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兵臨金陵
京杭大運河東岸,到處都是綠營的尸體,斷槍殘旗,無主的戰馬,鋪滿了大地。手機端 此一戰,清軍一萬五千人,背河列陣,只有四千余人逃離,清軍三員總兵,馬得功、楊承祖逃脫,田雄被趙銘俘虜。 明軍一部,留在東岸清理戰場,收割人頭,一部渡過大運河,直撲鎮江。 鎮江守軍被運河東岸的戰斗嚇傻了,看見清軍大敗,又被鎮遠號砸了二十多炮,知縣和守城的清軍,立刻向西逃竄,明軍兵不刃血的占據鎮江。 鎮江是漕運重要的節點,城富庶,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船只。 李成棟、趙銘一路殺至鎮江,王德順跑過來,“將軍,城內發現大批糧食、銀錢、還有軍資!” 李成棟眉頭一挑,露出喜色,嚴肅道,“這個必須要分!” 趙銘有船,先渡的太平營過河,所以太平營先進的鎮江城。 “分你娘個劈!”趙銘聽到要分,心里不快,不過臉并未表現出來,而是抹去臉血跡,揮了揮手,沉聲說道“這個不慌,當務之急,我們要收攏人馬,向西進發,直逼南京!至于繳獲,可以先讓人清點,以后再分!” 江南能打的清兵兩支,一是徐州鎮,二是黃得功留下的廬州鎮,李成棟剛擊敗了徐州鎮的楊承祖,廬州鎮的田雄、馬得功,剩下的綠營兵,都不是他的敵手。 現在江南清軍精銳大敗于鎮江,正是李成棟和趙銘大顯身手的時刻,若是等其它地方的清軍趕來,他們便又沒機會了。 李成棟聞語,點了點頭,“趙將軍說得有理,咱們現在兵發南京!” 趙銘卻道“李大帥等我片刻!” 李成棟微微皺眉,要發兵的是你,要等的也是你,逗本帥完呢? 趙銘繼續解釋道“南京乃太祖陵寢所在,我需要準備一下!” 唐魯之爭時,朱以海為了與隆武皇帝相抗,打出先復金陵,祭拜孝陵者為皇的口號,由此可見,祭拜孝陵,必然會獲得巨大的政治資本,趙銘豈能放過這個撈取資本的機會。 李成棟一個反復無常,沾滿了鮮血的屠夫,都能做總兵,趙某人才一個游擊,真是太沒天理了。 李成棟還沒意識道趙銘的意圖,擺了擺手,“那你快些,我讓前鋒先走!” 趙銘鄙夷的看了李成棟一眼,拱了拱手,便與王德順來到城,吩咐道“你去將城所有的白布都搜集起來,然后撕成塊,分給士卒做縞衣?!?/br> 大運河東岸,清理戰場的明軍士卒,將清軍的首級全部砍了下來,也顧不輕點,三枚人頭拿小辮一綁,直接丟在車,兵器衣甲也一并收走,裝大船。 在清理戰場的士卒,渡河來到西岸時,趙銘也從城出來。 李成棟正要派人去催,卻見趙銘騎馬奔馳過來,引得士卒們紛紛側目。 “李大帥,出發吧!”趙銘身穿精良的魚鱗甲,胸前護心鏡,背后白色披風,頭頂鳳翅盔,頭盔系著白布,渾身縞素,sao氣的一抱拳。 李成棟臉肌rou抽搐,這廝讓本帥干等一個時辰,是為了自己換身行頭,看他干干凈凈,估計還洗了個澡才出來了。 趙銘本來是準備一棒砸死田雄,看他一身盔甲不錯,于是收回些力氣,只是將田雄砸暈,然后將他的甲胄扒了下來。 趙銘身材高大健碩,穿總兵甲胄,氣勢立刻不一樣,可以和李成棟分庭抗禮了。 “走吧!”李成棟不快的說了句,又看向趙銘身后的太平營士卒,人人縞素,不禁皺眉道“這是怎么回事?” 趙銘道“不是說了嗎?要祭拜孝陵!” 李成棟皺眉道“你倒是準備得周全!” 李成棟以為趙銘只是忠心大明朝,所以才如此注重細節,他明不明朝的其實沒多大所謂,也并不敬重朱元璋,所以并沒有那么多講究。 趙銘打馬來到何成旁邊,微笑道“長庚兄,我要祭孝陵,拜太祖,你幫忙寫篇祭吧!” 何成搖著他的羽毛扇子,微微頷首,頗有深意道“博安兄,此舉能夠激勵民心士氣,乃是一件壯舉。既然博安兄不嫌棄我的筆,那我獻丑了?!?/br> 趙銘見何成應下,心興奮起來,此番我必定名動天下! 南京城東,內郭神策門,剛出城沒一日的洪承疇,又領著一萬清軍撤回了南京城。 一萬清軍倉皇的涌進城內,引得城百姓紛紛驚疑,不是說要去滅海賊,怎么這么快回來,難道是清軍吃敗仗呢? 在南京流言四起之時,洪承疇連忙下令,城戒嚴,嚴查明軍細作,軍隊抓緊布防,同時急派人馬出城,向長江游的蕪湖、安慶調兵,同時派遣快馬去浙,向多鐸稟告江南情形。 此前趙銘占據崇明,攻入長江,洪承疇明白趙銘的意圖,也認為自己能夠對付趙銘,所以一直并未給多鐸去信。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趙銘、李成棟已經有能力動搖江南,他便不得不如實稟報,不過依然沒有要求多鐸立刻回援。 正月初八,大睛天,氣候不在那么寒冷,清軍將士在寬逾三丈的城墻,忙碌地搬運箭矢、擂木、石塊、火油等物,準備著守城器械。 在城池,清軍忙碌之時,遠處的曠野,一名明軍哨騎出現,緊接著他的身后漸漸出現更多的身影。 城的守將,很快發現了遠處的身影,心頭不禁一顫,明軍居然真的敢殺到南京城下來,守將愣愣的注視著曠野,半響回過神來,忽然急聲大喊,“有敵情!快去稟報堂!” 洪承疇趕來外郭姚坊門時,城頭的清軍們正擁在墻邊,向城外眺望,議論紛紛。 護衛洪承疇的都標統領見此,不禁皺眉大喝,“堂大人到!” 清軍士卒聞聲,才陸續轉過身來,洪承疇從他們的臉,看出了恐懼之色,心頭不禁一凜,皺起了眉頭,快步走向城墻邊。 城池外,近萬明軍已經殺到城下,數千明軍士卒,盡穿縞素,每人提著兩枚人頭,走到城墻三百步外,將手的人頭丟在地,已經堆起了五座高高的山丘。 “這是?”跟隨洪承疇城的滿清官員,見此頓時膽寒,不只是他們,是守城的綠營兵,也都肝膽俱裂。 洪承疇畢竟老督師,好歹見過點陣仗,他見身后眾人不淡定,頓是怒喝道“休慌,此海賊亂我軍心之舉,援軍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