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謝父自然也想有人往后在仕途上能拉他一把,立刻就同意了她說的要去林家退婚,去江家求娶江靜云的話。 至于明天他們兩個要帶著謝蘊去江家,拜訪江父一家子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想讓謝蘊和江靜云見一面。 謝蘊哪里會知道父母心中真實的想法?其實他現在都已經記不清江靜云的相貌了。印象中是個很柔弱清婉的女子,說話都輕聲細語的,一直跟在林清瑤身后??墒怯袃纱嗡吹浇o云一個人偷偷的在哭,上前問起究竟,就說是林清瑤欺負她。 這就讓謝蘊心里更加的討厭林清瑤,覺得她性子驕縱了。 現在聽季氏說起這話,他就無可無不可的回道:“兒子知道了?!?/br> 季氏這才放下心來。又跟謝蘊說了幾句話,見他面色不好,就叫他快點回去歇著。 謝蘊應了一聲是,起身站起來同她行禮作辭,然后轉過身掀開簾子就走了。 清瘦修長的背影看著沒有往日那樣的挺拔,反倒微微的有些佝僂。 季氏只以為他這是累的,就跟孫嬤嬤抱怨著:“也不知道翰林院這是要做什么。前朝的事罷了,做什么還要當成大事來編纂整理?你看蘊兒這都累成了什么樣子?!?/br> 孫嬤嬤附和了她兩句。忽然一眼看到小幾上面放著的那罐子云霧茶,忙說道:“太太您瞧,大公子忘了拿走這罐茶葉?!?/br> 季氏轉過頭一瞧,果然見那罐云霧茶還放在原處。 就嘆了一口氣,說道:“蘊兒這孩子素來心細,從來不會落下東西。定然是這幾日他太累了,所以這才心不在焉的,竟然都忘了將這罐子云霧茶拿回去?!?/br> 隔門叫了個小丫鬟進來,吩咐她將這罐茶葉送去大公子那里。然后她就開始問孫嬤嬤明兒去江家拜訪要帶的禮品可都準備妥當了。還一再囑咐不能出半點差錯,不然顯不出他們的誠心不說,還會叫江家的人看不起他們。 ...... 一進入五月天氣就漸漸的熱了起來。 這一日林清瑤帶著丁香一塊兒出門去賣繡品的鋪子。 以前還在蘇州府的時候父親和母親就請了人教她刺繡。那時候她雖然性子很驕縱,但其實也算是個聰明的人,刺繡學的也是有模有樣的。 不過人懶散的很,所以一年到頭也繡不了兩樣東西。便是真的繡了什么,也肯定是不用心的。 記憶中唯一用心繡的一樣東西是只香囊。竹青色的緞面上繡著并蒂蓮花,羞答答的拿去要送給謝蘊。 她自然曉得男女之間私下送這些東西意味著什么,不過那時候她已經和謝蘊定婚了,覺得還是可以送只香囊給謝蘊的。就算被旁人知道了,她覺得這也算不上是越軌。 可是謝蘊并沒有收,反而冷淡著一張臉叫她自重,然后轉過身就走了。 她是個嬌氣的人,雖然敢在謝蘊面前說自己心悅他,但現在用心的做了一只香囊要送他,卻被他這樣不留情面的給拒絕了,心里面也是害羞的。而且也有氣惱。 于是一賭氣,隨手將這只香囊扔在地上,轉過身就回家了。 既然謝蘊不要這個,那她也不要了,隨得旁人撿去用算了。 還發誓往后再也不會繡香囊這種東西。 但誰能想得到以前只是一樣她用來消遣的事情,現在卻能用來維持生計呢?至于那會兒說的往后再也不會繡香囊這種東西自然也就成了空話。 現在丁香懷中抱著的那一大包東西,里面可就有好幾只香囊。 第6章 閨中密友 主仆兩個人一前一后的走進了賣繡品的鋪子。 林清瑤臉皮薄,以往都是吳媽來這鋪子里面同掌柜的領取要繡的東西,等到林清瑤將那些都繡好了,吳媽再送回來,同掌柜的領取一開始說好的工錢。 不過近來天氣變幻得太快,時冷時熱的,吳媽身子骨不好,這兩日又臥病在床了。 眼看交繡活的日期已經臨近,林清瑤想了想,便叫丁香抱了那一包繡活,她親自送來繡品鋪子。 她現在已經不是嬌貴的大小姐了,下面還有個弟弟要養活,怎么還能是以前那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閣小姐的做派呢? 繡品鋪子里面的掌柜和伙計以前都沒有見過林清瑤,這會兒察覺到有人進來,兩個人都抬起頭望過來。 就見頭先走進來的是位姑娘。穿一件淺綠色的羅衣,白綾挑線裙子。濃密烏黑的發間只簪了一支珍珠簪子。 