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表小姐 第18節
第16章 花燈 發現朱嘉蕓不見蹤影,俞舒寧問丫鬟婆子,卻竟個個都沒有注意她去哪了。怕朱嘉蕓有什么事,俞舒寧連忙讓底下的人分頭去找,自己也立刻和劉煜告辭。 臨到要走,俞舒寧記起什么,又回頭:“我還不知道你姓名?!?/br> 劉煜微微而笑:“你想知道?” 俞舒寧見他賣起關子,撇一撇嘴:“不說也無事?!?/br> 劉煜卻問:“糖葫蘆好吃么?” “好吃啊?!?/br> 俞舒寧自然而然接話,隨后發現不對,“這和糖葫蘆有什么關系?” “沒有關系,只是好奇,請俞二小姐不要見怪?!眲㈧弦恍?,略略沉吟,同她承諾道,“下次……下次你我若再見面,那個時候我會告訴你我的名字?!?/br> “你隨意?!?/br> 俞舒寧不喜別人說話含糊,于是對付一句,匆匆走了。 劉煜在俞舒寧離開之后也從人群中走出來。 他看著俞舒寧消失在如織人流。 劉煜眼神有些玩味,漫不經心把玩著手中的一柄灑金川扇。片刻之后,他彎一彎嘴角,吩咐身邊的人:“去買兩串糖葫蘆,要俞二小姐吃的那個?!?/br> 俞景行和宋嘉月過來的時候,沒有和俞舒寧碰上。 朱嘉蕓的事,他們這會兒也還不知道。 時辰尚早,圍在書坊前猜燈謎、看熱鬧的百姓依舊很多。 宋嘉月站在一排排的花燈前,沒有細瞧,而是望向一只燈籠上貼著的謎面。 “上頭去下頭,下頭去上頭?!?/br> “兩頭去中間,中間去兩頭?!?/br> 猜燈謎的人不在少數,有些離得遠的,不大瞧得清楚謎面。書坊掌柜的吩咐店小二對圍觀的眾人大聲朗讀兩遍謎面,隨后笑著道:“打一字,諸位請?!?/br> 宋嘉月來來回回讀題好幾遍,愣是沒有一點兒解題思路。 她正埋頭苦思,俞景行已經上前用紙筆寫下答案,而后回到她的身邊。 俞景行是頭一個給出自己答案的人。 掌柜的瞧過紙條,撫須而笑,直接肯定了俞景行給出的謎底。 俞景行的答案是對的。 沒想到他這么厲害的宋嘉月震驚了。 說到底,鄴京乃天子腳下,滿肚才學的文人墨客不計其數??v然不是個個都會來湊趣猜燈謎,可俞景行頭一個回答正確且答得如此迅速……不少人朝他看過來。 俞景行表情淡定,不理會眾人目光。 他看一眼身旁的宋嘉月,微笑:“贏兩盞花燈給你玩兒還是沒問題的?!?/br> 之后陸陸續續有其他人也寫下自己的答案。 等到這一局的猜謎時間結束,掌柜的公布謎底是“至”,猜對的人并不多。 俞景行得到一盞花燈獎勵。 他把花燈遞給宋嘉月,宋嘉月笑瞇瞇接過便拿在手里。 隨后舊燈籠換下,貼著新謎面的燈籠換上。 又是一輪猜謎時間到。 “牧童?!?/br> “打一中藥名?!?/br> 這題宋嘉月也知道,是牽牛子。 果然題目簡單,這一回答對的人比起之前的那題字謎答對的人多了不少。 俞景行自然也答對了。 他們順利得到第二盞花燈,依舊是被宋嘉月拿在手里。 謎面有難有易,既有猜字、猜物的,亦有猜詩句的……到后來則多是根據謎格來猜謎底的。謎格常見的也有數十種,名目繁多,不同謎格的含義也不一樣。 隨著給出的謎面難度加大,越來越多的人絞盡腦汁也猜不中謎底。 但不包括俞景行。 直到最后,他依舊如最初那般,面色平靜卻每一次都答得快速而準確。 圍觀的眾人也從起初的好奇懷疑變成贊嘆認可。 俞景行毫無爭議拿下魁首。 掌柜的將彩頭奉上,一只雕花木匣被放到俞景行的手中。 “公子實至名歸,吾亦佩服?!?/br> 俞景行收下應得的彩頭,嘴角微翹,客客氣氣說一句:“承讓?!?/br> 鑒于俞景行今晚的優秀表現,他們收獲的花燈太多,宋嘉月拿不下,后來是交給丫鬟婆子們。收下雕花木匣的俞景行,如之前那樣直接把東西交給宋嘉月。 匣子里是一支嵌紅寶蝴蝶赤金釵。 俞景行笑問:“如何?” 宋嘉月誠心誠意夸獎:“厲害,真的很厲害?!?/br> 想要撥得頭籌,絕對得靠實力。 