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節
書迷正在閱讀:[綜]平安京第一男神、[原神同人] 死遁后散兵從游戲里跑出來了、在風情萬種的早晨種草莓、八千歲、女配表示很無辜、老子承泡了魔神、快來做題、海上求生:我的木筏通桃源、穿在渣受作死后、在古代行商這些年
她掰著手指數,“生而知之也就算了,還出身高貴,雖然父母與城池共存亡,可家中長輩待我都十分寵溺,拜的老師也是舉世難尋的人物……” 數到后面,她忍不住嘖了一聲。 陸欽:“……?” 十分難得的,衡玉從陸欽臉上看到可以稱之為“茫然”的表情。 第213章 為往圣繼絕學16 陸欽遇到過的神童,沒有十個也有八個。 可能遇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年紀都比較大了,也在家族的安排下早早啟蒙,所以在他面前沒有像衡玉這般……肆意。 陸欽想了半天,覺得拿“肆意”這兩個字來形容還挺貼切的。 他自動忽略衡玉后面的話語,只針對前半部分的話發問,“當真是生而知之?” 衡玉自信道:“興許有些夸張,但先生對我的期待值可以放得再高些?!?/br> 陸欽信人外有人,他自己算是過目不忘,但陸欽一直很謙遜,覺得自己算不上很厲害的那一列人。 他更愿意把自己的刻苦勤奮拿出來細說。 如衡玉所說,陸欽把期待值調得更高了些,道:“那我們直接開始測試吧?!?/br> 測試的結果讓陸欽覺得意外,但想想衡玉那句“生而知之”,他又覺得這一結果處于情理之中。 陸欽道:“看來我給你的教學安排需要再重新做一番調整,很多常規的東西都沒必要去學了?!?/br> 對一般的天才,和生而知之者,需要采取的教學手段是完全不同的。 衡玉回道:“一切但憑老師安排?!?/br> 真正開始跟陸欽上課后,衡玉才知道他不僅在為官方面頗有獨到之處,就連在教學上也都非常有章法。 冬雪初融時,陸欽會帶著衡玉外出,與她跋山涉水走過很多地方,講解民生、撫琴為樂、繪遍大好河山??嵯膩砼R之際不便出門,他一邊伏案整理自己在四書五經上做的批注,一邊就圣賢書延伸,敘述自己的思想…… 衡玉的思想超前,陸欽的思想更貼合古之圣賢,兩相交流學習,即使是衡玉也得承認,這個老師拜得實在是極好。 時間輾轉,眨眼已是兩年時間。 這兩年里,“藏經閣”書肆印刷了大量啟蒙書籍和陸欽批注的四書五經,銷往全國各地。 這些書籍對貧寒出身的學生來說極為有用,一時之間,陸欽的聲望在寒門士子間更高了些。 今年八月份時,安穩好幾年的邊境再次出現動亂,元寧帝有意召身體養得差不多的鎮國公傅岑重回朝堂坐鎮局勢。 而且現在秋闈剛過,容謙言順利榜上有名,成為一名舉人。他思慮過后,打算進京參加明年的春闈。 衡玉也抽條般長大,臉上的稚氣淡去。 這幾天,衡玉一直在思考她是要繼續留在甘城,還是前往京城。前往京城的話,她要順便想辦法把老師也拐過去。 這天課后,衡玉喝著姜茶暖身體時,忍不住向陸欽打聽起他以前在書院教書的經歷。 陸欽三十多歲時,曾經幾番遭貶。當時他心中苦悶,每日除了完成政務,就是去書院給那些年輕學子們上課傳授知識。 這一段經歷,讓他重新找回了為官的初心。 陸欽溫聲道:“當時我在平城為知府。你應該知道,平城地處西北要塞,黃沙漫天,那里少有名師,很多學生學到一定水平后只能背井離鄉前來江南游學?!?/br> “我決定進平城書院上課時,院長和學生們都十分激動?!?/br> “那段歲月,大概是我為官后,最沉得下心鉆研圣賢書的時候。當時我就想,如果有朝一日致仕,那我就進書院里培養學生……”說著說著,陸欽喟嘆一聲,“但這注定只能是一種愿景?!?/br> 偶爾去書院講一兩節課也許可以,但估計沒多少書院敢聘請他當書院夫子。 陸欽壓下心底寞然,眉眼溫和。 衡玉手里捧著湯婆子,聽到陸欽的話,她心尖微微一動。 陸欽的思想抱負太過超前,他的同道中人在朝堂上太少,這就是變法困難重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早之前衡玉就有考慮過,如果想要讓變法得到實現——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陸欽的思想抱負成為朝堂主流。 當大多數人利益相關,變法一道的很多困難就能迎刃而解。 如果沒有書院敢聘請她的老師為夫子——那她為何不親自,與老師一塊兒創立一所書院。 如果同道中人太少,利益相關的人也太少——那為何不創立一所,教導勛貴高官家中子弟的書院。 當勛貴和高官家的孩子長大,開始進入朝堂,那個時候聲勢不就會變得浩大起來了嗎? “玉兒在想些什么?”陸欽見她走神,輕聲問道。 衡玉迅速抬起頭,看向陸欽的視線里綴滿亮光,“老師,我們一塊兒創立一所書院吧。有朝一日,我會幫你把這個書院打造成天下第一書院,力壓國子監、湘月書院、岳山書院等幾家書院的風頭,讓天下讀書人趨之若鶩,以能進入我們書院為榮?!?