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節
日本人,你憑什么去占領別人的領土。 人道主義跟民主自由不允許這么做,她要站出來指責。 日本人最要面子的人,做的事兒喪心病狂。 其中有人出了叛徒,那女學姐沒等著行動就連夜遇害了。 去家里抄家,然后罪名就是找出來的書,反動思想反動言論。 大家一時之間風聲鶴唳,再沒有什么反對的聲音了。 所有人都覺得不對,日本人發動了戰爭,戰爭罪,侵略罪罪不可赦。 可是大家怕他們,不敢出來說話兒,田家的姑娘,一聽眼睛就亮起來了。 她正愁投訴無門,不知道怎么去舉報。 男同嚇得結巴,“你千萬不要去報仇,咱們——咱們打不過人家的?!?/br> 他生怕田家的姑娘犯傻,跟學姐有什么聯系。 田家姑娘糊弄的點點頭,打聽清楚了就走了。 幾個學生遇害了,報道上沒有,日本人控制電臺跟報紙,每天都是意識形態的渲染,教育一些大東亞共榮,天皇萬歲。 就連廣播里面的歌,都是日本藝伎的歌。 外面的餐館,許多都有了榻榻米,專門給日本人準備的。 中國人以前是旗禮,后來民國了是握手,可是日本人來了,大家都學會了鞠躬,彎不下去腰身的,日本人的鋼刀就插進去你的胸膛。 怎么敢不聽呢? 晚上的時候,那禎禧聽著拍門聲,打開門一看,竟然是班主任。 “我們學校老師開會決定,要南遷?!?/br> 老師已經六十歲的人了,花甲之年頭發帶著斑駁。 穿著一身半舊深藍色嗶嘰布,袖口漏出來雪白的里衣眼睛上帶著霜花。 老爺子趕緊請人進來,老師不肯,只站在院子內,“還有別的學生要通知,愿意去的,就跟著一起去,不愿意去的,就留在這里,有家人陪伴是好的?!?/br> “只是,我們是不得不走的,老人家,日本人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學校里面了,要我們開設日語課,學習日本文化?!?/br> 說到這里,他的眼睛已經微紅,聲音像是被針扎一般的,“學生是我們民族之根本,萬不能成為日本人的傀儡,我們的學生,不能當日本人的走狗?!?/br> 因此決定南遷,不然日本人會到學校里面任教,學校那時候就不是學校了,學校領導開會,決定南遷,馬上南遷。 班主任挨家挨戶通知到位,要走的就一起走,繼續課程學習,南遷。 那禎禧心里面一陣悲涼,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課桌了。 老師要走,通知了時間地點,要去的就去集合。 四太太端著碗,“您喝口熱水,吃點兒東西的,我們家不近?!?/br> 她剛做了飯,老師怎么也不肯吃,只站在院子里喝了一碗熱水,便匆匆而去了。 外出求學,這不是個簡單的事兒。 那禎禧是不愿意走的,她父母已經年邁,弟妹未曾成家,還有親自奉養的祖父。 四太太期期艾艾的看著她,對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齒,“三姐兒,咱們北平淪陷了,多早晚要是打到南邊去了,你一個人在外面,我實在是不放心?!?/br> 四爺也擔心,“是啊,我瞧著咱們北平城雖然是日本人在,但是情況也不能比現在更壞了。城里面亂的很,你在家里我也能放心許多。南邊氣候多變,飲食不同,怕是不適應的很呢?!?/br> 四太太看她一眼,再看她一眼,那禎禧便睡不著了。 老爺子沒說話,但是盼著她留下來的,學業的事兒,先放一下。 “三姐兒,你有向學的心,在哪兒都能做點兒事情的?!?/br> 那禎禧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躺著憋悶的慌,屋子里面燒了碳,難過的很。 推開窗戶,看著明月似餅,周圍一圈光暈,柔和溫婉。 她似有似無的嘆了一口氣,把一代青年人所有的家仇國恨都放在里面去了。 突然見烏云遮月,不由得心中更是抑郁。輕輕的關上窗戶,外面飄起來了雪花,打在窗戶紙上面,撒撒的響起來。 恍惚就很想一個人,那一年,也是這樣推開了窗戶,都是少年時光。 也不知道他如何了,自從上次護送人走,就回上海去了,那邊有事情要處理,再一個,北平也實在是不適合做生意了,日本人把控之下,什么都不能做了。 馮二爺留在這里,遲早是有危險的,不如早點離開去,只是囑咐那禎禧,一定要盡早去上海才好呢。 可是那禎禧怎么可能去上海呢,她的家都是在這里的,老爺子一輩子是在這里,就算是在北平吃糠咽菜,也不去用大上海的錦繡綺羅。 永遠念著的是北平的那一口兒馬蹄燒餅跟豆汁兒焦圈,從不出遠門,也不羨慕別的地方的花花世界。 這就是老北平,就是四爺這樣的,也是打死不走的,這就是他的根兒。 老師給的時間很緊,后天晚上的火車,直接就南下去到長沙。 她如果要走,必須要提前去買火車票,然后去跟同學們一起走,到長沙回合,一路照應前往。 她深深的把自己放在被子里面,腳觸及的地方是軟綿綿的棉花,溫暖的棉被,如此的舒適安逸。 臉蹭著柔軟的被面,能感受到細膩的針腳,觸手即暖,那是長沙沒有的干燥溫暖,沒有的順滑,她不由得眼角濕潤,她也愛北平啊。 