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閱讀_61
宋菽:“可以?!?/br> “包不包飯?” 宋菽:“包,一日三餐?!?/br> “一天多少工錢?” 宋菽:“每日二十文?!?/br> “多少?” 宋菽:“二十文?!?/br> 全場靜了。 風呼呼吹過草葉。 有人懷疑,自己可能上了年紀,耳背。 饅頭作坊的工錢大家都心里有數,大概一天七八文的樣子,其他幾個作坊也差不多。這工價跟在縣城當伙計差不多,但宋家包餐且伙食好,還有每季新衣,不愛跑買賣的都想去他家做個工。 而現在,這月餅的工價居然比饅頭作坊還高出一倍有余? 稍后宋菽給了解釋,這月餅訂單太大,恐怕要日夜趕工,會比較辛苦。 眾人點頭,難怪了。 但這是一天二十文錢吶! 不用風吹日曬,不用擔虧本風險,連半個家伙什兒都不用準備,僅僅靠一雙手就能一天掙上二十文,這樣的好事可不是天天都有。 “宋四郎,你看我行不行?” “我我我?!?/br> “我會做湯餅,還會做面餅子。收我一個!” 人潮洶涌。 要不是宋阿南在身邊,宋菽早被人群吞沒了。 最后,在阿南和三娘的幫助下,他挑了十個人出來。這里面有本村的,有外村的,甚至有外縣來做買賣的。 月餅單子的任務緊,宋菽也沒時間把所有人都教會,只是安排了一下順序,每人教一步,讓他們可以流水線作業。 首先挑出兩人揉面團。 蘇式月餅的酥皮之所以能夠層層分明,秘密就在于水面團和油面團搭配使用,利用水和油互不相溶的原理,制出層層分明的餅皮。水面團就是普通的水和面,油面團則使用豬油和面。 宋菽讓兩人一個負責水面團,一個負責油面團,他細細做了示范,交代了配比和揉完后該有的手感,就讓他們開工了。 接下來一人要將水面團和油面團分別分成小團。 這工作看似簡單,實則要求嚴格,這時代沒有電子秤,全靠感覺把每團面分成適當大小。宋菽讓幾人跟著他嘗試了一下,挑出手最準的一個,又緊接著下一步。 第三步,需要把油面團如餡一樣包進水面團里,宋菽挑了一個做過蒸餅的漢子負責。 下面一步比較難,也較為繁瑣。 這一步是酥皮的關鍵,要將包著油面團的水面團搟開,像疊被子一樣疊起,再搟開,如此兩次,便能做出層層疊疊松脆的酥皮了。 “搟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力道控制好,水面團這層會變得非常薄,不小心的話里面的油面就跑出來了。若是失敗,難以補救?!彼屋囊贿吺痉兑贿呎f著,又把用來示范的面團給剩下的人練手,從中挑了三手最巧的婦人。 搟完酥皮,便是包餡。 豆沙餡饅頭作坊的人會做好送來,rou餡則由程二娘負責,他們自家做時,她已經很是熟練了。 月餅棚的人只需將餡包進酥皮里即可。 這一步也由兩人負責,一個包豆沙餡,一個包rou餡。 酥皮的外層水面團經過幾次折疊,已經變得極薄,因此也要非常小心。 包好后,便是刷蛋液,進烤爐,這里一人負責即可,至于烤爐的火候則由宋菽和三娘輪流照看。這土灶改的烤爐看不見里面的狀況,火候極難掌握,宋菽第一次用時,鍋蓋上的炭加得有些猛,差點把月餅烤糊,幾次后才漸漸得到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