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這是一個機會,很難得的機會。 蘇敏算了算時間,這部戲拍完是八五年,今年年底,她演小姑子的那部家庭劇會播出,《貂蟬》如果順利的話,會在明年六月左右播出。 她拍完《秋》,怎么也能請三個月的假。 三個月的假期聽上去很長,但,對蘇敏和陸建軍來說,很短暫。 陸建軍是五四年出生的,他也邁入了而立之年。 蘇敏比陸建軍小三歲。 在她和陸建軍之間,其實有個很大的問題,只是彼此都有默契的沒有談。 不是夫妻分居異地,而是要不要孩子?什么時候要? 因為蘇敏的工作性質,她一部戲一拍就是半年一年的,如果有了孩子,根本沒有辦法養育。 陸建軍的工作更是忙綠。 雖然默契的沒有談起,但并不代表這個問題不存在。 如果有個孩子,在孩子上學之前,蘇敏勢必要把工作空下來,先把精力拿來照顧孩子。 蘇敏并非丁克,只是覺得她還很年輕,一直沒有生育的想法。 在隔著電話給陸建軍過完三十歲生日后,蘇敏這才覺得恍然。 她剛穿來的時候,陸建軍才二十歲,讀過高中,有文化,還是工人,是整個大隊大媽大嬸心中的好女婿人選。 然后,這個好女婿成了蘇敏的夫婿,七七年結婚,她和陸建軍的婚姻已經走過七個年頭。 這七年,他們上學時,不在同一個學校,工作了,更是不在同一個城市,天南海北,遙遙相望,一年能見兩面都是好的了,不比牛郎織女強多少。 雖說工作不分貴賤,但蘇敏也知道,她和陸建軍創造的社會價值是不同的。 為了私心,為了陸建軍,蘇敏不可能讓他放棄工作。 為了公,為了國家的發展,蘇敏更是不可能讓陸建軍放棄工作。 她和陸建軍異地一年兩年可以,時間長了怎么辦? 蘇敏相信她和陸建軍的感情,但是就像陸建軍會思念她一樣,她也會思念陸建軍。 是到了該下決心的時候了,就算去了鵬城,她不能繼續拍電影,但進了話劇團,也是可以繼續表演的。 要個孩子,等孩子七八歲懂事了,陸建軍的工作應該也沒這么忙碌了,如果有機會,她再重回來拍電影。 她的老同學那么多,將來一個個的都是大導演,蘇敏又不是非主角不可,她也不會無戲可拍的。 蘇敏以為做這個決定會很難,會很痛苦,會很煎熬。 可是臨到跟前,她才覺得一切是那么的順其自然。 是陸建軍對她的愛,對她的好,讓她改變了以前不成熟的婚姻觀念。 她上輩子沒有談過戀愛,更沒有結過婚,所有的愛情觀,婚姻觀都是道聽途說來的,紙上談兵罷了。 她一直覺得,婚姻就是兩個人搭伙過日子,因為這是她奶奶和她姥姥常說的話,雖然蘇敏覺得她們的婚姻挺美滿的,但年幼時聽多了這樣的話,蘇敏就免不了覺得,原來像長輩那樣看上去和美圓滿的婚姻,也不過是委曲求全。 再然后,她身為一條追星狗,為了偶像的愛情感動,然后偶像翻車離婚,換個愛豆,繼續感動,迅速翻車。 再看一些毒雞湯,蘇敏就少不了覺得婚姻中要以保護自己為主。 這個保護不僅是物質財產上的保護,還有心靈上的保護,不要太信任別人。 蘇敏以前相信,個人的人品和他找的伴侶的人品毫無關系,你人好,你善良,不代表你不會遇上人渣。 所以她一直覺得,可以遇上陸建軍,可以和陸建軍相愛,這是一件很消耗運氣的事情。 直到現在,蘇敏也覺得這是一件被老天爺眷顧才生出來的緣分。 她那個時候又窮又丑,性格也不開朗,就是憑著一股子勁兒,就讓陸建軍喜歡上了。 蘇敏有的時候還想問問陸建軍,他是不是給她加了什么假想設定。 可以說,是陸建軍教會了蘇敏怎么談戀愛,怎么對伴侶付出,信任。 是陸建軍在這個時代給了蘇敏一個家,一個港灣。 蘇敏對婚姻所有的信心都來自于陸建軍,因為她的丈夫是陸建軍,所以他們會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事業很重要,但蘇敏的事業是表演,她只要自己堅持磨練演技就可以,說不定在話劇團工作幾年,她的演技反而會更好。 想清楚想明白了,蘇敏就接了這部電影。 調動工作的問題也不急,現在是八四年,她電影拍完八五年,再休個假,等八六年的時候陸建軍房也分了,正好過去。 《秋》這部電影拍起來很累,很辛苦,因為女主角的情緒一直都是壓抑的,痛苦的,看不到光明與希望。 正如原著描寫的那樣:她的眼睛里總是壓著nongnong的哀傷,像是深秋的霜降,無力于深冬的來臨。 秋是女主角的名字,更是一種隱喻,一種女主角無法抗爭命運的隱喻。 春天總會來臨,可總有人,熬不過凜冽的寒冬。 秋是脆弱的,無力的,她就像是那個時代大多數的女性一樣,她們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反抗的決心,就只有沉睡于深冬的結局。 戲是在南邊拍的,一個江南小鎮上。 林家也就是秋的夫家,是整個鎮子上很有名望的人家。 