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第13章 林黛玉在末世十三 仙人告訴黛玉,白玉山的那棵巨樹就是仙草。 黛玉當時的表情是驚訝的,仙草,她以為就是一顆扎根于地上高不過三尺的小草而已,沒想到是一棵樹。 仙人表示:“那是你孤陋寡聞,誰說仙草就一定長的又矮又小的,它也可以長的很大,比參天大樹還大,要不然怎么能叫仙草呢?!?/br> 黛玉點頭表示受教了。 仙人說目前這顆仙草被魔氣污染,已經變成了一顆魔草,要黛玉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內日日以鮮血凈化,每日念《道德經》、《南華經》、《太平經》以教化之。七七四十九日之后,魔草魔氣俱除,即化為仙草,黛玉的任務就完成了。 于是自此之后,黛玉日日割破手指,將鮮血抹在樹干上,晨起、午后、晚間各念《道德經》、《南華經》、《太平經》一遍,看著巨樹越長越大,心情也越來越好。來這個世界五年,經歷親戚戕害、末世巨變,輾轉多年,終于要到得成正果的時候了,豈能不高興? 只是,想起來一旦任務成功之后,就要到另一個世界繼續尋找仙草,心里也有些失落。 她,舍不得大黑狗——這個陪伴了她五年多的忠實伙伴。 五年來,只要她說什么,它從來不問緣由的為她辦,她去叢林,它就跟著,她一句話說要出來,它也是義無反顧。為了她,它不知多少次在生死邊緣徘徊。它身上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傷,都是為她受的。 經歷過前世和今生的種種,說實話,她已經對人不大信任。但大黑狗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伙伴,她跟它是交心的。 “君兒……”握著大黑狗的兩只前爪,讓它半立起來,跟自己對視,黛玉略顯惆悵的問,“如果有一天,我是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能開開心心的活下去么?” 除了她大黑狗幾乎不跟任何人或動物交流,它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她。雖然她一再試圖改變這種狀況,甚至主動讓大黑狗跟小隊里的人接觸,但它就是很直接的拒絕。 她好怕萬一自己真的走了,大黑狗想不開會做某些極端的事。 聞言,大黑狗突然狂躁起來,不停的大叫,用爪子瘋狂的抓黛玉的袖子。 黛玉忙伸手安撫它:“好君兒,乖,別著急別著急,我也不想離開你?!?/br> 大黑狗還在歇斯底里的咆哮,黛玉既心疼又不得不勸,“君兒,你聽我說,任何事都不是隨心所欲的,也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不不不,你別這樣,你叫的如此凄狂,還讓我怎么能放心的離開。我求你了君兒,即使沒有我你也要開開心心的活下去,以你的實力,只要不跟喪尸皇生死決戰,在這個世界你想橫著走豎著走都行?!?/br> 說著說著,她忽然厲色道:“住口!我不許你又這樣的想法!什么我去哪里你就去哪里,我不在了你也不在,我不許??!你聽懂了么?!……” 到最后黛玉實在是說不下去了,因為大黑狗不再叫了,而是拼命的搖著頭,淚珠子不斷從眼睛里落下來,讓人什么話都不忍心說出口。 黛玉把大黑狗摟進懷里,喃喃道:“君兒君兒……” 這次勸說每個結果,暫且告一段落。 之后沒多少天,朝陽基地聯合多個基地組織了大規模的隊伍前來白云山圍攻喪尸大軍,日日都是震耳欲聾此起彼伏的廝殺聲。人類似乎已經知道了喪尸皇的存在,黛玉通過衛星廣播了解到朝陽基地日日宣傳白云山是人類的曙光、希望,神樹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福音,只要消滅了白云山上的喪尸皇,人類將迎來一個新紀元。 