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蘇松常三府
江南,在張存仁戰敗自殺,五萬清軍覆滅后,明清之間的實力,出現了反轉。手機端 此時,滿達海手中,只剩下十三萬大軍,對于明軍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常州府地界,江陰城對面,長江江心沙洲靖江。 浩淼的大江之中,戰艦林立,東海鎮大小數百艘戰船,整齊有序地排列水寨中,江面明軍快船往來穿梭,巡視長江,占據航道。 在明軍攻占杭州之后,趙銘牽制滿達海的目標已經達到,大軍退到靖江,窺視常州府城武進縣。 此時,朱以海大軍已經進抵湖州城下,猛攻湖州城,李成棟部原本任務是掩護大軍側翼,現在也不甘寂寞,居然殺到了寧國府城宣城,距離蕪湖只剩一百五十余里,距離南京只剩下三百多里。 如此一來,便令滿達海極為被動,東南有朱以海統兵十萬,圍攻湖州,東面有趙銘水師縱橫長江,威脅蘇松常,西南有李成棟威脅蕪湖、安慶,令他多面受敵,處處被動。 靖江水寨外,一艘大船滿載著美酒、佳肴、賞錢,靠近靖江碼頭。 這次復杭之戰,趙銘二入長江,牽制住了滿達海十余萬大軍,朱以海才有機會奪取杭州,可謂是居功至偉。 張煌言奉朱以海之命,前來靖江犒勞東海鎮,同時與趙銘商議繼續進攻的事宜。 “哈哈哈~”趙銘站在碼頭上,看見張煌言下船,隔著老遠便大笑著迎接上來,客氣的拱手,“張公!” 張煌言微笑道“怎勞國公遠迎?” “張公乃殿下使者,我自是要親迎!”趙銘微微笑著,一側身,“張公營中請!” “有勞!”張名振作揖一禮,遂即與趙銘一起,邁步前往大營。 一路上,兩人寒暄交談幾句,趙銘從中得知了朱以海攻下杭州的具體經過,而張煌言也了解東海水軍激戰長江的事跡。 進入營寨后,趙銘在大帳中設宴款待張煌言,眾多東海鎮將校坐陪,席間張煌言忽然站起身,向天一抱拳,朗聲道“殿下有言,國公忠勇,神策將士威武,二入長江,大敗建奴,以數千之眾,牽制奴酋十萬大軍,功勛卓著?!?/br> 說著,張煌言高舉酒杯,振奮道“今日本官代殿下,僅以此杯,向將士們致意!請!” “謝殿下賞識!”東海諸將齊齊站起身來,高舉酒杯大聲喊道“請!” 說完,都是仰頭一飲而盡,美滋滋的重新落座,然后吃喝起來。 趙銘也美美喝了一杯,“張公此來,除了犒賞將士,可還有事情交代?” 張煌言道“甲申國變以來,國祚南移,建奴橫掃中原,侵奪江南,兵鋒直抵閩越,我等大明之臣,險亡于大海。自國變以來,我大明與建奴數戰,敗多勝少,疆土連連丟失,而今日殿下復杭,一改喪地之頹勢,可謂局面倒轉?,F今,杭城失陷,建奴軍心動搖,正是乘勢重創江南清軍的大好時機?!?/br> 趙銘微微頷首“杭州被我大明攻下,殿下之兵以至湖州,江南清軍必定軍心動搖,無力與我抗爭,確系我朝大好時機。不過,杭城為我朝所據,滿洲必然震驚,多爾袞定遣精兵千里馳援,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并不多?!?/br> 張煌言微笑道“國公之言,正是殿下之意。浙江為我所據,王師動搖金陵,建奴必定不能容忍,所以定然發兵。因此,殿下之意,便是趁著清軍援軍未至,抓住機會,對江南之敵,發起猛烈攻擊?!?/br> 趙銘對于這個想法,基本是支持的,趁著清軍援軍未到,打疼滿達海,有利于后面對抗清軍援軍。 不過,滿達海也不是泥巴捏的,還有十余萬大軍可以調遣,若是明軍貪功,沒能擊敗滿達海,清軍援軍又至,那便可能導致明軍大敗,甚至丟掉復杭之戰的成果。 趙銘沉聲道“殿下之意,我基本贊同,不過武昌、南昌之敵南下,也就半月時間,可至金陵,甚至還能在快些,所以我以為可以乘勢攻擊,但是目標不宜太大,當是半月時間內能夠達到,若是達不到,則必須放棄,轉入防守,抵御清軍援兵,護住復杭之戰的成果?!?/br> 趙銘的意思就是,杭州丟失,江南危機,滿達??隙ㄏ蚯逋⒄堅?,而明軍定下的目標,必須是在清軍援兵趕到之前,能夠達到的目標,并且萬一不能達到,也必須立刻放棄,轉入防守,以應對清軍的援軍。 張煌言微微頷首,“不知道國公覺得,我軍該定何為目標?” 趙銘沉吟片刻后,吐出三個字“蘇松常!” 蘇州、松江、常州乃是江南較為富裕的三個州府,也是手工業相對發達之地。 趙銘對三府垂涎已久,若是能得著三府之地,于松江也就是后世上海地區,開始一處通商口岸,整個長江水系的貨物,都能通過水道運到上海,必定能給趙銘帶來海量的財富和資源。 張煌言微笑道“國公與殿下之見略同。這次我奉殿下之令前來,就是希望國公能攻下武進縣。如此一來,殿下攻湖州,國公占據武進,太湖之東,蘇松常三府,以及嘉興,便是大明囊中之物?!?/br> 蘇松常,還有嘉興府,雖然平原居多,但是境內河網縱橫,且西面是太湖,北面是長江,東面是大海,南面是杭州灣,四面皆是水,是明軍奪取之后,能夠占據,有機會站穩腳跟的地方。 趙銘和朱以海都看中這里,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 不過,這蘇松常乃膏腴之地,打下來歸誰,卻需要說清楚。 趙銘自持功高,也不客氣,看向張煌言道“既然殿下有令,我必取武進。不過,滿達海沿江駐守了不少兵力,我需要抽調寧波、紹興之軍北上,攻取蘇松常三府?!?/br> 趙銘的意思就是,被他收復的寧波、紹興,東海鎮不要,而是要蘇松常三府,作為他這次出兵的獎勵。 張煌言并不感到驚訝,朱以海與手下大帥們之間,有一定默契。 況且蘇松常雖然富庶,但是占據后,尚需能夠守住,而浙系諸位大帥之中,唯有趙銘水軍實力強大,有能力守住蘇松常三府。 如果有東海鎮在蘇松常,等于是為朱以海守住了浙江東北方向,屆時清軍援兵即便趕來,有東海鎮威脅鎮江,清軍必然不敢全力攻擊浙江,有利于朱以海消化復杭之戰的成果。 張煌言稍微遲疑,便拱手道“我會替國公轉告殿下!” “哈哈哈~”趙銘當即大笑,端起酒杯道“張公,滿飲此杯!”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扶明》,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