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兩人蹲在太陽下,大汗淋漓的,薛花花拿出玉米桿,喊他們吃了去銀兩的地想。 男孩子多動腦動手好,薛花花從不阻攔東東捯飭奇奇怪怪的東西,但再次嚴肅告訴他不能去河里,年年都會淹死個人,太危險了。 東東邊啃玉米桿邊點頭,他說的是去河邊劃船,但真沉下去了怎么辦,想想還是算了,去水淺的池子過過癮就行了。 小明后天要跟著去北京,聽東東說要做船,當即有點不想去了,回家和陸明商量,陸明要他自己決定,去北京的話可以去天安門,去長城,去故宮,陸明大致講了遍,小明又糾結了,最后想想,還是去北京比較好,回來后再劃船是一樣的。 天氣熱,薛花花怕捎吃的路上壞了,想了想,只寫了幾封信,其中有兩封注明是給陸紅英室友的,陸明大概猜到薛花花寫信給陸紅英室友的原因,沒有多問,家里剩下的糧食搬到陸老漢家囤著,臘rou和香腸也給了陸老漢,讓他們煮來吃。 陸明他們走后,好多人薛花花咋不去北京,和陸明一塊有個照應,薛花花說家里養著豬走不開,趙彩芝寫信回來要她去市里她都走不開,問西西和東東想不想,兩人都舍不得離開家,自從昨天她除菜畦的野草發現了3株核桃樹苗,東東就嚷著要種果樹,把屋前屋后全種滿,興奮勁比農民秋收還激動。 親手埋進土里的核長出了樹苗,東東像打了雞血,對做船,去河里洗澡通通沒了興趣,致力于種樹不能自拔,村里孩子吃給什么水果,他就前腳后跟的跟著,人家吐了核他趕緊撿起來收進衣服口袋,以致于其他小孩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東東原因,東東不肯說,反正誰吃果子他就圍著誰轉,有的大人以為他嘴饞,給他個果子,東東不要,只要人家吐出來的核。 時間久了,村里人都說東東是收垃圾的,偶爾興起,吃果子前會扯著嗓門喊東東來守著,晚了核就找不見了。 八月里,東東埋的核幾乎都長出了苗,他埋核時薛花花給他說過核與核要有間距,將來的果樹不會互相遮擋,結的果子才多。屋前屋后,除了沒發芽的,統共有20多棵果樹,長勢迅猛,兩個月就有膝蓋高了,有櫻桃樹,李子樹,桃樹,橘子樹,橙子樹,柚子樹,李子樹有兩個品種,他認真算了算,等兩年家里就不用花錢買水果了,他拍拍手,村里誰要再吃水果喊他他也不去圍著了,有的娃專門把核留著送他他都不要,讓他們自己埋在屋前,以后吃果子不用去山里轉,更不用走老遠的路去其他生產隊偷。 大家伙這才恍然,東東是要核是留著種的,有他的提醒,孩子們都在自家屋前屋后埋了核,自己去小溪邊提水灌溉,有的冒出了芽兒,有的沒什么動靜。 鎮上逢單號的集市,薛花花隔三差五會去賣蔬菜,夏天蔬菜生長得快,成熟后她們祖孫三人吃不完,能賣的就賣,不能賣的就問村里誰要,索性擱在家也擱壞了,村里吃過她蔬菜的不在少數,好多人學著她把屋前屋后弄出來都種上蔬菜,不要嫌棄任何片地小,種出來的蔬菜完全夠吃了。 時間慢慢流淌著,陸明說好的收稻谷前回來,然而稻谷收回家曬干了仍然沒有他的影兒,去鎮上交公糧時收到他的信,說是不回來的,托了關系讓小明在北京讀書,他在北京給人干活,養活他們不是啥問題。 陸明是村里最先走出去的漢子,他沒有考大學,但在城里活了下來,為此好多年輕點的漢子蠢蠢欲動,想去城里瞧瞧到底什么情況,然而畢竟人生地不熟的,再好奇沒人帶都不敢離家,況且種地餓不死人了,得把心思放在地里,只在說起陸明時偶爾露出向往的神色。 