雖然她這一身打扮很淡雅簡潔,但絲毫壓不住她妍麗的相貌。仿似她這一走進來,小小的鋪子里面都跟著立刻亮堂了不少。 掌柜的和伙計都有些看呆了。片刻之后還是掌柜的先從柜臺后面迎出來,滿面堆笑的問著:“這位姑娘您想看點什么?” 看這位姑娘身上穿的衣裳雖然式樣都不是時新的,也都是半舊的,但看得出來料子都是極好的。通身的氣派一看就知道不是小門小戶人家能養得出來的,所以掌柜的只以為林清瑤這是來買繡品的,忙殷勤的招呼著。 林清瑤面上微紅。 她先對掌柜點了點頭,算是同他打了個招呼,然后回過頭叫丁香將懷里抱著的那一包繡活放到柜臺上面打開,她自己則是伸手自荷包里面將吳媽上次拿回去的單子遞給掌柜。 掌柜的接過來一看,抬起頭詫異的看了林清瑤一眼。 “這位姑娘,你認得吳媽?” 以前都是吳媽過來交貨,雖然現在這位姑娘拿著的單子是他上次給吳媽的不錯,但還是要確認一下的。 丁香就笑了起來。 “這是我家姑娘,吳媽是我們家的管家?!?/br> 現在家里的一切事確實都是吳媽在管,丁香說她是管家也沒有錯。 掌柜的了然的看了林清瑤一眼。 難怪她身上穿的這些衣裳雖然料子都是極好的,但也都是半舊的,式樣也不時新了,想必以前也曾是個大戶人家,后來漸漸的家道中落了,無法維持生計,原本做大小姐的也只能靠賣繡活為生了。 掌柜的早先就已經知道吳媽以前交過來的那些繡活不是她自己繡的。吳媽年紀已經大了,一看就知道眼睛不好,如何能繡得出來那樣精細的東西?掌柜的原還好奇那些秀麗清雅的繡品是哪一位心靈手巧的人繡的,現在總算見到本人了。 又看了林清瑤一眼,這才走過去查驗放在柜臺上的那一包繡品。 自然件件都是好的,掌柜的很滿意。當下他很爽快的付清了上次跟吳媽已經說好的價錢,又主動的問林清瑤這一次是否還要領些繡活回去繡。 以往吳媽送過來的那些繡品都賣的很好,掌柜的也很樂意跟林清瑤長期合作。 林清瑤自然是想的。掌柜的便叫伙計去拿各色綾羅綢緞過來給林清瑤,又細細的跟她說哪一塊綾羅綢緞上面要繡些什么圖案。擔心林清瑤記不清,還叫伙計拿了紙和筆來,他一條條的列在上面。 林清瑤仔細的聽著。最后她點了點頭,意思是她都聽明白了。 掌柜的便開始跟她商議讓她做這些繡活他要付的工錢。 林清瑤以前從來沒有跟人討價還價過,甚至她連稱銀子的戥子都不認得,哪里會曉得她做這些繡活該要多少工錢的事? 好在臨出門的時候吳媽曾特意的囑咐過她,萬一她要再接繡活回家來做,甭管掌柜的開口要給多少工錢,在那上面再加個兩成是肯定不會錯的。 林清瑤記著吳媽說過的這話,正要開口跟掌柜的說再加兩成工錢的話,忽然聽到身后有一道帶著疑惑的聲音響起:“林清瑤?” 林清瑤覺得這聲音聽起來很熟悉,就回過身去看。 就見鋪子門口站著三位女子。中間的那位穿一件石榴紅色織金緞面的褙子,發間簪了一支赤金累絲三尾鳳釵步搖,打扮的極富貴張揚。 可惜的是這位女子生的是個淡雅秀氣的相貌,這樣富貴張揚的妝扮并不適合她。 而且林清瑤看到這樣的妝扮總莫名的覺得很熟悉,特別是這位女子身上穿著的那件石榴紅色織金緞面的褙子...... 林清瑤是認得這位女子的。 是江靜云。 說起來她們兩個人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沒有見過了,不過幼時還在蘇州府的時候江母時常帶著江靜云過來跟母親說話,那時候她們兩個人是經常見面的。 兩個人年歲也差不多,林清瑤比江靜云大了半歲,所以江靜云一直叫她是林jiejie。 林清瑤只有林承平這個弟弟。一來林承平比她小了九歲,兩個人壓根就玩不到一塊去,二來林承平也確實很調皮,所以遇到跟自己年歲相當的江靜云,聽到她叫自己林jiejie,心里竟然真的將她當成了自己的親meimei來看待。也將她當成自己的親meimei來護著。 江靜云又是個柔弱的性子,所以但凡她受了什么委屈林清瑤就會替她出頭。 印象中有一次她去找江靜云玩兒的時候發現她情緒很差,要哭不哭的模樣,便問她怎么了。江靜云就告訴她剛剛自己遇到魏城了,客氣的跟他打招呼,叫他魏哥哥,但是魏城只冷淡的看她一眼,隨后一句話也不說,轉過身就走了。 林清瑤是知道魏城的。