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節
所以當起義的呼聲叫響之后,當地的府衙根本不忍心傷害那些百姓,一個個竟然下令,棄械投降! 而還有一部分,雖然縣衙是有心鎮壓的,可奈何官兵根本就不聽從命令了! 他們認為,京城之中,大臣貪得無厭富的流油,皇帝更是兇殘暴戾,泯滅人性,可卻要老百姓受苦,卻要他們自相殘殺?! 這些官兵也有百姓的家人,而他們的家人,早已將景琰的皇室罵了個狗血淋頭。 所以眼下,別說是鎮壓了,官兵沒幫著一同起義,那都是不錯的了。 消息傳回京城的時候,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怪不得起義軍崛起的這么快! 原來許多地方對景琰皇室,都已經開始奮起反抗了! 這可是景琰建朝以來,第一次發生民間起義,百姓造反的事情。 而顯然,這次是不會簡單善了了! 景琰帝簡直是大怒,這些人竟敢造反! 這些朝廷命官,知府縣衙,竟然敢公然反抗朝廷! 景琰帝氣的渾身發抖,卻著實沒有太好的辦法。 眼下許多地方已經不聽朝廷調遣了,派周邊的兵力前去鎮壓,非但沒有成功,竟還有被同化的! 若是派京城的兵力前去... 可那么多地方都出了事,數量之多,分散之廣,難道還能將京城的兵力都派出去么? 那京城豈非是空了? 更何況,山高皇帝遠,這般距離,再加上起義軍的速度之快,等京城的兵力到了,都不知起義軍已經占領幾座城池了! 這般情況下,景琰帝再三斟酌,終于是想到了應對之策。 他派人快馬加鞭,不眠不休的向起義的府衙送去了圣旨。 只要誰能壓下起義的民兵,不論官職,不論身份,都可以頂替府尹之位! 景琰帝這般圣旨,倒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府衙中自然有心思活絡之人,單說平州,那平州的府尹不愿傷害老百姓,根本就沒有派兵鎮壓,可平州那令史陳德,在得知這道圣旨以后,竟是直接用計軟禁了府尹,本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可誰知,幾日下來,竟是被那些官兵發現了蹊蹺,非但沒有聽從他的指令,反而是直接將他絞殺,救出了平州府尹。 其他地方也是效果甚微,那些官兵根本不再聽從指令,憑什么打仗的是他們,做府尹的卻是別人? 便根本沒人聽從指揮了! 最主要的是,景琰皇室的所作所為他們也是耳熟能詳,為這樣的皇室賣命,去傷害自己地方的百姓,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下不去手的。 更何況,那些起義的民兵只是一路向京城而去,并沒有傷害任何人,如何就要被鎮壓,被殺死呢! 短短幾日的時間里,景琰竟然會有四分之一的城池淪陷,皆不受朝廷控制! 而這些起義的民兵,打著‘朝廷無道,暴君無德,烽煙四起,還我太平’的旗號,皆紛紛向景琰的京城而來。 情況,已經失控了! 這日早朝,景琰帝再也坐不穩了。 他根本沒想過事情會這么嚴重,他本以為,不過是一些手拿著鋤頭斧子的老百姓在張牙舞爪的蹦跶,用不了幾日的功夫,就會被朝廷給壓下去的。 可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些起義兵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短短幾日的時間里,他們已經占領了景琰四分之一的城池,且所到之處,根本就沒有什么阻礙,因為根本就沒有幾個府衙派兵鎮壓的! 不止如此,許多老百姓一聽到起義兵來了,竟然還歡呼雀躍,大喊著‘打到狗皇帝,還景琰太平”這樣的言語。 這說明什么? 說明這一年多以來,百姓乃至于許多大臣的心中,早已經對景琰的皇室不滿,甚至是怨恨已久了! 一年多的怨聲載道,終于因著凌州真相的曝光而爆發。 不可控制! 這就太嚴重了! 景琰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眼睛瞪的滾圓,里面皆是震怒和不可置信。 