隨著開學季來臨,李明霞把媛媛爸分了出來,家里欠的債均分,媛媛爸還一半兒,她們還一半兒,誰都看得出這種分家不公平,媛媛爸沒有說什么欣然接受了,分了家,媛媛爸沒有繼續住家里,而是帶著媛媛在豬場住,請陸巖石做了幾扇門,買把鎖就鎖上了,媛媛的學費是賒賬,中途學校收學費,攆媛媛回來要錢,李明霞和親戚們打了招呼,沒幾個人肯借錢給他們的,薛花花看不下去,主動借錢給媛媛交了學費。 寧欺白須翁莫欺少年窮,讀書對媛媛來說關系到她將來的人生,不該斷在這。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1更最終完結章,晚點噶。 第一百一十三章 極品婆婆 薛花花借了錢給媛媛爸,隔天有兩家人主動上門問薛花花借點錢,家里窮,學費催得緊,先借錢,下回趕集把糧食賣了些,無論如何要供孩子繼續讀書。 陸德文他們寄回來的錢薛花花都存著的,日常開銷多是賣小菜得來的錢,家里什么都有,花錢的地不多,聽說是交學費的,開口的人家薛花花基本都借了,這件事在村里傳開,人們隱隱明白了薛花花的想法,薛花花家剛有錢時,上門借錢的比比皆是,什么借口的都有,薛花花通通沒答應,這次主動借錢給媛媛交學費不說,沒有親戚的關系的人家也借了。 薛花花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耽誤孩子的學習。 隊上的人沒讀過多少書,人人會寫自己的名字,會算數,薛花花的話戳中多少父母的心聲,開學兩個月了,村里還有送娃兒去讀書的,自己苦點累點孩子們有出息比什么都強,薛花花兒女經常寄錢回來人家都天天割豬草干農活,富裕的人都在努力,窮人有什么資格偷懶。 在薛花花的影響下,村里到年紀的娃兒幾乎都送去學校了,成績不好的,父母來問薛花花出主意,關系到孩子的將來,總覺得慎重點比較好,薛花花見識多,她的意見尤為寶貴。 成績好就讀書,退學回來就學技術,挑門技術專專心心學,學透了找到活做便不會餓死,有其他掙錢的路子,沒人希望子女跟著自己種地,薛花花說到很多人心坎上,回去和家人商量后,都托親戚打聽有沒有師傅肯收學徒的,這年頭收學徒極為講究,沒有親戚關系的人家不會教你。 薛花花給了建議后就沒過多關注了,直到挖紅薯的時節到了,她去地里挖紅薯,碰到匆匆而來的孫桂仙,聽孫桂仙說才知出事了,有的人為了讓孩子學門技術,到處找人,不知誰介紹了個靠譜的師傅,說是得收學費,學費不多,半年出師,想到半年后孩子能自己掙錢,她們乖乖給了錢,哪知對方收了錢就沒了蹤影。 孫桂仙被騙了八塊多錢,心肝都在痛,她坐在紅薯地里,破口大罵,“咋會有這么黑心肝的人哪,娃兒的學費都貪,那錢還是我和老頭子過生大寶媳婦給的,我咒他不得好死啊…”罵著罵著孫桂仙就抹起了眼淚,想著自家辛辛苦苦把外債還完了,好不容易攢點錢,結果就被騙子騙光了,她苦啊,真想死了算了。 薛花花挖紅薯,好的壞的分不同的籮筐裝,見孫桂仙哭得凄慘,問她怎么具體怎么回事。 “明霞啊,不知聽誰給她介紹了個鎮上修房子的人,修磚瓦房的人,說是要把孫子送去學修房子,等兩年把自家也修成磚瓦房,她問我要不要送孫子去,我就嗯了聲,她又去問其他人,說咱人多,沒準能和對方講價,學費少點,哪兒曉得是個騙子,我的錢全被騙光了?!弊钭寣O桂仙覺得丟臉的是,她孫媳婦家是鎮上的,但凡自己多個心眼問問崔曉云,不至于幾塊錢打了水漂,她難受啊。 “是咱公社的人不,找人問問,總有蛛絲馬跡的?!?/br> “有啥啊?!睂O桂仙氣得掉淚,“我們去生產隊找過了,沒人聽說過那個名字,鎮上的師傅是真實存在的,人家從不對外收學徒,都是教同姓的晚輩,錢哪,是找不回來了?!