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別咬我耳朵呀、八零年代活神仙、盛世霸寵:一惹撒旦誤終生、和前任他叔流落荒島后、天作不合、校霸的高嶺之花[穿書]、不敵她霸道撩人[電競]、偏執迷戀(病態掠奪)、影后的捉鬼日常、好好讓我疼
而有時候, 自己嚇自己,也能把自己嚇得夠嗆。 其實,寧氏要是有選擇的話, 她壓根就不會跟王香芹碰面, 連遠遠的見著人她都會選擇趕緊溜走, 跑得遠遠的。像這樣, 倆人共處一屋, 房門和窗戶還都是關著的,且挨得極近…… 本來就已經夠害怕了的寧氏又聽到了朱母這一席話, 頓時嚇到面無人色瑟瑟發抖。 彼時的朱母其實已經對王香芹很不滿的, 不滿的程度甚至勝過于溫氏和寧氏。之所以不滿,還不單單是因為朱四郎被牽連一事, 那事兒畢竟也可以說是王香芹無意造成的。她最不滿的, 其實還是因為朱四郎入獄已經這么多日子了,王香芹卻完全跟沒事兒人一般, 該吃吃該喝喝, 哪怕僅有的幾次犯愁,也是為了豬舍的事情。 兒媳婦心里沒兒子,這可比兒媳婦身上有各種小毛病更叫當婆母的心寒。 可自家已經是現在這個情況了, 朱母也不可能為了這種難以言喻的事情就把兒媳婦休了, 再說了,就算要休那也得等朱四郎回家啊。 權衡再三, 朱母還是決定再給王香芹一次機會, 用生孩子來試探她。 朱母的邏輯太簡單了, 一個女人愿意為一個男人生孩子,不管怎么說,那心里多少還是有對方的。 眼見王香芹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看似好像也是將她的話聽進了耳朵里,朱母悄悄的在心里松了一口氣。 愿意就好,至于到底啥時候生,反而要看天意了。這個時候,朱母連她娘家遠親的堂姐都羨慕上了,她堂姐也是挺倒霉的,也算起來也就跟她親姐前后腳嫁的人,她親姐嫁人后沒多久就懷孕了,陸續生下了大郎二郎三郎,可她堂姐呢? 因為娘家的條件不錯,她堂姐其實嫁得也挺好的,反正怎么說都要比她這個直接嫁過來當后娘要強。然而,她堂姐嫁人之后,頭胎是閨女,二胎是閨女,三胎還是閨女,一口氣生了五個閨女后,這才老天爺保佑終于生下了一個兒子。本以為是時來運轉了,結果那兒子打小體弱多病不說,好不容易養大了也給娶了一房媳婦,結果就跟噩夢似的,一直到如今,她堂姐已經有仨孫女了。 更諷刺的是,她堂姐前頭出嫁的那五個閨女,全給夫家生了兒子,最多的生了五個,少的也起碼生了仨。 原本,朱母特別同情她堂姐??裳巯伦屑毾胂?,仿佛她本人更值得同情。 試想想,人家兒媳婦雖然不給力,可起碼也生了娃兒了。這生兒生女又不是當娘的自己選的,怪得了誰呢?哪像她啊,明面上來看是孫子孫女都有了,可實際上,除了牛氏肚子里那個,其他的都不是親的。換言之,她還沒抱過一個親孫子親孫女呢。 唉…… 想到這里,朱母不由的滿面愁容。好在因為這段日子里,她幾乎天天這般,倒是沒引起別人的注意。當然,事實上同在屋里的也只有朱母和王香芹,以及躺在床上坐月子的寧氏。 王香芹正在思考生孩子的事情,她上輩子沒做過母親,那是因為一直到最后也沒找到合適的人,眼下倒還真可以試試。 至于寧氏,她還在惶恐之中。 誰知,就在這個時候,外頭有人高聲喊寧氏,不多會兒,寧氏的娘家大嫂就走了進來,滿臉狐疑的問:“咋有個縣里人過來找你?說是什么書肆……姓劉?” 寧氏起初一愣,隨即似乎想起了什么,笑得一臉勉強和尷尬:“那個啥……嫂子你幫我問問他,是不是為了話本子來的?!?