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梁玉笑道:“我才學這個,聽說新手的手氣都旺?!?/br> 桓琚也來了興趣:“那便來!輸了我可是不饒的,誰都不許讓她。罷了,投壺吧,我坐莊。不比誰投得更好,只看投中投不中。投不中就算是輸。就看手氣!下注,都拿金錢來!” “行!”梁玉話是這么講,可她手里沒有“金錢”。所謂金錢,與市面上使的銅錢的區別就是,它是黃金鑄造的,且不在市面流通,是宮里鑄造的用來賞賜、玩耍的。 桓琚道:“你錢呢?” 晉國大長公主道:“做了皇帝的人,出息。不是說你出的嗎?”桓琚連聲說:“我出我出?!?/br> 開局。樂陽公主對梁玉。 梁玉的投壺是才練的,呂娘子打進了梁府,除了讀書,就教她吃喝玩樂,勤儉節約是沒有的,腐化享樂是培養的。宋奇也跟著慣縱,有求必應。立志把個早起劈柴燒火的小學徒,養成個五毒俱全的大奇葩。呂娘子還稱贊:“你這天份,別人求也求不來!” 投壺的壺也跟一般的壺不大一樣,口細,頸長,有兩耳。梁玉捏了箭,問道:“有什么講究沒有?要全壺嗎?”全壺即全入瓶中。 桓琚道:“貫耳也算你中?!必灦赐吨袎囟鷪A環。 梁玉將手里的箭一一投入壺中,自始至終手都是穩穩的,每投一箭節奏的間隔也是一致。投完了,拍拍手,笑道:“怎么樣?賭注呢?” 桓琚笑著代meimei付了錢,又指公主、妃嬪們說:“你們也與她賭,誰賭贏了,我有賞!”又指梁婕妤,讓她去給meimei收錢,梁玉算是替梁婕妤在賭,可算把梁婕妤捆梁玉身上給推到前臺上去了。 樂陽公主就不信梁玉是才學的投壺,桓嶷的大姐豐邑公主則是不信她的手氣一定是這么好。兩人都知道梁玉是從鄉間來的,樂陽公主就認為是鄉間也有這種投壺的游戲,因為“鄉禮”中有“射”,這是寫在《禮記》里的。豐邑公主則想拉著梁玉去彈棋,也做賭注,她認為即使什么都會,也不可能局局都贏,一定要試試。 二人也是煞費苦心給桓琚抬轎子,梁婕妤明顯抬不起來,只好抬她meimei,反正要熱熱鬧鬧的。樂陽公主看到凌賢妃使了好幾回眼色了,只當沒看見。她是與凌賢妃交好,可那是看皇帝的面子。 兩人就拉著梁玉從彈棋賭到雙陸,再來干脆搖骰子。漸漸地,延嘉殿里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兩人拉著姐妹、大小嫂子、各種“阿姨”,一道下注,梁玉面前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山。起初,都存了“看至尊父子面子,來送錢”的心,漸漸好勝心起,都不肯信邪,個個認真了起來,不幸還是輸。梁玉好像是個天生的賭徒,賭具在她手里馴服極了。 幾局過后,桓琚帶著兒子,杜皇后帶著親娘,都與晉國大長公主一道湊近了圍觀。 徐國夫人只是提議,桓琚也不過順水推舟,都沒有想到會是眼前這個情形,也都覺得有趣。徐國夫人站在梁玉身后,桓琚則站在梁玉對面張美人身后,都給自己看中的人加油。其他人更是挽袖握拳,喊成一片。 揭開骰盅,又是梁玉贏了。她們這一局玩的最簡單的賭大小,三枚骰子,點數多的為勝,如果同時搖出三個同樣的點數,就比三個不同數字的難得,也算贏。梁玉搖出了三個六。 梁玉看了看,差不多了,故意問梁婕妤:“阿姐,這有多少了?” 梁婕妤道:“我問我?我問哪個?”所有人圍了一圈,氣氛熱烈得不得了,梁婕妤一身汗,早數岔了數。 梁玉便將錢一推:“那就不算了,有多少算多少,見者有份。說好了平分的呢?押我就賺了?!表樖謱埫廊说腻X又推還給了她。張美人哪里肯要?