睂O桂仙算是把李明霞氣上了,本來她有點猶豫的,是李明霞拍著胸脯打包票說沒事,她看村里其他人也在,就沒多問,哪兒想到會遇到個騙錢的啊,“這事我都沒臉和大寶媳婦說,花花啊,我咋個整哪,好幾塊錢說沒就沒了啊……” 遇到這種事,薛花花也沒辦法,她問薛花花去縣里派出所報案沒,沒準是個慣犯。 “派出所誰敢去啊,去了也抓不到人哪,哎?!逼胀ɡ习傩杖ヅ沙鏊嗌贂奶?,聽說報案要帶著戶口本去,想想就犯怵,沒人說去派出所的事。 孫桂仙守著薛花花發了通牢sao,走的時候還垂頭喪氣的,薛花花安慰她,“舍財消災,你就當著這么想吧,說學手藝的話,我看巖石給媛媛家做的門有模有樣的,你們何不問問他?”做任何事,沒有熟人引路是很困難的,巖石為人熱情,有他幫忙問問也好過亂打聽。 孫桂仙有氣無力的甩甩手,不知聽進去沒。 隔天薛花花去陸建國地里割紅薯藤喂豬,地里的人都在聊錢被騙的事,孫桂仙是所有積蓄,有的還是想方設法借的,出了這種事,都罵騙子全家死絕,死后下地獄。 建國媳婦幫著薛花花割紅薯藤,薛花花不用鋤頭,陸建國就借來先挖,等薛花花要用的時候還給她,家里人多,鋤頭不夠,多是相互借著用的,建國媳婦幫著薛花花割紅薯藤,說起這件事,跟著罵騙子,罵完又忍不住感慨,“咱生產隊的人看開了許多,去年為了點糞就搶得頭破血流的,為了野豬還跑到隔壁生產隊打架,這次被騙這么多錢,沒人說要找李明霞麻煩,不容易啊?!?/br> 事情是李明霞識人不清,很多人跟著她跳進坑,以村里老太太們的蠻不講理,錢被騙后肯定會找個出氣筒,那肯定是李明霞無疑了,出人意料地是,嘴巴上說不該跟著李明霞亂相信人,雖有抱怨的意味,但沒指著李明霞鼻子罵,換作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陸建國說環境影響人,有薛花花冒雨通知大家通稻田的水在前,又有薛花花肯借錢給孩子交學費,村里的人不是眼瞎不懂思考的,身邊有人默默無聞的影響著他們,讓他們更愿意相信世上還是好人多的,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陸建國把薛花花夸得天上有地上無的,遺憾薛花花沒能做個官,亦或去教書,她自身的品德性格會感染很多人。 想到這些,建國媳婦就忍不住笑,她問薛花花將來有什么打算,明年德文他們就畢業了,國家分配工作,肯定不會回豐谷鄉公社了,她要不要跟著去,像陸明去了北京照樣活得好好的,小明在北京讀書,學到的知識肯定比在公社小學學到的多,前幾天陸老漢還炫耀小明給他寫信說家里買自行車了,每天陸明騎自行車載他上學。 城里的人和農村真的太不相同了。 “我和德文他們說過了,他們要缺人洗衣服做飯我就去,不缺的話我就鄉下,鄉下地寬敞,種點糧食蔬菜夠吃就行了?!边@幾年是單位分房,房子多是小戶型的,她跟著去不好住,況且比起城里她更喜歡鄉下,有她熟悉的莊稼的香味,薛花花接著說,“我是年紀大了不想到處走,年輕人的話我還是鼓勵多出去看看的,咱上了年紀的在家種種地,年輕人們去外邊闖,失敗了也不要緊,回家有口飯吃,成功了全家都能過得輕松點?!?/br> 建國媳婦再贊成她的觀點不過了,“我和建國也這么打算的,年底陸明回來,問他北京掙錢容易不,讓老大他們跟著出去看看,我和建國還能動,在家幫他們帶孩子,看了德文他們后,我總覺得年輕人要去城里感受感受,整個人會有很大的變化?!?/br> 薛花花覺得可行,先出去的人先掙到錢,先富帶動后富,她希望整個生產隊越來越好。 紅薯藤裝滿籮筐后,建國媳婦喊陸老大幫薛花花挑回家,怕薛花花不小心閃著腰了,薛花花養豬厲害,干體力活還是有點吃不消,收稻谷還是趙彩芝妹夫他們來幫忙收的,建國媳婦怕她累著,問她要不要坐會兒,弄得薛花花哭笑不得,“別看我個子小,挑這點不算什么,你別把我想的太脆弱了,真挑不動我不會逞強的?!?