電影的開頭,就是秋走在蒙蒙的雨霧之中,她得知了自己的未婚夫是個病秧子,甚至可能活不過三十。 她求父母退婚,遭到拒絕后,只能無助的走在長長的巷子里,看著來來往往的運貨的船只,她那一刻有沒有想過,隨便尋一艘船離開這里呢? 原著只是寫她淋著雨,望著小船遠去,或許她有過心動,有過走出這個鎮子,逃開命運的念頭,但是她停住了腳步,只是靜靜的,靜靜的看著船消失在了視線之中。 電影的導演章宗很追求畫面的美感,所以這一幕拍了有四五遍。 還好正是秋雨淅瀝的季節,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蘇敏不要因為淋雨太多,著了涼。 很快,到了冬天,秋是在一個冬日離開了人世。 在這一天,很少見雪的小鎮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雪。 小說可以這么寫,它寫了下雪,那就是下雪,什么氣象氣候無需考究太多。 但電影不一樣,總是要在電影畫面里,把雪拍進去的吧。 在南方,想要拍到雪景全憑運氣,然后導演大手一揮,回北邊找個地方,只有茫茫的被雪覆蓋著的大地。 攝像不會讓大環境入入鏡,只拍秋赤腳走在雪地里,旁邊是拉扯著要把她沉塘的人。 這一段雖然短,但其實不好拍,最大的難度是赤腳。 蘇敏先穿著鞋和其他演員把這段過了好幾遍,最后定下具體怎么拍。 再脫了鞋咬著牙,腳踩在雪里,冰涼的寒氣從腳心滲透進身體。 蘇敏清楚,這個月的大姨媽又該疼的死去活來了。 還好,拍攝很順利。 一拍完,蘇敏不敢直接把腳放熱水里,就瘋狂的用手揉搓腳,等腳恢復了正常體溫,她再用五十度左右的暖水袋來暖腳。 這一幕在電影里就是秋最后的身影。 拍完,就又返回小鎮繼續拍其他的劇情。 章宗導演非常重視熒幕造型,對構圖色彩的要求很嚴。 有個秋悲傷的看著夕陽的鏡頭,章宗導演總覺得當天的夕陽不夠美,明天的才是最好的,就這一幕,他拍了二三十個夕陽,最后要從中選一個。 所以電影拍的很慢。 直到八五年的秋天,才算是把電影給拍完了。 正好《貂蟬》也播出了,就像《王昭君》那樣,《貂蟬》也是大熱。 蘇敏回了廠子里,沒有接新工作,而是找了領導,也沒有夸大其詞,只是說了她現在的情況。 雖是已婚,但夫妻長年異地分居。 現在準備要孩子了,丈夫的工作特殊,只能她換個工作。 領導有些可惜的看著蘇敏:“你真的決定好了?你可要知道,你現在的名氣正大著呢,電視劇電影的女主角隨便你挑選。你現在要是不干了,等生了孩子,孩子上了學,再回來可就不好有好角色了?!?/br> 蘇敏說:“我知道,我想清楚了,好角色,什么是好角色,難道只有年輕漂亮的女主演才是好角色么,其實從表演這個角度看,反而是角色年齡越大,經歷越多,思想越復雜,才越難演。我現在有兩部電視劇的女主演,兩部電影的女主演,已經很滿足了。對不起,我辜負了您,辜負了廠子里對我的栽培?!?/br> “你不要說這樣的話,你如果是為了別的原因,我一定不同意,但你為了家庭,我可以理解。只是那邊經濟發展的快,但是文化活動還是不如咱們這兒。你去了那邊,不要把手里的功夫給丟了?!?/br> 蘇敏笑笑:“好,我以后還要繼續演電影呢,怎么會把吃飯的手藝給丟了?” 現在蘇敏還沒調到鵬城,她還在休假中,等去了鵬城,和陸建軍說一聲,由陸建軍單位出面,這個工作調動能更簡單一些。 在機場,蘇敏是真正感受到自己火了。 之前她的時間很緊,《王昭君》播出的時候在拍《貂蟬》,《貂蟬》一結束,她又立刻去拍《秋》。 這中間她沒有什么休息的時間,一直都是跟著劇組。 雖然劇組的工作人員會夸一夸說她演的電視劇很好看,但也不會太激動。 現在蘇敏打車去機場,司機認出她來了,這個時候的出租車司機那也是公家單位,鐵飯碗,尤其跑機場拉一些外國人還能收個小費,所以都不差錢,家里有電視里。 見了蘇敏,很明顯這是看過《王昭君》和《貂蟬》的,一個勁兒的夸她,都語無倫次了。 進了機場,有個阿姨突然沖到蘇敏面前,大吼一聲:“你,你是不是就是那個貂蟬?” 她這一聲,機場里的其他人都跟著看了過來。 一看果然是貂蟬,蘇敏很明顯的能感覺到人群在慢慢從四處向她靠近。 蘇敏感覺大家實在是熱情,笑著和他們打招呼。 大家都很新奇的看著蘇敏,還有人問蘇敏要去哪里。 蘇敏就說要去鵬城。 那人一聽頓時惋惜,她和蘇敏不是一個目的地,自然不會坐同一架飛機。 蘇敏知道這些人就是湊個熱鬧,也沒什么惡意,就和他們閑聊幾句。 等到了鵬城,在機場里她又受到了同樣的待遇。 陸建軍回家的時候見屋子里的燈是開著的,心里頓時一喜,開門一看,果然是蘇敏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