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旅順
雖說趙銘很想攻下沈陽,給滿清一記重擊,但是沈陽距離陸地實在太遠,且還有代善和近萬滿人男子留守,所以趙銘拿下蓋州后,只是虛張聲勢,并未深入遼河腹地。 當年張獻忠攻破鳳陽,給了明王朝極大的打擊,若是趙銘能攻下沈陽,破壞努爾哈赤的陵墓,必然也能在政治上打擊滿清。 雖說只是一座墓,但天下人卻不那么認為,祖墳都被人刨了,等于滿清的龍脈被毀,會讓許多人對于滿清能否得天下,產生懷疑,從而削弱滿清的實力。 現在趙銘水軍雖強,步軍卻不是滿清對手,只能在海岸附近百里內活動,不敢深入內地。 這次趙銘只是虛張聲勢,不過他心里其實很想拿下沈陽,而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而為了這個目標,他將逐步實行攻擊沈陽的計劃。 在多鐸大軍,奔馳數千里,趕到沈陽時,趙銘正站在遼東半島的最南端,后世的大連地區。 三月間,遼東草長鶯飛,位于遼東最南端的金州衛舊址,四野里已經長滿了野草。 這時趙銘與一眾人,騎馬駐立在金州衛舊址的南方,他在一座小山上,目光掃視曠野,可以看見很多年前被清軍燒毀的遼東漢民村落,還有被催毀的金州衛城。 在一片荒蕪的雜草中,這些遺跡都被荒草覆蓋吞沒,像是一個消失文明的遺址。 清軍攻下沈陽、遼陽,明朝在遼東的統治崩壞后,東江鎮曾在金州衛活動,并修建了堡壘,不過后來清軍攻占金州,清軍為了防止明軍盤踞此地,便將堡壘村落全部摧毀,人口也盡數擄走,充做旗奴。 這時趙銘等人一路奔馳,曠野上沒有遇見一個人影,到處都是草木山林,還有各種飛禽走獸。 因為建奴的屠殺,關外人口銳減,滿清入關后,絕大多數八旗都拖家帶口的入關,幾十萬旗奴和包衣奴才,也跟隨滿清一起進入關內,關外只有沈陽等幾處城池,還有些人口,大多數地區,都是如金州衛遺址一般,沒有活人居住。 這也是多鐸認為,趙銘無法長久待在關外的原因,沒人就沒糧食,飯都沒得吃,明軍自然待不長。 想當年,毛文龍在東,寧錦防線在西,將大清國困在遼中,多鐸是知道當時大清國有多慘,餓死多少奴才的。 關外苦寒之地,趙銘根本無法立足,要不是趙銘聲言要打沈陽,扒努爾哈赤的陵墓,多鐸根本不會理會趙銘。 這時趙銘等人一路奔馳,來到金州衛之南的南關嶺。 南關嶺之南是旅大地區,之北是金州,東西兩面則是大海,且兩面大海之間,只隔了十二三里左右的陸地。 這也就是說,只要在南關嶺修一道十二三里的城墻,就能連接兩面大海,將清軍擋在北面,將旅順和大連地區圈起來。 “本帥于此修筑一條長墻,將身后方圓百里之地圈起來,捕魚屯田牧馬,你們以為如何?”趙銘抬起馬鞭,指著南關嶺道。 郭忠舔了舔嘴唇,搖頭道“大帥,當年毛帥也曾于此修墻筑堡,不過堡壘還為建好,清軍馬軍就突然殺至,摧毀了堡壘和關墻,東江鎮因此損傷十分慘重。大帥如果要建造關墻,沒有一年半載難以成功,而清軍騎兵自沈陽出發,幾日就能殺至,末將以為關墻難以筑成!” 趙銘聞語,微微皺眉,卻并不想就此放棄,他沉吟道“關外乃建奴老巢,本帥若在遼東,駐扎一支兵馬,威脅沈陽,建奴必不能容忍。屆時,建奴定會增兵關外,如此就能減輕,關內官軍和義軍的壓力。這個南關必須要修復,不過不用一開始就建造的十分堅固?!?/br> 趙銘與眾人駐立山坡上,馬鞭指著南關遺址,繼續道“南關兩側都是起伏的丘陵,中間是平原,先筑一段土墻,只要能防備滿清騎兵突襲,為士卒和屯戶爭取向海島轉移的時間就行?!?/br> 郭忠道“大帥的意思,還是以海島為根本?!?/br> 趙銘微微頷首,遂即又搖了搖頭,“占據海島,雖然能讓我們立于不敗之地,但是卻也無法擊敗清軍。要擊敗清軍,收復失地,咱們必須要上岸,否則常年盤踞海島,咱們就真成??芰?。況且本帥現在有七千余匹戰馬,也需要個牧馬之地?!?/br> 眾人聽了不禁微微頷首,不再有異議。 山東與遼東隔海對望,這次有許多山東百姓,將被運送到遼東屯墾牧馬。 如果明軍能夠在登萊和遼東站穩腳跟,以后建奴就別想全力南下了。 趙銘在南關考察半日,領著將領和幕府參軍,以及幾名紅毛鬼,繪制南關嶺地形圖,并依托地形,規劃出了一道長約十余里的土墻。 趙銘拿著圖紙,看了自己的規劃后,不禁感嘆“現在只能修建得簡陋一些,等以后再進行加固,將這一片都圍起來,再于南面修建碼頭,源源不斷的運輸士卒兵糧,本帥于此,便立于不敗之地?!?/br> 趙銘頭頂鐵盔,手拿圖紙,指點江山,做起老本行,活脫脫一個包工頭模樣。 一行人在南關嶺巡視后,又來到半島南端的金州中左衛所,也就是后世的旅順。 金州中左衛所,同樣被清軍摧毀,不過許多磚石還在。 此時這里被趙銘稱之為旅順,數千從山東過來的民夫,正在金州中左衛的廢墟上熱火朝天的勞動,建造旅順堡。 整個堡壘由趙大帥,親自規劃制圖,堡壘臨著旅順口而建,兩面依山,一面臨海,臨海一面同樣建造了碼頭。 這時眾人巡視工地,夏完淳道“如果大帥有糧食,源源不斷的自海上運送進堡壘,清軍怕很難攻克此堡!” 趙銘微笑道“關外之地糧食匱乏,清軍要征討遼東,光是軍糧運輸,就能拖垮他們?!?/br> 清軍要清剿遼東,其實比圍剿山東更加困難,圍剿山東可以從河北、河南、兩淮、江南調糧調兵,但圍剿遼東,糧食先要經過大運河運到通州,然后走陸路出山海關,沿著遼西走廊跋涉千里,其中消耗不可想象。 這會加大清軍圍剿遼東的難度,所以趙銘看中了旅順這個地方,不過清軍運糧不易,趙銘的糧食也不夠,其實半斤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