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紅翡正在身后給顧熙言綰發,聞言瞪了靛玉一眼,“侯爺正在外頭用早膳呢,你不妨說的再大聲些,好叫侯爺知道,下人們在背后是怎么嚼主子的舌根的!” 靛玉吐了吐舌頭,又低聲道,“昨晚侯爺抱著小姐回來的時候,臉色黑的能滴出墨水,小姐沒見到,可嚇人了呢!” 顧熙言暗想,可不是“沒見過”嗎。上一世,蕭讓這種臉色,她只怕是天天都能見到呢。 顧熙言轉念一想,當即覺得不對——“靛玉,你方才說,是侯爺親自抱我回來的???” …… 凝園正房。 黃花梨木矮桌上擺著一應色香俱全的早膳吃食。 顧熙言一臉惺忪,扶著額頭從內室里走出來,剛一抬頭,便看到一屋子丫鬟婆子戰戰兢兢的神色。 桌旁,蕭讓一身雨過天青色常服,見顧熙言走了出來,只神色淡淡地兀自用著早膳,連看也沒抬眼看她一眼。 顧熙言坐在紫漆描金椅上,莫名升騰起一種如坐針氈之感。她拿起手邊的一雙銀筷,筷子尖兒還沒夠到面前那一例荷塘小炒,便聽蕭讓清冷的聲音傳來,“什么時辰了?” 顧熙言一個激靈,當即收回來筷子,規規矩矩的坐著,答道:“卯時三刻了?!?/br> 顧熙言抬了眼,見對兒面兒高大男人的臉上并無明顯揾色,咬著粉唇,一副委委屈屈的模樣道,“侯爺,昨晚……是妾身失態了……” “哦?”蕭讓臉上沒什么表情,薄唇動了動,“夫人都醉的不省人事了,竟然還知道自己失態了?” 顧熙言本來只是隨口一說,聽蕭讓這么一說,立刻睜大了眼,“妾身……真的失態了???” 她不善飲酒,但是昨日心情實在郁結,便想借酒消愁。不料,那半盞秋露白還未喝完,她便意識迷蒙的昏昏睡去了,之后一覺醒來,便是今天早上。 聽靛玉說,昨晚蕭讓抱著她一路從翠微亭走到正房內室里,一府里的丫鬟婆子見了,皆是低著頭紅了臉不敢作聲。 方才,顧熙言內心羞臊,在內室里磨磨蹭蹭了半天,直到王mama挑簾子進去催促了兩回,這才面帶愧色地出了內室。 ——她可真擔心自己當著蕭讓的面兒,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 蕭讓自顧自的夾菜,對她的疑問置若罔聞。 顧熙言見狀,只好拿眼神去瞅一旁的靛玉、紅翡,不料兩人皆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蕭讓把她的小動作盡收眼底,輕笑一聲,“昨晚身邊兒一個伺候的人都沒有,這會兒,你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們做什么?夫人失態沒失態,她們又怎么會知道?” 此話一出,一屋子的丫鬟婆子跪了一地,連聲告罪。 “是妾身不叫她們近身伺候的……”顧熙言擺擺手,心中火急火燎:“侯爺,妾身失態……可是說什么大不敬的話了?” 昨夜鴛鴦帳中,顧熙言從夢中驚醒三次,回回皆是小臉兒帶淚,口中夢囈不斷,哭得凄凄慘慘。 蕭讓看的心疼,把嬌人兒攬在懷里,一下一下輕拍著哄得睡了去。以為顧熙言是整日呆在侯府里憋壞了,心中郁郁,這才噩夢連連,并無往別處多謝。 蕭讓看了眼眼前的美人兒,不禁想起昨日那般梨花帶雨的情狀,起了戲弄她的心思,面上卻一本正經道,“昨晚,夫人又哭又鬧,扒著本候不撒手。滿口都是如何‘傾慕’本候……” “本候掙脫不得,最后只能等夫人鬧累了,才把夫人抱回凝園?!?/br> 說罷,蕭讓勾了勾唇,“夫人醉成那樣,是如何知道自己失態的?……難道,這些話是夫人有心叫本候聽見的? “——你你你!”顧熙言當即鬧了個大紅臉,羞的滿面通紅,一時也顧不得去計較,昨晚自己到底說沒說“不該說的話”了。 “不可能的事兒!侯爺誆騙妾身!” 蕭讓面無愧色地放下筷子,拿了金盞細細地漱了口,又拿皂角胰子凈了手,方才起身,在顧熙言的發頂上揉了一把,“夫人快用早膳罷,一會兒還要隨本候出門?!?/br> 顧熙言半信半疑的看他:“不知,妾身要隨侯爺要去何處?” 蕭讓淡淡道,“陪夫人回娘家?!?/br> 男人說完,便大踏步走出了房門。 那廂,王mama上前道,“秉主母,侯爺一早便叫人回顧府報了信兒了,說是三朝回門兒那天,沒能和夫人一同上門,趁著今日休沐,便陪主母回去一趟補上?!?