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他拿了起來,上面有手繩的成品圖,也有分開的部分圖。木珠子這一塊,對方放大了畫,上面有寫正面和反面的圖案。 不得不說,這樣類似的珠子,其實李大爺做過不少,只是,他都是刻了后,用繩子直接串成一個手串,他還雕刻過更復雜的,就如同他手中這一顆顆,每一顆都講究高超的雕刻技術,有些地方還用了鏤空處理,經過多年的佩戴,上面已經磨的光亮,顏色看起來更加的好看。 李大爺坐著看那幾張圖,看了好一會,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這其實并不是第一次有人來找他合作,以前也有不少人來找他,讓他給誰誰誰雕刻做一些手串珠子視頻,他做東西不講求價格,只講求開心與否,愿不愿意,所以刻的東西,都不是用金錢衡量的,對他來說,金錢并不是什么好東西。 可是……看著一室的東西,老人心思更復雜了。 秦玲玲沒有邀請到這老人,自己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 來之前,她并不知道李大爺的脾氣,來了之后,知道對方脾氣,就,卻沒有想到,那么難搞。 回到家的時候,她已經累癱了,那進村找人的路沒有車子,只能走進去,她和李枝都是走去的。 等顧錚回來的時候,秦玲玲正躺在床上,一臉生無可戀。 顧錚回來,看見她在那里嘆氣,問道:“怎么這么沮喪,沒找到人?” “找到了?!鼻亓崃岱松?,又嘆了口氣。 “那怎么……” “因為人家不答應,是個脾氣挺怪的老大爺,不好說話,說了半天就是不答應?!?/br> “為什么?” “因為對方不愛錢啊,就算餓死,也不樂意幫忙,說是不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我也沒辦法,把圖紙給他留下了,我就和李枝回來了,我臨走的時候倒是給他說了不少話,不過他什么反應都沒有,我也拿不準對方的脾氣?!?/br> 想到那李大爺的脾氣,秦玲玲總覺得這事情要涼了。 她又翻了個身,說道:“再不行我就換個東西吧,反正沒這東西,我也能掙錢賣貨?!?/br> 本來秦玲玲是打算搞一個中秋特別手繩,價格方面,肯定不能和平時的手繩價格相同,但是因為獨特,甚至可以說是定制產品,所以會可能會更受歡迎,也讓新老顧客有個新鮮體驗。 價格的話,貴是要貴上許多,但是這種獨特的東西,大家總是會控制不住,你買不起的,總有買得起,需要的人群。 而且,最主要的是,她也是想回饋一下這些客戶的。 見她那么憂愁,顧錚走過去,把她抱了起來,問道:“給我說說,今天是怎么回事,我給你分析分析,看看能不能幫上你的忙?” 秦玲玲郁悶歸郁悶,不過倒是沒有太過傷心失落,見自家男人想替自己分擔,自然給他解釋了來龍去脈。 等顧錚聽完,秦玲玲又問道:“你覺得,要怎么做,才能打動這老爺子???” 顧錚沉吟了一下,說:“你也說了,那村民大叔說他以前脾氣沒那么古怪,也許,咱們可以從他這古怪脾氣入手,你不是說,他是被村子的支書領到村子的,從支書那邊詢問,看看他具體是個什么樣的人,如果可以勸說的話,咱們再勸說?!?/br> 秦玲玲一聽,也覺得有道理,頓時信心滿滿,“行,就按照你說的,咱們明天再去看看?!?/br> “好?!?/br> ☆、第166章 翌日, 兩人早早動身前去村子找人。 他們來的早,所以支書還沒出門。 聽說是昨天來找過李大爺,想請他幫忙, 但是現在他還沒答應,來順便了解點情況。 秦玲玲他們態度很好, 聽說秦玲玲身邊的丈夫是個軍人, 支書對他們的態度更好了, 對李大爺這種倔過頭的性格,支書也是無奈又可憐的。 