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以防萬一,他又出了幾道深奧的算數題和作詩。這下子總有難度了吧,四書五經主要是考察背誦理解,而算數和作詩則看個人能力,學院的學生每次遇到這兩科都是頭疼。 結果一刻鐘不到,顧馳把答案遞給他,又是完全正確,王夫子目瞪口呆。 算數題簡潔明了,作的詩貼近生活,卻不平淡無奇,自有一番大氣豪放蘊在其中,小小年紀實屬不錯,這也得益于他農家生活,經過更深刻的學習,必定大有提高。 字跡倒是差點,但勝在工整。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沒讀多久書,家貧也沒有那么多紙張可以練習。不過這都不是事,接下來臨摹字帖好好提高就行了。 王夫子激動不已,拍著顧馳肩膀,“老夫教學幾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聰慧之人。走,去見一見院長?!?/br> 這個學子太過優秀,他一個人不能決斷,還是要院長同意才行。 沒走幾步就到了張院長房間,青色衣袍,并未像其他夫子一樣留著胡須,文人氣息格外強烈。 其他夫子都是秀才出身,而院長考了兩次鄉試副榜,距離舉人一步之差,學問自然不是其他夫子可以相比。 王夫子帶著顧家父子兩個進到屋里,把情況詳細說了一遍。 院長點點頭,沒說什么。招招手,顧馳來到他身旁,這個孩子看著是個聰明的。 張院長提問的更加詳細,也更加深奧,從幼學到中學的內容全部提問,其中還摻雜了幾道往年的縣試題目。 就這么從上午提問到下午,幾個人似乎忘記饑餓,誰也沒有喊停。 最后一個問題結束,顧父趕快把葫蘆里的熱水給他,顧馳一下子喝到底,稍稍緩解饑渴。 張院長滿意的看著顧父,“是我太過激動,一下忘了時間。學院里馬上就要開晚飯,這頓我請你們,算是恭賀顧學子選擇我們求知書院?!?/br> 顧父激動的手抖,被院長請吃飯,多么光榮啊,自家兒子可真棒。面上卻未表露,自己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要給院長留個好印象。 張院長目光移到顧馳身上,“好苗子不能被埋沒,中學三年課程,如今過了一半,直接跟著甲班學子的進度一起學習,一年半的時間,學完三年的知識,你有信心嗎?” 顧馳點頭,語氣中飽含堅定,“院長,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吃飯的時候,張院長又詳細了解顧家的情況?!凹热灰郧懊饬四愕氖?,這期束脩我也不要”,頓了頓,“筆墨紙硯和書籍資料學院有剩余的,也給你?!?/br> 顧家父子倆趕快道謝,這下子可省下不少錢。 “兒子,冷不冷?”顧父問道,回去有些晚了,夜風一陣陣吹來。 顧馳回答: “爹爹,我沒事?!?/br> 出了鎮,天色黑暗,月光朦朧,地面并不平整,石子石塊特別容易絆倒人。顧老爹拉著顧馳的小手,一步一步往家走去。 月水村村頭眾人聚在一起,一個大娘開口: “哎,你們看見沒有,今天顧老頭帶著他兒子去書院了?!?/br> 張婆子嗤笑一聲,“那病殃殃的身子骨,還能讀書嗎?怕不是要暈倒在學院里,真是污了孔夫子名諱。再說了,他入學不到兩個月,能學到什么。這次又去,怕是要和我那八歲的兒子一個班,真是可笑。我可要給我兒子交代一下,讓他好好照顧那個病秧子?!?/br> 其余人聽到這話,哄堂大笑。 也有和顧家交情好的打抱不平,“張嬸說的不對,最近顧家三郎身子骨好了不少,再說他當時入學時還考了第一呢!” 張婆子接著反駁,“入學考試算什么,咱們孩子是之前沒有學過字,倒讓他得了第一。不值一提,不值一提?!?