這個人仿似生下來就不會笑一般,對著誰都板著一張臉。她知道江靜云很怕他,甚至連謝蘊跟魏城說話的時候聲音都會不自覺的小一點,但是林清瑤是不怕他的。 非但不怕,甚至當知道江靜云在魏城那里受了委屈之后,她立刻就轉身去找魏城算賬去了。 魏城比她大七歲。她記得當時自己十三歲,魏城二十歲。 二十歲的青年高大挺拔,她站在他跟前還不到他胸口,只能仰著頭看他。但氣勢上她肯定是不輸他的。雙手叉腰的質問他,為什么江靜云跟他打招呼他都不答應一聲,甚至只冷冷淡淡的看她一眼就轉身走了? 魏城低下頭,微抿著一雙唇看她,目光不辨喜怒。 要是江靜云在這里,只怕就會當場被他嚇哭。但是林清瑤是一點兒都不怕的,還提高聲音又問了他一遍。 魏城轉過頭不看她,答非所問:“她不值得你這般對她好?!?/br> 聲音冷淡,如同裹著一層冰。說完他就走了,完全不顧林清瑤在背后如何的大聲叫他。 林清瑤覺得魏城這個人實在是討厭,回去之后就跟江靜云抱怨,說他這個人對人冷漠的很,一點人氣都沒有。果然是武將的兒子,一點禮數都不懂。 魏城的父親當時在蘇州府是一個職位底下的武將,本朝又重文輕武,所以大家對武將都是不大看得起的。 而且本朝受歡迎的男子是謝蘊那樣溫雅清瘦的,魏城的相貌雖然生的也不差,但總歸還是英挺高大了些。所以林清瑤一直都不喜歡魏城,看到他的時候壓根正眼都不會瞧他一眼。 后來她跟謝蘊定婚之后不久,魏城就投軍去了,自此音信全無。直至前兩年林清瑤才聽人說起魏城在軍中立了很多戰功,還救下了到邊關督戰的二皇子。隨后二皇子將他引以為心腹。去年魏城更是協助二皇子登上了皇位,一躍成為樞密使。 樞密院掌著全國軍權,不是皇帝的心腹肯定進不去。樞密使還是樞密院的主官...... 也就是說,魏城現在手中的權利跟宰相是相等的。甚至因為新帝很信任他的緣故,他手中的權利很可能比宰相還要大。 誰能想得到以前被她那樣看不起的人現在竟然會成為一個權臣呢?聽得說還是個風評不大好的權臣。無外乎是說他為了權勢心狠手辣,那些反對他的臣子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這樣一想,林清瑤簡直都要慶幸魏城得勢之后沒有找過她的麻煩。畢竟以前在蘇州府的時候她對他態度確實挺不好。甚至有一次她在背后跟人抱怨魏城討厭的時候竟然沒有留意到魏城就站在她身后不遠的地方...... 不過不管怎么說,現在能見到江靜云她還是很高興的。高興的甚至一點兒都沒有在意剛剛江靜云直呼她姓名的事。 就快步的走過去,伸手想要去拉江靜云的手。又驚又喜的問道:“靜云,是你?你什么時候上京的?” 前幾年江父留京出任戶部主事,專程到她家來拜會父親的時候,因為彼此都是相識的,所以父親也叫她出來見過江父。當時她還特意問江父江靜云怎么沒有跟他一起過來。 當聽到江父說江靜云隨同她母親留在徽州老家的時候她還覺得很傷心失望,只盼著江父早點將江靜云接入京中,她們姐妹兩個好時常相見。 不想這兩三年總沒有聽到江父將江靜云接入京中的話,現在猛然在這里看到昔年的閨中玩伴,林清瑤怎么會不高興? 作者有話要說: 解釋下哈。原本官職方面想寫首輔大都督這樣的,現在大家好像都對這兩個官職比較熟悉。但我考慮了下,內閣太麻煩了,首輔,次輔,群輔這樣的,要寫的人不可避免的就會增加好幾個。為了簡化,所以我就沒有寫首輔大都督,而是直接樞密使和宰相。 宰相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說啥了,至于樞密使這個官位,這是樞密院的老大。而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機構之一,唐宋五代明初好像都有,后來明朝的時候才改為大都督。至于樞密使,權力與宰相相當。 其他官職則同明朝官職,無變動。 第7章 原話奉還 不過很顯然江靜云沒有林清瑤這樣的驚喜。面上神情淡淡的不說,甚至面對林清瑤伸出雙手想要來拉她的舉動,她還將自己的雙手背到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