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這些年_分節閱讀_50
宋菽正帶著家里幾人將曬干的蠶兜扯開,整理成蠶絲棉片,方便最后將纖維拉開。不少鄉鄰與今晚暫留的小販都過來瞧熱鬧,也有人問著蠶絲被的事。 宋菽卻突然問大伙兒,愿不愿意同他一起干。 大伙兒都有些蒙。 若說當時宋菽用饅頭方子換勞力,有些迫不得已的味道,那今天拉他們一起做著蠶絲被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現在的宋四郎,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就是要合作也好找楊大公子,汪大掌柜,何必與他們這些農戶、小販攪在一起? “大伙兒也看到了,我這蠶絲被工序眾多,要的地方也大,奈何我如今沒有。若大伙兒愿意,我可將剝蠶蛹、套繭、晾蠶兜等工序分派出來,蠶繭我買,大伙做多少算多少,這樣如何?” 宋菽也想過找楊劍,但當時的棕綁床真是因為他沒有足夠資源,否則以他自己這點身家,斷不敢輕易與楊劍合作。 這亂世之中,若在一棵樹上吊死,則輕易就能被樹吞了。多點開花,才好有與人談判的籌碼。 來看熱鬧的,不止相河村的,也有鄰村的。連忙問:“我們也可以嗎?” “當然,都可以?!彼屋恼f。 “那我們呢?”那些小攤販可不住在附近,他們都是為了把油擔去更遠的地方買賣才來的。即便如此,他們也希望能摻一腳蠶絲被的生意。 “給諸位一個優先權吧?!彼屋牡?,“等第一批蠶絲被做出來,可交予你們拿去買賣,賣不出算我的?!?/br> 小販們也嘩然,他們何時遇見過這等好事? 蠶絲被是個新事物,這種東西多半唯楊劍、望海樓這樣的大人物才有,就像棕綁床一樣,他們每次見著那里為求一床而搖號的情景,都羨慕得不得了。而現在,他們可以賣出第一批蠶絲被,這也意味著后續要買蠶絲被的人,會優先來找他們。 “若賣得好,之后的生意也會優先諸位?!彼屋挠终f。 連番的大餡餅砸下來,小販們都被砸暈了,宋菽這話,可是讓他們有了與楊劍、望海樓這樣的大商戶競爭的資格啊。 宋菽笑吟吟地讓大伙兒留下姓名,兩日后再來找他。 那些鄉鄰小販們巴不得立刻簽下契約,一個個積極得很,寫不來名字的也各種比劃,著急忙慌地留下了個人的住所姓名,才戀戀不舍而去。 宋菽欣賞著長長的名單,頗為滿意。 現在他已經有了些本錢,又有超時代的技術,終于能有一些作為了。 第一步,便是打破這些所謂大商戶的壟斷地位。競爭才能帶來進步,更多人參與其中,市場才更多元,產品更多,產量更大,價錢也更美好,商業發達了,生活品質才會跟著提高。 雖然是過不到二十一世紀那種連門都不用出的美好生活,但在可能的范圍里讓生活更好一點,還是做得到的。 作者有話要說:文中的“竹弓”是我自己起的名字,因為一開始不知道它叫什么,后來評論區有大大指出它叫“開繭竹弓絲撐”,名字有點長,為了讀起來順口,文本就沒有改,但還是謝謝小天使告知~另外,有兩位小天使也指出了,蠶兜不能剪,已經在文里改過咯,謝謝提醒~ 謝謝支持,么么噠~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奶油酥餅20瓶;左手牽右手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3章第二十三桶金 清晨,從大涂縣城到相河村的路上有一行人已經跋涉多時,路過其他村落時,甚至還有人與他們招呼,似乎已經往返過很多次了。 陳老伯的堂弟陳四郎也在人群中,他挑著兩擔蠶繭,跟在一輛騾車后面。 陳四郎住在桑園村隔壁,與堂兄時有來往。 半個多月前,他為了那些蠶繭都愁白了頭,差點就答應蠶商以那賤得都不如麥子的價錢賣與他,還好被他堂兄及時攔下。 他堂兄說,自家蠶繭都以往年八成價賣掉時,他壓根不信。 今年是個什么年景,蠶繭扔大街上都不定有人要。關中的貴人們不要,他們義成的節度使勒令上下官員將領不準穿戴綢緞,更是無人敢買,江淮自有自己的來源,不會要這千里之外的繭子,除此之外,能賣與誰? 宋四郎啊。他堂兄說道,笑得額上的皺紋都擠到了一塊兒去。 陳四郎現在挑著的,已是他家這一季最后的繭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