可是她學的專業,是工業設計,是實用性的,實業救國的。 老師走了,她就得跟著去,不然太專業的東西,課本教不了她。 而且如今從東北開始到華北,半個中國都沒有了,成為了淪陷區,一定要實業興邦,她雖然是滿清遺少,又是女孩子,可是肩膀上也是帶著責任的。 不作為,就是子孫萬代的罪人。 她生于這個時代,就得去救中國,就得去為國為民,而不是混在山野之中,獨善其身。 這個世道,不是君子之道,它逼著君子去拿起來武器,跟外國人干起來。 所以,她的去啊,不然就是行尸走rou,時代給她這樣的任務,她就得完成了,不然的話,她找不到其他生命的價值了。 但是面對著四太太,看著老爺子雪白的頭發,再有四爺也已經蹣跚的步子了,她吃飯的時候,提了一句長沙,“據說那里環境清幽呢,水汽特別多,所以特別養人,皮膚特別好呢?!?/br> 四太太就放下來筷子,眼睛里面帶著那禎禧不敢去看的悲傷。 “你跟我來吧?!?/br> 那禎禧跟著四太太進了屋子,四太太坐在管帽椅子上,管帽椅子,形似管帽,因此叫做官帽椅。 “你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也顧忌到我的感受,說話很是婉轉了,我知道你的意思?!?/br> 那禎禧再也忍不住,她無數次的動搖,也想著不去,風土人情不知道,只知道窮山惡水,極為貧寒之地,她也很多前路未知,可是每一次動搖她都知道,僅僅是動搖而已,她還是要去的。 四太太淚如雨下,不去看她跪在那里,只拿出來大姐兒的遺像,淚水打在照片上面,“你大姐走的早,她生的最苦,下面弟妹這么多?!?/br> “你二姐,身子已然不好,這么些年一直湯湯水水的補著,身子骨不一定有我好,只有你,雖然出生的時候差點兒要了我的命,可是我把你當做命根子一樣大的?!?/br> “你小時候老爺子寄予厚望,要親自教導,你便跟在他的身后,我每日里去看你,都想著跟你多說幾句話,生怕教壞了你,不敢跟你多親近?!?/br> “等著你大了,識文斷字,比我這個睜眼瞎強多少,又學業繁忙,我便只盼著你上進?!?/br> “再后來,你去了上海,去見大世面,在外面行走,我與你的關懷就更好了,你有事兒自己有注主意,我不能幫你一點兒,外面的事情我也不懂,可是你每日里作息我都是在心里面記著的,怕你冷了餓了,你一口吃不到,我心里就難過,想著給你找補回來,三個孩子里面,我最疼你?!?/br> 那禎禧再也聽不下去,淚如雨下,膝行到四太太跟前,兩只手起抱著她的腿,頭貼在她的小腿上,涕淚橫流,人間最難的事兒啊。 “奶奶——我不走了,我不孝,是我不對?!?/br> 第101章 南下 四太太還是不看她,“你起來,要走——” “所以,我最疼你,你要去做什么,就去做。我不會攔著你,總是要盼著你好的?!?/br> “長沙要去,你大好的青春,不要在鄉下去,去跟你同學們一起,你爺爺從小培養你,不是要你在鄉下種菜養花的?!?/br> “你熟讀經義,策論文章寫的也好,啟蒙國學諸子百家,我想著你一直做學問也好,到時候嫁人結婚了,不至于跟我一樣,除了錢的事兒,跟你父親再沒有多余的事兒了?!?/br> “后來你要學科學,要去救國什么的,我雖然不明白,可是也覺得你是做對的事情,可是我想著你要好好的,保護好自己才是我日夜惦記的事情啊?!?/br> “你還沒有結婚,剛剛去長大,你還不懂社會的險惡啊,你自己去,萬望保重?!?/br> 那禎禧只覺得心里面千瘡百孔,她為了求學,為了理想,已經對不住家里人良多。 三姨娘看著四太太忙碌,生怕五小姐效仿,“你再不能跟著三姐兒學,一個人在外面,四太太心里的難過我知道?!?/br> 五小姐還是悶性子,“我又不考大學了,到時候就工作去了,又不是誰都能去的?!?/br> 她已經要高中畢業了,考大學是沒希望了,成績實在是不行。 可是高中已經是很不錯了,能去找個工作干了,四爺已經去找關系,給她找了個打字員的活兒,雖說是累點錢少,可是五小姐聽滿意的,三姨娘也是滿意的,錢再少,也比在鄉下強。 她手上拉著針線,給那禎禧做的鞋子,南邊熱一點,她做單鞋給她帶著走,五小姐幫著在鞋面上繡花。 “早先我就知道你三姐不一樣,不是一般人?!?/br> 手里拿著錐子,陣腳做的嚴嚴實實的,那邊兒衫多水多,怕不耐穿。 三姨娘原來只以為那禎禧是聰明一些,再有是正兒八經用規矩教出來的,聰明也是應該的,五姐兒若是有老爺子那樣的教導,那樣的培養,也比現在好。 可是現在瞧著,這不僅僅是一種聰明了,三姨娘就是再沒有心,也知道那禎禧不是為了自己。 她吃那么多苦,賣那么多力氣,不是跟五小姐一樣去找個活兒干,也不是去等著結婚嫁人的,甚至還要割舍許多人倫感情,說不出來的優秀。 有的人,自己選擇了不平凡。 “你怕不怕?” “怕?!?/br> “怕還要去?” “要去?!?/br> “去了干什么?” 那禎禧沉默了一下,想要說為國為民,可是沒有一點兒貢獻,她想了好一會兒,“去修行,獨善其身?!?/br> 緊接著又說了一句,“多早晚我能做點兒事情了,我回來跟您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