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節
地牢之中的... 吳徠! 三日之后,早朝。 這幾日雖然因著上一次景琰帝的震怒,眾人對于立儲之事已經平息了許多,可仍是有一些‘剛正不阿’的耿直文人,還是在不要命的日日提交著奏折,要求盡快立儲,以穩民心。 景琰帝對此自然是十分厭惡,卻也到底沒說什么,左右是少數幾個人,也掀不起什么風浪來。 而這一日早朝,穆紹傳上前一步,走到前殿中間稟告,紀文柳之時,已經查明了真相。 而后,穆紹傳將查到的說了出來。 當年,紀文柳才學卓著又是見解獨到,所以門生之多,遍布景琰,京城更是沒的說了,就連翰林院內,都有許多大臣們曾經得到過他的指點。 景琰之中,許多文人才子皆受過紀文柳的言傳身教,對他可謂是十分崇拜敬重。 而其中一人,卻是個例外! 這人名叫吳徠,京城中人,家境清寒。 他跟著紀文柳學習過幾年,算是紀文柳比較得意的門生,而后如所有人一樣,他開始考科舉,打算入仕。 可前面還好,院試鄉試皆是成績不俗,倒是也有些文墨的。 而到了會試那里... 不知為何,卻是榜上無名! 可吳徠以為,憑他之能,完全不該是這個成績! 于是乎,他突然想起,會試時他所寫的文章,是有一些紀文柳的見解在里面的! 他與紀文柳學習之時,覺得紀文柳見解獨到,所以在會試之中,他便將紀文柳的見解寫在了里面! 可誰知竟然是落榜了! 自此,吳徠便將會試落榜的原因歸咎到了紀文柳的身上! 正巧,那時紀文柳隨手而作的一首七絕詩被吳徠所得知了,他便刻意將前半部分大肆宣揚,以此做為文章害死了紀文柳,以解心頭之恨! 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吳徠的自以為是,才會報復紀文柳的! 而正如紀顏所說,紀文柳完完全全是被冤枉死的! 穆紹傳話落,又從懷里拿出了一個信紙,上面所寫與穆紹傳所說的完全一致,而下面一個紅色的指印,正是吳徠的。 穆紹傳說道:“父皇,前些日子,兒臣得到消息,這吳徠竟然在艷香樓公然吐露了他對紀文柳的不滿和抱怨!兒臣立刻將他抓了回來,審問之下這才查出了真相!” 前幾日,這吳徠去艷香樓享樂,可誰知多喝了幾杯,便是有些醉酒了。 一旁同去的好友自然勸他少喝一些,正好說到了當年他落榜之事,皆是為此惋惜。 可誰知,這吳徠竟然醉醺醺的怒道:“當年我在紀文柳的門下,也算是他的得意門生,他見解獨到,我便寫在了那考卷之中,可誰知!竟然是這般下場!” “呸!”吳徠怒道:“若不是那一年落榜,我早已榜上有名,即便是翰林院,也是進得去的!” 他猛然站起身來,卻是因為醉酒有些晃悠,他手拿著酒壺,不滿道:“只怪人性黑暗,腐爛的不成樣子!才將我這璞玉當作沙礫被埋藏了下來!上天不公,上天不公??!” 說完,吳徠又是舉起酒壺一飲而盡,可見氣悲憤! 可艷香樓的大堂豈是人少之地? 這些言辭很快就被傳了出來,自然是引起了穆紹傳的注意,他得知消息后就立即去把吳徠抓了回來。 眾人聽后這才知道,紀文柳當真是冤枉的! 而此事一經穆紹傳坐實,便立刻傳開,在京城乃至于整個景琰,掀起了一場風波! 紀文柳的門生遍布景琰,當時他被斬首之時,就有許多文人公然與朝廷對抗,為他叫冤。 而眼下,他終于是得以平冤,許多文人便開始大肆傳播,為紀文柳喊冤是一方面,更大呼聲的,是對穆紹傳的感激! 景琰帝卻是并未想到這些,直接下旨,將吳徠秋后處斬,且發皇榜為紀文柳平冤,更是將他的女兒封了縣主,賞賜金銀財寶無數。 可好巧不巧的... 由于天氣炎熱,景琰又是有些干燥,那紀府竟然是走了水! 一場火,雖然不大,并未有人受傷,卻是將紀府燒了大半,已然是不能住人了。 景琰帝只好讓紀顏繼續暫住在譯荊館,等紀府修葺好了,再讓紀顏搬回去。 此事并未引起別人的注意,只是那些通透之人,如葉傾嫣,如千悒寒,如慕容無月和秦若瑜等人,誰又是看不透呢! 這紀府早不失火晚不失火,偏偏這個時候失火... 無非是要將紀顏繼續留在譯荊館罷了! 只是這幕后之人,當真以為憑借紀顏,就可以勾引上千悒寒么! 三日之后。 此事的反應遠比想象中的更加嚴重,僅僅三日的時間,景琰的文人學子幾乎動蕩,落筆成文,語言犀利,除了歌頌祭奠冤死的紀文柳意外,竟還有人提議,立穆紹傳為太子,以示獎勵的! 