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過年好
到了初一這天,家家戶戶的年輕人都要出去給族里的長輩拜年,安均穿上自己的新棉襖,又梳了個簡單的發式,其實她很想梳復雜的,但是不會。 收拾妥當的安均站在門口等呼格,“你趕緊的,怎么穿個衣服這么麻煩!” 把自己的外掛兒往身上一套,呼格走了出來,“走吧?!?/br> “先去誰家?”安均問道。 “隔壁三奶奶家?!?/br> 三奶奶因為輩分大,天剛一亮就來了好幾個年輕人,安均和呼格跟在人們后面在草席上跪拜,安均把腿稍微彎了彎。 “還真跪???” 呼格道,“女的做個姿勢就行,男的要真跪?!?/br> 于是稍微彎了彎腿的安均站直了身子,而呼格則是實實在在的磕了三個頭。 等人們站起來,三奶奶從盤子里抓了幾把糖塊兒給大家分,大人們都沒接,只有跟著大人來的幾個小孩兒收著了,當然安均也收著了。 兩人出了三奶奶家的門,安均把一顆糖塞進呼格嘴里,“想吃就自己拿,竟瞎要面子?!?/br> 呼格面色淡淡,他真不愛吃糖…… 下一家,他們要去的是李大娘家,兩人剛往李大娘的門口一站,里面就有一個響炮扔了出來,把安均給嚇了一跳。 不等她回神,扔響炮的小孩兒已經把他娘拽過去打上了屁股。 安均忙去勸和,“孩子還小,響炮又傷不著人,大過年的別打他了?!?/br> 李大娘對著小孩兒嚷道,“等過完年,看我怎么收拾你!看這幾天把你慣的!把響炮都給我!,看你還怎么玩兒!” 一聽響炮要被上收,小孩蹭的一下子就跑沒了。 安均心想,怎么村里的小孩兒都喜歡來這招兒……一有事就是撒腿往外跑…… 就在兩人給李大娘拜年的時候,呼睿領著胖丫兒過來了。兩人管李大娘要叫奶奶,所以開口說的話便是給奶奶拜年。 安均偷偷的問呼格,“他倆給咱拜年不?” 呼格道,“拜的?!?/br> 從李大娘家出來。幾人一路往族長家走去,族長在村里的輩分最大,又很有威望,所以他們家的人是真多。 呼格和呼睿一起喊了嗓子給族長和奶奶拜年,也不管屋里有沒有人應。就在外面磕上了頭,這時有一個大爺過來拉他們起來。 胖丫輕聲對安均道,“這是族長家的大兒子,可能是村里的下一任族長?!?/br> 安均對這個不敢興趣,誰當族長對她來說都一樣,她現在關心的是別的事。 “胖丫兒,你管族長該叫老老爺爺了吧?” 胖丫看了她一眼,“別管多老,都是叫爺爺,反正我出門只要是上些年紀的。男的就叫爺爺,女的就叫奶奶,絕對不會錯?!?/br> 看人家這輩分小的,多方便…… 幾人和其他人一樣,在拜完年后也去屋里轉了一圈兒,這會兒老族長正在堂屋的主座上坐著,周圍有幾個小孩兒在跑鬧,還有一些站著的大人,有男有女。 幾人一進門,族長就見到了他們。還招呼安均過去坐,并把她給好好的給夸了一遍,安均被夸的有些迷茫,她最近也沒干什么大事??? 過了一會兒她聽明白了。原來族長是在夸她在縣里的食鋪當管事,是在夸她本事大。 這件事她不犟,有本事就是有本事!過分的謙虛可是要遭人恨的! 就在族長把人夸完后,村里有人說話了,人家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讓安均在食鋪給自家兒子安排個活兒。人家說了,什么活兒無所謂,只要是個吃飯的營生就行。 被架在高處的安均十分為難,她這才被夸了一把,她自己也受著了,這會兒卻什么事也辦不了,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 她感覺自己中了族長的圈套,不過看族長也是一臉為難的樣子,安均還是愿意相信,他老人家是無心的。 對于那位大娘的要求,安均直接回絕了,沒辦法,食鋪又不是她家的,招人也是掌柜老頭兒說了算,她若隨便弄個人進去,不是越權了嗎。 雖然安均回絕了那位大娘,但她跟大娘說了一下縣里正在招人的幾個鋪子,讓她過完年趕緊去看看,應該都沒問題。 從族長家出來,安均決定要低調,這年頭太高調了有點兒惹事。 等年輕人給長輩們拜完年,就該是大家聚在一起說話的時候了,呼睿和胖丫兒也沒回家,而是跟著安均和呼格去了嬸子家。 到了嬸子家,兩個小輩開始了拜年,嬸子一把拉住,“咱們自己人就不用拜了,外面挺冷的,都去屋里歇暖和暖和?!?/br> 于是幾人進了屋。 胖丫兒和玲子要好,她一進屋就去找玲子了。 呼睿則是和呼格商量挖冰窖的事,現在兩人已經把冰窖挖了一米深,等挖好再處理一下,怎么也得半個月的時間。 想著把冰窖趕緊弄好,兩人打算大年初一也去勞動,剛走進屋的呼葉聽到兩人說話也跟了去,人多好,還能挖的快些。 安均也沒閑著,她去了廚房燒水,等水晾涼了就可以做成冰,因為家里鐵盆有限,只能每天做一些,然后放在不著光的地方存著。 就在她燒水的時候,玲子和胖丫走進了廚房,玲子問安均,“表嫂,咱們這邊兒初二上新墳,明天我要回家的?!?/br> 安均道,“這事你表哥記著呢,嬸子把上墳用的東西都準備好了,明天我們跟你一起回去,直接去大舅母家,順便看看姥娘?!?/br> 玲子說行,她也沒什么事,就在廚房和安均說起了話。 兩人并沒說閑事,而是說了下冷飲鋪的發展,安均的意思是,現在有了歡兒,玲子若是愿意讀書就去讀書,鋪子忙的時候再跟著幫幫忙。 胖丫問安均,還用不用她,安均本是想說不用的,但又怕小姑娘不高興,便說讓她和玲子一起,平時讀書,鋪子忙的時候過去。 她還對兩人說,沒事在村里多問問,看看誰愿意學說戲,趕緊把說戲的生意轉出去,也不多收錢,五百個銅板兒,跟胖大娘那次少了一半兒,沒辦法村里的生意掙得少,她收的多了肯定不好往外轉。 兩人答應的很好,說是一定照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