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別咬我耳朵呀、八零年代活神仙、盛世霸寵:一惹撒旦誤終生、和前任他叔流落荒島后、天作不合、校霸的高嶺之花[穿書]、不敵她霸道撩人[電競]、偏執迷戀(病態掠奪)、影后的捉鬼日常、好好讓我疼
“啥?童生試?” 再見到溫氏時,溫氏面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美滋滋的跟朱家所有人宣布了這件大喜事。她的意思是,村學里那么多孩子,被楊秀才建議去考童生試的,唯獨只有她家豬毛一個。就連經常跟豬毛搶第一的灶臺,都不在此列。 這說明了什么? 不正是說明豬毛的學問做得比灶臺要好嗎? 都可以去考童生試了呢! 老朱家到底已經出過一個讀書人了,雖說那個讀書人略笨了些,但該走的流程還是都走完了的。 想當年,朱六郎也是去考過童生試的人,可惜最終還是名落孫山。整個考試包括三個階段,縣試、府試、院試,只有全部通過者,才能被成為秀才。 六郎在府試上頭就卡住了,卡了好幾年,最后還是朱母主動叫他回家的。本以為回家后就能愉快的挑糞種地,卻偏偏又被逼著學了賬房。好不容易丟掉了賬房先生的職位,眼下又被抓了壯丁,繼續記錄、修文。哪怕寧氏已經不怎么逼他了,他的日子還是過得無比心酸。 而楊鐵蛋……楊秀才關于童生試的經歷也不美好,他是沒朱六郎那般慘烈,然而在最后的院試上,卻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栽了跟頭。雖說最終還是通過了,如愿以償的考取了秀才,可惜的是,光秀才沒太大意義,他是沒可能考取一等秀才的,連官衙門給的補貼都沒有,只得這么個名頭,最多也就是開館收徒罷了。 眼下,卻是輪到豬毛了。 送走了滿臉喜悅的溫氏后,除了六郎以外的朱家人都將譴責的目光落在了朱母身上。 朱母:………… “我咋了?我大孫子多聰明一孩子呢!眼下年紀也夠了,咋就不能去考童生試了?我問過楊鐵蛋的,他也跟我說了,整個村學要說學的最好的還是豬毛,灶臺那學問不扎實,要么特別好,要么特別差。我猜啊,灶臺考好的時候,應該是他娘拿好吃的吊在他跟前了。自打年后寧氏忙起來以后,灶臺立馬就不愛學了?!?/br> 道理是有的。 要知道,哪怕灶臺偶爾一次兩次的比豬毛考得好,可豬毛就算考差了,那也是全村學第二名。確切的說,這不賴豬毛的,豬毛的成績相當的穩定,幾乎毫無波瀾起伏。反而灶臺,要么極好要么極差,畢竟就這歲數,教的內容幾乎都是新的,認真聽講仔細復習了,成績自然是好,稍微有幾天浪里個浪,不就差了? 朱母將楊秀才的話同家里人說了一遍,隨后強調道:“誰家供個讀書人都不容易,就算沒指望他升官發財、光宗耀祖,考個秀才總是好事兒吧?以后就算不種地,也能有口飯吃?!?/br> 六郎猛點頭,幾乎是朱母說一句話,他就狠狠的點一下頭。 “對對,娘您說的對,說的真是太好了!讀書是為了啥?還不是考功名?豬毛那么聰明一孩子,他一準能考得比我當年要好!” 盡管六郎對朱母鼎力支持,然而朱母并沒有給他好臉色:“跟你比?他為啥要這么想不開呢?” 六郎不說話了,他低下頭默默的扒飯吃,不過片刻后他還是忍不住又問:“反正一個也是考,兩個也是考,為啥不讓灶臺一起去了?娘啊,你想想,只要灶臺出息了,二嫂以后要折騰人……” 這才是他的目的?。?! 一瞬間,全家人那充滿了譴責的目光就盡數落到了六郎身上,仿佛在說,你怎么能這般坑你侄兒? 六郎欲哭無淚。 