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系統坑在了六零 第140節
蔣曉亮聞言,立馬興奮了。琢磨著回去就和部門開會, 想個章程出來,怎么講木材給推出去。 財務肖會計也高興道,“有北河公社這邊幫我們建廠房,我們這邊也不用一下子拿一筆錢出來了。又能存一筆錢了?!?/br> 吳小會道,“那木材廠招人的事兒,我們自己招,還是北河那邊招?” “讓北河招幫我們招,他們那邊更熟悉一些?!?/br> 大家這么一算下來,覺得這木材廠搞的實在是太值得了。 弄了個分廠回來了,以后北河家具廠那邊賺的錢就是他們廠里的了。而且木材廠廠房有北河那邊蓋,人有他們招。自家家具廠這邊好像啥也不用付出啊。 值,太值了! 就知道蘇廠長要辦事兒,那肯定都是大賺的。 廠里這事兒決定好了之后,各個部門也動力起來。 先是擬定合并協議,然后后勤這邊要給分廠的工人準備服裝和工具。 這些雜七雜八的事兒,蘇曼也不用cao心,安排好了之后,就又去找了林書記。 這種合并廠子以及建立分廠的事兒,其實是不用縣里同意,家具廠自己有決定權。不過還是要和縣里這邊打聲招呼。過過明路。 林書記喝著茶,聽到蘇曼說的這事兒,就道,“就一定要選北河公社?” 蘇曼心道果然如此,林書記這是希望帶動全縣發展呢。 好在她也有自己的理由,她為難道,“林書記,其他公社可沒有家具分廠啊。咱這是就近原則,建立在北河公社那邊,方便分廠用木材。要是去了別的公社,光是每天的運輸費用,就是一大筆開銷?!?/br> 林書記失落的點點頭,“既然這樣,那就尊重廠里的發展吧。不過小蘇啊,你也知道,其他公社還很窮。北河已經夠富裕了。我可聽說了,北河今年還給社員們弄了一批新的農具。其他公社,現在是農業用具都不夠了。以后要是有什么機會,也帶動一下?!?/br> 蘇曼就想起了大橋灣養豬的事兒。 “林書記,我對其他公社情況不怎么了解,所以一時半會也沒想到要帶動其他公社共同富裕的辦法,不過我昨天回家的時候,我們隊里正好殺豬分rou了。咱隊前兩年都沒養豬,今年一口氣養了八頭豬。您知道的,養豬就擔心豬生病??稍坳犂镞@八頭豬長的可好了。林書記,你說要不要讓大伙兒養豬?” “一頭豬都沒事兒?”林書記也驚訝道。 他可知道一般養豬場,都會有病豬。這也是他沒想過搞養豬場的原因。 折騰不起來。也沒那么多糧食喂。 蘇曼道,“是啊,養豬也是個精細活,需要科學養豬。不能隨便來。我們隊里那八頭豬還是崔向北同志當初堅持要養的,為了養豬,他還跑省城養豬場去學養豬技術,回來就在我們隊里養豬了。后來他沒時間,就交給我二哥養。手把手的指點著,之前咱隊里人都還有些不信,想著兩個沒養過豬的人,咋能養八頭豬呢。結果現在把小崽子養成大肥豬了,昨天分rou,大伙兒可高興了。我就琢磨著,既然他們養起來了,那說明那個科學養豬的法子是正確的。我們完全可以再擴大規模試試看。而且為了防止損失,我們完全可以將養豬單位減小。比如說我們之前是大隊養豬,完全可以分配到戶?!?/br> “讓老百姓養豬?” 蘇曼道,“對啊,現在文件上不是說了嗎,社員可以養家禽家畜。而且將肥豬賣給公家之后,還能獎勵二十斤的rou票。 對于農民同志來說,這rou票可精貴著呢。二十斤的rou票能夠讓一個家庭每個月都能吃上兩頓rou了。賣豬的錢,也是一大筆收入。這可比建廠實惠多了。不能下地干農活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幫忙?!?/br> 林書記仔仔細思考起來。每次遇到自己不擅長的事兒,他就會多琢磨。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就是在于維護縣里穩定,可搞經濟,這不是他的強項。 這種事兒,他就要多想想。 正想著,李秘書就進來了,“林書記,崔向北同志過來了?!?