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不是秀恩愛、皇后別走、我的學者綜合癥老公[重生]、戀戀浮城、九零棚戶人家、考試讓我走上人生巔峰、假裝不知道你在裝窮[重生]、紅了櫻桃、帝仙妖嬈:攝政王妃,拽上天、我在地府的火鍋店持證上崗了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卷卷毛毛、起個名字好難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文野文也、寶寶、愛吃糖的皮卡丘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58章 第二日林初睡到大中午才被荊禾給叫起來。 她渾身的骨頭都像是被拆過了重組似的, 懶洋洋得連手指都不想動彈一下。 荊禾伺候她穿衣時,瞧見她身上青青紫紫的痕跡, 也是羞的滿臉通紅, “主子怎這般沒分寸?!?/br> 林初聽到這句,也跟著控訴, “那丫的就是一禽獸!” 荊禾抿著嘴偷笑。 等林初收拾好, 瞌睡也醒得差不多了,她打著呵欠問, “相公呢?” “今個兒一早,六皇子那邊差人過來叫走了主子,說是有要事相商?!鼻G禾回道。 林初知道他們近期怕是已經制定出了的怎么打回京都去的計劃,只胡亂點了點頭, 瞧著院中那株盛開的寒梅, 陷入了沉思。 過了午飯時間,還沒見燕明戈回來, 也沒見他派人傳個話回來到底回不回來用膳。 衛柔不免咕隆幾句, 說那兔崽子恁不讓人省心。 林初卻隱隱有些擔憂。 她跟衛柔正用著飯呢,就聽到了屋外戰馬的嘶鳴聲。 衛柔道了句不巧,他們這剛用上飯燕明戈就回來了。 林初跑進院子里迎接燕明戈。 燕明戈剛沉著臉走進院中,風雪里一個粉團就撞進他懷中。 新婚燕爾, 林初穿了一件淡粉的緞襖,頭上戴了兔耳臥,這東西還是從南都那邊傳過來的,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冬季用來保護耳朵不生凍瘡的。 燕明戈那一身的冷意, 似乎都因為撞進他懷里的粉團消散了。 “這么冷怎么不在屋里等著?”燕明戈語氣帶著呵斥,卻是抓起林初一雙手,送到嘴邊哈氣幫她取暖。 “相公用飯了沒?我們剛吃上呢?!绷殖鯖]好意思回答燕明那個問題,揭過了話頭。 想到自己回來的目的,燕明戈眸色沉了幾分,他摸著林初的臉道,“又要打戰了,我回來拿些東西,你快去用飯吧?!?/br> 林初聞言哪里還吃得下,驚道,“你們這么快就要啟程回南都?” 燕明戈搖頭,沉重道,“金童關失守了,薛元帥自刎于城樓之上……” 林初瞪大了眼,她怎么也沒想到,會是金童關出現問題,她隨著燕明戈的步子往檐下走,“蠻子主力都被打散了,哪來那么強的軍隊殺進金童關?” “是呼延烈的兄長,薩蠻王庭的大汗,親自率軍南下了……”這些涉及軍機,燕明戈沒再多說,林初也懂事的沒多問。 燕明戈要帶的東西并不多,除了他那把黑玄鐵大弓,林初還給他準備了兩套換洗的衣物,再無別物。 燕明戈跨上烏云戰馬時,林初站在院門口,眼眶不由自主的紅了,她是真沒想到,離別這一天會來得這樣快。 “相公,平安回來!”林初上前一步抓住他的馬鞍,眼淚吧嗒吧嗒掉。 燕明戈看得心疼,狠心叫了荊禾,“扶夫人回房休息?!?/br> 衛柔看著小兒女的分別,眼底多了幾分悵然,她道,“小子,你且先用著師父給你打的這把弓,等我能練出神兵了,一定給你打一把方天畫戟!” 燕明戈難得沒有跟衛柔互懟,而是有些憂心的道,“我夫人,還勞煩師姐多多照料了?!?