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閱讀_75
“這可神奇了?!?/br> 宋菽停下手里的活兒,說道:“能的,這東西可像粟米小麥那樣當糧食吃,可頂飽了?!?/br> “這么好的東西能種不?”又有人問。 “當然,這紅薯不但頂飽,而且特別好養,不怎么挑土地,畝產還高?!彼屋恼f。 “多高?”有人追問。 “大約……”宋菽換算了一下,“一畝產個四五十石應該不成問題?!?/br> 他說的還是非常保守的,如果按照現代的情況,上百石也是輕輕松松。但這里是古代,糧食產量并不高,他還是說得保守一點好。 可即使是這樣,也把這些人結結實實地嚇了一跳。 四五十石?這是什么概念? 如今小麥或粟米多是畝產一石,即使是河邊的沃土,一石半也了不起了。這畝產四五十石的糧食真的存在于世間?可別是老天爺看他們過得太苦,賜來的天上之物吧。 “這東西要怎么栽種?” “要施什么肥?” “可有特別的講究?” 大伙兒都不敢相信有畝產這么高的作物,要不是這話是從宋四郎口中說出來的,他們是一千一萬個不信。也就是宋菽說了,他們才那么當真,但又怕有什么其他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七嘴八舌地問起來。 又有新的人到來,他們也挖了紅薯,這會兒圍在外面,想方設法地往里湊,想聽清楚里面究竟在說些什么。有熱心的村民把宋菽說的話傳出來,外面的人聽了,也是一陣驚訝。 可以吃,頂飽。 畝產四五十石。 好養活。 天呢,他們是祖上積了多少德,才能獲得這樣好的作物。 想什么呢?才不是你祖上積德,要不是宋四郎,你能知道這是好東西?沒準當垃圾扔掉了。有人這么說道。 經這一提醒,許多人才反應過來,他們拉著宋四郎又是烤又是炸的,他還給他們講了這許多,自己卻片刻不得閑,忙了半天一個紅薯都沒挖呢。 “你們可別都吃了,每家留一些,放在保暖通風處,比如灶間的柴堆谷殼堆里?!彼屋囊矝]想這么多,他只想著快些科普完,大家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紅薯,“等到明年開春,便能育苗移栽了?!?/br> 是是是,宋四郎說得對。大家紛紛點頭。 后來又有人陸續挖了紅薯來,還有人帶了紅薯葉,宋菽也跟他們講了紅薯葉可以喂喂豬什么的。之后又講了些炸紅薯片和紅薯條的關竅,才終于脫身回家。 紅薯這一大心事了了一半,宋菽心情甚好。 等這作物在他們這兒盛行起來,肯定會很快傳到各地,紅薯的產量這么大,又好養活,以后就不怕饑荒了。 只可惜自己在那兒教學了半天,都沒時間喊上宋河和宋阿南去挖上一些,有點可惜呢。 宋菽推開院門。傻了。 他家院子里,堆了一堆子紅薯,大小不一,表面坑坑洼洼,裹著紅皮。有幾個特別大的,他都覺得有些眼熟,似乎是剛才誰的竹簍里的? 這時,三娘走了出來。 “這些紅薯你們挖的?”宋菽問。 “不是啊?!比镎f,“剛才陸續來了好些人,說你給他們講了大半天紅薯,還炸了好些,都顧不上自己挖。他們說什么都要我收下這些,說就當作束脩了,我推不掉,便就收了?!?/br> 三娘一直在家,都沒鬧明白這究竟怎么回事,那些都是村里的熟人,他們一定要三娘收下,她便只好先收了,又一一記下了送來的是哪些人,好等宋菽回來再看他的意思。 宋菽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自己忙活了半天,本還遺憾,卻不想這些相鄰自己挖的同時,也不忘給他送來一些。 這一天忙下來,他累得很,但看著這些紅薯,好像所有的疲勞都消失了。 被人惦記著的感覺,真好。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支持,么么噠~今天在本章下留言送紅包哈,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