/br> 蘇曼一聽,微微愣了愣,然后樂了,“正巧了,這養豬的事兒,崔向北同志最了解了?!?/br> 林書記就讓李秘書請崔向北進來。 崔向北也沒想到在這里能碰上蘇曼。剛將養豬的資料給李秘書就準備走的,聽到李秘書說蘇曼在這里,頓時覺得這簡直就是緣分啊,錯過緣分肯定是不對的,他就尋思著想進去坐坐。 進了辦公室,他就裝模作樣的和蘇曼微微點頭打了個招呼,就坐在邊上,目不斜視。 林書記笑著道,“小崔啊,我聽說你養了一窩豬?” 崔向北:……這一窩豬沒完沒了 。他看向蘇曼,“這好像是二柱同志養的?!?/br> 蘇曼道,“我二哥也是多虧了崔向北同志的指導?!?/br> 崔向北就老老實實道,“其實也不算是我養的,我就養了一陣子,后來是蘇二柱同志養的。主要還是二柱同志的功勞?!?/br> 林書記覺得這兩個年輕人就是老實,這要是換了不老實的人,巴不得就搶功勞 。 問道,“甭管是誰養的,蘇曼同志剛剛提議,讓縣里的老百姓養豬。你就告訴我,養豬的技術,你有沒有?!?/br> “有?!贝尴虮边@下子回答的就爽快了,“我今天過來就是為了送養豬的技術資料過來的。這都是我根據這一窩豬每一個階段的變化,做的觀察報告,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我想著也許對縣里有用,就送過來了?!?/br> 他覺得人果然就要思想正,思想正的人才有好報。這剛想著給縣里做點貢獻,特意送資料過來,這不就有好報了嗎? 有了崔向北這方面的技術支持,林書記剛才的猶豫就去了幾分,又把蘇曼剛才說的把養豬任務分配到戶的事兒說了一遍,“小崔,你有什么意見?” 崔向北道,“在社員們自愿的原則上,讓他們養豬,原則上是沒問題的。養豬之前,我們可以搞個培訓班。把這些養豬的知識教給他們。養豬的時候,我們可以統一的幫助他們挑豬仔選種,定期再進行一下技術指導。每個階段進行檢驗。這樣就能將風險降到最低?!?/br> 蘇曼也適時的提議道,“每個隊里都要飼養員這個職位??梢越o他們多加點任務,不止要給公社養豬,還要定期指點那些養豬的社員。監督檢查他們的養豬任務完成情況?!?/br> 崔向北立馬吹道,“蘇廠長這個建議很好,這些飼養員我們還可以定期的組織他們去大型養殖場里面學經驗。我可以幫忙安排,省里養殖場那邊我有認識的人?!?/br> 林書記人還挺正直,覺得有些不妥,“這樣不是給省里養殖場添麻煩了嗎?” “不麻煩,他們都很熱情,上次我去學經驗,要走的時候他們還舍不得?!甭闊┥栋?,免費的勞動力啊。鏟豬屎,給豬洗澡不要人干的? 林書記就道,“真要是這樣,那到時候小崔你就幫著安排。要是你這邊為難,我就和上面申請,讓省里養殖場那邊安排人兩個養殖技術員來幫忙指導也行?!?/br> 崔向北篤定道,“您放心,我覺得他們更樂意我們安排人過去,現場教學?!?/br> 林書記樂了,“看來省里養殖場的同志都挺好?!?/br> 有了崔向北這邊的技術支持和安排,蘇曼的那些提議在林書記看來,就切實可行了。 林書記心情頓時好的不得了 。 拉著兩人商量如何在全縣范圍內興起養豬浪潮。 因為蘇曼現在管著家具廠,而且家具廠這邊等碼頭搞好了之后還有大動作,林書記也不給她加擔子了,就任命崔向北為南平縣養豬技術總指導員。指導全縣人民養豬。 崔向北:“……” 兩人從辦公室出來的時候,崔向北還在琢磨著,自己怎么又要開始養豬了。 不過看到蘇曼心情挺好的樣子,他心里就直截了當的想著,養就養了。還是要多做好事,多做貢獻。 蘇曼道,“崔總指導,恭喜你了。你現在可是咱們縣里的第一個雙總了?!?/br> 崔向北有些不好意思,“也沒什么,都是為人民服務的事兒。能讓老百姓日子過的好就行?!?/br> 蘇曼打量他一下,覺得崔向北說這話的時候挺誠懇,和她平時那裝模作樣糊弄人不一樣?!熬窨杉??!?