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
明軍封堵缺口,挖開阻塞河道的土袋后,洪水很快向北流入太湖,向東流入大海。 因為被淹的時間短,所以沒造成太大的災害,不過糧食物資被沖走、浸泡,若是賑災不利,肯定會釀成大災。 此時,被浸泡后的地面,滿地的泥濘,明軍士卒踩著稀泥,向著湖州進軍。 杭州之戰,五萬清軍幾乎被明軍全殲,死傷三萬余人,多半落水淹死,近兩萬人被俘虜,只有馬光輝領著百余人,逃離了杭州。 一戰之下,浙江清軍幾乎全軍覆滅,只剩下浙北湖州、嘉興還有三萬清軍駐守。 明軍水淹杭州之后,占據杭州城,朱以海下令斬張存仁首級,傳首全浙,于潛、昌化、德清、安吉、海寧、崇德等地傳首而定,一時間,江東鼎沸。 此時,大明國儲朱以海,率領十余萬大軍,戰將百員,鋪天蓋地跨過災區,進入湖州地界。 杭州大捷,重創江浙清軍,打亂了清軍的部署,極大地鼓舞了明軍的信心,使得朱以海在軍中樹立起了極高的威望。 自從甲申以來,明朝便節節敗退,不斷喪失土地,而這次復杭之戰,則是明軍正兒八經,正面攻擊之下,收復的一座省城,而且這座省城還靠近南京,影響力要遠勝過之前的福建之戰。 大勝之下,朱以海本人也是躊躇滿志,大有乘勢收復浙江全境,打通前往南京的通道,創立不世之功的架勢。 明軍占據杭州后,地方其實很不穩,需要救濟和賑災,但是朱以海并未在杭州停留,而是下令大軍繼續北上。 此時,明軍剛收復杭州,沒有準備好繼續攻擊南京之事,但是朱以海也清楚,隨著杭州戰敗,江南清軍必然軍心動搖,手忙腳亂。 這個時候,清軍主力尚在攻擊湖廣,正是明軍乘勢顯威的大好時機。 北上,不僅能夠追擊清軍殘軍,還能收取湖州,打開通往南京的通道,為日后光復南京做準備,同時也是為杭州獲得屏障,防備清軍主力回師江南之后反撲杭州。 湖州城南,金蓋山腳下,旌旗漫野,十萬浙軍向前挺進,大有揮汗成雨,投鞭斷流之氣魄。 山坡上,朱以海一身閃亮的金甲,披著大紅披風,腰間掛著寶劍,在大纛旗下份外扎眼。 多年戰爭生涯的磨礪之下,朱以海從一位只知道享樂的藩王,逐漸成長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心懷大志的雄主。 這時,他手提著馬鞭,看著前進的軍隊,不自覺的流露出雄心萬丈的模樣,忽然揚起馬鞭,豪情萬丈,“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br> 自弘光元年起兵,朱以海起起伏伏,經歷過復杭失敗,浙東潰敗,隱忍堅守五年有余,今日終于率領十余萬浙軍,發起反攻,讓他心中不禁一陣感慨。 這一份驕傲,恐怕行在的隆武皇帝,也無法與之相比。 “張都督回來了!”部將的聲音,將朱以海的思緒拉了回來。 他抬頭望去,果然見一隊馬軍簇擁著張名振,疾馳著飛奔而來。 不多時,張名振奔至山下,勒住馬韁,疾步爬上山坡,抱拳說道“殿下,前方五十里就是湖州府城,城中清軍應該已經知道杭州消息,全部縮入城中,不敢與我軍一戰!” 朱以海聞語,臉上露出微笑“湖州府與常州府,位于太湖南北。今日孤王乘勢,必下湖州,愛卿可傳令博安,令其取常州武進,則蘇松膏腴之地盡入孤手?!?/br> 湖州位于太湖之南,常州位于太湖之北,兩府之東是富裕的蘇州和松江府,兩府之西,則是南京城。 