他說, “這老李,估計就是覺得家都沒了, 人都散了, 所以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餓不死就行?!?/br> 這倒是秦玲玲有所體會的, 那李大爺就是這樣的態度,覺得什么東西都勾不起他的喜歡。 “只有這些桃木雕刻什么, 他有點興趣, 平時除了干活,就是刻點這些玩意, 我也是看他可憐, 家里能幫他的就幫?!?/br> “那……支書大叔, 您覺得,有什么辦法能讓他答應我們的幫忙呢?” 那支書搖搖頭,“我也不確定, 他倔,認識他好多年了,就這么倔,不過你們的想法挺好的,如果他能幫忙,不僅他能掙錢,改善自己的生活,我也不用那么擔心他了,沒兒沒女的,當年也是幫我的大恩人,我也不想讓他以后日子過的不好?!?/br> 雖然很多人叫一聲李大爺,但是對方年紀并不是真正的很老,也就五十歲多點的年紀,可能因為被生活折磨的不像話了,身形佝僂許多,吃不飽,這人又瘦又癟,看起來像六十多歲的老頭。 至于支書和李大爺以前有什么樣的交情,怎么樣的恩情,又在李大爺身上發生過多少事情,支書只撿了簡單的說,似乎有所保留。 支書說,“要不,我等會去他那說說,看看他怎么說,勸勸他,看看他能不能愿意幫你們?” 秦玲玲想著也好,畢竟支書和李大爺關系要好一些,兩人聊,也許能更容易找出問題所在。 “好,那麻煩支書大叔了,如果能把李大爺邀請來幫忙,那就太好了?!?/br> 關于雕刻的木珠,秦玲玲已經很詳細的給支書說過的,他也了解了,知道這是李大爺發揮的好機會,當然,對方要愿意發揮才行。 “那你們先在這里等著,我去去就來?!敝f道。 等支書離開,秦玲玲和顧錚互相看著對方。 “支書好像隱瞞了什么?”秦玲玲突然開口說道。 顧錚點頭。 這支書和李大爺認識,卻沒有告訴他們怎么認識,李大爺是怎么導致的家庭破碎,只剩下一個人,支書也沒說,似乎很忌諱。 一個陌生的男人,突然抵達一個村子居住,沒有任何親人,對生活提不起興趣,每天渾渾噩噩,這樣的人,心里究竟在想著什么? 秦玲玲很想了解清楚,可惜,現在的生活早已經脫離了書本,很多人究竟是什么樣的,她完全不清楚了。 支書到李大爺家的時候,他正在房檐下雕刻著木頭。 老遠的,支書的腳步聲他就聽見了。 等腳步聲近了,他沒抬頭,直接問道:“怎么有空過來?” “找你說點事?!?/br> “為昨天那個小丫頭來的?” 支書笑了起來,從口袋拿出兩根煙,一根叼在嘴里,一根遞給對方。 李大爺卻擺手,“不抽了,別熏壞我這些寶貝?!?/br> 支書倒是不管,自己那根點了起來,“知道我是為那丫頭來的,那你應該知道我是什么想法的吧?” “你的想法對我來說不重要?!本髲姷拇鬆敳]有因為是支書,而有所緩解自己的想法。 支書也不惱,笑著坐下,“跟你認識了幾十年,你這性子,還是老樣子啊,一點都沒變?!?/br> 對方一愣,隨后卻說道:“變了,早變了。我以前可不是這樣的?!?/br> 可惜,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 支書看他目光渙散的看著遠方,把煙從嘴巴拿開,“李民啊,你家的事情,你以前不樂意說,我也多少知道一些,你不能這么懲罰自己啊,好不容易把你帶到這里,讓你過了個太平日子,你不能自暴自棄??!” 對方聽完,突然一笑,“我挺感謝你這些年幫了我,不過,老伙計,還是那句話,我也沒什么可留戀的,也就是你這恩情,我報答不完?!?/br> 可支書卻搖頭,“你救過我的命,說報答我,你這有點說不過去了,該是我報答你才對。不過不說這些,你常常說你已經沒家了,可是,你這不是還沒找到人,確定孩子真的死了嗎?