/br> 又有一個人開口: “咱們在這兒爭論也沒用,明日見上一面問個清楚?!?/br> 突然有人指著前方,“你們看,那是不是顧老頭和他兒子?” 其余幾個仔細看了看,果真是,匆匆跑向顧父。 看著黑壓壓一群人跑來,顧父嚇一跳,自己又沒犯事,急著跑來干嘛? 那群人熱切開口,“三郎入學沒有?” 顧老爹點點頭,拉著兒子繼續往前走。 張婆子攔住他們,陰陽怪氣開口,“別人入學早就結束,你們月上樹梢摸著黑回來,怕是見不得人,故意挑這個時辰躲著我們吧!” 聽到這話,顧老爹拿下背簍,使勁晃幾下,竹簍里的銅板嘩嘩作響。 “顧老頭,你這是作何?這錢用來干什么?”一個人好奇問道。 “今日三郎入學,這錢當然用來交束脩?!鳖櫢咐仙裨谠诨卮?。 張婆子接著嗤笑,“錢都沒花出去,可見并未入學。你剛剛還點頭,分明是在騙我們?!?/br> 其他人小聲議論,眼神中有些鄙視的看著他們兩個。 “張嬸此話不對”,一直沒吭聲的顧馳開口,“束脩沒有交出去,當然是”,他拉長調子,其他人支棱耳朵聽著,“當然是因為學院免了我的束脩?!?/br> 聽到這話,大伙起初有些驚訝 ,但隨即想到顧馳上一次入學時也被免了束脩,很快就接受了。 那個張嬸再次開口,“你們倒是打的好算盤,已經入學一次 ,這次又入幼學,書院免你們束脩倒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十歲的孩子總要比那群八歲孩童懂的多?!?/br> 顧馳再次開口,“張嬸,你又說錯,誰說我入的是幼學?” 其他人急切問道,“三郎,別買關子,你快說?!?/br> 顧馳站定,環視人群,朦朧月色里眼神堅定明亮,一字一句開口:“當然是中學甲班?!?/br> 說完這話,他拉著顧父快步離開,只留下身后那群震驚的人群。 半晌有人開了口,“中學,還是甲班,好家伙。咱們孩子十歲還在幼學,而人家已經是中學甲班,并且沒有讀過幼學?!?/br> 求知書院分設甲乙丙三班,甲班學習成績最好,丙班最末。 其他人聽到這兒,沒了湊熱鬧的心情,紛紛趕著回家。 顧馳那小子休學兩年竟入了中學甲班,自家那些熊孩子在書院里莫不是混日子?都是村里長大的,都是兩只眼睛一個鼻子嘴巴,怎么就比不上那個病秧子? 然后這一夜,月水村的熊孩子遭殃了,被自家爹爹狠狠打了屁股,趴在床上疼的半夜才睡著。 不過這跟顧馳并沒關系,他倒是睡得格外舒坦。 “當家的,你說的都是真的?”顧母拿著竹簍里的銅板,嘩嘩啦啦作響。 “還能有假,你要不信,明兒個我去把束脩交給院長,就說我那老婆子看著交錢了才安心?!鳖櫢复蛉さ目粗?。 顧母趕緊把這幾串銅錢收起來,藏的隱隱蔽蔽。 “我就知道,三郎不會讓咱們失望,這可是太爭氣了?!鳖櫮搁_心極了。 就連睡夢中也帶著笑容,時不時笑出聲來,顧父頂著兩個大大的黑眼圈無精打采到天亮。 飯桌上顧二郎碰了碰自家大哥,朝著顧父那邊擠眉弄眼,豎起大拇指,“咱們爹爹,可真是老當益壯?!?/br> 他自以為悄悄的,可他那個大嗓門,一圈人都聽到了。顧父黑著臉,沖他腦門來個爆栗。 苗氏看著自家夫君抱頭求饒的樣子,抽抽嘴,看向一旁坐姿端正的顧馳,還是這個看著養眼。 顧馳要去上學,剛好這段時間地里活忙完,顧家哥倆都在鎮上幫工。顧母就把拎書箱這項艱巨而偉大的重擔交給他們兄弟兩個。 中學甲班幾乎都是鎮上的學子,他們普遍六歲入學,倒也和顧馳一個年紀。 上課前,顧馳站在前面,王夫子笑瞇瞇的拍著他的肩膀,那是一頓好夸。 下面的學子有些好奇的打量著顧馳,有些則是不以為然,一個鄉下人,在村子里出眾,來到鎮上,便什么都不是??赡苓B學舍里最差的學子都不如,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顧馳倒不在意,沖著各位學子大方一笑,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專心致志的聽講。 