最為讓人沒想到的是,翰林院那些曾經受到過紀文柳指點和導正的大臣們,竟也是紛紛上奏,請求立穆紹傳為儲! 一時間,百姓也好,朝臣也好,對穆紹傳的擁戴和感激猶如升潮,久久不退。 事態的發展,已然超出了景琰帝的預想。 也...超出了穆紹傳的預想! 他本來的想法是,為紀文柳平反,而后便可以得到一部分百姓和文人的支持了,可他千想萬想都沒有想到,紀文柳的影響力,竟然是這般的... 讓他震驚! 而這日一早,更為讓人震驚的是,鋪天蓋地的信紙竟然是‘從天而降’,百姓們自然是拿手去接,卻看見那信紙上赫然寫著: 風雨不寒楊柳丹, 含冤而死無所憾。 人杰氣蓋然四海, 青山不在魂依在。 這信上的詩,一看便知是在寫紀文柳。 而這詩詞更是煽動了眾人對紀文柳的情感和惦念,于是乎,一時間景琰百姓對為紀文柳洗刷冤屈的穆紹傳更為推崇。 而對紀顏,更是同情和佩服! 佩服這位紀文柳的女兒,竟然有如此膽識,若不是她不顧危險的入宮覲見,為紀文柳平冤,紀文柳的冤屈便永遠不可能洗刷了。 這位紀小姐膽識過人,勇氣可嘉,更為難得的是,還孝順至極! 一時間,穆紹傳和紀顏已然成為了景琰的風云之人。 此時,譯荊館。 這幾日,紀顏在京城之中可謂是好評如潮,贊美的話不絕于耳,儼然已經成為了百姓心中如仙女一般的人物,她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信心十足。 這一日,她一襲白衣,外面白色輕紗外衫披身,衣袖微短,竟是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臂,遙遙走到了前院中,便不急不躁的喝起了茶來。 聽說... 攝政王最喜愛的茶,是清云蒝槚,她雖然無能為力,可這盛夏紫荷,也是清香撲鼻,不同于一般茶香,勝在新奇。 用盛夏的荷葉與紫羅蘭相混,獨有的茶香氣味讓人清爽。 而最為難得的是,這茶香舒爽,會給人一種,飲這茶之人定然是十分高貴冷傲的感覺。 所以紀顏便刻意在院子里泡了一壺盛夏紫荷。 攝政王的行蹤雖然不好掌握,可從這幾日來并不難看出,他一般清晨便會離開譯荊館,回來的時辰倒是不固定。 所以一晨,紀顏連早膳都未用,就來到了前院中。 如她所盼,果然未過多久,千悒寒就從長廊另一側向前院走來。 千悒寒遠遠走過來便看見了微微昂頭,端坐在院子里,正在沏茶的紀顏,周身頓時一寒。 可想到外面鋪天蓋地的傳言... 心下一笑。 那個吳徠被找到的莫名其妙,不必多想也知道,定是他的嫣兒動的手腳! 倒是幫了自己的大忙! 所以... 千悒寒眸中霜雪褪去,浩瀚如星辰的眸中斗轉星移漸漸平息,一陣暖意流入心底。 嫣兒,是看出了自己要將穆紹傳推上太子之位的意圖了吧。 只是不知嫣兒是否還要圖謀其他,千悒寒便也只好忍耐住殺了紀顏的心情。 這紀顏三番四次出現在他面前,他一忍再忍,可當真不知要忍到什么時候了! 不過千悒寒想的不錯,葉傾嫣的確是猜到了千悒寒要做之事,而且,葉傾嫣也的確是另有謀劃! 走到院子里,千悒寒并未做任何停留,便直接走向門外,誰知紀顏卻是起身說道:“王爺!” 千悒寒腳下未停,他能忍著不一掌拍死紀顏就已經很不錯了。 紀顏卻是心下一急,怎么也沒想到千悒寒竟然會對自己熟視無睹,更何況自己都已經叫他了,他竟然還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這一著急,完全忘了要裝矜持裝高傲,竟然是直接小跑了過去,赫然站在了大門處。 千悒寒距離她五步之遙的地方停下,瞇著眸子看向紀顏,幾乎是用了全部的意志在克制自己,心里所想是,切不可破壞了嫣兒的計劃。 這個時候,若是紀顏能看出千悒寒的克制和眼中的厭惡,趁早趕緊離開,或許還能保住一命,怕就怕她... 毫無自知之明! 果不其然,紀顏突然想起,千悒寒喜歡冷傲的女子! 她立刻收斂面上的焦急,微微昂頭見禮道:“王爺,小女一早采清晨露水而煮的紫荷茶,王爺可愿品嘗一下?” 倒是裝的不錯,一絲乞求的語氣也沒有,完全是照著葉傾嫣那冷言冷語的模樣來的,跟方才那驚慌失措的神情是完全的大相徑庭。 千悒寒眸子一瞇,剛準備抬掌,卻看見了從遠處走來的唐琉璃! ------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