今天來都是來送錢的,誰都比梁婕妤有錢,只是沒想到梁玉真的會一直贏下去。 圍觀者都在興頭上,他們閑暇也會賭斗,這等玩什么都贏的奇景真是見所未見,都想接著看?;歌⒁膊豢弦胺旨t”,只想看下去,問道:“贏了就要收手嗎?” “分一半也賺夠啦,再賭,我爹要打斷我的狗腿了,”梁玉飛快地說,“家里不許賭的。來來來,都拿走,可不敢跟別人說我賭了哈。咱們玩點斯文的多好?” 提到梁滿倉,桓琚想起來還有這么個人還在東宮里,時辰也差不多了,便說:“把你那錢收起來吧,她們愿賭服輸的?!?/br> 梁玉笑嘻嘻地給每個與她賭過的人發了兩枚金錢,代妹付款的桓琚也有份。被人發錢了!桓琚捏著金錢問:“這又是個什么說法?” “啥說法?贏了的也不能不給沒贏的活路呀。叫人凈光凈的下場,多不好?” 桓琚捏著錢,笑了:“行,都收下吧。三郎,你三姨這話說的好?!?/br> 梁玉沒接這個茬,問梁婕妤:“姐,你這兒誰最不愛說話?” 梁婕妤道:“那,君華吧?!?/br> 梁玉就叫君華隨便說個數。 說個什么數呢?君華看到三姨,就說了個“三”。梁玉捧了三捧錢出來,對君華道:“你們分了吧?!狈刨p是常有的,君華如慣例謝賞,取了張托盤來要將三捧錢收到托盤內,拿出去按照宮里的習慣分錢。梁玉按住了她的手:“不是這個,這是我留著帶回去給他們看看,夠他們一人一個的了。那些才是你們的?!?/br> 君華看著那一堆小山似的金錢,呆住了。 梁家是個什么樣子呢?暴發戶,也就是說,他們之前是沒見過錢的。搬進新宅之前,梁家的大嗓門,全京城都知道太子他親外公天天嫌棄米買貴了,不用吃上等米,下等米一升便宜好幾文。梁家“鐵笊籬”之前揚名京師的其實是“鐵公雞”。 桓琚大笑:“三姨賞的,你們就收下?!?/br> 樂陽公主摸了摸下巴。延嘉殿人人有賞,梁玉還把這個分賞的差使給了君華,那是昭陽殿的人,這真是太有意思了。代親姐收買人心吶!嘖!比賢妃那個傻meimei能干多了。難得是做得自然不做作,這份本事真是老天爺賞飯吃。 然而事情還沒有完。 桓琚看看光景,道:“來來來,自我始,自我終,與我賭最后一局?!?/br> 梁玉笑道:“就不,財散過了,手氣再散了呢?我已沒得輸了,找個人幫我賭行不?” “也手氣旺的?”桓琚奇道,“你姐倒是不見賭過,你找這個新手?” 梁婕妤不習慣做焦點,頭又低下了。 “這屋里沒賭過的人多著呢?!绷河竦故且稽c也不怵,把桓嶷推了出去。 桓嶷心道,三姨總不會坑我的,可我是贏好還是輸好呢?就老老實實坐在那兒,打進來問候完之后他就沒有出聲,現在也是悶聲不吭地坐著?;歌⒕陀悬c興致不高:“你看他是能賭的樣子嗎?” “那我給他借個手氣旺的人?!?/br> 桓琚心頭起疑,臉上還是笑:“什么人?” 梁玉轉身到了李淑妃面前,盈盈一拜:“小娘子借來給她三叔抱一抱,行不行?” 第29章 一波未平 行不行? 當然是可以的了! 李淑妃含笑對兒媳婦點頭, 前太子妃也是個大家閨秀,與梁玉曾經見過的陸誼還是同族,只是血緣已經遠了。陸氏見婆婆首肯,也不含糊,低頭對女兒小聲囑咐了幾句, 小姑娘便乖乖地走到梁玉身邊來。 梁玉大喜,先問她一句:“我可不可以抱你呀?” 小姑娘點點頭。梁玉抱起她, 向李淑妃笑道:“多謝啦?!?/br> 李淑妃笑道擺擺手:“去吧去吧?!?/br> 梁玉抱著小姑娘,低聲問她叫什么,小姑娘也小聲說:“我叫阿鸞?!?/br> 梁玉現在充其量是個半文盲,大概能猜到這是個什么字, 寫是不會寫的,只好含糊的說:“不錯不錯,挺好的?!?/br> 將人抱到棋盤前,桓嶷緊張得“刷”地站起來了, 他僵硬得像個雕塑,想伸手又怕侄女不肯,想說話, 喉嚨里又發不出音來,眼睛直勾勾地瞅著。