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帝(養弟) 第19節
因著笑娘還依舊穿著那一身白衫。幾位接家眷的公子們倒是可以看清了那位“高手”的廬山真容顏。 這待看清了,不覺愕然,臨近的郊縣何時有了這等清靈水秀的人物? 便偷偷問是哪家的小姐。待聽聞了乃是匯寶齋的千金時,又不覺失望——這么的靈秀,再過幾年當是沉魚落雁之姿,可惜,原來竟是商賈之女,這門楣不免略低了些。 眾位公子皆是有心功名,苦讀圣賢書的。除非家道中落,窮得揭不開鍋,不然誰會娶一個商戶女呢? 第26章 盛家劉夫人先上的馬車,撩著車簾子,看著褚家的馬車遠去了,才對女兒道:“褚家待你哥哥不薄,你父親自然會備禮謝過,可你也要拿捏了分寸,不可與褚家的女兒走得太近?!?/br> 方才母親待那褚氏姐妹一直親和,是以妍雪不知母親為何突然這么說。 劉氏隔著窗簾都能看到自己的兒子一直盯看著褚家馬車離去的身影,于是稍微抬高聲量接著道:“要你拿捏分寸,并非她們不好,只是你兄長也到了議親的時候,且得好好相看。你兄長本就在褚家寄讀,她家又有兩個女孩,你若太過親近了,未免叫人誤會我家相中了她家的女孩,到時你哥哥錯過了合適的姻緣,豈不是你的罪過了?” 妍雪聽了,一陣的遲疑,卻也慢慢地點了點頭。 劉氏的這番話,既是點醒女兒,也是在敲打兒子。 原先盛軒在褚家寄讀,劉夫人并未覺得有何不妥。直到今日親見了褚家女兒,這才發現那褚家大小姐竟然長得這般靈秀。 雖然兒子盛軒從小到大循規蹈矩,一直是個規矩的孩子,可是劉夫人覺得有必要將話說開,點醒兒子,免得情竇初開,泥足深陷。 劉氏的娘家家境不俗,她的祖父原是朝中吏部閣老,可惜受了先帝爺時勉王禍亂的牽連,被罷官貶為庶人歸鄉。 到了她小時,家境漸微,但家風猶存。后來她嫁給當地富戶盛家為媳。 劉氏過門后一直勤勉著丈夫,希望他有遭一日考取功名??上⑷f石到頭來不過混個糧官小吏。 劉氏失望之余,所有的希望便寄托在了自己兒子盛軒的身上。 要知道當年盛萬石也并非沒有出頭之日,只因為他娶的乃是罪臣之女,連累了清譽,在鄉評那一關敗下陣來。 雖然后來,勉王謀逆一案被平反,劉家的江山也沒有重整起來,盛萬石作為劉家的女婿,自然也無甚助力,便是窩在了小鄉之間。 劉氏自責之余,卻也心有余悸。有了夫君的前車之鑒,她挑選起未來的兒媳,自然是要慎而又慎了。 那褚家再有錢,也是個賣山貨的。將來若是考取功名,位列朝堂,自己的兒子怎堪有個賣參的岳丈? 所以劉氏決定將丑話說在前頭,給自己的兒女畫下警線,以后與褚家來往,倒也各自從容自在些。 盛軒在馬車的外面,自然是將母親的話聽在耳中。他抿了抿嘴沒有說話,只是將手握得緊緊的。 待得兩個月后,褚慎從京城歸來。許是在外面風餐露宿,他的人又黑了一圈。 家里孩子多,久歸的父親自然帶回了許多的禮物。給隨風的是些京城里才有的書局新出的書和訂做的短刀。晟哥的則是帶了鈴鐺的木馬和搖鼓。 而給家里女孩子們的,都是京城里新近才出的裙子和頭飾耳珰,滿滿當當的,竟然有三大箱子。 喬伊整個人都亢奮了,嘰喳地對笑娘喊:“讓我先挑,反正你戴什么都好看!” 笑娘自然懶得跟熊孩子搶東西,可是一旁翻檢書本的隨風少爺卻看不過眼,冷冷道:“有什么可挑的?反正你戴什么都難看……” 喬伊不干了,拍著桌子對褚慎說:“爹!你看他總這么欺負我!” 褚慎急著跟胡氏說些體己話,哪里會管孩子們的斗嘴?只親了親rou嘟嘟的小兒子晟哥兒,然后讓婆子抱著晟哥領著幾個孩子們都出去了。 久別的夫妻自然又是一夜的環繞立體聲。 不過現在的褚家宅院都是真材實料,自然隔音甚好。笑娘不用第二日頂著個黑眼圈見人了。 