那為啥他二嫂可以坑他這個小叔子,他就不能坑親侄兒了? 真不講理??! …… 就在朱六郎感到生無可戀的同時,有一個人比他更加得絕望。 王香椿哭得幾乎肝腸寸斷,一副打算就此哭死過去的模樣。 坐在她面前的王大嫂也跟著紅了眼圈,滿臉的不忍心,猶豫了半晌后,才嘆著氣勸解道:“你也看開些,我看劉神仙幫你算的命格也挺好的。兒女雙全,日子過得也不差,還說你是先苦后甜的命,那不就說明你的苦日子已經過去了?放心吧,以后全是好日子了?!?/br> 這話顯然并不能安慰王香椿,尤其她以前并不覺得日子有多苦。 在整個秀水村里,王家的確是屬于比較窮困落魄的人家。然而,得益于連年來的風調雨順,王家的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反正就單純的吃飽穿暖來說,決計不成問題。至于別的,在當時未出閣的王香椿眼里,最多也就是rou和新衣裳吧。 以前的王香椿沒見過世面??! 她們姐倆都是幾乎足不出戶的人,要說王香芹偶爾還會出個門,那也是去地頭上給她爹娘她哥送個飯遞個水啥的??赏跸愦皇钦娴牟粣鄢鋈?,她懶,最大的愛好就是躺在屋里睡覺,要是在前面加個前綴詞的話,那就是吃得飽飽的再上床睡覺覺。 這樣的生活習慣之所以沒造成肥胖,全部得益于王家極少吃葷腥,且一年有三百天吃的是粗糧,偶爾一頓葷的,也就是燉個蛋啥的。 也正因為如此,當石門鎮孫家找了媒人上王家向王香芹提親時,王香椿第一次聽說外頭的好日子居然是這樣的。 媒人說,孫家是鎮上數一數二的富戶,家有良田百畝,全都賃出去讓佃農種,每年收上來的糧食哪怕賣了一半,也能堆滿十間屋。在鎮上還有好幾間鋪子,不單自家做生意,也賃出去收租,年年都能賺幾百兩銀子。還說孫家一天三頓白米飯管夠,每天都能吃上rou,什么雞rou豬rou羊rou輪著來,還每年按四季做新衣裳,做事的有仆婦,當少奶奶的還能有專門的小丫鬟伺候著…… 這些個話,要是放在眼下,王香椿早已不在乎了??稍诋敃r的她看來,簡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 所以,她一個沒忍住,在jiejie出嫁那一日,下了黑手。 “報應??!這是報應?。?!”王香椿邊哭邊拍腿,眼淚鼻涕一起往下落,看著極為慘烈。 好在,此時的屋里并沒有丫鬟在,她大嫂本來就是鄉下出身,平常倆兒子比王香椿臟多了,倒是不至于嫌棄她,還一個勁兒的安慰她。 “這咋能說是報應呢?真要是報應,還不知道多少個人搶你這個報應呢!” “就是報應!要不是當初我一棍子打暈了我姐,眼下我就該嫁給朱四郎!就老朱家那臭脾氣,我一說看不上他們家了,再把當年的聘禮翻倍退給他們,他們還不早早的把我給打發了?他們可沒孫家那般不要臉!” 王大嫂想了想,覺得這話還真的挺有道理的。 其實吧,也不單單是老朱家,一般人都是有脾氣的。別的小毛病無所謂,人無完人嘛??梢钱攦合钡亩甲哉埾绿昧?,誰還會留你?真的連臉面都不要了嗎?事實上,當年老朱家之所以鬧著要王香芹替嫁,也是因為王香芹本人是選擇沉默的,要是她尋死膩活的就是不嫁,老朱家就該讓王家將聘禮都吐出來,一文錢都不能少,甚至還會要求賠償。 可孫家…… “咋有這樣的人家???我都說了,我配不上她兒子,我求著她給我一紙休書,可人家愣是不答應,死活不松口,還變著法子夸我……誰稀罕你夸了?我就想被休,我就想跟著你們走,我連大爺爺都沒見過呢,還有堂叔他們?!?/br> 王大嫂再度嘆息一聲,這要是沒有劉神仙的批命,她興許還會再幫著出出主意,唆使王香椿鬧騰。