/br> 顧熙言聽了這話,只咬著手里的銀筷子默不作聲。 上一世三朝回門那天,顧熙言是一個人回去的。后來,直到顧家滿門被流放,蕭讓都沒在顧父、顧母面前執過女婿之禮。 一旁的王mama、桂mama見顧熙言出神兒,皆以為她是內心太過感動,一時沒反應過來。 今日一早,蕭讓便叫了桂mama和王mama到面前問話。 先是細細問了主母這幾日在府中管些什么,是否太過勞累,又問主母這幾日每餐用的如何,心情是否總是郁郁寡歡。 桂mama和王mama相視一眼,皆一一答了。 蕭讓又道,這兩日主母心情沉郁,不如今日套了馬車回一趟顧府,也好叫主母散散心。 王mama聽了,當即心頭一顫,又驚又喜——王mama是顧林氏從林家帶來的家奴,愣是她當了兩代主母的差,也不曾見那個當家的主子爺對主母有這般細致愛護的! 反倒是那桂mama神色如常,先是笑著夸侯爺“是個貼心的”,又拉著王mama一同行禮應了聲“是”。 …… 顧府,花廳。 今日休沐,顧府顧萬潛、顧熙言的長兄顧昭文都在家中。一早接到平陽侯府的小廝來傳話,愣是把一府上下皆驚動了起來。 因顧熙言和蕭讓是皇帝賜婚,婚前的一應禮節皆由宮中禮官代辦。故而,整個顧府上下,除了顧父每日上朝時,能在在金鑾殿上隔著眾臣遠遠望見蕭讓之外,其他人皆只見過蕭讓一次。 平陽侯府有鑄國功勛,開國玄帝加封“一等侯”世襲爵位,再加上蕭讓乃是當今太后嫡親的外孫子,乃是正兒八經的皇親貴胄了。 顧江氏、顧林氏皆只在大婚那日,蕭讓上門迎親之時見過他一次。當時便覺得他生的龍章鳳姿,風采不凡。 此時,顧家人迎在府邸大門前,見蕭讓扶著顧熙言從朱金木雕的轎子里出來,忙上前兩廂見了禮,一行人方熱熱鬧鬧的往花廳里走。 花廳里。 蕭讓落了座,淺笑道,“小婿不孝,原是三朝回門兒那日被公務耽擱了,如今才上門拜訪岳父、岳母、祖母大人,實在慚愧?!?/br> 那廂,顧萬潛剛拿起茶盞,聽聞此言,不禁手上一抖,忙擺手道,“侯爺公務繁忙,這些繁文縟節不必在意?!?/br> 這些年來,金鑾殿早朝上,隔著紛紜群臣,這位天潢貴胄出身的武侯舌戰一群白發老臣的本領,顧萬潛可是沒少見識。 如今,他受蕭讓一聲“岳父”已經算是承受不起,怎敢再受這一聲“慚愧”! 顧江氏、顧林氏也是一番客氣寒暄。 蕭讓復抬手,叫身后的流云捧出一個紫檀木鏤空寶盒,沖上首的顧江氏恭恭敬敬行了個晚輩禮,“今兒個皇祖母聽說小婿要上泰山家拜見長輩,又聽聞祖母同皇祖母年歲并不差幾何,便賞了這根千年人參,教小婿來借花獻佛?!?/br> “老身謝過太后娘娘的心意,來日若有幸得見鳳顏,定親自謝恩?!鳖櫧虾c了點頭,那廂,顧昭文頗有眼色的起身,將那紫檀木鏤空寶盒親自接了過去。 蕭讓抬眼,正欲開口,顧昭文搶前一步,拱手道,“侯爺不必多禮,喚我‘伯遠’便好?!?/br> 蕭讓比顧昭文年長。顧昭文一想到平陽侯叫自己“大舅哥”的場景,就莫名覺得后背一陣發涼。 蕭讓也不推辭,拱手喚道:“伯遠兄?!?/br> 看著蕭讓一團和和氣氣的模樣,顧熙言強忍著才沒笑出來——如果不是親眼見過蕭讓在叔伯面前那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她可真難相信,這兩番面孔竟是同一個人。 一番寒暄的功夫,已經到了午膳時分。 眾人在花廳用了午膳,顧江氏、顧林氏、顧熙言等女眷便去了鶴壽堂說體己話,留顧萬潛、顧昭文、蕭讓在花廳喝茶談天。 金鑾殿上,文官和武官總是穿著兩色官袍,分列中軸線的兩側。日常公務上,更是基本沒什么來往交集。故而顧萬潛一開始還捏了把汗,不知和這位賢婿聊些什么好。 可幾盞茶過后,見蕭讓一副閑適自在攀談的模樣,顧萬潛也逐漸丟下了心里頭的“文武大防”,你一言我一語地的聊起了官場見聞,自是一番賓主盡歡、其樂融融的場面。 …… 鶴壽堂。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王mama早已經跟顧江氏、顧林氏匯報了顧熙言這些天在平陽侯府的日常。此時,顧熙言望著上座的母親和祖母,再看看下首的自己,覺得頗有些“三堂會審”的架勢。 