到了第二日吃飯的時候,褚慎提起了要給小兒子補辦滿月酒的事宜。于是一家人便是一邊吃飯,一邊拉著名單。 笑娘想起了先前跟劉氏應承下邀約吃酒的事情,便跟父親提了提,于是褚慎大筆一揮,又添上了盛員外的名姓。 喬伊聽笑娘這么一提,倒是想起了妍雪小姐先前邀約笑娘打球的事兒來,于是一邊啃著豉汁鳳爪一邊好奇地問:“我記得當初那盛家小姐要與你打球來著,后來怎么不見送帖子來找?” 笑娘一邊替褚慎添粥,一邊不經意道:“她當初那么說,無非是些客氣話,聽著便是,哪里需得當真?” 褚慎倒是覺得女兒跟盛家多親近是好事,他一早便中意盛軒,總覺得兩個小兒女年齡相當,若是能結成親家,還真是美事一樁。便決定借著給晟哥兒擺酒的機會,與盛書吏好好攀談一番。 褚家如今不缺錢銀,擺起酒來也是大手筆。 褚慎請了當地有名的刀火班子,在靠近鎮子社戲臺子的空地上大擺流水宴席,不光是宴請鄉里,更要宴請做生意的一眾伙伴。 因為請了名角登臺獻唱,吃酒聽戲,甚是體面熱鬧。以至于街坊鄰居見面,都要互相問一句:可曾到吃了褚家的酒席。 而笑娘女學的手帕之交們,也自開了一桌。褚慎特意在社戲一旁的酒樓上給這群小姑娘們定了個雅間,不用被日頭曬著,從高處看戲,也自在敞亮。 喬伊換上了父親新帶來的衣裙,又讓胡氏巧手綰了發髻,帶著耳珰花釵,儼然是天上的小花仙子下凡,鄉土氣息一掃而空,只挽著同樣打扮的jiejie笑娘的手,招待著一干小姐們。 一時間,褚二小姐風光無量。 在鄉間的兄長褚謹一家也趕來了。 因為時日隔得甚久,姚氏也不提當日走得狼狽,只攛掇著夫君褚謹跟小叔子搭話。 褚慎雖然惱了長嫂,卻依然敬重兄長,更是同情他一遭被剝了功名,是以言語上也是親切而客氣的。 姚氏見褚慎不提前情,自然放下心來??墒强瘩疑鹘o兒子辦滿月酒竟然這般的隆重,使銀子如流水一般,心內又是一股子酸澀的嫉妒。 只覺得胡氏年輕,不懂得節制爺們,竟然任著褚慎這般胡花,大鍋的雞鴨肘子,白白便宜了街坊的嘴巴。 不過褚謹倒是覺得弟弟體面,不禁也是臉上有光,陰郁了多日的臉,在聽著戲臺子上花旦的咿咿呀呀聲中,逐漸舒朗起來。 褚慎雖然忙著招呼一眾親友,卻沒有忘了繼女的終身大事。 是以看到盛軒陪著父親盛萬石一同來吃酒時,他連忙主動迎了上去,與盛萬石寒暄起來,并引著他去了主人家的上座,親自作陪吃酒。 盛萬石原先只以為褚慎乃是一介商賈,不過是錢銀多些罷了。 可待親見,卻發現褚慎器宇軒昂,談吐見識并非鄉間逐利之人。 再加上盛萬石的父親早年間,也曾出關游歷漠北,歸來后經常給他講些漠北風土人情,讓盛萬石倍感向往。這與褚慎略聊了聊,談起漠北的飲食特產,立刻有些如滔滔流水,越聊越投機。 而褚慎也覺得盛萬石如他兒子盛軒一般,是個文雅謙厚之人,對于這樣的親家,真是挑著燈籠都難找。 是以褚慎便在言語間朝著小兒女的婚事上引了引,試探下盛萬石的口風。 可是提及了盛軒的婚事,一直聊得興起的盛萬石卻遲疑了。 他在來時,被夫人劉氏耳提面命,只說自己的兒子在褚家寄讀,當備下厚禮感謝。 馬上便要鄉試,是盛軒用功的關鍵時期,更換不得私塾??墒邱壹矣袃蓚€女兒,也要避嫌些,千萬不可太過熱絡,叫人生了結親的心思,若是被人開口了再回絕,豈不是傷了兩家的和氣?到時候盛軒還如何在褚家寄讀? 夫人之言,萬石不敢不聽。是以聽褚慎的話漸往小兒女上帶,便立刻岔開話題,朝著別處引。 褚慎是個直腸子,既然心內想著提,就算被盛員外引開,也鍥而不舍地要再提。 最后盛萬石有些狼狽,只能笑著撒謊道:“我家夫人老早就相好了,她娘家那邊倒是有些體面的遠親,賤內似乎是相中了哪家小姐,待得鄉試之后,便要相看定下來了?!?/br> 褚慎原本是滿懷希望,聽到此言頓時有些大失所望。 