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步輦一路沉默地來到慈寧宮前,樂水已經守在這里,看到兩位貴妃聯袂而來,忙迎上來恭迎娘娘大駕。 蘇輕窈下了步輦,樂水便道:“偏殿已經布置妥當,兩位娘娘還請里面請?!?/br> 蘇輕窈和沈如心便一前一后進了偏殿,蘇輕窈直接坐在主位上,沈如心略往下坐在她左手邊。待他們倆個坐穩,其他幾名妃嬪才陸續趕到。 今早楚少淵忙完祭祀、啟年、明窗開筆等一系列事宜,才會趕到慈寧宮,率領眾妃給太后請安,恭祝太后松鶴長青。 等大禮行完,一行人還要趕去太廟拜謁先祖,那邊忙完回到宮中,就到了午時。 楚少淵一早上要奔波各處,蘇輕窈怕他空著肚子不用早膳,坐下后便對柳沁吩咐幾句,柳沁就出去找樂水去了。 待柳沁回來,樂水也跟著進來呈上各色糕點,每人又各配一碗杏仁酪并一碗芝麻糊,讓她們好能墊墊肚子。 樂水行至蘇輕窈身邊,低聲道:“已經安排好了,給陛下準備了南瓜糕和紅豆年糕,還有赤豆元宵湯,都在小廚房里熱著?!?/br> 蘇輕窈點點頭:“辛苦你了?!?/br> 樂水抿嘴一笑,福了福便退了出去。 楚少淵這幾日的飯食是很有講究的,早起第一口一定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早膳也也大多都是各種糕點、元宵一類,總之什么好聽吃什么,味道就沒辦法講究了。 現在外面還漆黑一片,她們幾個坐在偏殿里也沒什么胃口,一個個困得不行,卻又都不好意思睡。 蘇輕窈自己也很困,見她們幾個眼睛都睜不開了,便道:“都把發冠解了,小憩一會兒吧?!?/br> 純貴妃娘娘發話了,宮妃們才敢休息,蘇輕窈也趁機取下頭冠,用手撐著下巴閉眼假寐一會兒。官帽椅有些硬,硌得人不是很舒服,不過幾位娘娘都困到了極點,倒也不去在意這些瑣事。 蘇輕窈只覺得自己似乎是睡著了,又似乎一直是清醒著的,等到柳沁叫她時,她一下子便坐直身體,眨眨眼睛往四周看了看。 偏殿里靜悄悄的,宮人們特地滅了幾盞宮燈,好讓娘娘們能睡得沉一些。 蘇輕窈見旁人都沒醒,便動了動僵硬的肩膀,讓柳沁給她重新戴上鳳冠。 她這邊動了,沈如心便也淺淺醒來,隨著宮燈重新點亮,娘娘們便又回復往日神采。睡過一個回籠覺,大家這才覺得腹中空空,一起用起早膳來。 蘇輕窈只同沈如心和謝菱菡有來往,其他宮妃同她自不熟悉,得罪過她的宜妃惠嬪等這會兒也不太敢開口,倒是都很老實。 興許是覺得殿中太過冷清,麗嬪卻是開了口。 “純貴妃娘娘,聽聞和嬪jiejie和孫選侍都病了?”麗嬪直接問的蘇輕窈。 麗嬪本就是清高性子,也很少同別人來往,此刻這話由她問出口,旁人都很詫異。 蘇輕窈放下瓷碗,道:“確實都病了,興許是天氣太冷,她們不適應吧?!?/br> 她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和嬪是溧水人,邊疆冬日比盛京還要寒冷,她不可能不適應這邊天氣。孫選侍就更不可能了,她是盛京本地人,要說不適應沒人會信。 但蘇輕窈都開了口,擺明不想多言,麗嬪頓了頓,垂下眼眸沒說話。 蘇輕窈知道她們都很好奇,經過順嬪和趙婕妤這一回,宮中是人人自危,現在聽聞有人病了,便都心生疑惑。 蘇輕窈看她們瞬間都不吭聲了,想了想還是決定說幾句話。 “咱們平日里都沒什么來往,宮中也沒請安的規矩,姐妹們也沒什么機會能坐下來一起說說話,”蘇輕窈道,“近來宮中發生了許多事,本宮明白你們也很忐忑,不知道以后要如何行事,今日會問一句,也是怕引火上身?!?/br> 麗嬪頓時有點不好意思,低下了頭去。 