顧江氏捻著一串佛珠,聽王mama說到顧熙言昨晚醉的不省人事,立刻睜眼道,“胡鬧!” 顧林氏也道,“你這孩子身體本就虛弱,打小吹個風、著個涼,便要得好些日子的風寒咳嗽,如今不知道好好保養身子也就罷了,竟然還吹著涼風喝涼酒!” 顧熙言無可辯解,只好上前伏在顧母的膝蓋上,撒嬌道,“母親,熙兒又沒有經常喝……只是偶爾一次,昨日也不過喝了兩杯……” 顧林氏思女心切,顧熙言這么一撒嬌打滾,心里立刻歇了火氣,只嗔道,“都是一府主母的人了,還是這樣一團孩子氣!” 那廂,顧江氏手中盤著佛珠,動了動嘴唇,“夫婦本為一體。若是在府中有什么心事、煩惱,大可和你夫君傾訴,也好過一個人憋在心里,獨自跑去喝勞什子冷酒!” 罷了,又斥靛玉、紅翡道,“你們小姐素來是個跳脫的性子,你倆本該一步不離的跟在身邊,如今倒好,叫小姐吹了風、醉了酒不說,還白白給了平陽侯府話柄,說咱們顧家的下人沒有規矩?!?/br> 靛玉、紅翡聽了這番訓斥,皆是臊紅了臉,低頭不語。 王mama聽到這兒,忙上前,把近日蕭讓對顧熙言百般愛護之事向顧林氏、顧江氏細細道來。 顧江氏細細聽了,臉色方才緩和了些。 今日顧熙言和蕭讓一下轎子,顧江氏便不著痕跡的好一番觀察,見小兩口舉止親密,這才放了心。 那廂,王mama又將顧熙言這些日子治家的舉措一一道來,顧林氏聽了,投來幾許贊嘆的目光。 顧江氏也道,“不愧是我顧家出去的女兒?!?/br> 說完了顧熙言在侯府的事兒,顧熙言躋身在錦榻上,親親熱熱的扒著顧江氏的臂彎,問道,“祖母,母親,哥哥的親事可有著落了?” 顧熙言的長兄顧昭文比蕭讓還要小三歲。男子這個年紀,正是需要議親娶妻的年紀。 盛京城中,不乏一些適齡的賢良淑德,品貌俱佳的高門閨女,這些貴女家里門檻都要被踏平了,偏偏顧昭文是個兩耳只讀圣賢書的,對于自己的親事,只說了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好。 顧父顧母聽了這話,本著“不能坑害了自己的兒子”的心情,托人百般相看,終于相中了杜家的嫡長女。 只見顧林氏面帶愁色,“壞就壞在,咱家前面還排著三家的媒人!只怕這等好女兒,嫁不到咱們顧家來?!?/br> 顧熙言記得這位杜家嫡長女。 上一世,哥哥顧昭文便是迎娶了這杜家的嫡女,兩人雖說是盲婚啞嫁,可也琴瑟和鳴,如膠似漆。 只是,上一世顧昭文迎娶杜家嫡女的時候,顧熙言從未聽說有什么不順遂。于是安慰顧林氏道,“兄長一身好才情,樣貌又不差,肯定要勝過那前面幾家求親的公子!母親便放心罷?!?/br> 顧江氏也道,“姻緣自由天定,若是娶不上,咱們顧氏的門楣擺在這兒,伯遠(顧昭文的表字)又是個品貌極佳的孩子,另擇好女兒便是。媳婦盡管放寬心?!?/br> 三人又閑聊了一番這盛京城中閨閣之事,顧林氏又道,前些日子成安帝敲打青州張氏一族,京中世族皆一片風聲鶴唳,許多高門甚至連家中門客都不敢豢養太多,打算散出去大半。 大燕朝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家,皆以豢養門客為榮。但是,眾多門客里,身懷真才實學,能在關鍵時刻替主人辦事的少之又少,大多是徒有虛名,騙吃騙喝之流。 顧江氏嘆了口氣道,“《晉書》有載,門客日百馀乘,物望皆歸之,非社稷之利也??梢?,無形之中,有多少大家被門客所累!” 顧熙言剛把一顆鹽漬話梅丟進嘴里,聞言連連點頭,“更何況,門客里頭若是有偷jian?;?,兩面三刀,周旋數家之間,豈不可怕至極!熙兒也覺得,家中能不養門客就別養了?!?/br> 上一世,她將一片真心錯付與顧府的門客史敬原,到頭來,史敬原卻忘恩負義,伙同王家倒戈相向,陷害顧氏于道盡途窮之地。 這一世,若是能趁著這盛京城中“逐門客之風”,把史敬原神不知鬼不覺的逐出顧府,也算是把這惡因了解于萌芽之中! 顧林氏道,“為母也是這個意思。只是你父親覺得,他與你兄長都身處朝堂,如履薄冰,身邊還是留幾個滿腹經綸的謀士,方能安心一些!” 顧熙言聽了,只暗暗咬著鹽津梅子,不知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