然而,劉神仙都那么說了,她深以為王香椿還是趁早認命吧。真要是鬧得太難看,完了又不能被休,那往后的日子該怎么過?真以為有個舉人堂叔就萬無一失了?可舉人堂叔人在鄰縣??! 好說歹說了一番,王香椿總算沒再哭得那般歇斯底里了,她抽了抽鼻子,問:“你們啥時候走?到時候能再來瞧瞧我嗎?還有,等你們回頭安置好了,能給我來封信嗎?” “成,成,都成!” 看她哭得那么慘,王大嫂自然是一疊聲的全都答應下來。 主要吧,這要是擱在窮人家,無論是走親訪友還是送封信都是耗時耗力又耗錢的事情??蓪τ谟绣X人來說,托人寫封信也就幾文錢,送過來的跑腿費也就幾十文,要是能叫王香椿安心的話,倒也合算。 忽的,王大嫂想起一個事兒:“咱們家大概是秋收以后走的,不過回頭真的還得再回來一趟。你想啊,咱們爺奶的墳還在秀水村呢,遷墳麻煩得很,要找人算日子,還得在那頭選好地方,估摸著……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再回來一趟是肯定的?!?/br> “那你們要是再回來了,記得來鎮上看我!” “會的會的,去秀水村肯定要路過石門鎮的??!” 得了這么個消息,王香椿總算是有了些許安慰。再一個,她雖然不像寧氏和王大嫂那般信任劉神仙,可因為在鎮上也沒少聽這些幾乎神化了的傳言,以及王大嫂好幾次給她洗腦,慢慢的,她也開始相信了。 既然命中注定她只能嫁這么一回,那就這樣吧。 打從這天起,孫家倒是平靜了下來。 孫家太太歡喜得很,尤其聽王香椿說,她娘家大嫂幫她去找那個神乎其神的劉神仙算過命,她命里兒女雙全時,就愈發的喜得合不攏嘴。 王香椿的內心是崩潰的,可興許這就是破而后立吧,在深深的絕望后,她逐漸麻木了起來。只這般,她每天不論做什么嘴里都泛著苦,曾經做夢都想不到的好日子就在跟前,她卻一點兒也不快樂,就跟行尸走rou一般,按部就班的過著日子。 第103章 過日子嘛,本來就講究一個知足常樂。 但凡知足了, 哪怕日子過得再辛苦, 總歸能從中找到樂趣的??梢遣煌5母蝗吮容^, 不看比自己過得差的,非要跟那些好的比,那這日子還咋過呢?這世上肯定有人比自己過得好的。 王香椿就是陷入了這種情緒中, 哪怕在這之后,全家都將她當祖奶奶似的供起來了, 她自己還是覺得仿佛泡在黃連水里一般苦。就連她娘家大嫂都飛黃騰達了, 愣是從一個家徒四壁的農家女變成了官宦人家的少奶奶,偏只她一人被留下來了。 太苦了。 這日子真的是太苦太苦了。 同樣覺得日子難捱的還有一人, 那就是最近生意不順的寧氏。 寧氏跟王香椿的情況還不同, 反正王香椿眼下算是認命了, 人還能跟天斗?命中注定的事情, 再掙扎也沒用了??蓪幨喜荒馨?!莫說劉神仙只是說她最近這段時日買賣不順,哪怕真說她命中無財, 她還是會死命掙扎的。 其實, 溫氏說的一點兒也不錯, 寧氏之所以這般信任劉神仙, 全是因為劉神仙說的話都是她愛聽的。 這個時候,離寧氏斷定王香芹是豬精奶奶已經過去好幾日了。這段日子里, 寧氏是能躲就躲, 實在要是躲不過去了, 她也是一副低頭默哀狀, 打死不跟王香芹對視,一逮著機會撒腿就跑,喊都喊不回來。 最開始,王香芹也好,朱母也罷,都不是很信溫氏的話,畢竟早先寧氏可是把王香芹當祖宗來供奉的。結果時間一長,寧氏還是這般表現,王香芹和朱母就忍不住心里犯起了嘀咕。 王香芹還好,她只是覺得懵,不明白寧氏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尤其寧氏早幾天就將前段時間做買賣該分的紅利盡數給了她,以王香芹對寧氏的了解來看,既然寧氏還愿意分錢給她,就代表……沒啥? 