/br> 陸欽心尖狠狠一顫。 他有些失神,略一苦笑,“玉兒的好意我心領了,可你該知曉——我的學生入仕后將會困難重重?!?/br> “不會的?!焙庥駡远ǖ?。 她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我們要創辦書院,就不能走尋常路?!?/br> “那些良才美玉,短時間內就先留給國子監和各大書院吧?!?/br> 陸欽微愣,“你指的是收一些資質平平的學生嗎?” 衡玉勾唇,“我們書院擇學生標準是——非高官貴胄家的紈绔子弟不收。很多官員家中都會有令人頭疼的紈绔子弟吧,這些紈绔子弟,家族根本不指望他們成材,但也不希望他們鬧事。一般情況下,這些紈绔子弟都是被塞進國子監南院,在國子監南院里走馬遛狗?!?/br> “國子監根本約束不了這些學生,所以這一舉措只是無奈之舉。如果有個書院,說要收紈绔子弟為學生,而且拍胸脯保證會教他們成才呢?” 衡玉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想法,陸欽瞬間就聯想到其中的種種優點。 首先,他肯定會擔任書院的院長。有他的學識和人品做擔保,說自己會盡力教好這些孩子,他們的家長肯定會愿意相信的。 其次,這些紈绔子弟本來就是家族里的廢棋,能調教成材最好,不能調教至少也要學會讓人省省心。因為沒有抱有期待,不指望他們在官場上有所作為,官員們根本不用太擔心自家的紈绔子弟和陸欽接觸太多,思想抱負深受陸欽的影響。 最妙的一點是,這一做法將陸欽的利益和很多官員的利益都綁在了一塊兒。 那些官員再厭惡陸欽,為了自家那不省心的孩子,都會默認書院成立起來。 這就是讓所有人都成為利益共同體的好處。 陸欽側頭看向衡玉。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斑白的鬢角,聲音微微有些沙啞,“這件事,可圖?!?/br> 衡玉用力點頭,“那我盡快行動起來。老師覺得書院的選址該放在哪里?” 說著說著,衡玉微垂下頭,開始思考書院該在哪里創辦為好。 陸欽的目光落在衡玉身上——以前他總覺得自己在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那些流逝的歲月。 如今方才恍然,這個孩子要比他厲害。 他此一生囿于原地,有志難以舒展。 而她未來的人生,必然能踏平一切坎坷。 陸欽溫聲道:“不用考慮,這所書院的選址就定在京城郊外吧?!?/br> 他的學生成全了他那么多,他也該為她多多考慮。 反正對他來說,住在哪里都差不多,甘城也好,京城也罷。 不如成全了玉兒,讓她不至于無法兩全。 —— 陸欽拍板決定書院選址在京城郊外后,鎮國公府和陸府就開始轟轟烈烈搬家之旅。 在收拾打包行李時,陸欽才發現這兩三年里衡玉到底給他送了多少東西。 當初從帝都趕到甘城,他只有十幾箱行李,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書籍,現在收拾出的書籍字畫就已經擺滿了整個院子。 忙活了足足好幾天,行李才收拾妥當。 一行人坐了北上的船趕往帝都。 在船上,容謙言手不釋卷,時不時出聲請教陸欽一些問題。 不過舟車勞頓,陸欽身體不適,他回答著回答著,精神勁就倦了下去。 容謙言連忙出聲告辭,衡玉跟著他出去,笑道:“兄長有疑問可以問我,我這兩年可是盡得老師真傳??!” 容謙言:“……” 瞧瞧這是人話嗎?兩年時間得到陸大人的真傳? meimei年紀大了,嬰兒肥也沒了,容謙言牙酸之余都不好像以前一樣直接扯她的臉。 他嘴角微抽道:“玉兒meimei,其他方面你學得怎么樣我不太清楚,但謙遜二字的精髓,你肯定沒從陸大人身上學到?!?/br> 衡玉眉梢微挑,“我這身份,這聰明才智,需要低調嗎?” “唔,換句話說,不是我不想低調,是實力不允許?!?/br> 鎮國公世女、皇帝的外甥女,太后時時記掛的外孫女…… 這么完美的紈绔子弟配置,低調簡直是一種浪費。 容謙言哭笑不得,只好結束這個話題,生硬道:“剛剛我說的那個問題,你有什么建議嗎?” 提到正事,衡玉擺正臉色,直接回應容謙言的問題。 她的言語簡練而直切要害,句句直指問題核心。 容謙言懵了一下,確定她說的都是對的后,連忙把其他一些疑惑都拿出來與衡玉一塊兒討論。 一直到天色暗下來,容謙言才意猶未盡的端起水杯喝水潤喉,感慨道:“陸大人教書居然如此厲害!” 衡玉:“當然,名師出高徒。不過也有我聰慧過人的原因?!?/br> 容謙言……容謙言直接把后半句話忽略掉了。 —— 經過大半個月,船順利抵達洛水之畔。 鎮國公府的下人們早早候在碼頭,船方才靠岸,就有管事過來向傅岑請安,然后指使下人搬運行李到馬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