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第10章 愛心vs垃圾 李老師不是個激烈的性子,但也有年輕人的血氣。 他和方老師不一樣,性子老實的他聽不懂一些“含沙射影”,就沒有方老師那樣經常生氣。從小就被教導“善始善終”,李老師也習慣了答應別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所以當方老師說他受不了別人對他的指責要走時,李老師卻留了下來。 原本應該兩個人一起保管的東西到了他一個人手里,那些懷疑就更多了起來。 他本就想著等新老師到了,就把這些東西交接給新的老師,順便提點他們一些事情,沒想到新老師到的第一天,這些人就在背后這么戳他脊梁骨?! “怎么辦,我是不是惹禍了?” 蘇麗忐忑不安地扯了下身邊的秦朗。 “我是不是該說那些話?” 蘇麗從來沒見過一個人能生氣成那樣。 她毫不懷疑,如果那些錢真出了問題,李老師會撞死在這里。他現在表現出來的態度,就像撞不死自己也要撞死別人一樣。 “你下次說話之前能不能考慮下別人的感受?” 杜若并不是個喜歡教訓別人的人,可現在也覺得很頭疼,“我們才來兩天,就‘挑撥’了支教老師和張校長之間的關系,李老師馬上就要走了,我們以后還要在這里待一兩個學期,以后怎么辦?” 見杜若說的這么嚴重,蘇麗臉色一白,眼睛里已經泛起了淚光。 “其實也沒這么嚴重?!?/br> 秦朗拍了拍蘇麗的手臂,“這種事情遲早是要撕開的,他們之前能懷疑李老師,以后就能懷疑我們,說開了以后我們也沒那么難做?!?/br> 誰愿意為那幾個針頭線腦的被人在背后說貪污? 黛文婷和江昭輝依舊和往時一樣,事不關己地站在一旁看熱鬧。他們到哪里都是同進同退,和其他人既客氣又疏遠,像是兩個來偏院山區體驗山區的游客,眼里只有看熱鬧的好奇。 另一邊,李老師扯著張有田到了cao場空地旁一處破瓦房門前,拿出鑰匙打開了上面那把大鎖,一掌推開瓦房的大門,指著里面說: “這就是你們說的,我預留的‘好衣服’!你要你拿走!” 杜若和秦朗他們怕出事,跟在后面,那門一打開,一股難聞的霉味兒和臭味兒就迎面撲來,熏得他們捂著鼻子退了兩步。 現在還是八月底,氣溫還很熱,這瓦房建在cao場旁邊受到暴曬,里面熏熱的可怕,但李老師好像毫無所覺一樣站在門里,一件件往外丟著那些衣物。 “我和老方為了這些破爛玩意兒,來回跑了幾十趟,三九天、三伏天都在這屋子里蹲了著,你蹲一個月給我看看!” 隨著他的動作,各種上了霉和沒清洗過的臟衣服被丟了出來,有些衣服根本不是小孩子能穿的,看著倒像是酒吧女的暴露衣裙。 “你以為外面捐來的衣服都是能穿的,都是給孩子們過冬的衣服?屁!他們把我們這當垃圾廠,當廢品站,當處理過剩的愛心的地方?!?/br> 在這里當支教老師這么長時間,他也從一個滿腔熱血的小伙子被磋磨成了沉默寡言的年輕人。 “這么多衣服都沒清洗就送過來,到了我們這里的時候都臭了、霉了、爛了!你們這里這么干旱少雨,又沒有洗衣機,哪里有水清洗這么多臟衣服?” 他將牙咬得嘎吱嘎吱響,“要不是怕丟出去又被老鄉撿回去,給孩子們穿了生病,我愿意鎖在這里?” 好衣服早就已經分給孩子們了,留下來的都是沒辦法處理的破衣服,可是沒有人相信。 “我們是看山上那些山民的孩子們可憐,冬天都沒有衣服穿,才發了照片出去求募捐。結果呢?你們村里哪里窮到吃不下飯了?