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
其實剪頭發除了學,還在于學生自己的悟性,最主要的就是練習了。 杜麗因為喜愛,再加上心靈手巧,悟性不差的,所以學的不慢,就是沒人練習有些愁人。 后來又是陸哥幫的忙,或者說出的主意,讓他們陪著杜麗去城西,打個免費剪頭的牌子,想剪多少頭就剪多少頭。 真的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所以杜麗現在的手藝也是進步的飛快。 最近已經在和師傅學燙頭了。 沈夢聽說五六十年代上海女子為了美,甚至會用燒燙的爐鉤子燙頭發,其實呢,這個年代也是有卷發器的。 是鐵質的,中間有空洞的兩側有皮筋的東西。 不過現在愁人的是,技術學到手了,以后的工作怎么辦。 杜麗師傅可說了,工作他是沒辦法的。 沈爹娘的意思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把手藝學到手再說。 他們也是在杜勇身上看到,有手藝沒手藝真的不一樣呢。 接下來是沈偉,他應該是家里最郁悶的,今年在上四年級,可是沈夢和蘇元卻又跳級了,今年上的是五年級。 被自家親妹趕上并超過去了,他能好受才怪。 所以也開始認真學習,也想跟著跳,無奈老師、沈爹娘都不同意,最后還是去考試了,分數都是五十多分,也不提跳級的事了。 不過能看出來,在學習上更用心了。 沈夢今年九歲,是五年級年紀最小的學生,也是老師們比較喜歡的學生,除了身體嬌弱一點(冬天怕冷,帶滴流瓶、暖壺、草簍子等)沒別的毛病。 其實呢,人家是個小富婆,每個月月租收入38塊,比沈母還掙錢呢。 而且她已經把債務全部還清了,以后每個月的錢都是自己的了。 沈夢已經在考慮弄糯米磚了,雖然離災害還有三四年,但是不能太湊巧了,要不然就沒法子解釋了。 所以她現在一直在找機會。 方便災難年間她拿出糧食做借口。 沈家五個娃說了四個,還有個小五,小家伙今年六歲了,也是非常聰明,今年九月也準備讓他上學了。 沈家應該說越過越好了。 之前沈夢把她租房子的事換了個主人公說給沈母聽,聽到一個月三十多塊租金收入,沈爹娘都有些動心了。 沈夢也是在告訴爹娘用錢生錢的法子。 她家里五個娃,年紀也越來越大了,再過幾年開始陸續成家立業了,多些產業總是好的。 就算這年頭家里東西都是兒子的,和閨女無關。 她挺無所謂的,因為她有自己的房子,錢更能自己掙,不圖爹娘的。 至于她姐杜麗,沈爹娘肯掏出那么多錢給她找師傅學手藝,真的有些出乎意料呢。 指望爹娘像后世的很多父母那樣開明,閨女、兒子平等對待是不太可能的,能做到這步都算少見了。 沈夢想著,大不了等她姐結婚她偷么給些壓箱底錢。 沈家這兩年的變化都念叨了一遍,不能不提提蘇元,這人除了不姓沈,和沈家人也沒差了。 他還是和沈夢形影不離的,一起跳級上了五年級,雖然沈爹念叨過娃們年紀大了,再這么黏糊是不是有些不合適,讓沈母瞪兩眼不再吱聲了。 沈母覺得這倆小孩有意思,一塊吃飯一塊學習一塊看報紙,要是以后也能在一起多好啊。 她想的深,不會像別的婦女那樣嫌棄蘇元是個孤兒,孤兒好啊,把她家當家,以后小夢也沒婆婆、小姑子、妯娌的煩惱,多輕省。 再說蘇元學習好,會來事,手里還有錢,真的是丈母娘看女婿哪哪都好。 說蘇元有錢真沒差,他手里現金沒多少,那是因為他買房基地和蓋房子了。 這家伙去年九月又蓋了第二處房子,離租房不算太遠,誰讓那處地皮好買呢。 他不但在那處蓋了房子,還把附近的五塊房基地都買下來了。 其中一塊是要給沈夢的,過兩年兩人還要一起蓋房子。 他現在是吃到了吃租的香,認為這比做買賣還好掙。 最重要的還是穩當,之前陸哥做倒騰買賣是掙錢,可是每天提心吊膽的。 不但怕被查,就是去收貨的時候都得弄把槍,可見安全不是能保證的。 哪有蓋房子收租好,每個月月初去一天,平時沒事再去轉悠轉悠,錢就到手了。 蘇元不但自己有錢就買地皮蓋房子,也沒少向陸哥安利。 不過顯然陸哥對蓋房收租這種特別穩妥的買賣興趣不大。 大前年人家就把林業局那塊地皮弄到手了,蓋了一處豪華的大院子。 正房就有五間,也學著蘇元、沈夢蓋了門房和廂房。 房間多到住不過來。 不過人家陸哥財大氣粗型,一點也沒有往外出租的意思。 他門路廣,早已經是正式的運輸隊司機了。 跑的還是長途,哪遠往哪跑。 北京、上海都去了。 還帶回來不少照片,可把蘇元、沈夢羨慕壞了。 