蘇輕窈繼續道:“你們能想到這一點很好,既然今日正巧有這個機會,那本宮便多言幾句?!?/br> 她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最后看向手中的茶杯:“只要大家都老老實實過自己的日子,忠心于陛下,忠心于楚氏,你們這個主位便能高高興興當下去,不會有人隨意動你們?!?/br> 蘇輕窈把老老實實四個字咬得很重,宮妃們聽了心中一凜,皆是不由自主挺直脊背,顯得十分乖順。 “明白了嗎?” 眾妃異口同聲道:“是,臣妾謹記純貴妃娘娘教誨?!?/br> 蘇輕窈點點頭,看了一看外面的天色,最后道:“若是有人不明白也不要緊,順嬪就是你們的前車之鑒?!?/br> 若要不舍懂事,就去陪順嬪吧。 作者有話要說: 純貴妃娘娘:天涼了,誰要破產呢? 第153章 蘇輕窈很少說這么多話,今日突然一言, 令宮妃們松了一口氣的同時, 又都緊了緊心神。 她跟太后不一樣, 她年輕,精神頭也足,陛下又一心寵她愛她, 她如今其實也就差了個名份。 雖說不是皇后, 也勝似皇后了。 畢竟陛下至今未曾大婚, 也未同任何人定過親, 一旦蘇輕窈將來能再上一步,就能直接問鼎后位。 對于宮妃們來說,她說的話自是比楚少淵還要管用, 畢竟她們都在她手底下討生活, 若是違背了純貴妃娘娘的意思, 指不定落不到好。 有那么多前車之鑒,就是再不滿蘇輕窈也不敢當面頂撞,表面上看都是老實許多。 這么一通訓誡下來, 偏殿里便重新恢復安靜, 沒人再多言。 沈如心瞥了蘇輕窈一眼,蘇輕窈沖她認真點點頭, 沈如心便嘆了口氣。 就這么安靜坐了好一會兒, 謝菱菡才重新開口,簡單說了幾件近來聽到的趣聞,偏殿的氣氛這才活潑一些, 不如剛才緊繃。 大約巳時正,楚少淵才領著一大群人往慈寧宮行來,蘇輕窈早早得到消息,領著眾妃出了偏殿,候在慈寧宮前院內。 楚少淵進了慈寧宮,蘇輕窈就領著人沖他行禮,口中稱:“吉年新時,恭請陛下圣安?!?/br> 待這一套行完,楚少淵便道免禮平身,領著她們進入慈寧宮正殿,給早就等候在內的太后娘娘行禮,祝她老人家新歲康健。 太后笑瞇瞇接受孩子們的朝拜,剛一禮成就叫了起,不讓他多跪。 今日行程緊張,一行人也不多廢話,給太后行過禮,就直接出慈寧宮上了馬車,往太廟駛去。 待從太廟趕回宮中,剛好金烏當空,楚少淵領著眾人在乾清宮開宴。 乾清宮比勤政殿還要大一倍,不似勤政殿那般精巧,反而有些古樸大氣之感。因著更寬敞,所以人數眾多也坐得下,不過最遠的位置幾乎已經看不到楚少淵的面容,但能在此刻陪席,已經是陛下恩寵,沒人會嫌棄自己位置偏僻。 因位份變動,蘇輕窈今日坐在太后身邊,換成沈如心坐在楚少淵身側。她看著對面兩個人誰都不搭理誰,自顧自用膳,就很想笑。 太后見她偷著樂,也往對面看了一眼,對她道:“他們兩個打小就不對付,如心丫頭力大無窮,小時候練武場上皇兒還輸給過她?!?/br> 蘇輕窈眼睛一亮:“真的?” 太后就樂了:“可不是,為了這事皇兒氣得一天沒用膳,第二天開始就給自己多加了一個時辰的武課,發誓要一雪前恥?!?/br> 蘇輕窈小聲嘀咕:“陛下估計之后也沒贏過?!?/br> 太后又笑:“還真叫你猜對了,皇兒后來就再也不搭理她了?!?/br> 這倒是楚少淵的性格,蘇輕窈猛然聽到楚少淵小時候的蠢事,笑得不行。正待她想多問太后幾句時,就見楚少淵往她臉上看了一眼。 蘇輕窈立即坐正身體,假裝自己沒嘲笑他。 元旦大宴就是要講究熱鬧,要萬象更新,蒸騰向上,因此待宴席過半,便陸續有朝臣上來敬酒。 今日節日隆重,楚少淵也不好換成茶,只得小半杯小半杯那么淺酌,不多時便有些微醺。 