/br> 打麥子累倒后,好多人都覺得她干不了重活,掰玉米棒子是馬水根幫著掰的,收稻谷是趙彩蓮趙彩萍她們過來幫的忙,周到得薛花花都不好意思,和她們解釋說自己能行,她們點著頭,心里卻不相信,連她挑糞桶灌菜畦的肥被東東看見了,東東都問她有沒有頭暈眼花不舒服的。 她才多少歲,還有幾十年好活呢。 紅薯藤多,薛花花掐了嫩尖兒炒菜,豬吃不完的曬干磨成粉囤著,豬草越來越少,天天都要煮豬食,兩頭豬每天要吃滿滿一大鍋,還有雞鴨吃得也多,稻田的稻谷沒挖根的,有些又長出了稻穗,薛花花早上出門趕鴨子去田里,傍晚東東他們回村趕鴨子回家,鴨子在田里亂竄,少有撿到鴨蛋的,多是田埂上路過的人指著鴨蛋到處喊,問是誰的。 薛花花也感覺到村里人更和睦了,不會為了丁點事就拌嘴吵得不可開交,結伴撿柴,掃樹葉,其樂融融的,沒再發生過爭搶的事,有時還會互相謙讓。 就是孫桂仙她們被騙的錢沒拿回來心疼了很久,逢人就說這事,恨不得詛咒對方喝水嗆死吃飯噎死,罵人的話翻來覆去就幾句,被劉云芳笑了好幾回,笑孫桂仙年紀大了忘性大,久了不罵人怎么罵人都不會了。 以前兩人互看不順眼,慢慢的關系倒是好起來了。 年底陸德文他們沒有回家,說是忙畢業的事,明年畢業后回家,就趙彩芝回家過年,村里的房屋沒什么改變,家家戶戶都是茅草房,但人們精神面貌不同了,趙彩芝問薛花花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薛花花自然而然的回答,“年紀大了,想開了吧,再者家家戶戶都能吃飽飯了,能讓的就讓一步?!?/br> 的確,生產隊氛圍好起來后,想嫁進來的人更多,田家的田小翠老大不小,之前有人說她會成老姑娘嫁不出去,人家找著婆家了,對方家庭條件還不錯,說看上田小翠文靜善良,這可把郝菊兩口子高興壞了,請陸巖石做套家具,衣柜,箱子,糧食柜給田小翠做嫁妝。 趙彩芝吃驚,“巖石都這么厲害了?” “嗯,人聰明,找到竅門后學什么都快,接的生意不少,干活不吃飯只收錢,很多人說他爽快,村里好幾個孩子跟著他干呢?!睂O桂仙托陸巖石問問哪個師傅肯收徒弟的,問了圈問到兩個,有個是給村里做酒席席面的,還有個是到處收糧食去外地賣的,不過不算徒弟,給他們做幫手,管飯給工資的,換作其他人,聽說能掙到錢可能一窩蜂的撲上去了,孫桂仙她們特別耐得住性子,想想覺得不行,娃太小了,多學點東西再掙錢才行,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她們都很慎重,倒是有沉不住氣的兒媳婦想把娃送去,想著能掙多少是多少,被老太太們訓斥了頓,逢陸巖石自己接活兒干,就讓他們跟著自己學,平輩的不算徒弟,能教多少是多少。 “咱村的孩子都沒長歪的,將來日子不會不會差哪兒去,至少比他們爸媽這輩人要強?!壁w彩芝回家后就幫著薛花花背菜去鎮上賣,菜園子和自留地的菜多,她們根本吃不完,又沒法寄給陸德文他們,只能賣,冬天蔬菜稍貴,一天下來能賣不少錢,至少比趙彩芝想象的要多。 “媽,我回家跟著你種蔬菜賣算了?!?/br> 薛花花好笑,“你是要干大事的,賣蔬菜多浪費你時間啊?!辟u完蔬菜不到傍晚,薛花花買了點餃子皮和rou,回家準備包餃子吃,東東最喜歡吃餃子,韭菜雞蛋餡兒的,西西喜歡吃豬rou白菜餡兒的,兄弟兩口味不同,但韭菜和白菜季節不同,薛花花包餃子用不著準備兩種餡兒。 