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表小姐 第59節
俞景行看一看枝頭的玉蘭,輕輕頷首。 秋月便領著兩個小丫鬟上前去,走到玉蘭樹下,幾個人一起折花枝。 朱嘉蕓在院子里悶得厲害,不管不顧強行要求來后花園散心。 丫鬟婆子請示過朱氏后,朱氏點頭同意了。 然而當遠遠看到宋嘉月和俞景行時,朱嘉蕓稍有好轉的心情變得陰郁起來。她隔著一段距離,瞧著玉蘭樹下的那兩道身影,看他們相視而笑,滿是溫馨意味…… 朱嘉蕓胸口止不住狠狠起伏了兩下。 她想起不久前俞景行中舉一事,再看到這樣的畫面,心底火氣愈旺。 這個病秧子如今中舉,往后再不濟也是可以做官的。 假使來年春天的那場會試,俞景行同樣考中了,往后可是前途不可限量。 但憑什么她當初等不到這一天? 朱嘉蕓咬牙,控制不住想問一問,憑什么那個冒充她的人卻有這種好運氣? 這一切本應該是她的。 現如今竟然會全部都成了那個冒牌貨的! 朱嘉蕓眼底閃過幾分幽怨,手下一個沒有輕重,將一枝菊花掐斷了。這使得她回過神,反應過來自己方才在想什么,又禁不住冷哼一聲。 不,她才不會稀罕這些東西。 身體才好轉幾天,又開始吐血昏迷、臥床不起的人,哪里值得托付? 她絕不會再當冤大頭。 只是這兩個人毀她的大事著實可恨。 他們壞她的事,就不要怪她有一天報復回去,讓他們吃些苦頭。 朱嘉蕓把玩著手里的那枝菊花,冷著臉轉身離去。 宋嘉月注意到遠處似乎有人時,抬眼只見丫鬟婆子簇擁朱嘉蕓而去的背影。她心里有一種詭異的直覺,這個朱表妹是不喜歡他們,所以這樣不打招呼直接離開。 但朱嘉蕓的確沒有必須喜歡他們的理由。 何況不見得是她想的那樣。 宋嘉月很快便收回自己的視線。 折得幾枝玉蘭,眼看已是夕陽西斜,她又推著俞景行回壽康院。 廚房今天燉的山藥烏雞湯,給俞景行補身子。 其他菜色也基本照顧他的口味,做得比平日里要清淡一些。 他們吃好晚飯。 看著俞景行把藥喝了,宋嘉月和他一起回房休息。 “你怎么不問我為什么不去赴宴?” 兩個人穿過長廊,夜風微涼,俞景行忽然的一句話,散落在朦朧月光里。 “不去有什么問題嗎?” 宋嘉月反問,“難道你身體這樣,我還非盼著你去?” “這可是鹿鳴宴,定然會有很多人參加的。比如一些官員,一些有名望的文人,舉人之間可以互相結交,認識的人多了,將來還可以互相照應?!?/br> “里頭的好處是很多的?!?/br> 俞景行循循善誘般問宋嘉月,“你不覺得我不去是很大的損失么?” 這個人一貫喜歡用這種方式哄她說些他愛聽的話。 宋嘉月見得多了以后,不中俞景行的圈套。 “你去不去,其實我都不要緊的,只要你覺得好,我不會反對?!彼渭卧掠U一眼俞景行,“畢竟是你的前途,說到底需要你自己把握,是不是?” “我們是夫妻一體、一榮俱榮?!?/br> 見她不上鉤,俞景行繼續說,“我飛黃騰達,你也有許多好處,不好么?” “好啊,為什么不好?” 宋嘉月笑吟吟反過來逗他,“可我得到再多好處,也終究不是靠自己得到的?!?/br> “即便我可以有好處,但無非運氣好沾上你的光罷了。萬一哪天你不高興,不讓我沾光了呢?俗話說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我怎么知道你會不會跑了?” 如果非要勉強,俞景行是可以去赴宴的。 即使不能從開始待到結束,但不至于臉都沒有辦法露。 平心而論,誰不希望伴侶優秀? 宋嘉月也不能免俗。 但由于曉得俞景行身體一直不太好,她此前是沒有多少期待的。而今俞景行中舉已經算意外收獲,往后這個人可以走多遠,她無從判斷,同樣不想去設下預期。 俞景行卻并不因這些話而惱怒。 他手臂扣住宋嘉月的腰肢,稍一用力,把她帶入自己懷中。 俞景行垂首,在宋嘉月耳邊聲音壓得很低抱怨。 “夫人越來越聰明,往后如何是好?” 