不過他酒量尚可,倒是沒什么變化,不過略有些臉紅,目光也沒往常那么銳利,反而溫和不少。 就在大家以為今日要歡歡喜喜過去時,之前那個話多的王老大人又上前來,楚少淵一看見他就煩,又不能轟他下去,只好沉著臉等他敬酒。 禮部的禮官都是老學究,也能對皇家事多幾句嘴,不過大多數還都比較識相,不會在人家家事上做文章,省得最后名聲沒賺到,反而遭嫌,實在得不償失。 禮部這么多禮官大多還算有點腦子,除了這位王老大人。 他仗著自己年紀大,資歷老,幾次三番在宮宴上說三道四,楚少淵又不能因此給他撤職,只能這么忍著。 反正他馬上就要致仕了,楚少淵也忍不了多久。 王老大人仿佛并不知道自己遭人嫌棄,他笑瞇瞇上了前來,先給太后和陛下敬酒,然后就在眾人以為他要下去之時,他又站在那不動了。 楚少淵在心里罵了一句,也不知他為什么非要在大年宴上找事,臉上卻也不能表露出不耐煩來,簡直心塞。 “王大人可是還有事?”楚少淵問。 王老大人這一次是有備而來,他知道身后還有閣臣尚書們看著他,因此腰背挺得很直,顯得底氣十足。 “回稟陛下,臣確實有要事要稟奏?!?/br> 楚少淵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蘇輕窈就看他的目光微微往自己身上偏了偏,頓時就明白了,之前臘八節時他被陛下當眾打了臉,心里頭不痛快,就想給一起打了他臉的蘇輕窈找茬。 不過,蘇輕窈跟楚少淵才是一家子,自不會因為他一個外人說三道四而煩悶,所以見他如此,倒也還很平靜。 王老大人等乾清宮里略安靜片刻,便道:“陛下如今正是春秋鼎盛,大梁又是一派太平盛世,卻至今也無小殿下承歡膝下。老臣每日寢食難安,便是擔憂大梁國祚?!?/br> 楚少淵知道他要找茬,沒想到居然是找的這個茬,頓時沉下臉來,心里十分不痛快。 老子有沒有孩子還用你cao心?管的真寬。 王老大人似乎根本沒看到楚少淵難看的臉色,繼續道:“陛下登基已有四載,宮中主位仍多有空置,老臣以為,后宮空虛才導致陛下子嗣不豐?!?/br> 蘇輕窈也沒想到他居然是念叨這個事,一邊聽一邊想笑,卻也知道現場氣氛嚴肅,努力忍住到了嘴角的笑意。 王老大人這不是扎她心,是扎陛下的心呢,他越多廢話,陛下越討厭他。 老頭子太沒有眼色了,任誰都救不了他。 他看楚少淵不說話,太后也不抬頭,其余宮妃主位娘娘們沒有一個吭聲的,而蘇輕窈表情更是僵硬,倒是越發有些得意,覺得自己說中了蘇輕窈的心事。 “依老臣之見,陛下應當廣納后宮、雨露均沾,才能開枝散葉,延續皇室血脈?!?/br> 他話音落下,就昂著頭得意站在那,覺得自己一定能成為名垂千古的諍臣。 楚少淵險些被他氣笑了 他面無表情,并不回答王老大人的諍言,反而問道:“聽聞王大人家中有六兒四女,孫子輩更是有數十人?” 說起家中兒孫滿堂,王老大人更是開懷:“回稟陛下,是?!?/br> 楚少淵微微一笑:“按大梁律,其民年四十以上無子者,方聽納妾,違者杖四十?!?/br> 王老大人愣住了。 《大梁律》是大梁初年所設立,當時幾經戰亂,民不聊生,人口凋敝。為了增擴人口田丁,特地加設此條律法,便是為了貧富和諧。 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生息,人口數量重新恢復,許多官宦富裕人家便遺忘此條,坊間妻妾成群的比比皆是。 按理說這都不是多大的事,民不舉官不究,沒人會去盯著誰家娶了多少小妾,但王老大人膝下十來孩兒,顯然不可能是他發妻一人所生。 官宦人家的大夫人也不會樂意幾十年光生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