/br> “行,我去問問?!?/br> 僅僅片刻之后,寧大嫂就去而復返,一進門就沖著寧氏點點頭:“就是為了話本子來的,我跟他說了你剛生完孩子還在坐月子 ,他就讓我問你,怎么聯系秀水居士?!?/br> 寧氏:………… 這是一個好問題。 唯一麻煩的是,秀水居士是倆人,她負責編劇情,朱六郎負責執筆記錄以及后續的修撰、謄抄。當然,最后將書稿送到縣城書肆里的人還是寧氏本人,談生意簽契約負責收錢的也是她。 可盡管朱六郎這人從未出現在書肆掌柜跟前,然而人家掌柜并不疑心寧氏所說的——家里讀書人好面子,托她來交書稿換錢。 讀書人好面子有啥稀罕的?雖說寫書稿不算什么丟人現眼的事兒,可那也是看具體情況的。 事實上,家貧的讀書人為了賺錢買文房四寶,的確會接一些抄書的活兒??扇思医拥幕顑?,都是謄抄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而非寫一些貽笑大方的話本子。尤其秀水居士寫的話本子,是屬于那種特別適合放到茶館酒樓里說書的類型,一個字,俗! 書肆掌柜特別信任寧氏,對寧氏編排的謊言那叫一個堅信不疑。尤其吧,寧氏這人雖然也認識字,那也僅僅是認識而已,她多少能寫幾個字,卻至今停留在記賬本的水平。 只這般,書肆掌柜在遲遲不曾收到書稿后,就依著早先寧氏留下的地址,派人找了過來。當然,寧氏留的地址是她自家的,那人去了寧氏家里,發現家中空無一人,又去旁邊打聽了一下,可巧正好讓出門干活的朱大郎碰上了,說寧氏如今人在娘家,還順手給指了路。 再然后,就是這般了。 寧氏只覺得腦殼疼。 在她看來,秀水居士是她啊,朱六郎就是個代筆的??蓡栴}在于,先前老朱家出了這么大的事情,她就算再厚臉皮,也不能拘著六郎不讓人走。再說了,她不是想要避開豬精奶奶嗎?既然如此,她就不能老往朱家老屋去。再往后,她的肚子也越來越大了,就索性等生完孩子坐完月子,盤算著到時候朱四郎也該被放出來了,到時候再去逮六郎回來幫她接著往下寫。 這個想法倒是沒啥問題,唯一的問題就在于,寧氏她沒算到她都坐月子了居然還能被人催更? 嚴格來說,寧氏跟人家簽訂的契約沒那么詳細,反正還不至于詳細到約定幾月初幾交稿且交多少稿子的地步,更多的其實是約定怎么分成,關于利益部分,永遠都是寧氏最為關心的事情。 低頭算了一下日子,寧氏納悶的看向她嫂子:“沒到日子……那人還說了啥?” 寧大嫂似乎是厭煩了這種帶話的活兒,索性沖著門外吼了一嗓子,讓外頭那人大聲喊。喊了幾嗓子后,寧氏的腦殼更疼了。 因為銷量太好所以要加快更新速度什么的…… 太坑了。 朱母和王香芹面面相覷,寧氏趕在朱母開口之前,搶先一步道:“娘啊,我再多給六郎一筆潤筆費,你讓他來我這邊幫我寫吧。對了,或者這樣好了,錢就不給了,我回頭幫他買個媳婦?” 這要是單談錢,朱母還不一定在乎,畢竟她又不差那點兒錢。 可一提到媳婦…… “那這樣好了,你回頭幫他買個媳婦,但不能說是買來的,就說是你娘家的遠房親戚啥啥的,具體啥情況你自個兒編,反正你連話本子都能編?!闭f到最后,朱母還沒忍住刺了寧氏一句。 寧氏才不在乎這些,當下忙不迭的點了頭:“行啊,我就說她娘是我多年前遠嫁的表姑,家鄉發了大水,家里人全死光了,想起她娘生前好像提過有啥親戚在這邊,碰運氣試試看……這樣成吧?回頭要是別人家說閑話,就讓她來寧家,也算是娘家嘛!” 