下首那稟報消息的公公跪在地上,俯著身子瑟瑟發抖。 許久,景琰帝才又緩緩坐回了龍椅上,喃喃道:“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這些人不該這么快的! 當地府衙不該沒有反抗和鎮壓的! 怎么會這樣! 許久,他厲聲道:“五大營聽令,立刻趕往起義的地點,不惜一切代價將這些人鎮壓下去!” 他看向袁耽,說道:“輔國大將軍聽令,朕要你即刻帶兵出城,鎮壓起義,將那些...” 袁耽聽后一驚,立刻上前說道:“萬萬不可啊,陛下!” 景琰帝見話說一半就被打斷,瞇著眸子不悅道:“你不愿意?” 袁耽這是安逸日子過得久了,連起義軍都怕了么! 景琰帝冷聲道:“袁耽!別忘了,你可是個將軍!” 袁耽搖頭,看著景琰帝道:“陛下,臣對景琰忠心耿耿,并非是怕死!眼下,鎮壓絕不能解決問題,希望陛下能夠聽臣一言,景琰定然無礙!” 景琰帝怒氣沖天的看著他許久,終于是說道:“你有何辦法!” 袁耽見此松了一口氣道:“陛下,這些百姓起義,并非是想要什么榮耀富貴,金銀財寶,他們要的不過是一個愛戴百姓的英明君主,不過是國泰民安,衣食無憂的生活罷了!” 袁耽好言相勸,卻沒發現景琰帝越發冰冷的神色。 他這話聽在景琰帝的耳朵里,便是在罵他并非是英明的君主,是他沒有給百姓過上安逸富足的生活。 可袁耽毫不知道景琰帝心中所想,還在盡力勸道:“一味的鎮壓,只會讓百姓們更加惶恐不安,導致他們更加強烈的反抗!陛下若想景琰恢復太平,便必須要平息百姓的怒氣,而臣以為,只需做兩件事便可!” 景琰帝瞇著眸子,冷聲道:“哪兩件事!” 袁耽說道:“第一,先釋放賈大人,云大人等人!” 釋放賈祿何云一左等,在宮宴上關起來的大臣們,讓百姓們知道,陛下是個分得清忠jian的明君。 “第二”。 袁耽看向景琰帝,繼續說道:“請陛下,頒布罪己詔!” 景琰帝猛然抬眸看向袁耽,面色已經不能用陰沉來形容了。 一字一句冷聲道:“不要讓朕,寫罪己詔?” 袁耽也知景琰帝定然不愿,苦口婆心勸道:“陛下,對于凌州一事,百姓心里已經相信了魏大人所言,陛下當初一時心急,怕瘟疫向外蔓延,為了保護景琰其他百姓,一事做了那樣的選擇也并非是出自真心,只要陛下頒布罪己詔,昭告天下,愿意認錯,請求百姓的原諒,臣相信,起義兵定然會收手的!” 袁耽說的誠懇,一字一句都在替景琰考慮,都在護著景琰的江山。 可聽在景琰帝的耳朵里就不是這么回事了! 頒布罪己詔? 認錯? 求百姓原諒? 憑什么! 他才是皇帝! 那些人才是卑賤的百姓! 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怎能向那些低賤的百姓認錯?! 更何況,他根本就沒有錯! 那些生了病的百姓,沒有任何勞動力不說,還要朝廷出銀子、出人力、出藥材的去救濟他們! 憑什么! 那些人為景琰,為他的江山出過什么力? 他奪嫡的時候,他為了皇位以命相博的時候,那些無知愚蠢的百姓坐在家中好吃好喝,歡顏笑語,絲毫不知他的艱險。 而終于他坐上了皇位,他卻要向他們認錯,向他們低頭? 憑什么! 憑什么讓他認錯! “大膽袁耽!” 景琰帝氣的發抖,厲聲道:“你竟敢讓朕向百姓認錯,你眼里還有沒有朕這個皇帝!還分不分的清貴賤!” “陛下,臣...”袁耽急著解釋,卻已經來不及了。 “袁耽以下犯上,即日起罷黜輔國大將軍之職,收回其一切權利,永生不得為官!” 景琰帝看著下首的人,瞇著眸子說道:“誰愿意出兵鎮壓起義的反賊,誰便頂替袁耽的職位!” 只是... 在場之中鴉雀無聲。 并非是他們不想坐袁耽這個位置,后面許多四品五品的武將并非不心動。 可... 鎮壓起義兵,他們做不到! 以這樣的方式頂替了袁耽的職位,他們也做不到! 若是外敵入侵,他們在戰場上贏得了榮譽,加官晉爵他們引以為傲! 可這對待景琰的老百姓? 以殺死景琰的百姓而獲得的戰利,他們不屑! 武將沒有文官那么多的彎彎道道,他們從選擇了做一名武將起,心中所想,便是戰死沙場也要給百姓一個安穩,一個太平! 眼下,要他們對自己的百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