若是明軍能夠占據湖州和常州,則蘇松兩府能夠傳檄而定。 如此一來,光復南京便指日可待了。 張名振抱拳道“卑職遵命!” 山坡上,明軍諸將都是一臉振奮,心中充滿了豪情。 杭州大捷,吹響了明軍進入反攻的號角,更點燃了朱以海收復南京,光復大明河山的希望。 距離湖州數百里外的鎮江城,此時城內一片漆黑,萬籟寂靜,只是偶爾能聽見,清軍士卒巡視的腳步聲。 長江水戰失利后,清軍水師不敢在戰,滿達海也不愿意看到滿清朝廷重金打造的水師,報銷在自己手中,所以令水師縮入水寨,不再出戰,準備等江西的鄱陽湖水師東下增援后,再與趙銘一戰。 此時,鎮江城中駐兵數萬,要說是固若金湯,不過戰爭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城中實行嚴格的宵禁,清軍防守極嚴。 四更時分,漆黑的鎮江城外,遠處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幾名騎兵狂奔而來,片刻后就奔至鎮江南門外。 來人正是從杭州成功逃脫的馬光輝,他自杭州逃脫,令方國安大怒,親手殺了數百俘虜泄憤。 馬光輝逃至湖州后,得知滿達海在鎮江城,便馬不停蹄的奔至鎮江城,前來稟報緊急軍情。 這時馬光輝勒住馬韁,一邊控制戰馬,一邊看向城頭,大聲疾呼,“速開城門!軍情十萬火急?!?/br> 鎮江已經是交戰前線,守軍士卒不敢大意,為首之將探出半個身子,詢問道“來者何人?何處報急?” “我,浙東總兵馬光輝!杭州報急!”馬光輝感到一陣羞恥。 城上守軍一聽,不敢馬虎,“馬軍門稍等!” 不多時,一員清將來到城頭,往下看了看,借著火光看清來人,不禁一聲驚呼,“哎呀,還真是馬軍門!” 馬光輝聽見城頭上聲音,心里不禁一喜,“是李軍門??!快點給兄弟開門!” 城上守將乃是吳淞總兵李本深,這個位置原本是李成棟的,不過因為李成棟提前反正,吳淞總兵便由同是高杰鎮出身的李本深擔任。 李本深卻為難道“馬軍門,王爺有令,夜間不得開門。你看是等兄弟去向王爺稟報,還是委屈馬軍門從吊籃上城?!?/br> 滿清對于漢人,首先是重用漢八旗,其次是遼東漢人,然后是北方漢子,最后才是南方投降的漢軍。 馬光輝是遼東漢人,屬于是被滿清重用的那一批人,而李本深是在南方投降,在清軍序列中,干事多,功勞少,對于遼東系的清軍將領有些不滿,或者說是嫉妒。 馬光輝顧不得羞恥,“吊籃,還請李軍門速速拉我上城?!?/br> 李本深心頭一凜,估計馬光輝確實遇見大事了,忙揮手讓人放下吊籃,馬光輝七尺大漢,顧不得許多,鉆進籃子被士卒拉上城墻。 城中,征南大將軍行轅內,滿達海被人叫醒,走進節堂,便見一個身影在堂中焦急的來回踱步。 滿達海微微皺眉,心中不喜,“馬光輝,你丟了浙東,不在杭州守城,戴罪立功,來鎮江做甚?” 馬光輝見滿達海進來,卻忽然噗通一下,直接硬跪在地上,哭喪著臉道“王爺,杭州完了,五萬大軍全完了!” 滿達海被人叫醒,頭腦本來還有點不清,現在頓時時如五雷轟頂,腿一軟,眼看搖搖欲倒,馬光輝眼疾手快,急忙扶住,“王爺,王爺穩住??!” “??!”滿達海卻忽然發出野獸般的怒吼,一腳將馬光輝踹飛,“狗奴才,你害死本王,害死大清了!” 扶明 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