對于人類的大規模圍攻,喪尸皇表現的很淡然。他仍是一整日的圍在黛玉身邊,對激烈的戰場連看都沒有看一眼。甚至捕食都不用他親自動手,到點便有高級喪尸將新鮮的活牛送到小木屋外。 唯一的變化便是圍著的八級、九級喪尸少了些。 黛玉就一邊聽著戰場嘶鳴一邊念著經書,一邊還要安撫著大黑狗的情緒。 好容易念夠了七七四十九日,以為已將仙草凈化,誰知仙人說還差最重要的一個步驟——需要一個大成魔物自愿獻祭。 如今滿大街都是喪尸,但多數還稱不上是魔物,頂多算是行尸走rou。八級、九級的高級喪尸雖然算得上魔物,還未達到大成。因此,滿足條件的只有喪尸皇一個。 但若是犧牲喪尸皇,黛玉寧愿不凈化仙草了。 相處一段日子之后,她對喪尸皇也多多少少有了些感情。對方簡單、純粹,就像一張白紙,一個剛出生尚未沾染塵俗的嬰兒,這樣一個純真無暇的存在,需要人珍惜,而不是毀了。 她什么都沒說,也就理所當然的以為喪尸皇什么都不知道。 豈料一天喪尸皇突然對她說:“我愿意做任何事,只要能滿足你的心愿?!?/br> 黛玉猛然抬頭:“你說什么?”什么叫滿足她的心愿,什么叫愿意做任何事? 只見喪尸皇后退著靠近大樹,慢慢將身子貼在樹干上,張開雙手,身上驟然彌漫起沖天的火光。潔白的衣裳慢慢被紅光覆蓋,邊緣被燒過的地方化為炭黑。 “不!”黛玉大喊,想沖過去,卻被一道透明的屏障擋住,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潔白如雪的容顏被大火吞噬。 最后的關頭,喪尸皇的嘴巴顫動,說了一句話。 黛玉沒聽到他說的什么,但從口型判斷是“我們還會再見的?!?/br> 片刻之后,屏障消逝,黛玉沖過去,喪尸皇已經只剩一抹灰燼,連個骨頭茬兒都沒有了。黛玉將地上的灰燼攏在一起,捧在手里,回頭只見喪尸大片大片的倒下,接著由灰白變成炭黑,繼而化為一片灰燼。 喪尸皇死了,所有的喪尸也就死了。 怪不得喪尸皇說那些喪尸對他的臣服是血脈里帶來的,因為他就是它們的羹,它們的源。 人類大軍很快攻上來了,大黑狗站在黛玉身前,猩紅著眼警惕的叫。 黛玉招手叫大黑狗過來,抬眼看了對面一眼,蕓蕓人群中她一眼就看到了劉振及其隊員,很好,他們一個都沒死。 黛玉燦然一笑,伸手扶住巨樹的軀干。 片刻之間,還在不斷生長的巨樹迅速縮小,不消片刻功夫,已化為一顆小巧玲瓏閃著金光開著小紅花的小草,落于黛玉掌中。 “君兒——”消失的瞬間,她只來得及喊出這一句話。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阿嫣9999和小白兩位小仙女灌溉的營養液,愛你們。 第14章 落難鳳凰一 濃云淡霧,水墨溢彩。 睜開眼,又來到那個水墨畫一般的存在。 兩顆晶瑩淚珠沿著潔白雙頰落下,黛玉微仰著頭,喃喃道:“君兒……” 周圍寂靜無聲,好大一會兒仙人都沒出現,黛玉緩緩向后躺倒,手也不自覺的的松開了。 為什么,為什么讓她再一次體會錐心之痛……最后的一刻,她從君兒的眼神里看到了決然,最后的一點希望也破滅了。君兒它……下定了決心…… 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它一向都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子,自己走了,它只怕也活不成了。 還有喪尸皇,晨…… 這兩個傻家伙! 手一松開,仙草便慢悠悠飄蕩起來。整根小草泛起金光,紅的更紅,綠的更綠,裊裊娜娜飄到黛玉跟前,葉子上還沾著兩顆晶瑩剔透的水珠兒。小草的身子扭了扭,紅花瓣瓣靈動,不停地顫動著,彎著葉子去撓黛玉的臉。 黛玉緩緩轉過頭,抿了抿唇,過了一會兒,伸出手,用指尖撥了撥靈動搖曳著的葉子。