梁玉笑道:“站起來做什么?你坐下來先?!?/br>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桓嶷坐了下來,還眼巴巴地看著阿鸞。梁玉問道:“會抱么?”叫桓嶷坐下也是因為這個, 不管會不會抱, 他坐下來了, 把小姑娘往他膝蓋上一放,就不至于因為抱不好而摔到了。 “會的會的!”桓嶷終于找到了聲音,雙手已經伸出來了,小心地說,“以前抱過的,她小的時候。真的!”他哥給他抱過侄女兒,還約定過,等侄女長大了,叫弟弟代為主婚,做弟弟的當了真一直記到現在?;羔谡A苏Q劬?,可惜大哥看不到了。 梁玉將人往他懷里一放,還想給他調個姿勢,他已經很小心地讓小姑娘在自己膝上坐好了,兩只手將人圈了起來?;羔诒毁N了定身符,穩穩地充當侄女的座椅,嘴巴倒是動,絮叨道:“你別怕,我護著,不會叫你掉下去的?!?/br> 桓琚嘆一聲:“阿鸞長這么大了呀……” 他鐘愛長子,對長子的孩子也是有感情的,如果是個孫子,他甚至有可能考慮立太孫。但是孫女的話,在種種事務面前就沒有那么重要了。孩子有母親、祖母撫養,他認為也不需要他cao心。何況,桓琚是個喜歡熱鬧、性情爽朗的人,不愛看哭哭啼啼,也不愛看酸臉,就喜歡開朗的人??吹綄O女難免會想到早逝的兒子,又是一番傷感。身邊的人知道他這脾性,漸漸也就不提了。 一看孫女長這么大了,頗為感慨,再看兒子,眼睛都亮了?;歌⑿牡?,他倒是還記得他哥哥。父子倆一個跟孫女兒下棋,一個就抱著侄女看不夠,場面十分溫馨。 梁玉趁機溜了,去李淑妃那兒蹲著去了。 李淑妃笑道:“我話少,小娘子們會憋壞的,那邊她們活潑,跟她們玩吧?!闭f是這樣說,一點趕人的意思也沒有。梁玉反正已經蹲這兒了,也笑道:“寶貝兒借走了,就拿我來做個抵押吧。多咱寶貝兒還回來了,再把我放回去就是了?!?/br> 李淑妃笑了:“那好,說好了,我這里可沒得輸的,只有兩卷舊經?!?/br> 梁玉來了興趣,問是什么經。得知是佛經,高興地道:“我家里也才得了兩本,還沒開始讀呢。您看先從哪里開始的好?” 李淑妃笑道:“這是看緣份的,又不是要考學問?!?/br> “那咱倆這么一提,可見我和這些經書的緣份也是到了?!?/br> 李淑妃拍著梁玉的膝蓋說:“到了到了,是緣份到了?!?/br> 兩人正說間,那邊棋盤上一陣驚訝,又是sao動。兩人一齊看過去,只見桓嶷正教阿鸞行禮。李淑妃驚訝道:“這是怎么了?”陸氏一旁試淚,語帶喜意:“圣人給阿鸞食邑了?!?/br> 桓琚哪能贏孫女兒呢?隨她怎么玩,桓琚就陪著,完了投子認輸。他一認輸,便發現兒子眼睛更亮了,還直勾勾地看著他,也不躲閃了,居然直接說:“阿爹,彩頭呢?” 桓琚希望桓嶷能跟他多說話,問道:“什么彩頭?” 桓嶷居然梗起脖子來討價還價了:“您還沒封阿鸞呢?!?/br> 桓琚高興了起來:“封號是她該得的!這就給!” “那彩頭呢?” 桓琚更高興了,兒子居然學會順竿爬了:“你說呢?” “食、食邑,可得多些。阿鸞與別個不一樣的?!?/br> “就依你,你說多少?”桓琚含笑看著兒子,越看越覺得有趣。 桓嶷被親爹看得滿心不自在,抱緊了他的小侄女。想了想,報了個數:“五百,這得是另加的,比旁人多的?!?/br> 桓嶷道:“就先五百,我給的。再多,你去想辦法?!本徒o了孫女兒一個郡主的封號,外加五百戶的食邑。即使是皇室子女,也不是生下來就有封地封號的,一般是按得寵程度,越合心意封得越早,也不是所有人的食邑都一樣的,越討皇帝喜歡,食邑越多。 