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
朱以海背對著趙銘,心里十分不快,感到很受傷。 他將趙銘當做心腹來看待,沒想到他居然吃里扒外,心向隆武那個糟老頭子。 孤王受命危難之際,復浙東,攻余杭,對陣多鐸,難道不唐王嗎? 當年曹cao下荊州,兵鋒直指江東,東吳眾人都勸孫權納降,唯魯肅言,“眾人皆可降曹cao,惟將軍不可降曹cao?!?/br> 權曰“何以言之?” 肅曰“如肅等降cao,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cao,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將軍宜早定大計?!?/br> 朱以??骨?,不過他也有私心,如今他已經是監國,怎么可能退的下去,況且他要退,身邊眾人也不許。 再者,福建使者已被他的部將所殺,而他也表露出了要爭大位之心,隆武朝廷能容下他么? 趙銘見朱以海不語,明知道他心里不快,可還是繼續說道“殿下,如今局勢,清強而明弱。即便是大明為一整體,也未必能擊敗清軍,光復山河?,F在今多鐸陳兵浙北,浙東局勢危如累卵,殿下若與福建相爭,則國朝危矣!如今唯有聯合福建,結連闖獻,建立統一戰線,殿下守浙東,福建守贛南,闖軍戰湖廣,獻賊出川蜀,大軍一字橫陳,如列長蛇之陣,清軍擊首,則尾席卷,清軍擊尾,則首出擊,清軍擊腹,則首尾并擊,方能勝過清軍!” 朱以海聞語,不禁轉過身來,臉滿是驚訝之色,“好你個趙博安,你不只想讓孤臣服于福建,還欲聯合闖賊、獻逆?!?/br> 張獻忠挖了老朱家的祖墳,李自成逼死了崇禎,滅亡北京朝廷,此二賊與大明朝和老朱家不共戴天,趙銘居然敢說出這樣的話來,朱以海十分吃驚,他難道不怕被人給噴死嘛。 趙銘卻道“殿下,南京覆滅始于聯虜平寇,如今大明心腹之患在虜而不在賊,且算浙東、福建、闖、獻聯合,也未必是滿清敵手,殿下認為還要繼續聯虜平寇嗎?” 朱以海愣了下,遂即沉聲道“自然不行!” 他一陣沉默,在帳來回走了幾步,忽然道“孤已經明白卿家之意,實為合眾弱抗一強。不過,孤以為此策恐怕難以推行!不說大明與闖獻不共戴天,說孤與唐藩之間,都難以做到一心~~~~~~” 朱以海說著便搖起頭來,他認可這個方案提出的戰略,并且承認,若能實行,清軍攻擊浙東,則贛南、湖廣、巴蜀之眾出擊,逼迫清軍退軍,而清軍攻擊別處,另外三家也都能發兵增援,確實有機會抗住清軍的攻擊,但是這個方案涉及的勢力多達四個,而且這四個勢力,有恩怨,有利益糾紛,又相互不和,方案的可行性,實在太低了,低到幾乎無法實現。 “殿下,如今局勢,合則生,分則亡!算萬難,也要一試,除此以別無它法,遏制清軍?!壁w銘見朱以海心里其實認可他的想法,繼續說道“殿下與唐藩都是太祖后裔,又有什么不能談呢?” 眼下趙銘與朱以海其實達成了一個共識,便是只有唐魯聯合,才能對抗清兵,不過分歧也大,而其關鍵,便是魯王將何去何從的問題。 唐王做了皇帝,且他有鄭芝龍支持,福建、兩廣、湖南、贛南、貴州的明軍,都擁其為主,勢力要強于浙東。 因此唐王不可能退位,那要實現大明內部的統一,便只有魯王退位歸藩。 現在朱以海把隆武的使者已經殺了,還打出先復金陵者為帝的旗號,擺明了不認可隆武這個皇帝,要與隆武爭奪皇位,雙方已經撕破臉皮。 這個時候朱以海怎么可能退位,那不是找死么,有哪個與皇帝爭過皇位的人,最后有好下場的。 再者,朱以海內心也有抱負,也想建立一翻功業,光復祖宗社稷的雄心,豈能放下眼前一切去做個被監視,隨時可能被弄死的藩王,跟隨他的臣子,也不會樂意。 趙銘見朱以海又沉默了,于是行禮道“殿下心擔心,臣知一二,臣有一策,或可使浙東保持現狀,又能使得大明名義一統,使得兩家聯合!” 趙銘稱臣,盡量使得朱以海認為趙銘是站在浙東立場,在為他考慮。 朱以海好道“卿家有什么策略?” 趙銘沉吟片刻,正色道“國無儲君!” 朱以海微微一愣,眼精光一閃,“卿家何意?” 趙銘沉聲道“唐王為君,殿下為儲!唐王如今未有子嗣,殿下可以承認其天子地位,換取儲君之位。如此大明內部暫時統一,殿下能繼續一展抱負,浙東諸位大臣,也不用擔心今后不受重用?!?/br> 這其實只是權宜之計,因為隆武皇帝的皇子,將于明年降生,屆時隆武豈能兒子不傳,傳給魯王? 到時候,大明內部肯定還會紛爭不斷,不過紛爭不斷,總現在完蛋要好。 眼下唐魯聯合,先把清軍擋住,挫了清軍的銳氣,解除亡國之危,后面再由他們爭去。 朱以海聽了趙銘的話,只覺得這個建議,還是很有建設性。 現在魯王政權,也控制紹興、金華、寧波、溫州、臺州等地,朱以海和他手下的大臣們一致認為,長期憋在浙東這江南一隅也不是個事兒,遲早為人所滅,或者被隆武下去。 因此浙東君臣,才發起了復杭之役,可戰役的結果,卻也讓他們明白,靠浙東的力量,可能永遠也無法擊敗清軍。 而不能擊敗清軍,不能先復南京,朱以海也成不了天子。 可以說復杭失敗,已經斷送了朱以海稱帝的可能。 趙銘所說之言,卻為朱以海了另一條,合法位的路線。 算輩分,朱以海是隆武的侄子,隆武年紀他大,做隆武朝的太子,朱以海并不吃虧,而且以年紀來看,隆武肯定先駕崩,如此一來,朱以海會自動成為大明天子,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朱以海來回走了幾步,忽然停下腳步,注視趙銘,拉住了趙銘的手,動情道“孤王誤會卿家了。卿家是真心為孤王考慮??!” 朱以海雖然也很優秀,但趙銘這么做,其實還是在維護隆武朝廷的正統地位,確保天下一個心。 見朱以海這么信任他,趙銘心里有些過意不去,但臉卻很真誠,“這都是臣該做的!” 朱以海道“孤怕唐藩不會同意??!” 趙銘握緊朱以海的手“交給臣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