還沒等朱母點頭,一旁的寧大嫂猛點頭:“這個好,記得每年正月初二回門來,多帶點兒吃的喝的?!?/br> 朱母被噎了一下,可到底覺得這法子妥當。 這 年頭,買個人不算啥的,但多數情況下,買人是為了來伺候主家。換句話說,周遭的人都認為買來的人是低賤的,這要是娶了這么個人,就算別人當面不說啥,背地里保不準被說成什么樣兒呢,畢竟要不是說不上媳婦,誰會特地去買人? 朱母是既想讓六郎娶媳婦,又不想讓外人小瞧了六郎,寧氏這個法子深得她心。 “成成成,就這么辦,回頭等我出了月子就去縣城找人牙子挑個好的。娘你要是怕離得太近叫人知道了,趕明個兒我特地跑一趟府城幫你買,這總成了吧?” “嗯,府城好,你還是多跑一段路,去府城買吧。不要找太好看的,要看著能生養的?!敝炷割D了頓,立馬拍著胸口保證道,“我這就讓六郎來找你,他要是不好好寫,我揍他!” 王香芹目瞪口呆的看著這樁交易就這樣達成了,一時間不知道該同情哪個比較好。她本人肯定是反對人口買賣的,問題在于,甭管哪個年代的法律,都管不了嘴上說說的。遲疑了片刻后,她沒作聲,只打算視情況再看要不要阻止,畢竟眼下寧氏才剛生完孩子,咋都得再等上一個月才好。 就這樣,六郎被迫去了寧家寫書。 依著這一帶的風俗習慣,女人家的產房也好,坐月子的房間也罷,其實都不太吉利的,男人多半嫌晦氣不進去。當然,要是家里只有一間屋子,那就沒辦法了,窮可比晦氣更可怕。 六郎倒不是嫌棄那屋晦氣,他純粹是害怕,怕他二嫂折騰死他。 事實上,他這么害怕是很有道理的。等寧氏出月子時,新的書稿也差不多完成了,而此時的六郎…… 更禿了。 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 在寧氏和溫氏坐月子期間,十里八鄉各個里長也挨家挨戶的通知了具體的補償時間。 其實就是按批次補償,畢竟就算縣衙門拿走了王香芹豬舍里的一批種豬,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立刻繁殖出足夠數量的初生豬仔。而要是遲遲不給個準確的說法,底下的人耐性耗盡后,依舊會惹出亂子來的。 縣太爺充分的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才會在里長將損失名單上交縣衙門后不久,安排了各個批次的補償。 基本上可以說是依著當初朱四郎巡講的地點來的,以秀水村為中心,向四面輻射。也就是說,先獲得賠償的是秀水村以及附近幾個村子的人,接著就往外擴散,慢慢的到達了全縣范圍。 雖說這個時間沒辦法精確到具體的年月日,可起碼有了個盼頭,可以算著前頭還有多少人,再估算著還有多久能夠輪到自己。不管怎么說,這個舉措很好的安撫好了那些養豬戶,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實他們并不敢真的在縣太爺跟前鬧事,哪怕最初那些鬧上縣衙門去的人,也是打著請父母官做主的名號,真要鬧事還是沒膽子的。 王香芹知道這個事兒時,其實已經算是晚的了,誰讓她穿越至今也沒在村里交到過一個至交好友呢?況且如今連她的妯娌都不跟她來往了,更是沒處得到消息。 好在,她還有員工。 遲歸遲,起碼最后她還是知道了。 然而,一般這種情況后面還會緊跟著一個壞消息。而壞消息就是,寧氏的堂妹,也就是寧二河的大閨女,辭職了。 兩個消息是一起來的。 