蘇元是單純的羨慕陸哥可以去大城市增長見識。 沈夢的感情就復雜了,上輩子她當然去過北京、上海,但她也想看看五十年代這兩個城市的風貌,對比下幾十年的變化。 可惜只能想想,不說年紀是硬傷,她也開不出來介紹信,火車票都買不到。 所以看看照片發揮下想象力就不錯了。 作者有話要說:那個推行簡化字其實是在55年十月,我給提前了幾個月。 美妞們別糾結那個啊~ 第98章 陸哥相親 沈夢終于從報紙上找到了她需要的“借口”,忍不住咧咧嘴。 拿著報紙,故意愁眉苦臉的,“爹娘,報紙上說河南又旱了,很多地方顆粒無收,地都裂成塊了。哎,這自然災害真的是太可怕了,不定啥時候輪到沈陽了呢,越想越害怕,我再也不想挨餓了?!?/br> 沈夢還讓沈爹娘他們輪班看了看報紙上的黑白圖片。 干旱到結塊的土地,地上的苗已經枯黃,還有老農臉上的淚水,看著就讓人難受。 沈爹也跟著嘆氣,“種地可不是老天爺賞飯吃。旱了澇了都不成?!?/br> 沈母也不是滋味,她小的時候跟著杜老爺子東奔西走的,也在地里干過活,可比現在累多了,當農民真不容易啊。 杜勇有些不以為然,“咱又不種地,反正咱家都是城市戶口,每個月每個人都有定額糧食,餓不著咱們的?!?/br> 這個時候城市和農村戶口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很多城里人都是隱隱自豪的。 “可是農村沒了糧食,你就是有糧票去哪買糧啊?!鄙驂粲X得大哥考慮的太片面了,不知道大河沒水小河干么。 不想人家想的其實挺多,“咱國家那么大,只一個地兒受災,完全沒事,你不知道沈陽多重要,就是餓到別人,也餓不到咱們頭上的?!倍庞潞苁堑靡?。 沈夢被噎住,她想著如果不是天災**湊一起了,沈陽當然不會挨餓。 偏偏那三年,國家就沒有不缺糧的地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現在家里條件越來越好,還是攢的糧食為好,反正不會浪費,也讓家人安心?!币仓荒芟氤鲞@么個借口了,好在她一直考慮的就是自己存糧食,沈爹娘做不做都無所謂。 “買糧食可往哪放?!倍披惪戳丝醇依?,真沒地方。 現在家里的糧食,差不多就是一月一買,到了秋天會多買些土豆、地瓜啥的,那些還要放姥爺的地窖里。 沈夢也沒想過放筒子樓,“放姥爺那兒啊?!?/br> 蘇元也順著沈夢說話,他能感覺得到小夢想讓家里存糧,“可以放西屋,那邊很多空間呢?!?/br> 沈偉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不過外省的一篇新聞報道而已,和他家有啥關系。 一家人為了存不存糧還進行了個小討論,不過最后沒啥結論就是了。 不過沈夢的目的達到了。 一段時間沈夢都有些郁郁寡歡。 蘇元心疼的不得了,“小夢,你怎么了?” 連吃rou都不搶了,問題大了去了。 沈夢嘆口氣,“你不知道小的時候我家都窮,我還記得是四八年那會,真的是差點餓死,我為了不餓,使勁喝水,然后躺炕上不動彈。本來這幾年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我以為已經忘了,卻是沒有。那篇報道讓我做了好幾天噩夢呢?!?/br> “那怎么辦?”蘇元一時也想不出來辦法。 “我想偷么存糧食,反正咱們也不是沒錢?!鄙驂艟痛蛑K元入伙的主意呢。 因為蘇元現在除了晚上睡覺,再不就是去租房,其他的時間總和她在一起。 她自己單獨存糧食肯定要被發現,還不如兩人一起。 一加一肯定大于二的。 “行啊,這有什么難的?!碧K元松了口氣,他以為多難做的事呢。 “我在報紙上看過一個故事…”沈夢把那個糯米磚的故事講給蘇元聽,“咱們弄一些埋入地下,若干年后,要是遇到自然災害咱們就取出來,要不沒有就買個安心吧,我就想睡個好覺,以后不會再看到災難的報道就噩夢不斷的?!?/br> 蘇元自然是沒有二話的,“等陸哥放假,我和他去底下農村走走,收些糧食回來,也別管糯米不糯米的,不剝皮的水稻也能放幾年呢?!?/br> 主要是這邊種糯米的不多。 沈夢點頭,“玉米、黃豆、高粱啥的也成,土豆、地瓜不要。不過陸哥能有時間么?” “陸哥跑個大長途,回來能歇七八天呢,很有時間?!标懜绠斄怂緳C也沒和蘇元他生疏,兩人仍時不時的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