/br> 衛柔又開始翻白眼,她就看不慣燕明戈這股磨磨唧唧勁兒,“放心,她沒有你想象中那么脆弱?!?/br> 送走燕明戈,原本就不怎么熱鬧的府宅,似乎一下子沉寂了許多。 林初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又開了幾家鋪子,生意竟然格外的不錯。 衛柔的兵器草圖已經揣摩得差不多 ,林初每天除了看賬目,也跟著衛柔瞎忙活。 姚城這邊有打鐵的鋪子,衛柔前去跟鐵匠交涉過,如今戰亂,對兵器的管轄倒是沒那么嚴格,鐵匠以為她們是想打造武器,一開始還跟衛柔談價格,看了衛柔的武器圖,鐵匠連連搖頭,說這些兵器,便是京都那邊的老鐵匠,都沒幾個能打出來了。 衛柔言是自己打鐵時,鐵匠眼底的鄙視之意再明顯不過。 林初本想拉著衛柔回去,反正她已經看到這鐵匠鋪的格局了,自己回去造一個打鐵的地方不難,但衛柔這姑娘有時候倔強起來,愣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她覺得自己被鄙視了,作為一個煉器大師,這口氣她是說什么也忍不下,當即要在鐵匠面前露一手。 大雪如鵝毛,鐵匠的鋪子四面透風,那方形的大鐵爐里,爐火時不時燎一把火舌。 鐵匠鋪前有一顆不知道名的樹,北風掠過,那掛了一個深秋都沒凋零殆盡的枯葉打著旋兒落到了地上,又被風卷進屋子,在時不時竄起的火舌中化為了灰燼。 衛柔解下自己的披風,連那袖口收緊的襖子她都解開一半,露出一條手臂。 林初看得心驚膽戰,生怕這位祖宗著涼了,勸道,“師姐,要不咱們回去在自己家里打鐵吧?” 衛柔看了一眼打鐵的砧子旁放置的大水缸,道了句,“這是沅江水,難得?!?/br> 鐵匠因為這句話,看衛柔的目光多了幾分新奇。 打鐵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所謂“淬火”,就是先把打好的鋼刃放在爐火上燒紅,然后立刻放入冷水中適當蘸浸,讓它驟然冷卻。 這樣反復幾次,兵器就會變得堅韌而富有彈性了。淬火工序看起來容易,但cao作起來極難掌握得恰到好處,燒熱的火候、冷卻的程度、水質的優劣,都有很大關系。淬火淬得不夠,則刀鋒不硬,容易卷刃;淬火淬過頭,刀鋒會變脆,容易折斷;淬火淬得合適,非有極其豐富的經驗不可。 自然,淬火對水質也極其講究,眼前這小姑娘,能一眼看出他這淬火的是什么水,怕是來頭不小。 鐵匠這里有鐵礦石,爐子里甚至有已經燒熔了的。 衛柔今天要煉制的是一柄偃月刀,她取了幾塊爐子里已經燒熔后冷卻的塊煉鐵,丟進炭火里二次加熱,又指了一個下人去拉鐵爐的風箱。 隨著風箱呼啦呼啦作響,那爐子里的火燒得越來越旺,幾團塊煉鐵慢慢被燒紅,衛柔用大鐵鉗子夾了出來,放到專門用來打鐵的砧子上,掄起旁邊那百十來斤的大鐵錘就開始猛捶。 鐵匠瞥了一眼跟衛柔腰身差不多粗的大鐵錘,兩顆眼珠子差點沒從眼眶里滾出來,這小姑娘吃什么長大的,怎么這么大手臂力? 衛柔將塊煉鐵反復加熱折疊鍛打,一邊打,嘴里還念念有詞。 林初見衛柔額頭上出了不少汗,上前用帕子給她擦汗,靠近了才聽清衛柔是在數數,數到七十二的時候,衛柔已經打了三個時辰的鐵,身上的衣服幾乎全被汗水浸濕,貼在額前的頭發也濕漉漉的,跟從水里撈起來沒區別。 衛柔把已經成型的偃月刀放到爐子里再過了一遍火,最后再伸進水缸里淬一遍。 伴隨著“滋”的一聲,偃月刀被拿起來,刀鋒已是寒亮驚人。 鐵匠已經完全呆住了,“七十二煉……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知曉這百煉鋼的要領!” 衛柔動了動酸痛的胳膊,扔下一句,“我姓衛?!?