她知道俞景行讀過書,也知道他寫得一手好字,但畢竟他身體不好,精力比起普通人來說更有限。這種條件下,還能成為超越其他人的存在,那是真正優秀了。 猜燈謎或許不被認為是正經讀書人的能力。 可是宋嘉月覺得,不夠聰明肯定不能像俞景行這樣。 何況,這燈謎很好猜么? 數十種謎格若連區分都區分不清楚,猜謎便根本無從談起,這也不簡單。 宋嘉月在心里給俞景行貼上了“學霸”的標簽。如果不是他身體不好,不能像其他書生一樣花費大量精力在科考上,真沒準兒會有什么樣的前途。 …… 朱嘉蕓是特地趁俞舒寧不注意,悄悄溜走的。 因為她在滾滾人流里看到了一個人。 認出六皇子劉煜身份時,朱嘉蕓就猜其他皇子沒準也出來湊中秋的熱鬧。 她猜得不錯,隨后也確實發現大皇子劉昭的存在。 遇到俞景行這么個碰也不碰她的丈夫、遇到董齊光那么個卑鄙小人,甚至落得個沉塘慘死的下場,她已然看透。男人都不是什么好東西,能靠的從來只有自己。 她的心早已如一潭死水,她不會再為誰動心。 這樣也好。 所以,她在來鄴京之前便下定決心,這一次必須不惜代價往上爬。她要爬到一個俞景行、董齊光之流都必須匍匐在她腳下的位置上,讓他們只能仰視她。 朱嘉蕓悄悄跟上大皇子的步伐。 可惜游燈會的人實在太多,隔著人山人海,她不小心把人跟丟了。 突然四處都找不到劉昭的蹤跡,朱嘉蕓頗為懊惱。 錯過這么好的機會,不知道下次見到這個人會是什么時候。 皇帝陛下如今膝下有四子一女。大皇子劉昭二十有九,三皇子劉景二十有四,五皇子劉策十七歲,六皇子劉煜十四歲,七公主劉淑則才九歲而已。 朱嘉蕓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分析過,關于立儲一事,朝中大臣主要分兩派,即大皇子一派和三皇子一派。而大皇子和三皇子兩個人,一個是皇后所出,一個是賢妃所出,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大皇子自不必說,既嫡且長,還有皇后娘娘撐腰,占盡優勢。賢妃是天子寵妃,三皇子一直以來又頗得皇帝陛下的偏愛,自然存在一些可能。 何況有傳聞道皇帝陛下遲遲不立儲,是因為他心中的太子人選不是大皇子而是三皇子。只是如果這么做,難免引得一些朝臣不滿,陛下有所忌憚才猶豫了。 至于五皇子和六皇子,朱嘉蕓沒有考慮過。 他們才十幾歲,母妃俱早早去了,又沒有任何靠山,能頂什么用呢? 說到底,大皇子和三皇子這么多年的積累,他們如今在朝中的勢力可謂是盤根錯節、根深蒂固。五皇子和六皇子什么靠山都沒有,怎么可能隨便扳倒這兩個人? 爭儲的事,同他們多半是沒關系了。 不過哪怕有皇帝陛下偏愛三皇子的傳聞,朱嘉蕓仍傾向于大皇子。 一來,大皇子的名聲要比三皇子好不少。 二來,如果不是也認可大皇子,皇帝陛下何必猶豫? 朱嘉蕓準備把寶押在劉昭身上。 三十歲是大了一點,但也還能接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人到底去哪了?! 眼見時辰不早,朱嘉蕓有點兒著急。 偏偏她一個人一雙眼睛,慌慌張張更一無所獲。 朱嘉蕓穿梭在人群里四處張望,企圖重新找到大皇子劉昭,不妨撞上個人。 她幾乎瞬間反應過來這是一個年輕男性。 如同一片陰影籠罩下來,意識到對方身材高大、身體充滿雄性力量,朱嘉蕓猛然間抬起頭,撞上大皇子劉昭似笑非笑的一雙眼。她愣了一下,隨即立刻垂下眼。 “抱歉?!?/br> 朱嘉蕓后退一步,暗暗心驚,又生出點兒隱秘的慶幸。 劉昭臉上的笑容十分溫和:“不要緊?!庇謫?,“小娘子沒事吧?” 朱嘉蕓說:“無事,多謝公子關心?!?/br> 話音落下,她沖劉昭行了個半禮,腳下步子匆匆,先走一步。 劉昭側眸多看了朱嘉蕓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