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家宴
書迷正在閱讀:[原神同人] 風神的寵兒、[原神] 魈上仙朝你扔來一把鳥槍、[綜原神] 四神婚史、[原神] 蒙德退休生活、沙雕學霸系統[重生]、在無限游戲直播成神、良田美井、[綜原神] 鶴運速遞,啥都能寄、他如此愛笑、學霸的女票又抓妖了
張家幾個叔伯兄弟們自守孝分家后便再沒在一起過年,今年乃是數年之后的第一次,如此難得機會,大家都挺開心的,男人們聚在一起聊聊工作,女人們聚在一起聊聊孩子,張昌宗是最小的一個,嫂嫂們幾乎都是看著他長大的,自是對他的子嗣多有關懷,拉著薛崇秀傳授了不少懷二胎的經驗。 薛崇秀懷著身子,不耐久熬,待過了子時便帶著寶寧下去休息了,體恤她雙身子,倒也沒人說什么,有張昌宗留著便成。 張昌宗體恤嬸嬸們和嫂嫂們年紀都大了,便請了女眷們下去安歇,留下一群男的一起喝酒聊天,便連伺候的人也撤下去不少,只留了幾個親近之人。 張易之看留下伺候的都是弟弟親近之人,攬了他肩膀,低聲問道:“六弟,朝中如今是何章程?我看著怎么朝中只問公主之聲,卻不聞太子之名?你那岳母聲勢忒大了,到底是怎么個打算的?” 張昌宗頓了一下,苦笑:“五哥,小弟若是說不知道,你信不信?” 張易之愣住,嘴巴張得大大地,全沒了他作為蜂蜜京城的美男子的酷帥,反而看著有些二逼,驚呼:“你不知道?你怎能不知道呢?兄弟,咱們全家的腦袋都在這上面系著呢,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五哥,人心是會變的!財帛利祿動人心,面對滔天權勢,我不知道我那岳母大人還能保持幾分本心不變!所以……” 張昌宗難得的露出極為嚴肅的表情來,道:“二叔、三叔、四叔,哥哥們,待過完年后,請你們該乞骸骨的就乞骸骨,能謀求外放的就外放吧,若不能,也與我少往來!” “你在說什么?” 三位叔叔還沒說話,大哥張昌期便面露怒色,瞪著幼弟。張昌宗很理智,并不因為大哥的惱怒而動搖:“家族的發展規劃,在定州時,小弟便與兄長們商量過,也寫信告知過叔父們,照章辦理,家族將來定然可期。等尋個機會……” “住口!” 卻是張昌期直接呵斥道,滿面的怒容:“六弟,難道在你心目中,愚兄等只能與你共富貴,不能同患難嗎?” 張昌宗不禁苦笑起來:“大哥,若將來有什么,以我岳母大人的權勢和地位,能定的罪肯定是十惡不赦之罪里的,小弟是女婿,會降罪于我,但應該不會牽連我的親族,叔父與兄長與我岳家并無多少往來,牽連不上?!?/br> 張易之截口道:“那你就不能脫身出來?” 張昌宗笑著,面容堅定:“不能!岳母大人待我有大恩,若連我也棄她而去,那我還是人嗎?” “你??!” 張易之滿面復雜,張了張嘴,想說什么,最后卻只遺一聲嘆息。倒是滿頭白發的張洛說了一句:“六郎,你若被牽連,難道我們還能安好?往年看你行事也算果決,怎么大了反而開始優柔寡斷起來?” 張昌宗愣了一下:“三叔的意思是?” 張洛道:“鎮國公主說了什么否?做了什么否?” 張昌宗被問得愣住,細下心來想想,除了說過不想再被人主宰人生,還真沒說過什么,到目前為止,除了順勢攬權,對李隆基的態度一如過往,還真沒什么出格的地方。更多的,一直都是張昌宗與薛崇秀根據歷史記載做的推測,總把她往想爭權的路線上想。 新君登基又一直忙忙亂亂的,太平公主領了送金城公主出嫁的事務,一直不得空坐在一起認真聊聊—— 張昌宗起身,朝張洛鄭重一禮:“小侄多謝三叔,小侄知道該怎么做了?!?/br> 張洛笑瞇瞇地摸著胡須頷首道:“你明白就好。我們張家雖不是什么名門世家,但如今的聲勢也不小,你的心態當隨著家族聲勢而改變才是,何以一如當初呢?我看你是當局者迷??!” 張昌宗恭敬應是,背后冷汗津津。三叔說得對,在他心里,張家依舊還是多年前那個張家,在長安城里沒什么權勢,卻忘了如今兄弟子侄都已長成,就連文英,都已做了有品級的將軍,長孫文陽如今已然做到普通州城的刺史,他自己更是金吾衛大將軍,即便不顯山露水,在長安城里,張家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了,只是他自己不覺罷了。 說到底,他的思維轉變沒跟上家族發展,因為預知歷史,反而被這個預知所局限,困于其中,雖不至于惶惶不可終日,但心理壓力很大。 越想越明白,越想心頭就越發顫,還好他不是張家的族長,不然,家族怕是要被他帶累。雖然張昌宗從來不覺得后世穿越來的就一定會比古人土著更聰明睿智,但這么大年紀了,還被教做人,心頭也很是羞愧的。 有張洛開頭,張家三位叔叔,幾位兄長便干脆說開去,就現如今的朝廷形勢探討起來。張洛能在渭南那等地方安安穩穩做了十來年的官,自是有其不凡之處,當即道:“新君登基,又是年底,各種事務忙亂,而新君,我看著,也不像是什么英明之主,一氣罷免了上千的斜封官,朝中還會有說道?!?/br> 這話一出,張梁也露出贊同的神色來,點頭道:“兄長說得對,斜封官即便出身再不正,也是先帝任免,不加甄別全部罷免,豈不是在言先帝之過?新君乃先帝之弟,帝位乃是先帝之子禪讓之,如何能言先帝之過?再者,銓選豈是這么簡單的事情,若全看出身選材,那朝中政事也不用做了,施政銓選不是這么來的!” 就差沒把胡鬧直說了! 張魯跟著做總結:“要爭權,也要先把攤子立起來再說,否則,爭了有個屁用!” 二叔居然說臟話! 張昌宗驚愕了兩秒,自己悶頭想想還真是。 政變的時候已是十月,之后清算韋氏家族和她的附庸者,清算安樂公主以及斜封官們,又忙著送金城公主出嫁……這么一算,短短兩個月,朝廷也挺忙的。 罷免的斜封官上千,在朝廷里做事的雖然只是其中少數,但是,正值忙碌的時候,突然少了一些人—— 難怪這兩個月一片其樂融融,原來是大家都忙,沒空爭權,等朝廷理順了,太子對于在李旦面前地位比他還高的太平公主,怕是心情就無法保持平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