/br> 崔向北心里高興,臉上卻挺認真,“這都是多虧組織上對我的教育和栽培。蘇曼同志,我今天也算是有喜事兒了,要不,我請你吃頓飯吧,幫我慶祝一下?!?/br> 蘇曼看了看自己的梅花手表,正好到飯點兒了。 “行,正好去食堂吃飯去,今天縣里食堂飯菜好?!?/br> 崔向北:“……” 第154章 兩人就將就著在食堂吃了個飯。 蘇曼看著崔向北那一直樂呵呵的樣子, 就默默的吃飯。吃完之后, 就問他現在身兼數職, 會不會影響復習。她之前是沒想到林書記會來這么一手。 畢竟崔向北養豬經驗也不是很豐富,就養了一茬。誰知道崔向北又說在省城養殖廠那邊能安排人。 估摸著林書記就因為這樣綜合考慮之下, 就讓崔向北負責這事兒了。 蘇曼知道高考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崔向北是怎么想的。要是他不大想去,她也能幫著出出主意推了這事兒。 對于學習的事兒, 崔向北都覺得不是事兒,他自信道,“我前幾天一翻書, 發現知識點都一樣,我都記得呢。而且我覺得湖江省這邊的考題還簡單一點。不耽誤事兒?!?/br> 聽崔向北這么說了, 蘇曼也就點點頭沒再多糾結這個問題。 兩人離開縣委大院的時候, 蘇曼又和他道, “我準備讓廠里給我配個自行車,以后我上學騎自行車, 就不用你送了。崔向北同志, 你現在正是奮進的時候,要把心思放在事業上來?!?/br> “大半夜的騎自行車多危險啊, 路上連個燈都沒, 手電筒的燈也照不清楚路面, 晚上沒啥事。不耽誤。蘇曼同志,我懂你的意思。真的,我都懂?!?/br> 其實蘇曼說的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話, 他都聽得懂。他沒處過對象,沒接觸過小姑娘,可他不傻。 “我明年考完試之后就走了,以后想送也沒機會了。我就想著現在有機會,為朋友做點事情。我來這里之后,你教會我很多東西。你不要覺得欠人情,其實我打心眼里想回報你,對你好點。你就還把我當做送你西瓜之前當崔向北?!?/br> 蘇曼:“……”這還能當? 崔向北嚴肅認真的拍了拍自己的心口,“我現在就把那些小心思給藏起來。藏在最里面的位置。我現在是一心為縣里燒磚,為人民養豬,為建設祖國考大學?!弊鲆粋€讓跟上你的腳步的人,讓你瞧得起的人。 這還能說藏就藏? 蘇曼瞅了瞅他。 崔向北立馬看著旁邊的大樹。 蘇曼默默的看他?!澳愀吲d就好。我先回家具廠那邊工作了?!?/br> 崔向北點點頭,“你先回去吧,我再去找林書記聊聊?!?/br> 蘇曼背著包就走了。 她心里想著,這到底是崔向北一個人這么實誠呢,還是這個時代的人就這么實誠? …… 木材廠的事兒在林書記的肯定下,很快就落實下來了。 同時北河的家具廠也正是的納入南平家具廠,更名為南平家具廠北河分廠。 牌子一換,工人們穿上工裝,就成為了南平家具廠的正式工人。除了沒有城市戶口之外,工資級別都是一樣的。 其實說是二廠,最多也就是個生產部門而已。 蘇曼暫時也不準備擴大這邊的廠子,所以不準備設立其他的部門。這邊的廠子只需要做工就行,其他的都由南平家具廠來管理。 另外,南平家具廠在北河公社建立木材廠的消息也傳了出來。 各個大隊都卯足了勁兒想要爭取這個建廠的資格。連大橋灣大隊這邊也來趕場子了。 他們倒是想走蘇曼這條路,還讓李春花幫忙去縣城說和一下。 李春花直接給推了,“都傻了吧,這是北河的事兒,我閨女能定?她能管得了程書記?你們自己不敢去,讓我閨女去得罪人干啥???” 蘇鐵山抽了口閨女買的香煙,沉著臉道,“老郭,我們家閨女也算是對大隊照顧挺多吧,有好事就往這邊想。你現在讓她在咱大橋灣搞木材廠,這是把她放在火堆上烤啊。誰要是跑去舉報了,我閨女咋辦?” 郭隊長聽這話,也清醒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