看到別的孩子有衣服穿就也來鬧,鬧完了,我們分了,又嫌棄我們給山上的孩子衣服厚,給你們村里的衣服??!” 李老師話是對張有田說的,眼睛卻看著秦朗他們。 “周圍山上的孩子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來上學,山上的房子連個擋風的玻璃都沒有,你們怎么能埋怨我們給山上的孩子衣服厚?” “你們在我們面前指桑罵槐,說我們給喜歡的孩子分的都是好東西,給不喜歡的孩子分的都是破爛貨,你以為我聽不懂?我只是不想跟你們計較!如果都氣跑了,這些孩子怎么挨過冬天?我怎么能相信我們離開后,你們不會一哄而起把這些冬衣全拿回家去?” “這都是誤會!” 張校長連忙上來勸架,拉走了自己的兒子。 “既然是誤會,解開了就好!” “這不是誤會,這就是人性?!?/br> 李老師走出屋外,惡臭的氣味并不能讓他皺眉,因為就在這間屋子里,他早就已經嗅到了比這些惡臭更令人作嘔的氣息。 他看著杜若等人,這個已經被西北日曬風吹到黝黑的漢子一臉隱忍的表情: “我本來不想說這個話,但你們要記著我的教訓,支教就支教,不要再發動任何募捐,也不要再接受什么捐款,更別對外呼吁怎么改變這里,否則……” 李老師哽咽著說: “……你們就會跟我一樣,后悔來這里?!?/br> 直到這一刻,他才真正說出了自己的后悔。 隨著這句話,李老師也像是徹底被擊垮了一般,從身上摘下那個從不離身的挎包,像是泄憤般狠狠砸在了地上,頭也不回地離去。 “大?” 張有田已經被這一連串的變故弄懵了,抬起頭就看父親。 “逼/咧!” 張校長甩手就給兒子一個巴掌,用他們聽不懂的當地方言大罵著兒子:“你包什咧!嘎達馬西一胡攤,都是你恁的!” 張有田被這么多人看著打了一巴掌,有些抹不開面子,跺了下腳站起身就要去追李老師,人高馬大的江昭輝皺著眉往前一擋,攔住了他的去路。 秦朗面無表情地從地上撿起李老師的包,從里面掏出一個已經被翻得破破爛爛的小本子,打開來翻了一下,見是他記著的賬目。 再看包里有很多零零碎碎的票據,有些是路費的票據,有些是運輸費的票據,還有些是在小賣部買東西給開的收據,也有打著收條只按著指引的紙條。 比如李老師找木匠打床的那張,就明明白白的寫著哪一天哪一日請誰做床一張,花費多少錢,用于教室宿舍,經辦人李耀輝。 下面是木匠的指印和姓名。 這個村里不少人都不識字,李老師的包里還有隨身帶著的印泥,就是為為了這種情況做準備的。 在這種簡陋的條件下,李老師已經做到了最好。 “你要去哪兒?” 秦朗因白胖而異常和氣的臉上終于生出了嚴肅的表情。 “李老師和我們做了交接,現在這些錢和賬目我們來保管?!?/br> 他拿著那本賬本,在張校長和張有田面前搖了搖。 “來,我們來對賬?!?/br> *** 從立場上來說,新來的支教老師和之前的支教老師是在同一個陣營的。 他們都是外來者,是要來幫助當地的孩子們讀書的。 他們是老師,不是行政管理人員,也不是扶貧辦的官員,除了教學以外的事情,理論上就不該他們管。 也許是之前的紅星小學太苦,紅星小學的學生們太苦,再加上支教的環境太艱難,讓李老師和方老師產生了要讓這里變好一點的想法,并為此付出了很多積極的行動,可結果并不是如他們所想,都是好的。 來支教的第二天,李老師就用自己的實際經歷,為這些“后輩”們上了深刻的一課。 