/br> 鐵匠這下的表情變成了驚駭,連連作揖,“沒想到有生之年竟然還能遇見衛氏族人,姑娘若不介意,可否收在下為徒?” 林初細細打量鐵匠的臉,沒想到他看著鐵塔似的一尊,可一張臉倒是能用清俊二字來形容。 衛柔是個心大的,滿不在乎揮了揮手,“我現在還不想收徒,日后再說吧?!?/br> 回府的路上,林初隱隱覺得,府上的生活可能不會太平太久。 她自然也跟衛柔說了,這亂世得藏拙的道理,衛柔知道她是一番好意,耐著性子給林初解釋,他們打鐵煉器一行,跟其他的不一樣,大家都是講究一個道義。 林初聽得一知半解的,不過第二日,就聽門房說,有個打鐵匠前來投奔。 林初偷偷去瞧了一眼,還真是昨天那個鐵匠。 她心中有些怪怪的,突然有了種,這個鐵匠可能就是沖著衛柔來的錯覺。 不過這一切都還沒影兒的事,林初也不好妄下斷論,就把鐵匠找上門的事告訴了衛柔,衛柔倒是沒往那方面想,只道了句,“那小鐵匠倒是有點基本功,不過等我女兒長大了,他都能當我女兒叔了,這個弟子,不收也罷,不收也罷!” 林初:“……” 她該說這姑娘是心大呢還是心大呢? 在一旁念書胎教的韓君燁一張小臉沉了下來,鐵匠? 得想個辦法趕走,他可記得,前世他媳婦一直說什么,會打鐵的漢子才是真漢子,對那些人仰慕得不得了! 他得把所有追妻路上的絆腳石都扼殺在搖籃里! 燕明戈不在的日子,時間似乎過得飛快,轉眼就到正月末尾了,林初只收到過一次燕明戈的家書。 姚城這邊占據了天險,蠻子不敢輕易來犯,倒是沒什么大事。 鐵匠最終把鋪子挪到了這條巷的巷尾,隔三岔五的又送些東西過來,說是孝敬師父的。 衛柔對此壓根沒放到心上,倒是和荊禾一起攛掇林初,讓她給燕明戈做了一身春衣。 林初是第一次做衣服,好在她做的是一件里衣,不好看也不至于會讓燕明戈丟人。 在衛柔和荊禾的教導下,她針腳倒是下得極密,最后衣服做出來,雖然被針扎到的幾個手指頭還隱隱作痛,但林初心底也是歡喜的。她怕被衛柔荊禾笑話,夜里挑燈在里衣的衣襟上繡了一個初字。 衣服托人帶去了,但是一連大半個月都沒有收到回信,林初聽說金童關那邊戰事慘烈。 西北大軍沒了朝廷支援,跟蠻子力搏還是有些吃虧,好在六皇子外祖父手里的西南大軍出手援助,現在算是把蠻子給壓在了西北這一帶,讓他們再也南下不了寸土。 六皇子在這時候拿出了先帝的傳位遺詔,自立為皇,不日便要南下討伐二皇子。 不管那份圣旨是真是假,憑著六皇子抗擊薩蠻軍隊的這份大義,就有不少不滿朝廷的文人武將前來投奔。 二皇子跟三皇子的軍隊在這短短數月已經交戰好幾次了,百姓怨聲載道,民間名望最高的,反而成了六皇子。 第一聲春雷炸響的時候,姚城這邊也陷入了囫圇之境。 西北大軍的薛元帥自刎于城樓,朝廷那邊還是一鍋亂粥,在這幾個月的戰事里,西北大軍幾乎全被收入了六皇子麾下,跟西南大軍聯手,蠻子半點好處沒撈到。 眼見六皇子帶著西北西南兩路大軍南下,準備直取帝京,如今金童關固若金湯,蠻子也不去觸那個霉頭,轉頭攻打姚城來了。 城內驚鼓鳴了三天,百姓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如今也變得人心惶惶。 之前這關外一打仗,還能南下避難,現在南都那邊也混戰一片,哀鴻遍野,百姓都不知往哪里逃。 燕明戈收到姚城被困的消息時,大軍已經直逼南都,他氣得直接拍散了那張實木桌子,“沈策那個小人!” 沈策,二皇子的名諱。 金童關之所以那般輕易失守,就是因為二皇子的人從中作梗。 二皇子為了保住自己的皇權,不惜跟蠻子達成協議,將西北一帶拱手送給蠻子,前提是蠻子得拖住六皇子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