經過崔家包子鋪時,崔鳳仙喊她,裝了幾個包子要她捎回去給孫桂仙,“讓大寶奶奶有空來鎮上玩啊,我們要顧鋪子走不開,她們過生我們都沒去,不知她生氣沒?!贝藜业陌愉伾饧t火后,旁邊跟著又開了兩家,崔鳳仙怕生意被旁邊搶走了,天天都在店鋪守著。 薛花花把包子裝進背簍,替孫桂仙解釋,“她咋會生氣,天天念叨著你們呢,知道你們忙不好耽誤你們時間,年底關門后來村里玩啊?!?/br> “一定來,囡囡也想去玩,等初中補課的學生放假我們就趕集那天才開門,到時就有時間了?!?/br> 和崔鳳仙寒暄兩句她才和趙彩芝走了,大寶當兵去了,崔曉云帶著囡囡做生意也不容易,孫桂仙常說想去店鋪幫忙,怕嘴笨說錯話影響生意不敢去,這才不怎么來包子鋪了的,再者大寶不在家,她經常往包子鋪跑不好,孫桂仙有時愛貪點便宜,在外也是個要面子的人,不希望有人說她上門打秋風,所以不止她,整個劉家人都少有去包子鋪蹭吃蹭喝的,孫桂仙不允許有人丟她的臉。 蜿蜒盤曲的山路上,有其他趕集回家的人,薛花花經常在鎮上賣菜,好多人都認識她,以前是聽過她的名字和她在生產隊的光榮事跡,如今看見她就能喊出她的名字,不僅喊得出她名字,還知道旁邊跟著的趙彩芝是她兒媳婦,打招呼時順便會和趙彩芝說兩句,趙彩芝剛開始放不開有點緊張,漸漸適應了表情自然得多,她沒有架子,給人的印象特別好。 趙彩芝想起趙彩萍趙彩蓮對她抱怨的,人家聽她的名字就問是不是趙東良女兒,說趙東良騙了他們多少多少錢要趙彩萍她們還,趙彩萍說這個名字讓她覺得丟臉,但她面對的是戛然不同的待遇,沒人問她她爸是不是趙東良那個專門騙人錢騙人糧食的,而是客客氣氣的說‘你就是薛花花的兒媳婦啊,看著就是心好的’,她偏頭看著跟人說話的薛花花,心里暖暖的。 待周圍沒什么人時,她和薛花花說起趙彩萍的抱怨,趙家人把田地給別人重,完了只分糧食,可那點糧食完全不夠吃的,沒有辦法就到處行騙,騙別人說他有個了不起的兄弟,借了錢他兄弟會還,去鎮上到處賒賬,欠了一大屁股債,有的還是以趙彩蓮和趙彩萍的名義,以致于好多人跑來問趙彩萍她們還錢。 她問薛花花,“媽,你有沒有聽說我爸媽到處騙錢賒賬的事,他沒有打著咱家的名義亂來吧?”薛花花正直善良了一輩子,別叫趙家人連累了名聲。 “沒,沒聽說過,他們應該不敢吧?!毖ɑń洺Zs集,鎮上每家鋪子的老板都認識她,趙東良他們賒賬的話不可能不和她說,要去其他鎮賒賬的話也該有風聲傳出來,她從來沒聽誰問過她,趙家人該是有點怕她的,趙彩芝讀書后,趙東良他們就沒來過,有兩次趕集她看到趙成剛和幾個穿得吊兒郎當的人在角落里嘀嘀咕咕什么,看見她像看見洪水猛獸似的,臉色都白了,她沒過去和趙成剛打招呼。 趙彩芝表示懷疑,“媽,他們真惹了事你別替他們出頭,根壞了掰不正了,彩萍和彩蓮被他們拖累得都不好意思出門了?!睌偵夏菢拥母改?,除了倒霉任命還有怎么辦。 “我心里有數,我看你大哥他們怕我,不敢打咱家的主意?!?/br> 趙家這兩年做的事越來越過分,大哥幾天幾夜不著家,有人說被公安抓了,好像是去縣里偷別人的東西出來賣被抓著現行,她爸媽沒意識到自己兒子做錯事,反而埋怨開店的老板,趙彩萍說起這些都哭得泣不成聲,嘴上再說不往來,心頭仍把他們當作家人,哪兒會想到發生這樣的事。 都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希望趙成剛從派出所出來能改過自新吧。 家里就四個人,薛花花賣了頭豬,自己殺頭豬來吃,也不知她養豬的消息怎么傳到外邊的,縣里來了人說要買她的豬,價格下來收豬的給的價格要高,豬不好稱重,都是估算的,對方爽快,薛花花也沒還價,一頭豬賣了兩百多塊錢,生產隊的人羨慕得不行,都說明年要養豬,讓薛花花教教她們。 