王香芹剛為事態平息長出了一口氣,緊接著就被突如其來的辭職搞懵了。 這年頭,絕大多數人還是站在東家這邊的,東家想要辭退人,甭管有沒有理由,都沒人會說三道四的??煞催^來說,雇工想離開,就算會被人說幾句沒良心,那也僅僅是被說而已,除非是簽了賣身契的,不然人家要走誰能攔得???最多也就是扣著最后的工錢不發而已。 當然,王香芹還 不至于沒品到這個地步,她如數的給了工錢,肯定沒多給,因為并不是她辭退了人家。寧二河那閨女也沒說啥,給就收著,真要不給她也沒轍兒。 在之后,那姑娘就離開了。 而這幾乎是打開了一個口子,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豬舍的雇工陸續請辭,不過三五天工夫,就只剩下了王香芹并朱家大伯娘,以及大伯娘的兩個兒媳。 面對大伯娘的欲言又止,王香芹沉默不語。 她是不聰明來著,卻也不至于蠢到這個地步。 最開始寧家那姑娘辭職時,王香芹還以為是那姑娘年歲大了,家里要給她說親事,那回家待著也屬正常,甚至還盤算著,要是回頭說的親事是本村人,成親以后還是可以來豬舍做事的??呻S著一個兩個……好些個人陸續離開后,王香芹就懂了。 這還能是為什么? 要么就是那些人怕老朱家的壞名聲影響到他們,要么就是遇到挖墻腳的了。 前者不太可能,畢竟那事兒到如今都已經慢慢平息了,沒道理鬧騰得最厲害的時候不走,等事態平息了反而提出辭職。那么,答案就只有一個了。 挖墻腳。 “大伯娘,是不是縣衙門那頭……他們出了多少工錢?” 沒可能是別家的,王香芹可以保證,附近這十里八鄉,沒有哪一家能夠一口氣吃下那么多員工。 朱家大伯娘苦笑一聲,沉默了半晌后,到底還是點了頭:“工錢其實還不如這邊呢,可給官衙門做事呢,說出去多氣派?還說只要給官衙門的養豬場做事的,就能給家里免去三年徭役?!?/br> 王香芹懂了,古代版的公務員嘛。 哪怕待遇很一般,肯定還是有人愿意做的。 只是,她也提醒道:“官衙門不可能一直開著養豬場的,等縣里的養豬戶都拿到豬仔后,遲早要關門的?!?/br> “關門就關門,到時候可以回自家養?!贝蟛锊皇菦]想到這個問題,她只是不在乎而已,“還有一些姑娘家,干兩三年活也該回家嫁人了。去過縣城,給官衙門做過事,說親時面上還有光呢!” 王香芹長嘆一口氣,她還能說什么呢? 大伯娘看她這樣,也有些不忍心:“放心吧,我不會走的。等回頭我在族里問問,看誰家婆娘有空,起碼先把這陣子熬過去?!?/br> “嗯?!?/br> 連遭坎坷,王香芹是真的沒心情了,很快她就回了家,進了自己那屋,安靜的坐在床榻邊上想事兒。 事情怎么就變成這樣了呢? 原先不還好好的嗎? 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哪一步走錯了呢? 王香芹一聲接著一聲嘆氣,她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是當初那個隨機任務的鍋。 再一次召喚出系統,她下定決心這一回要跟系統好好談談,必須把事情掰扯清楚了,不能再由著系統敷衍糊弄她。要不把真相弄個一清二楚,她都沒辦法再面對系統、面對豬舍了。 似乎是感受到了王香芹的堅決,系統這次終于露面了。 只是,就連她也沒想到,這次堅決的好好談談,竟會成為她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