趁宋嘉月不備,他在她的耳后落下一吻。 似乎因這一舉動而受到刺激,掌下的人瞬間身體輕||顫。 俞景行起初微微一怔,又悶笑兩聲。 宋嘉月反倒著惱,紅著臉推開他,提起裙擺不管不顧大步往前走去。 …… 俞景行和俞景榮同時中舉,畢竟是一件喜事,親自上門或派人上門送禮到宣平侯府的人家很多。俞通海出面將這些賀禮悉數退回去,一樣也沒有收下。 宋嘉月雖然基本上不插手、不插嘴,但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明白。 譬如俞通海的行為,她清楚其中的緣由。 首先這其中當然有宣平侯府一貫如此的原因。俞通海這位宣平侯,向來不喜拉幫結派,行事正直,而許多人的示好都存在巴結之意,他統統謝絕反倒落個清凈。 撇開這個不提。 宋嘉月認為,這和現在的朝堂形勢同樣有關。 皇帝陛下年事已高,身體時好時壞。 因此究竟是大皇子還是三皇子,便成為權貴人家會多加考量的問題。 站隊是大事。 關系到前途,關系到地位,關系到榮華富貴。 在鄴京大多數貴胄已經有所傾向的時候,宣平侯府卻始終不曾泄露半分這方面的心思。哪怕宣平侯府不至于有隨便影響大局的能力,但一樣會被拉攏。 多一份支持,等于多一分把握。 何況,俞通海年輕時曾經立下戰功無數,不是完全說不上話的人物。 如此再重新審視那些上門祝賀的人,究竟存著什么心思,便有些說不準了。俞通海假使不想叫宣平侯府被拿到什么把柄,必須慎之又慎才行。 宋嘉月既知道,不出意外,不會是大皇子也不會是三皇子…… 那么,對于宣平侯府這種態度,她無疑是認同的。 只是不得不承認,手里掌握著這樣不為外人所知的信息,立下從龍之功的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擺在面前,宋嘉月不是沒有動過心思,不是沒有想過好好利用。 問題在于,怎么不動聲色暗示給俞景行。 這是一個技術活。 不但不能暴露自己,還需要讓他明白和相信。 宋嘉月不斷在心底斟酌著,希望可以有機會讓她向俞景行透露天機。 …… 在秋闈科考之前,朱氏曾經帶俞舒寧到白云寺去為俞景行、俞景榮祈愿。 現今他們兩個人都中舉,自然是要去還愿的。 朱氏帶上俞舒寧和久未出門的朱嘉蕓去一趟白云寺。俞景行近來身體如此,侯府上下都曉得他離不開宋嘉月,是以宋嘉月留在府中,沒有隨她們出門。 在府里連逛個花園都被看得很緊的朱嘉蕓,哪怕出府也是如此。朱氏不讓她離開自己身邊半步,她也曉得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根本跑不了,表現得十分安分。 回府之時,朱氏、俞舒寧、朱嘉蕓乘馬車走在山道上。 道路兩側的灌木叢中,有孩童嬉戲玩鬧,舉起彈弓朝侯府馬匹射石子。 大馬一時吃痛,受到驚嚇,嘶鳴幾聲,四下亂竄。 馬車里的人東倒西歪,朱氏只顧得上將身邊的俞舒寧護在懷中。 過得片刻,馬車艱難停得下來。 朱氏才知道是有一位道長出手相助,幫車夫一起將到處亂竄的馬匹制服住。 檢查過俞舒寧和朱嘉蕓,確認他們沒有受傷,整理好儀容,朱氏帶著她們下馬車同那位道長道謝。俞舒寧第一次這么近距離見道長,于是悄悄看了好幾眼。 道長姓唐,看起來三十歲上下的年紀。 寬額頭、小眼睛,嘴邊兩撇小胡子,乍一眼看過去其實有些滑稽。 “多謝唐道長相救?!?/br> 朱氏福一福身,“若不是唐道長,只怕我們今日是要受傷了?!?/br> 唐懷清正經與朱氏回了個禮。 他隨即笑說:“些許小事,夫人不必放在心上?!?/br> “救人的事怎么會是小事?”朱氏說,“不知唐道長現下要去何處?若無什么著急的事情,唐道長可否過府一敘?如此也好讓我府與道長好好道謝?!?/br> 唐懷清聞言眸光微閃,仍是委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