阿鸞是前太子的女兒,照例是個郡主,但是她才五歲,親爹死的又早,當時一團亂,大家爭儲位。她年紀還小,還沒到迫切要封她的時候,李淑妃與陸氏擔心的就她一個。就怕人走茶涼,等她長大了,處境尷尬。 五百戶的食邑對郡主而言已是不少了,公主們封個千戶的也不算很委屈,遇到朝廷提倡節儉,公主甚至也可能只有幾百戶?;歌⑦€與兒子有約,這五百是額外的,以后還得有。 桓琚做完了這一件事,頗覺了了一樁心病,也是心情舒暢的,對李淑妃和陸氏道:“阿鸞還小,不要過份拘束她。宮里難道不是她的家?要多出來玩耍?!?/br> 李淑妃與陸氏連忙稱是。 桓琚又問:“你們又說什么呢?” 李淑妃笑道:“與三娘說佛經呢?!?/br> 梁玉開始往后躲,不想再惹人注目。她將阿鸞小郡主推出去是一件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事情,將桓琚的目光集中到阿鸞身上,孤兒寡母得皇帝重新關注,是能改善她們的條件的。同時,自己也從剛才大贏特贏里抽出身來,不至于繼續招搖。這殿里的人的目光,都是隨著皇帝轉的,只要她別再在皇帝面前冒頭,后一段就沒她什么事兒了。這樣她jiejie的好事也就圓滿的落幕,起承轉合都齊了,啥時拿出來說,都不算土氣。 桓琚封阿鸞的時候,她雖與李淑妃說著話,其實已經聽到了,但是沒有動。她當時是想,如果順著桓琚問“說什么”,回一句一語雙關的“說你小氣?!痹龠M一步說“佛經不算經么?上次沒給?!睍趺礃??思之再三,以為不妥,索性就躲了。 總之,當桓嶷戀戀不舍地將侄女還給嫂子的時候,整天的儀式從面上來看,是圓滿的結束了。 皇帝父子在延嘉殿呆得已經夠久的了,桓琚便帶著兒子去東宮,這還能趕得及見上梁滿倉他們一面,然后讓梁家男丁回家?;歌⑦@也是有他的盤算在內,這會兒回去,應該已經喝得差不多了,酒后散德行,看看梁家到底是個什么樣的。 ~~~~~~~~~~~~~~~~~~~~~~ 皇帝父子離開,種種看客也都漸次離開,李淑妃臨走前對梁婕妤說了一句:“別總悶在屋里,有空到我那兒坐坐。三郎現不在你眼前了,阿鸞倒可解頤?!?/br> 梁婕妤忙說:“那敢情好?!?/br> 李淑妃拍拍梁玉的肩膀:“我看你舉止比她們還強著些,別總悶在家里,既有門籍,多來看看。我那里別的沒有,經書還是有幾本的?!闭f完,帶著兒媳、孫女,揚長而去。又有了幾分當年太子之母神采飛揚的模樣。 延嘉殿只剩自家人了,梁婕妤說一聲:“淑妃娘娘,好人吶!”待要說什么,李吉、君華為首的眾宦官、宮女又湊上來,要給梁婕妤再道個賀,再好好謝謝三姨的厚賞。梁玉并不受他們的大禮,避開了,又還了半禮,笑道:“三姨沒錢,都是桌上贏來的,見者有份,何必再謝?前前后后你們受累,也該開心開心。下回我要手頭緊,別說我窮摳門兒就行啦?!?/br> 說得眾人都笑了起來。梁婕妤道:“你們三姨說了,就都收下吧,都不容易?!?/br> 李吉等人這才退下。延嘉殿上下,不免說些梁家人其實也挺好的話。 直到此時,梁婕妤才得了點與娘家親人說私房話的機會。梁婕妤久離家鄉,聽到鄉音便覺親切,其實嫂子們、侄女們,能與她說的東西也不多,講的都是瑣事。梁婕妤自己做事不大出挑,經得見得倒是多,囑咐家里最多的還是要家里不要張狂:“擱老家里說,咱就是外來戶,外來戶不張揚且要受欺負,再惹事兒,真叫人抱起團兒來對付,日子就要難過哩?!?/br> 這個例子舉得特別好理解,南氏等都明白了。梁婕妤又想起衣服來:“我去換上,還有三郎的衣裳,我明天叫人給他送過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