都是因為它……突然,她一把抓住草頸,用力握緊。仙草的枝條迅速扭動起來,紅花的花瓣也迅速蔫巴起來,看著似乎極為痛苦。很快,仙草的枝葉開始枯黃,絲絲縷縷的綠色被枯黃代替。 她心頭猛然一緊,后怕的松開手。 差一點,差一點仙草就要完全枯萎了。 細想想,其實又怎么怪得了它?要說罪魁禍首,也是自己,是自己選擇這個宿命,是自己不死心要重生,要再見爹爹和娘,要重寫自己的命運。 一切都是因為自己…… 仙草一掙脫束縛,便迅速飄開,在距離黛玉兩三丈的位置警惕的縮成一團,想退出去不舍,想靠近又不敢,糾結的枝條都打結了。 黛玉心里忽然豁然開朗,長長的呼了一口氣,她招手,“小草兒,別怕,過來給我瞧瞧?!?/br> 好一會兒,仙草的枝條才慢慢舒展,露出紅燦燦一朵花,由于片刻,不僅沒靠前,反而又后撤好幾尺遠,將花埋在枝條里了。 黛玉再三的哄,它才肯上前。 “小草兒,對不住,這一切也怪不得你。我是一時想不開,不會再傷害你了……” 和小草相親相愛了好一會兒,忽聽得一聲嘆息。 “仙人!”黛玉皺著眉。 “太感人了……嗚嗚……” “……”黛玉瞇著眼睛問,“你瞞著我做了什么事?!” “???那個,我我我沒瞞你什么啊?!?/br> “你沒瞞我,喪尸皇怎么死了?!” 那聲音忽然大叫道:“什么?!你懷疑是我告訴喪尸皇需要魔物獻祭的事,冤枉啊,我可以對天發誓我沒有,不然就叫我被困在這幻境里永遠出不去!” 被困在這里,難道…… 黛玉想著,還是不大相信:“真不是你說的?那么喪尸皇怎么知道的??” “他怎么知道的,我哪知道??!以他的功力,你什么事瞞得過他,在他面前我都不敢露頭的,唯恐被他看出端倪……” 說到后面聲音已經很小,不過黛玉還是聽見了。 原來仙人的性子如此跳脫,還以為是個世外高人來著,這看起來也不像啊。 不過想到喪尸皇消失之前的話,我們還會再見的。也就是說他不會永遠消失,以后未必就沒有相聚的機會,便也有些釋然。只是君兒,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她跟君兒朝夕相處了五年多,同生共死,情誼可比跟喪尸皇短短一個來月的相處要厚重的多。 若是君兒也能再出現就好了,。漸漸地她發現,除了爹爹和娘,她最牽掛的就是君兒了。 小仙草這會兒膽子大了起來,彎著枝條用翠綠的巴著黛玉的胳膊撒嬌。 黛玉在那鮮紅的花朵上點點,道:“仙人還不現身么?” “我倒是想現身……”一道弱弱的聲音傳來。 “怎么,難道仙人沒有真身么?” 接下來是一陣沉寂,黛玉知道自己猜中了。 過了一會兒她說:“這棵仙草如何安置?” “……你放手就行,該去尋找下一棵了?!?/br> —— “姑娘醒了,快快,快傳御醫!” “姑娘,姑娘,可聽得到么?姑娘,您要是聽得到奴才們的聲音,就睜開眼吧?!?/br> “怎么辦,姑娘的眼珠子只是動,卻怎么也睜不開?!?/br> “還愣著做什么,快去告訴陛下??!” 黛玉朦朦朧朧中聽到一陣嘈雜,她沒有睜開眼,而是凝聚精神力緩解腦子里一下涌出過多記憶而造成的劇烈頭痛和眩暈感。沒錯,她又被送到另一個世界。這里是一個歷史中未曾存在過得王朝,叫大鄭王朝。 噢 ,不現在已經不是大鄭,而是大吳了。 黛玉所寄存的這個身子姓藍,也叫黛玉。父親是大鄭的亡國之君——正隆帝,母親是臭名昭著千夫所指的禍國妖姬——貴妃夏氏。由于正隆帝流連美色、縱情后宮、獨寵貴妃夏氏,且任用jian佞、重用外戚、謀害賢良等等之事,造成民怨四起、盜匪不斷。其中勢力最大的一股是劉大光所率領的農民軍,在接連攻城掠地之后,很快便占領了大半江山,遂立國號為吳,自稱大吳皇帝,帶兵攻打京城。 城下之日,原主和兩個皇兄一個皇弟被分別護送著出皇城。當時是一分四路從四個方向出發,成功逃脫的只有一個皇兄,另一個皇兄和皇弟連同原主都被叛民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