殺的豬薛花花賣了幾十斤,剩下的灌成臘rou香腸,像往年那樣寄給羅夢瑩,陸建勛,今年多了陸德文和陸明他們。 陸明說李雪梅忙走不開,他帶著兩個回家麻煩索性就不回來了,給陸老漢他們寄了錢和衣服,還有給西西和東東買的年貨,除了書籍有兩個玩具汽車,東東打開就去村里到處炫耀了,玩具汽車尾部有個拉線,拉出來把騎車擱地上騎車自己會往前跑,和馬上路開的貨車沒什么兩樣,東東喜歡得不行,晚上睡覺都要擱在枕頭上。 年后趙彩芝去學校,東東還讓她回家給買個大的,趙彩芝說好他才放趙彩芝走了。 沒哭沒鬧,催趙彩芝走快點,臉上沒半點分別的情緒,村里人看見后都說東東長大了,mama離家也不哭了,東東扯著嘴巴笑得更歡,不忘給趙彩芝招手,提醒她路上注意安全。 孩子們開學,意味著農活又要來了,趕在春種前,陸巖石來找了薛花花一次,想借錢在鎮上租個店面賣家具,手里的錢不夠,陸巖石做家具在周圍有了點名聲,他做工細致,家具樣式也好看,起初是在村里,慢慢的鎮上的人也請他去做家具,不知誰給陸巖石出了主意,讓他做好了家具放在店鋪賣,縣里是有賣家具的店鋪的,但鎮上沒有。 陸巖石身邊有幾個幫忙的,陸巖石會教他們做木工,還會給他們開工資,薛花花賣豬的錢沒存,問陸巖石夠不夠,不夠的話她再去娶,陸巖石說夠了夠了,見薛花花問都不問他原因,也不讓他寫借條啥的,他不禁問薛花花,“薛奶奶,你不怕我不還錢嗎?” 問薛花花借錢前他去過他外公舅舅家,聽說他要在鎮上開店鋪,都說他掙不了錢,會虧本,勸他腳踏實地點,現在有的錢掙就該知足了,別好高騖遠……他們說了很多,其實就是舍不得借錢,陸巖石來找薛花花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需要的錢多,他真想不到其他人了,他爸媽爺奶都不贊成開店鋪,不肯出面替他借錢,怕他還不起。 “不還錢也沒啥,只要這錢是用在正道上的比什么都強?!毖ɑú徊铄X了,能幫助些身邊努力創業的年輕人是好事,多少在奮斗路上希望有人能拉他把,常常因為沒人伸出援助之手而漸漸沉默下去了,“錢你拿著,別有思想負擔,按著你的計劃慢慢來,我覺得你能成功的,想個響亮的招牌,要整個鎮上的人都知道你賣的家具是最好看最結實的?!?/br>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有掙不到錢的,陸巖石的想法有實踐性。 陸巖石被夸得有點不好意思,“薛奶奶,掙了錢我就還您?!?/br> 多年后,已經在家具產業闖出片天地的陸巖石始終記得自己拿著錢離開的心情,薛花花和他說的話陸建勛也和他說過,‘年輕人不要怕跌跟頭,怕的是瞻前顧后不敢嘗試……’,記著這句話,每每手底下的人要出去自己打拼時,他從來都會鼓勵支持,行業有競爭才有前進的動力,對自身的進步種督促,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件好事。 薛花花也不知自己借點錢給陸巖石會讓他取得將來的成就,陸巖石是村里最先富裕起來的,他的家具店在鎮上出名后他沒急著去縣里發展,而是去其他鎮開了很多分店,幾乎每個鎮都能看見陸巖石的招牌。 陸巖石掙了錢后沒有忘記村里的人,捐錢修了所小學,周圍幾個生產隊的孩子不用天天走很久的路去公社小學讀書,同村的孩子學費全免,開設了幼兒園學前班,孩子滿4歲就能讀書,說起陸巖石的成功,好多人都不敢相信,他們眼里,陸德文他們幾兄妹該是最有出息的。 