只要沒死,這希望還是有的啊,不瞞你說,今天來的這不姑娘你不認識,倒是不奇怪,但是你應該聽說過省城那章首長吧?” 李大爺沒應答,但是顯然是知道這位的。 支書說,“他閨女年輕的時候,不是生了個孩子,醫生護士丈夫都親眼看見孩子死了,都埋了那么多年,你猜怎么著,這么多年了,孩子死而復生,找回來了,你說稀奇不?要不是親眼看過,我還不敢相信呢?!?/br> 支書說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靠著秦玲玲找回家人的喬菊。 而李大爺聽到他這話,也是一臉震驚。 支書把來龍去脈給他說清楚了,又道:“你看,他們這種情況,過去了二十年,都能把孩子找回來,你這孩子只是失蹤了,沒準也能尋回來呢,你不抱著希望,誰知道有希望呢?要萬一孩子現在真在哪個地方受苦,你卻在這里胡亂刻這些東西,也不去找找,你說你這些年折磨自己,有鬼用??!” 李大爺依舊沒說話。 他沉默了許久,才說道:“別人找到,我的未必……” “你看,你看,一早就覺得不可能了,所以從來不卻找,你啊,就是太死腦筋了,就不能轉個彎想想嗎?要孩子真還在,受著苦,你做這些,有什么意義?換了是我,我肯定要找的,要想好好找,這肯定得有錢,有面子,有能力,你窩在這里,沒用?!?/br> “所以你意思就是讓我幫他們?” “這不是幫他們,也是幫你自己,幾十年的朋友了,我只希望你日子也能過好。我聽說了啊,上面政策好了,你這事,過兩年,沒準能平,到時候你就可以回家了?!?/br> “回家……”李大爺喃喃這個兩個字,只覺得陌生的很。 支書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拍拍他的肩膀,“這事情,會過去的,你也應該知道,好些人都已經平了,事情該過去了?!?/br> “家里沒人了??!”李大爺嘆著氣。 “那就找啊,把他們找回來??!” 李大爺笑笑,又搖搖頭,目光看著桌子上放著的那幾張紙,是昨天那姑娘留下來的。 支書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走到桌子前,拿起來觀看。 他問道:“這是……” “昨天拿給我看的,讓我刻的珠子?!?/br> “挺好看的手繩啊,這挺詳細的,這姑娘也是個人才啊,聽她說,夫妻倆就農村出來的,男人是軍人,現在退到別的崗位了,她考上中山大學,現在一邊讀書,還一邊搞的這些,夫妻倆人挺好的,人家千里迢迢走來找你,也是有心了,看樣子是很看重你的手藝,你要真想再找找家人,就答應了吧,不然你這些寶貝,在這里久了,就成了浪費了?!?/br> 李大爺不置可否,繼續雕著剩下的東西。 其實那些個珠子,做起來,很容易的,甚至不影響他現在的生活,他就覺得沒啥必要而已。 可現在…… 他看向支書,支書拍拍他的肩膀,“你說你都悶了那么多年了,我拍板,你就答應了,就當作給我打工掙錢還米,怎么樣?” 支書這話倒是開玩笑的,但是李大爺聽了,反而覺得也可以。 他欠支書的挺多的,按照這樣的想法,倒是真的可以干干。 他最后說道:“人在你那吧?” 支書一聽,知道有希望了,點頭道:“在我家,兩人走路來的,這可不近啊,還給帶了水果還有煙呢?!?/br> 李大爺笑道:“你這老煙槍,三句不離煙。行吧,讓他們來,跟我好好說說?!?/br> “行,那我就去叫了,你可別又擺臉色?!?/br> “嗯?!?/br> 支書很快回去,給兩人帶來了好消息,說是李大爺親自要求見他們。 夫妻倆一聽,覺得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