可朱母不那么認為,她倒不至于全信了溫氏的話,可誰讓寧氏最近這段時間的表現實在是太古怪了,她只道:“好些年前,我聽我奶提過一嘴,說有些人啊,一旦懷了娃兒,就會性子大變。你說你二嫂會不會是這個情況?” 產后抑郁癥? 那也不對啊,寧氏這才剛懷上沒多久吧?具體多大月份了,王香芹還真不清楚,可還沒顯懷總是事實。她思來想去,抑郁癥看著不像,躁郁癥倒是挺像的。 “隨她去吧,興許就跟娘您說的那樣,等她生下娃兒就好了?” 朱母點頭:“是這個理。對了,橫豎她眼下閑著也是閑著,我回頭讓她把前陣子那個養豬啥啥的,趕緊收拾收拾給人家縣太爺送去。再這么耽擱下去,就快秋收了?!?/br> 這點王香芹完全沒有意見,也因此當天傍晚,朱母就將這個事兒跟寧氏說了。 寧氏滿臉的苦相。 讓她幫著口述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哪怕懷孕也不耽擱她逼逼??梢?,早先她負責這檔子事情時,每次都是她去朱家老屋找六郎的。一想到朱家老屋里住著一個豬精奶奶,寧氏就忍不住心口發顫,小腿肚都開始打哆嗦了。 “咋的?難不成你還有別的事情要忙?”朱母納悶了,因為寧氏并不是那種會偷懶的人,非要說寧氏的缺點,也就是超級愛錢,以及貪嘴好吃,跟懶散是半點兒扯不上關系的。 寧氏想啊想,她眼下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不想跟王香芹近距離接觸。 假如可以選擇的話,她非常希望跟王香芹徹底劃清界限。然而,這點注定是不可能的,她既怕跟豬精奶奶碰面說話,可更怕的還是被豬精奶奶發現她知道了真相…… 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寧氏一臉緊張的跟朱母商量道:“我跟我娘家要了幾只下蛋雞來,先養著回頭坐月子了還能殺雞吃。所以這不是……” “直說!”朱母以為她是不愿意接這檔子差事,頓時沒了好氣。 寧氏卻道:“我就是想讓六郎來我這兒,畢竟我這還懷著身子呢,進進出出的也不方便。再說了,筆墨紙硯這類東西,我這兒也有的是,這個錢我出了!” 朱母一臉的詫異。 就在剛才,朱母還以為她是找借口推脫,哪知她話鋒一轉,非但應承了此事,還愿意承擔所有的筆墨費用。至于讓六郎多走幾步路,朱母才不在乎呢,要是這點路程都要計較,那讓一個孕婦來來回回的走,豈不是更說不過去? 當下,朱母一口答應了下來,說讓六郎第二天一早就過來。 婆媳倆商量妥當后,就此分開了。倆人完全沒有考慮過這個事情另外一個當事人的感受。 于是,次日一早,當六郎吃過早飯,正高高興興的準備去豬舍那頭鏟屎挑糞時,朱母喚住了他,并將這個驚天噩耗告訴了他。 六郎懵了。 從寧氏去石門鎮開小飯館以來,六郎的生活就回到了從前。確切的說,他也不是完全不管出書那個事兒了,事情他還是在做的,只不過是每天抽出半個時辰,將之前未完成的內容一點一點的修改謄抄。 讀書寫字是很苦,可要是每天只做那么一會兒工夫,也不是那么苦了。尤其自打寧氏不折騰他以后,他就跟王香芹毛遂自薦,成了豬舍那頭第一勤快的挑糞工,每天快樂的時間遠比吃苦的時間多。六郎感覺,生活還是很美好的,人生還是有盼頭的。 誰知…… 這他娘的還真的是應了那句老話,好景不長。 確實不長,六郎就感覺,自己的好日子才過了沒多久,噩夢再度降臨。 他還想搶救一下,結結巴巴的對朱母分辨道:“我要挑、挑糞的!四嫂那頭,缺人手!”