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閱讀_132
“莫非嚴先生私下教的?先生住在宋家,也不是不可能?!?/br> “絕不可能,宋阿南討厭嚴先生誰不知道?上次在作坊的食堂吃飯,他們恰巧同桌,還是面對面的位置,那一條長桌上都在聊天,他倆愣是一個眼神也沒對上?!?/br> “對呀,有一次……” 說話的人都故意壓低了聲音,宋阿南也假裝沒聽見, 他的字也是那種一眼看去就知練過的,但相比嚴卓,他的筆鋒更加銳利,那一撇撇出的力度,像是戰場上出鞘的刀劍。 宋阿南寫完擱下筆,拿了一小罐漿糊來。 人群見他出來,紛紛讓出位置。宋阿南找了一處略平整些的籬笆,把紙往上一貼,又回去了。 那些人也不再小聲說話,都去看那張墨跡未干的紙。 “什么意思?看不懂?!?/br> “宋阿南竟然真會寫字,這字看起來跟嚴先生的一樣好??!” “有沒有認字的來讀讀?” “工?我就認得一個工?!?/br> “下面那字讀安,安什么?安……青?” “那字讀靜,安靜!” “噓!別吵別吵,宋阿南叫咱們安靜呢!”一瞬間,嗡嗡聲驟然停下。 “那上面那些是什么?”又有人說話,只不過這一次用的是氣音,如耳語一般。 “我來瞧瞧?!币粋€在學堂,“招工,恒州,建作坊,下午登記,安靜!” “你好好讀,這都連不成句子!”有人抱怨。 “這就是上面寫的,你不滿意自己個兒讀!”小郎君回懟。 “噓噓!安靜!宋四郎睡覺呢,宋阿南叫咱安靜!”又有人用氣聲低吼,那兩個吵架的也瞬間安靜了。 “其實這話還真有南管事的風格。這應是一張招工啟事了?!别z頭工坊那人道。 “不錯,地點在恒州城,內容是建作坊,下午登記應是叫有意者下午來登記?!弊x過書的那小郎君接口,按自己的理解又說了一遍紙上的內容。 原本只聽幾個詞,在場不認字的都還未反應過來,他這么一解釋,大家懂了。 宋家這是真的要去恒州城了,而且還要像在村里一樣建作坊,這張招工啟示便是要招建作坊的工人的! 宋家又要招工人了! 這消息在相河村內外飛速傳了開來。不論是作坊的長工,還是挖地窖建作坊的短工,宋家對工人總是很好的,不僅包一日三餐,做工時受個傷還會幫忙請大夫、付診金,故而宋家每每招工,總是有許多人蜂擁而至。 這一次卻有些不同。 以前那都是在相河村,干完活轉個身就能回家,除了多賺錢帛對生活也沒什么影響。就算是那些外村來的,本也就是想好來相河村做工的,心理上沒什么需要調整的。 可忽然說去恒州,大家伙兒卻都沒有想過,一時之間都不知該作何反應。 這里的大部分人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到恒州城去看一眼。 恒州城啊那可是,那是節度使住的地方,許多世家大族在那兒也有府第,還有好些官員、富商、讀書人,那樣的地方,怎么可能是他們這種小農戶小商販該去的。 再者說了,從這里到恒州城路途遙遠,聽說要走上整整一天。這么遠的距離,那肯定是要住在城里的,恒州城可不比他們這種小村,要住在那兒定是要花許多錢帛,也不知道宋家這活包不包住。 “肯定包,宋四郎這些作坊,但凡家比較遠的他哪個不包住?!蹦シ坏牟萃は聨讉€來磨面的人談論起此事,有人說道。 “恒州城能跟這里比嗎?你以為恒州城住幾個人很容易?聽說那兒一間屋子的賃金得是咱們這兒的十倍!” “胡說八道,也就貴個兩三倍的樣子,恒州城又不是帝都,哪兒那么金貴?!?/br> “說得像是你去過一樣?!?/br> “我當然去過!”那人說,說得理所當然。 磨面的那人才終于打量了他一眼,發現眼前的人是那個賣蠶絲被的龐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