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國公安好
清晨,戰場歸于平靜,地面上到處都是撲死的尸體,散落的兵器。 一隊清軍士卒,穿行于尸堆之間,從尸體上拔下長矛,收拾兵器和尸體。 這一仗,清軍可謂是大獲全勝,一雪多年來,遇見趙雜毛必敗的恥辱。 此前,清軍成千上萬的被趙雜毛屠殺,而這一戰,初步估算,至少斬殺明軍兩萬七千余人,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大勝。 雖說趙雜毛在關外一戰中,就殲滅了清軍近十萬人,阿濟格殲滅不到三萬明軍,似乎算不上什么,但是從總兵力來看,清軍六七十萬眾,損失十萬人,折損不到兩成,而趙銘總共就那么幾萬精兵,這次可以說是損失將近一半,被清軍打殘了。 不過面對如此大勝,清軍主帥阿濟格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趙雜毛還是跑了。 阿濟格雖然令人追擊,但還是追丟了趙銘。追擊的清軍,不少人陷入沼澤地內,最后只能放棄追擊。 這時,一隊清軍,壓制一隊明軍俘虜,從阿濟格身前走過。 “王爺,趙雜毛的人馬,大半被殺,極少突圍,就剩下這么點人了!”清將佟養甲走過來稟報道。 阿濟格心中憤怒,看著被押到跟前的明軍,見這群人被繩索反綁,個個衣甲破損,渾身血污,約有百人,不禁拍馬上前,居高臨下的掃視眾人,沉聲道“爾等可愿意歸順大清!” 東海鎮的殘兵氣力衰竭,沉默不語,無人回應。 阿濟格本就心懷憤怒,見此瞬間心態爆炸,“本王問你們可愿意歸順大清!” 近百東海鎮將士,依舊無人應答,甚至沒人去看阿濟格,將其視為空氣。 這讓阿濟格暴怒異常,怒吼道“投降免死!不降者戮之!” 東海鎮的殘兵,被清軍押成一排,阿濟格之子傅勒赫翻身下馬,拔出戰刀,惱怒的指著一名明軍,猙獰道“降是不降!” 明軍百戶卻轉過身來,對著被縛的同袍朗聲笑道“太平營李昭吉,先走一步了!” 明軍將士們頓時有人回應道“兄弟先走,我等隨后就到!” 傅勒赫大怒,立時一刀從后將明軍百戶砍死,而后再指向另外一人,又是不降。 傅勒赫連殺數人,刀口砍卷,明軍士卒無一人投降。 阿濟格見此臉色由憤怒,變為極度陰沉,最后仰天嘆息,“趙雜毛不死,大清國難安??!” 泰州東北方,得勝湖之南,一片泥濘的沼澤地中,出現一條稀稀拉拉的隊伍。 這些人大多沒了兵器,身上沒有盔甲,手里杵著一桿長矛或者木棍,形同乞丐,但是依舊可以看出他們的身份。 一桿殘破的趙字軍旗,倔強的飄揚著,告訴眾人,他們是一支明軍,正是從清軍重圍之中,殺出來的趙銘。 近六千人馬突圍,不到三千人進入沼澤,然后一路上,不斷有人陷入沼澤地中,如今只有不到千人,成功走出沼澤和泥濘,踏上了堅實的陸地。 趙銘被李本深攙扶著,手中狼牙棒已經丟了,他拿著一根木棍,深一腳淺一腳的踏上岸邊草地。 這時,趙銘身形狼狽無比,頭盔丟了,胸前和后背的板甲也扔在沼澤中,只穿著一件被血污浸透的袍子,頭發散亂,哪里還有東海趙大帥的威風。 趙銘腳踩陸地上,心中卻并沒有逃出升天的喜悅,他雙目有些無神的問道“這是哪兒呢?” “大帥,咱們已經走出沼澤,應該快到泰州境內了!”李本深上氣不接下氣,眼睛同樣無神。 趙銘呢喃道“走出來了!” 趙銘打下泰州后,留下一萬兵馬于此,明軍救援趙銘時,以泰州為據點,向時堡鎮推進,現在泰州應該還在明軍手中。 這就是說,趙銘一行人已經安全,不過趙銘卻高興不起來。 趙銘站在原地,有些失神的眺望南方,三萬將士幾乎全軍覆滅,讓趙銘無法再向前邁步。 這一刻,他忽然理解了霸王項羽,為何不愿意過江東,趙銘內心此時也萬分羞愧,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東海鎮的父老。 一時間,趙銘走不動了,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一停下來,身后的明軍士卒也都停了下來,紛紛或躺或坐,甚至直接倒在地上。 將士們被困在時堡彈盡糧絕,不少人都是餓著突圍,到現在幾乎都已經耗盡精力。 這時,不到千名將士,鋪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息著,而就在這時,遠處卻忽然一陣蹄聲傳來,一隊騎兵疾馳而來。 這讓剛松一口氣的士卒,立刻一陣sao動,可是一放松,心中一口氣xiele之后,不少人卻站都站不起來。 正絕望之際,騎兵已經進前,趙銘不知拿里來的力氣,一躍而起,抄起木棍就準備迎戰,而李本深看見騎兵衣甲火紅,立時喜道“大帥,多半是浙系的兄弟?!?/br> 隆武朝廷反攻湖廣,孔有德和漢軍正紅旗,被全殲在武昌。清軍內部爭斗,兩紅旗的八旗兵,被勒克德渾帶去北京,江南是阿濟格統軍,沒有紅甲的清軍,那就只有是穿著鴛鴦戰袍的明軍。 那隊明軍騎兵疾馳而來,約有三百余騎,他們遠遠看見沼澤邊上,躺著近千人,在遠處勒停了戰馬,觀察一陣后,為首一騎,頓時疾馳奔來。 東海鎮和浙系明軍聯絡何騰蛟,請求何騰蛟出兵,可是西線明軍雖槍炮不絕,看似與清軍戰斗激烈,但戰線卻沒有前進一步。 東海鎮元老馬士鰲前往何騰蛟營中,卻被告知,在戰斗中被清軍所殺,可據東海鎮眼線傳回消息,馬士鰲其實是被何騰蛟所殺。 這讓浙系和東海鎮對西線明軍不報希望,而浙系見西線何騰蛟不出手,也心生退意,關鍵時刻,王翊、王朝先等東海鎮將領啼血哀求,最后再沖一次。 那夜王朝先最近殺到距離時堡二十里外,就沖不動了,正絕望之間,看見時堡之東,火光沖天,知道趙銘從東突圍,于是奮力出擊,牽制清軍,為趙銘制造機會。 一場混戰之后,王朝先與浙軍最終沒能接近時堡,只能向南退至泰州一線,然后派遣騎兵和大隊士卒,向得勝湖之南的廣闊區域探查,看趙銘是否突了出來。 騎兵的首領是李元胤,他身穿一身锃亮的鎧甲,提著馬槊,沖到潰兵面前,勒住韁繩問道“你等自何而來?” “將軍,我等都是東海兵將,剛才時堡突圍而出!”有東海鎮士卒回道。 聽說是東海鎮,李元胤立時大喜,顫聲問道“趙國公可在?” “我家大帥就在后頭!”士卒向后指著,趙銘正好站起身來。 李元胤看見趙銘,當即翻身下馬,一邊疾步跑來,一邊大喜喊道“國公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