說實話,黛文婷和蘇麗來之前也是報著“如果太困難了能幫一把就幫一把”的想法,黛文婷還是主播和博主,未必沒有帶著賣一把慘來引起別人關注的念頭,但被李老師話里的委屈所嚇倒,不太敢再惹一身腥了。 說要“對賬”,就真的是對賬,秦朗和杜若去了老師辦公室,拉開一張椅子,直接把那些票據倒下來,拿著那本賬本,一張張的找到對應的賬目清單,秦朗算,杜若整理并粘貼,將款項重新整理清楚。 他們一個是學企業管理的,一個一直在大學里當學生會的干部,類似這樣的事情都有經驗,整理起來時比學輪機的李老師不知道效率多少,何況這些賬目也不困難。 “一共收到的捐款合計是兩萬四千三百四十二元,匯款單和收款憑證在這里?!?/br> 秦朗將桌上的收支賬往前面一推。 “支出是一萬八千一百五十元七角,有殘破和沒找到的三張**,但剩下的錢是對的,這是六千一百一十九塊三角?!?/br> 他從挎包里拿出捆扎好的錢,也放在了桌上。 “這是剩下的錢,張校長收好?!?/br> “這怎么行?這些錢一直都是支教老師保管和支出的,當然是一樣交給你們?!?/br> 張校長惶恐地說:“你們別聽那些小兔崽子說些有的沒的,他們就是沒見過這么多錢眼紅!我已經揍了那些小兔崽子了,他們不敢再亂說了?!?/br> 這里并不是公立的中心小學,而是為了讓周圍的學生方便讀書而開的鄉村小學,雖然國家有對鄉村小學進行扶持,但教學工作一直都是靠支教來支撐著的,他們不要錢,是不是不想待了要走? 如果他們也走,他一個人怎么教這學期的這么多學生? 休課的話,這個學校很快就會被取消掉吧? 想到這個,張校長拒絕的更厲害了,他直接往后退著,想離開這個屋子。 “這錢我不能收,你們拿著!你們剛到這里,我們學校什么都沒準備,你們用來置辦東西都可以!” 這是賄賂他們? 還是要用錢堵他們的嘴? 秦朗和杜若對視一眼,都皺起了眉。 “這是外面給孩子們的錢,我們拿來置辦什么東西?” 心直口快的蘇麗也皺起了眉,直接把話說開了:“這錢我們拿著才燒手,校長拿去維持校務工作吧,我們也不準備弄什么募捐了,這些錢得省著點用??!” 破天荒的,杜若開始欣賞起蘇麗的心直口快起來。 “我知道你們怨我們,覺得我們村里的人蠻不講理?!?/br> 聽到說以后不會弄募捐的話,張校長苦笑著,“可是村里人收到這些物資也很惶恐,這些東西幾乎是‘從天而降’的,沒有人教他們怎么面對這么多的捐贈物資。李老師和方老師都是隨時會走的支教老師,他們擔心他們一走了之這些東西再沒人管了,想要急著把東西和錢分了,其實是人之常情?!?/br> “所以我把這些錢交給張校長你了?!?/br> 秦朗很自然地說:“我們都是外來的人,但張校長你是一直在這里的,村民們會擔心李老師帶著錢跑了,不會擔心你會這樣。錢是捐給學校的,并不是捐給支教老師的?!?/br> “我們還會留下來支教,但這些錢并不適合我們保管?!?/br> 杜若也說。 張校長和杜若秦朗推辭了一會兒,實在拒絕不過,就給幾個老師打了個收條,確認所有款項無誤,把這些錢收下了。 出了老師辦公室,幾個支教老師心情都很沉重。 “別多想了?!?/br> 杜若深吸口氣,揚揚手上的收條。 “我們將這個給李老師送過去,讓他拍張照,省得以后麻煩?!?/br> 即使李老師走了,他也是募捐的發起人之一,如果日后外界對這筆捐款的使用情況有質疑,首先要詢問的就是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