陸德文畢業后進了部隊體制做空軍,陸紅英留在北京所小學教書,學院領導推薦她去教育部做文職,她拒絕了,去了小學教書,陸明進了醫院,是名婦產科的醫生,陸明文畢業后就結婚了,婚禮在北京辦的,薛花花趁著機會去了趟北京,逛遍了北京大街小巷,□□前飄揚的國旗,鮮艷而鼓舞人心,國旗隨著太陽緩緩升起的那刻,她不知自己為何會淚流滿面。 她活了兩輩子,上輩子不幸多過其他,身邊的人跟著不幸,這輩子努力活著,有原則有態度,向善向美,她慶幸自己沒有碌碌無為的活著,慶幸兒女積極向上傳播著正能量,慶幸有人受自己感染對他人善良而大方,煩過,累過,然而想到自己成為了個對社會對周圍環境有用的人,每天似乎都精神飽滿起來。 小學開學典禮的這天,薛花花去cao場看了熱鬧,空曠的cao場,已沒了往昔保管室的影子,3層樓的教室亮堂堂的,陸巖石站在升旗臺上,神色堅定而嚴肅,“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你們的成長代表著祖國的成長,我希望大家用心讀書,爭取考大學,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陸巖石的話很鼓舞人心,下邊的孩子們聽得神情激昂,每個人都愛著自己的國家,聊到祖國心情便激動得難以平復,像她站在□□前那刻噴薄而出的淚水,是激動是喜悅也是對往昔種種的回憶和反思。 講話還在繼續,薛花花聽了會就背著背簍走了,蔚藍色的天空下,遠處的山漸漸染上了金黃,稻田是稻谷豐收后的狼藉,她揮著鐮刀,背呈自然的駝著,沿著寬敞的公路上山,經過棵酸棗樹下時,背后突然傳來道高昂喜悅的聲音,“媽吶,我就曉得你出門撿柴了……” 多年的語調仍然沒什么變化,薛花花轉身,十幾步遠的公路上,三個穿著正裝的男人并排站著,笑容堆成了朵花,旁邊站著3個穿裙子的女人,其中個肚子微微隆起著,“媽呢,看到我們是不是很驚喜,故意不告訴你偷偷回來了?!?/br> 邊上皮膚最黑的男人大步上前,順勢接過薛花花手里的鐮刀,回眸喊,“二嫂,沒撿過柴吧,你懷著孕完全能撿,不把背簍裝滿不能回家的?!?/br> 薛花花有些回過神來,不確認自己是不是眼花出現幻覺了,她喊了聲,“老四,你們咋回來了?” 陸建勛取了薛花花肩上的背簍丟給陸德文,“想媽就回來了唄,這是咱的根,沒事就回來看看,順便向你匯報工作情況,保證沒做丟臉的事兒?!标懡▌渍f得沒心沒肺,最邊上的陸紅英卻微微紅了眼眶,怕薛花花發現,忙彎腰撿路邊的枯枝,她媽cao勞了幾十年,從沒想過自己,要不是陸明媽記得后天是薛花花生日,恐怕她們幾兄妹想不起要給薛花花過生,倒是她每年過生,薛花花會寫信給她祝她生日快樂,她記得班里每個學生的生日以及家庭住址,包括她們父母的名字長相,卻連自己母親的生日都不曾上過心。 而薛花花會把她的任何事都放在心上,薛花花知道學校的事兒后,給寢室的兩個同學寫了信,她見過薛花花批評梁蘭芬的犀利言辭,卻不想那是口下留情了,她記得苗鳳鳳看了那封信后直接哭了,另外個女生也臉色灰白的找她道歉,幫忙去班里澄清。 在薛花花面前她從來報喜不報憂,但她清楚她身邊所有的事兒,丁點委屈也會自己出頭,便是羅慎都認為是他連累了自己,心存愧疚到天天給自己張羅對象,說自己不結婚的話他會自責一輩子。 出了事,薛花花永遠沖在前邊護著她們,而當她們有能力保護她時,她卻遠在千里之外,她揉了揉眼睛,撿起枯枝扔進背簍,撿起背簍往自己背上背,陸德文急忙奪了過手,“我來吧,撿完了打酸棗,晚上讓媽做酸棗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