不過結不成親家,萬石兄也是個不錯的益友,褚慎只不再提,繼續招呼吃酒便是了。 待得上午的席散,褚慎少不得將貴客們逐一送上馬車。 他心內惦念著帶著晟哥午睡的胡氏,又因為喝了些酒,便準備回自己的宅院躺一躺,待酒醒了,再招待等著下午吃席的親友。 因為要抄近路,他便走了戲臺子旁搭建帷帳的小路。不經意間在戲臺鑼鼓聲中,聽到了幾位婦人之言。 “你家的姑娘如今十四,可曾說過人家?不是聽說先前相中了盛家的公子嗎?” 另一個婦人冷哼了一聲,道:“什么相中不相中的,原本也不過是閑嘴說道罷了??蓜e亂傳,毀了我家姑娘的清譽?!?/br> 問話的婦人一聽,來了精神,立刻道:“若是jiejie家無意,我家便要使人去提一提了,我看盛軒那位小公子倒是一表人才……” 另一個婦人一聽,連忙阻攔:“meimei可得三思,莫自取其辱!你只當那劉氏人前總是文靜守禮的樣子,那眼界其實高著呢!我家老爺在通州做小吏,跟那盛萬石乃是同僚。他家可沒有比我家高到哪去!可那盛家的夫人倒是有意思,竟然托人偷偷去查我家三代族人的履歷,直言若是出過商戶罪人,便不宜提親。幸而她所托之人跟我家老爺其實是舊識,暗自告知給我家。嚇得我立刻止了念頭,離他家敬而遠之。當她家兒子是王侯公卿了不成?就是萬歲爺點狀元,也沒有這般的嚴苛吧!” 那婦人一聽,也立刻嘬舌,直呼想不到劉氏竟然這般的為人。 那婦人接著冷哼:“且要看看她家最后能不能尚了駙馬,娶個郡主進門。我等小門小戶的,還是莫要自取其辱了?!?/br> 褚慎并沒有停留甚久,聽完了這段后,便順著小徑回宅院了。 胡氏正摟著酣睡的晟哥躺著,便看見夫君陰沉著臉進了屋子。 褚慎此時心里氣惱著呢! 他生平最恨被人低看。當初在漠北王麾下當差,一路升為將軍,是何等的風光! 卻不曾想,如今隱居鄉野,卻被個小吏之家低看了。 第27章 當初盛萬石婉言謝絕的時候,褚慎并沒在意。 直到聽了那兩個婦人的閑語才有茅塞頓開之感,琢磨清楚了盛員外的搪塞之語的真意。 不過他雖然郁氣,大多氣得還是自己。若不是他為商賈,哪里會連累女兒被人這等小看? 是以胡氏小心問他這是怎么了,他也只說無事。 在床榻上郁郁躺了一會,他便起身出去繼續迎客去了。 此時笑娘和喬伊正領著一眾手帕之交回府中自己的閨房來玩。 一路之上,姑娘們有說有笑,卻遇到了辭別父親,準備去家塾溫書的盛軒公子。 十五六歲也正是少年盲長的光景。 有些天不見,少年似乎又長高了一頭,一身淡青色的長衫寬袖翩然,被一根白色的寬帶束著腰肢,行走間自是帶著一股子別樣的風流。 這般的謙謙美少年,自然惹得一干小姑娘們團扇半掩,有意無意地瞟看著他。 此時他見與小姐們正走在對面,連忙拘禮后退,禮讓姑娘們先過。 因為有喬伊在前引路,笑娘身為主人家,自然也是謙讓著嬌客們先行。待得她最后走時,盛軒突然將手里的一卷書遞給她道:“先前在聽聞兩位小姐想要臨摹亭翁碑帖,卻苦無范本。我趕巧在父親的書房里發現了一卷,便與二位小姐臨摹把玩吧?!?/br> 說完也不待笑娘回答,他已經疾步快行,急沖沖而去了。 笑娘有些啞然,看著手里的字帖有些莫名其妙。好半天才回憶起來,自己先前在書塾里似乎無意中跟meimei說了一嘴,聽女學的同窗道,亭翁的字帖入門比較好上手。 這么輕飄飄的一句,她自己都忘了,沒想到居然被隔得老遠的盛軒少爺聽到,還特意給自己送了一卷。 吳笑笑又不是沒有青春的人,此時此情,竟然讓她恍惚有種來到那年盛夏校園中來的錯覺。 記得自己那年畢業時,也是有許多小男生圍著她,借口給畢業手冊簽名的光景,拼命往她的書包里塞紙折的玫瑰、彩緞扎的紅心一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