中途休息的時候,一群學子圍在一起,對著顧馳的方向指指點點?!澳銈冋f,他真有那么大能耐?” 另一個稍微胖一點的噗嗤一笑,“你端看咱們甲班,沒有一位鄉下學子,乙班亦是如此,丙班倒是不少,等下次考核的時候,他就乖乖的去到丙班?!?/br> 他們不加掩飾,顧馳自然也聽到這些聲音。 下一堂課便是背誦剛剛講過的內容,不過一盞茶的功夫,甲班的小伙伴就看到顧馳走上前去,他們支棱耳朵聽著那邊動靜,面上一絲輕笑,怕是聽不明白請夫子講解呢。 但聽到顧馳開口的一番話,他們可笑不出來了。 第5章 第一次考核 這,這才一會兒功夫,他竟然已經背誦下來,流利順暢,沒有一點打絆。四書五經晦澀難懂,讀起來磕磕絆絆,搖頭晃腦也總是記不住。 眼看著他背誦完畢,下面學子搖搖頭,顧不得再想這些,我們也不差,可不能被一個新來的比下去。 顧馳,這道算學題你怎么解答”;“顧馳,把你做的詩給他們念一遍”;“顧馳”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學舍各位學子早已不見怪。他們算是明白了,鄉下學子還真有讀書好的,顧馳就是其中佼佼者。 每次背誦他是第一個會背的;每次算學題他能夠舉一反三,寫出多種解法 回想起第一天對他的評論,突然覺得臉好疼。 這不,休息時間,小伙伴湊在一起,星星眼看著他。 “顧馳,你算學那么好,是怎么學的?” 同學杜齊哭喪看著他,算學每個字他都認識,只是合在一起就暈了頭,管你幾只鴨幾只雞,只想把你們做成叫花雞和脆皮鴨吃掉。 “顧馳,你是如何作詩的?夫子總夸贊你的詩有靈氣?!绷硪粋€同學王石眼巴巴看著他,自己做的詩平仄押韻不對照,撲面而來的匠氣。 “顧馳,你是如何背誦四書五經的?夫子上一句還沒說完,下一句你就接上了?!毙』锇楣邷愒谒磉?。自己拿起書就想打瞌睡,連左耳都沒進去。 “顧馳,你跑步怎么這么厲害”、“顧馳,你的字跡怎么進步這么快” 小伙伴們都湊在他身旁,大家這么一鬧,驚訝的發現,顧馳可真是個全才。 眼看上課時辰已到,王夫子進來,小伙伴們端正坐好。 “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大家想聽哪個?”王夫子撫著胡須,笑瞇瞇的看著他們。 底下還未開口,“好,那我就先說壞消息?!毙』锇閭円荒樜?,夫子騙人 “每月一考是咱們求知書院的良好傳統,后天就要考試了,恭喜大家?!狈蜃有Σ[瞇開口。 “夫子,這何來之喜?”郭策皺著眉頭問道。 “當今圣上體恤學子,特地開設獎銀制度,各村各鎮,通過童生獎勵五百文,秀才則是二兩銀子,舉人十兩,進士三十兩?!?/br> 頓了頓,王夫子接著開口,“咱們書院也有獎勵,依照朝廷每類減半。除此之外,在每次的考核中,前三名獎勵豐厚?!?/br> 他看向大家:“這就是所謂的喜,開心嗎?” 底下學子個個耷拉著臉,不開心,一點也不開心。我們又拿不到獎銀,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在別人手上,多糟心啊! 后日一大早,學生們端正坐在學堂里,等待著考核。 求知書院每月最后一天考試,成績太差的會從甲班降到乙班,以此類推。而成績優秀的也會根據平時的綜合表現,再升一級。 學子們分成五列,中間相隔。 王夫子開口: “考核分為三場,每場一個時辰,現在開始,仔細答題?!?/br> 看著手中的試題,胸有成竹的學子立即下筆,平時成績不好的皺著臉,咬著筆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