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偉大的思想家趙銘
就在趙銘幾人交談之際,螃蟹、魚蝦已經做好了。 柳如是直接端過來,放在桌上,紅色的螃蟹,白色的魚湯好像牛奶一樣的濃稠,鮮香撲鼻而來。 柳如是和丫鬟把吃的放在桌子上,又在每個人的面前擺了一個裝著醬汁的青瓷小碟子,一雙竹筷,一個調羹和小瓷碗,笑著說道“諸位請慢用?!?/br> “有勞河東君了!”趙銘點了點頭,遂即又道,“還請河東君為我夫人也送一份!” 柳如是不禁多看了趙銘一眼,“國公放心,已經送到船艙去了?!?/br> 趙銘遂即便自顧自的吃起來,他先用調羹舀上一勺乳白色的湯汁,細細品味,鮮美無比,然后便拿起一個大螃蟹,熟練的肢解,看見里面金黃流油的蟹黃,嘴立時湊了上去,吸了起來,真是美味無比。 錢謙益和黃宗羲卻沒有動筷子,兩人還在想著趙銘剛才的話語。 趙銘知道他們需要時間思考,便獨自吃著螃蟹,他手法很高超,連鉗子里的rou,也被取出來,白嫩的蟹rou,沾上一點醬汁放入嘴中,實在巴適得很。 趙銘一邊吃一邊贊不絕口,不一會兒功夫,螃蟹被他吃了一大半,桌前已經堆滿了蟹殼,他看再吃別人就沒得吃了,才接過手帕,擦了擦手。 黃宗羲注視了趙銘許久,見此忙有些激動的問道“國公方才言君為天下一害,又指出皇帝家天下,乃損天下之利,肥一姓之家。言王朝更替,幾百年一輪回,實乃皇帝以天下為私之固,又言臣亦天下之主。國公之意,余還是有些不解!” 趙銘將手帕放在一邊,遂即接著道“黃先生與木齋公方才之言,依然是君為主,臣為客之思想。將臣做為君的附庸,去輔助和彌補君的過失,最后做決定的依然是君,所以并不能改變,君賢國興,君昏國哀的局面。而且,本朝之前,歷代并非沒有宰相,然各朝還是滅亡。究其原由,便是即便臣賢,但昏君不聽,賢臣不能做主,最后還是會造成王朝滅亡。因此歷代以來,常聽到昏君而亡國,沒有聽說君主很賢明,而被人滅掉的?!?/br> 錢謙益與黃宗羲點了點頭,明白了趙銘的意思,黃宗羲皺眉道“那國公可有解決之方案?” 趙銘微微頷首,錢謙益不禁有些吃驚了,他談了一輩子的政治,研究了一輩子的治國之道,也沒想明白,中國歷代王朝的問題之所在。 今日聽趙銘所說之言,已經令他十分震撼,打開了一條思路。 他以為趙銘也就是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不想這廝居然還能解決問題,沒聽說這廝有啥功名啊。 趙銘沉聲道“要想天下長治久安,不使天下受到皇帝賢明或昏庸的影響,第一乃是要限制皇權,減少皇帝對國事干預,第二則是要建立制度,使得代行皇權之宰相,每段時間內,都是天下間的人杰。如此才能長治久安!” 黃宗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公要限制皇權,談何容易?” 趙銘卻道“皇帝并非一開始就高高在上,此種思想,也不過自漢始而已。要限制君權,只需讓世人明辨君臣之間的真正關系。天下之人立君,為治天下,而天下非一人能治,所以設眾官以治之。是以官者,分身之君也。從本質上來說,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都是治理天下的人。這也就是我方才言,臣亦是天下之主。既然如此,那君就不應該高高在上,處處獨尊,就應該盡到自己的職責,并受到限制。天下之事,便不能由君獨斷,當有臣公共斷之!” 趙銘接著說道“讓諸臣明白,臣并非君之奴仆,亦是天下之主,便能對抗皇帝不合理之私欲。而要使得臣公師出有名,名正言順,還需托古改制,立三代之法為天下之法,以天下之法代帝王一家之法,并確定王在法下,真正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歷代以來,都是皇權大于臣權,如此臣權將在法統和道義上壓倒皇權,開歷史之先河!” 三代之法是什么樣子,此時已經沒有人能說清,中國人崇古,能與皇權抗衡的就是崇敬祖先,趙銘托古改制,以三代之法之名,立天下之法,加入自己想要的規矩和律令,使之成為大明朝的憲法。 “天下之法,王在法下!”錢謙益震驚了,趙銘的水平,已經超過了他。 趙銘并非只是說出了幾個新鮮的詞語,而是給出了依據和思想基礎,就說王在法下,以現今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思想之下,天下都是皇帝家的,怎么王在法下,根本沒有理論的依據。 趙銘分析君臣之間的關系,提出臣并非是君的附庸,乃是君的分身,亦是天下之主,臣與君身份某種意義上等同,大家都是治理天下的人,才有可能王在法下。 這就像提出思想一樣偉大。 黃宗羲注視趙銘,真是驚為天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國公真乃神人也!” 趙銘看著幾人,遂即有站起身來,負手立在船頭。 這時秋雨不知何時已經停歇,烏云散去,一豎陽光透過云層間隙,照射在畫舫上,趙銘站在陽光下,背對著幾人,深邃的目光四十五度角看向天際,“三代之下,有亂無治。本帥欲結一社,以限制君權,立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恢復宰相之制,百官共治天下,開萬事之太平,不知道牧齋公、黃先生可愿意加入,為天下人的天下盡一份自己的職責?!?/br> 開萬事之太平,肯定是有點扯淡,不過開始口號都是這么喊的。 錢謙益想要起身,黃宗羲忙將他扶起來,他杵著拐杖,心中一陣感嘆,“國公所言,已經自成一派學說,真乃振聾發聵之言。老夫今日才想明白,這天下亦有老夫一份,既然如此,老夫這條老命,若是對天下還有些益處,自是愿意為天下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