給占了,所以就種到了比較偏遠的地方。結果后來重新劃分行政區,那塊地兒沒被劃進古家村生產隊,當時的管理也比較混亂,老爺子又是花了點兒錢,只當是把原本屬于自家的樹又花錢給買回來了,所以等于說是沒用上古家村的樹的。 后來古家的孩子們都在城里有房子,沒有回村蓋房的打算,這老古家等于說就沒有占隊上的一棵樹。幾家孩子結婚的時候,城里流行的家具是大衣柜什么的,這些花點錢拿著結婚證什么的都能買的到,古家二老也就是給孩子們直接采買了,沒有像村里別的人家申請從山上砍樹,用隊上的木料再另外做家具。 這次古建國家要蓋新房,因為尺寸不一樣,好多筒子樓里原有的家具再用在新家就不大合適了。而且因為房間多,要住的人也多,自然就要另外給準備好些家具出來。 這年頭買家具也要票的,要是這些家具都靠買,花錢不說,單是那么些票就不好弄全乎了。所以,古老爺子就提出用他在隊上還沒有申請過的木頭,來給兒子家定做家具的提議。有了老爺子幫著給提供原材料,這才有了古建國跟著木匠商量尺寸訂家具的事兒。 除了古老爺子之外,老古家其他幾房人聽說古建國家能有機會蓋大房子了,也很是為他高興的。他們想著弟弟/哥哥這下子估摸著得花不少錢,也都主動提出需要的話可以借給他錢這話。 古建國倒是沒有拒絕自家兄弟姐妹們的好意。他自個兒私下里把建房的總賬一算,發現這次雖然花的錢是有點兒多了,但憑著他自己多年的積攢還是完全出得起的。只是自家這建房動靜比較大,有眼睛的都能看出來這花費不會少了,遇上那會算賬的,這年頭工資多少又都很透明,就算自己工資本來就高,但把兩口子的收入加起來算算,真的要是一分錢不借,自家完全承擔,估計別人就該覺得自家是不是有啥別的不為人知的收入了——雖然真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